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文+译文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译文】老子说:大道本来没有形态,但......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中国周穆王时期......

《孙子兵法》原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十三篇约6000字。......
论语全文(原文)
论语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
宋朝程朱派儒家做学问的三个步骤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儒家最核心的理念,是独立自主,不被世俗牵绊。这与普通人的观感正相反。大多数人觉得,儒家就是三纲五常、封建礼教,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身份阶级的红......
王阳明《传习录》及其思想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五十七。祖籍浙江余姚,后来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
马一浮|儒家实乃大乘圆教
读书笔记:马一浮|儒家实乃大乘圆教做学问的功夫,除了变化气质,更需着力刊落习气。正如孟子所言,人的行为并非源自其天生的资质,而是被遮蔽和沉溺的习性所致。若能保持本......
佛教的到来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还是入侵
前时读东石先生《中华文明形成与演进的观察》(三卷),其中有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此处也谈一下我的观点。佛教与中国的缘。不管如何,佛教确实改变了中国的人的精神气质......
张世英:追求哲学之美
张世英(1921-2020),武汉市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
《六祖坛经》白话文
行由品第一当时,惠能大师来到广东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与他的僚属们一道进山,请惠能大师到位于城中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演说佛法大义。大师于说法的座位上落座,刺史及......
基督教是佛教的分支吗?
基督教是佛教的分支吗?咱们看几副图。图一是欧洲现存最早的耶稣雕像,不但是张亚洲人的脸,他还穿了一副袈裟,看图二唐僧,耶稣袈裟跟唐僧同款。(欧洲现存最早的耶稣雕像)......
天人合一:从量化研究到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跨越
贾利军,心理学博士、易学家传,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导。中国管理50人成员,东方营销学派代表人物,教育部普通高教就业创业指......
何新:《金刚经》之不朽
金刚经深不可测。金刚两个字就是不朽的意思。 《金刚经》就是不朽经典的意思。金刚经是大乘佛学以及禅学的原始经典。全书极具辩证法。充满自相矛盾的悖论,随诠随遮。深不可......
中国禅何以成为普适性个人宗教?
【摘要】自介绍到西方以后,禅在世界各地大为流行。在全球进入新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禅的流行又迎来了一个新高潮,以禅宗冥想为核心的正念减压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禅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成功案例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传播常面临本土化与普世化的张力。禅宗(Zen Buddhism/Dhyana)作为中国佛教本土化的产物,在20世纪以日本为跳板走向了世界,成为东方精神文化输出的典......
杨立华讲孔子和老子
小编手记杨立华教授的这场讲座是2016年举办的,我听却是近日,虽时隔已久,却仍咀之有味。杨教授语多风趣,哲思又自在其中,条理分明,自成体系。与友人交谈中,我得知海川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