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带高品质音频讲读),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这本《诗经》收录全部305篇,每篇诗歌都配有相应的解释及译文和注解,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传道授业,与弟子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著书立说,最终成就了《孟子》一书。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一说为山东东明,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 )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者老子。道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大学/中庸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是《礼记》中的两篇。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
诗歌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这颗明珠的光芒里,一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开国帝王都留下过耀眼的光焰。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博大的胸襟,恢弘的志向,感受他们不同凡响的霸气。
词牌故事
本书搜集了涉及数十个词牌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神话、传奇、历史、生活等诸多方面,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明清逸人,涉猎非常广泛,考证也较为准确,读来既有兴味,也有见地,尤其对于爱好诗词,从事文学研究以及从事汉语教学的朋友,具有一定的益处。
易经
《易经》是中国远古文明的产物,比类取像、以象会意,反映了周文王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德行。涉及生存发展、启蒙教育、法律思想、数理思想,是难读的书,也是百姓日用之书,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易经》诞生之初共分三部:《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楚辞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平平录
《平平录》是晚清著名将领杨芳的文集,内容涵盖了杨芳在不同方面的思考和记录,包括他的政治理念、军事策略、个人修养以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见解。这些篇章不仅反映了杨芳作为一位将领的生活和思想,也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含道源、天地、辅教、心性、明善、博约、经权、审机、叙彝、保生十篇,是作者仕宦、征战、读书、生活的记录。附录作者三篇著作《平平摘录》《河洛要言》《惕虑要言》。
尔雅
古代人们怎么交流呢?有一本《尔雅》,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标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汉语大词典。我们常说的“十三经”中就有《尔雅》,学习《尔雅》,可以了解古代词语。《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雅言”,指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由多人完成,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该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教子有方
辑录网络上的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家庭关系处理智慧,子女教育技巧等知识,值得父母们借鉴。
中医养生大宝典
《中医养生大宝典》是一本图书,作者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专家组编写的一部中医养生专著。简单实用,很适合家庭日常养生借鉴。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旧唐书
《旧唐书》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远、贾纬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张廷玉主持编纂,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中国人史纲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最重要的着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着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此书有如下优点:首先是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其次,在章节安排上富于创造。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明快的感觉。该书在台湾出版后,好评如潮,被列为台湾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隋书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在1976年夏著成的一部经典历史著作。该书不仅打破了学术与通俗的分界,更重要的是它为现代中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价值。 它不是一本普通的通俗读物,而是用通俗的文字写作专门研究的著作,是以生动之笔演绎深刻之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以超然独到的眼光,典雅晓畅的手 笔,把握历史演进的脉搏。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以小见大、为 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此书自出版至今天20余年来畅销不衰,一直能在各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有一
南京大屠杀
特别说明:本书为日本人所著,但本站特列入华夏历史系列,是为了让华夏儿女牢记日本侵华历史,牢记中华屈辱史。洞富雄(1906年11月14日-2000年3月15日)是日本的历史学家。他以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先驱为人所知,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并投注心力编辑了许多相关的资料集。一九八二年洞富雄出版《南京大屠杀》,驳斥“南京大屠杀虚妄”说。
中国大历史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黄仁宇先生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 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 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台湾通史
《台湾通史》为有关台湾历史的一部通史著作,是历史学家连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由其创办的台湾通史社分上、中、下3册在台湾出版,全书分为纪4篇、志24篇、传60篇,共88篇36卷,约有60万字,另附表目101项,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历史,尽录上下千年台湾之事,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有关台湾的史书。本网站资料由柏树子修订,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中国历史风云录
本书原名《中国五千年》,是陈舜臣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和教科书迥然不同的中国历史!它会将历史大脉络、关节点逐一破解!这本书视角独特,因为陈舜臣具有“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的复眼。这本书书写了中国的世界和世界的中国,具有史家的大手笔和大气魄。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的知识会通让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作品。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80回为高鹗补写。前后二者艺术性,文学性立见高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水浒传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120回本——即明袁无涯刊本《水浒全传》。120回袁无涯本根本包含容与堂百回本一切回目。但第26回称号变为“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第90回为“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燕青改为第110回于秋林渡射雁)。本站收录的为120回本。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著传记作品,原用英文写成,于1947年首次出版。《苏东坡传》共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该书对苏东坡的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学生活等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本书由宋碧云翻译。这是一个诗人、画家、百姓之友的故事。
孔子传
钱穆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是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大家。他最传奇的经历是,虽然只是小学毕业,却登上了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讲堂。钱穆一辈子都在研究传统文化。1973年,钱穆写《孔子传》。《孔子传》出版没多久钱穆就失明了,一直到1990年去世,也没有再出版过著作。所以说,《孔子传》的确是钱穆晚年最重要的著作,充分反映了他对孔子、对儒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是由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非文献正史,该作着力刻画了康熙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表现了康熙在各种矛盾的漩涡里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作为皇帝的康熙因个人性格缺陷和历史局限,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作品情节飞湍流瀑,既惊心动魄,又妙曼宜人。内容来源:二月河官方网站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是二月河“帝王系列”的第二部,它跨越康、雍、乾承先启后数十年历史,成功地描写了雍正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本书问世后,再次轰动文坛,在更 广大的读者群中引起震动。《雍正皇帝》连续获得河南省政府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和湖北省优秀畅销书奖,并由香港、台湾等地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雍正皇帝》 作为茅盾文学奖候选作品被推荐后,更引起了文学界对这部著作和作者本人的极大关注,从而也奠定了二月河在当今文坛上著名实力派作家的地位。内容来源:二月河官方网站
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谥号“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弘历被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内容来源:二月河官方网站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作者梁启超。该传记视角独特、思想新锐、论述严谨,令人耳目一新,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司马光、苏轼在不同时期也有过褒贬不一的论断。本书详细论述了王安石的时代、执政前后活动、军事功绩、新政成绩、家庭与交友、文学成就等几个方面,并以近代欧美政治为参照,透彻分析了王安石新法的成败得失;作"考异"十九条,力图还争议之中的王安石以真实面孔。
杜甫传
《杜甫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 (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
胡雪岩全传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 作者高阳是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尤其注重历史考证。
李自成传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耗时四十年,创作过程漫长而艰难。荣获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可以说为之付出了年轻生命的一部经典全景式反映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总字数103万余;也是路遥文集中份 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 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钟鼓楼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 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钟鼓楼》荣获第 二届茅盾文学奖。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通过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描写了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 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 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获第三届茅
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44—1846年。 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期间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被陷害入狱十四年后,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尔莫勋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1936年,长篇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一经问世,就风靡全球,打破了美国出版史上的销售记录。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不仅获得了奥斯卡奖,还创造了世界电影票房收入之最。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特仅凭这一部作品,就奠定了自己在美国文坛的重要地位。一部流传近一个世纪的经典之作,一段战火纷飞下的乱世儿女情。
简爱
《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中简·爱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远大前程
《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该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该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光了,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本作品被称为是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海明威全部创作中的瑰宝。1953年5月4日,海明威以作品《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 Дон)是前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作品。 《静静的顿河》展现的是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在不到五年内,葛利高里一会儿投入红军,一会儿倒向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面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无法切割。 《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罪与罚
鲁迅曾说自己最敬仰的作家只有两位,一个是写《神曲》的但丁,还有一个就是写出《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一部震撼无数读者心灵的世界文学名著,曾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部文学经典”。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事无巨细地剖析了一个罪犯的内心世界,令无数读者折服。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揭示人性与救赎之路,是卡勒德·胡赛尼的一部杰作,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描绘,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弱点、自我救赎、战争的残忍以及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伟大。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大国的崩溃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老布什图书馆绝密档案新近解密!:[美]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现代史专家,还原改变苏联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五个月)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在1862年。《悲惨世界》的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地铁三部曲
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楼房倾塌,森林被烧为灰烬,遍布辐射尘的地表被各种变异生物占据。最后的幸存者们蜷缩在莫斯科地铁站与隧道中,建立起新的团体、城镇和文明,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也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斗争与厮杀。而人类的最终命运也渐渐从黑暗中浮现……作者简介[俄] 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Dmitry Glukhovsky,1979年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耶路撒冷大学新闻和国际关系专业。曾任欧洲新闻电视台、“德国之声”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精通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2002年发表第一部科幻小说《地铁2033》,后由4A Games工作室改编为系列电子游戏,引发全球玩家热议.....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故事讲述马孔多小镇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变化与传奇故事,记录了家族命运与百年历史,是重复地叙述相同而荒唐的命运,是拉美国家几百年命运的缩影,独具意味地隐喻着人类“文明”史的建立、发展与终结,在荒凉失落与荒唐可笑中诠释宿命式的轮回。
憨师说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自净其意,自利利他,把智慧和慈悲散做人间万点花。 憨师说——收集整理邢台大开元寺明憨大和尚的日常开示点滴。
习风观火
学习老和尚的生活禅,坚持在红尘火宅中观心炼心,遇事遇人的所见所行,所思所想,时常记录自省,祈愿把心中的风吹草动参透打穿,同时以文字的形式与大家共享。习风观火,和风习禅,火宅观心。作者:子夫
谷雨的怀念
净慧长老开创性的提出了生活禅的概念和修行方式:“应该把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净慧长老于谷雨时节西游,谷雨的思念汇聚长老的各阶段重要法迹,以此来寄托我们对长老的回忆。
智慧人生34要
《智慧人生三十四要》由邢台大开元寺明憨大和尚为大家通俗讲解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需要格外注意的一些要点,能提高我们的日常交流能力,交往技巧,注意事项认知等。另外,也能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该书内容已经发表在生活禅时代网微信公众号上,为方便大家查阅,特辑录在此。
无门关夜话
《无门关夜话》一书是由明海大和尚十多年来冬季禅七开示整理结集而成,内容包括禅七前的准备、禅修(Meditation)、禅(Zen)、在生活中修行四大板块。本书内容已发表在柏林禅寺微信公众号及生活禅时代网微信公众号上,为方便大家查阅,现合辑如下。
禅学知识及智慧
本栏目为向净慧禅师等诸位禅学大德致敬,借生活禅时代栏目因缘特设。集录从教外世俗人角度学习研读佛学尤其是禅宗哲学智慧过程中的和“生活禅”理念有关的文章、资讯。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众生都为生活无休止奔忙的时代,“禅”的生活态度尤其重要和必要。“生活禅”理念和实践应该成为我们普通人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著作选读》分为上下两册,选取的是毛泽东同志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著作,以便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同志著作中言论摘录,精辟的警句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发展和思想变迁。摘录自微众号:毛选研学社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本书的编写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会领导下进行。书稿各章分别由张树军、李蓉、王素莉、张化、孙大力起草,周承恩、陈夕自始至终参加了全书的编写工作。孙英主任审定了全部书稿。陈威副主任主持书稿的编写和审定工作。石仲泉副主任参加了全书的修改和定稿工作。
毛泽东大传
《毛泽东大传》,作者:东方直心。本站摘录自微众号:井冈山观心192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领袖传记为“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可以见到的所有毛泽东传记中唯一一部最系统而不凌乱、最全面而不单一、最客观而无片面性、最真实而不胡说八道、最具可读性而不枯燥的信史”。只要您认真地读完了本传,一个活生生的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就一定会显现在您的面前,将使您铭刻在心,终生难忘!特别推荐大家关注“井冈山观心1927”以领略更多领袖风采。同时也向东方直心先生致敬。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是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该书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亦是对20世纪的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建国后出版的两个版本均由人民出版社负责。该书在建国前即有大量出版,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首版《毛泽东选集》。1991年7月1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发行。
毛泽东文集
《毛泽东文集》是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本书主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共八卷。
毛泽东年谱
毛泽东年谱,共分为(1893-1949),(1949-1976)两个系列。《毛泽东年谱(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逄先知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002年8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3卷,全书139万字。《毛泽东年谱(1949-1976)》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22日起在全中国发行。全书共6卷,近300万字。
研读学习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毛泽东传(R特里尔)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自登陆中国以来,已经累积畅销近两百万册,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毛泽东传(上)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本书主要记录了毛主席在解放前的成长,求学,走向革命,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光辉的历程。
毛泽东传(下)
《毛泽东传》作者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逄先知、金冲及。是第一部由中共中央批准编写的毛泽东的传记,主要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有关毛泽东的档案资料,参考同毛泽东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士写的回忆文章和对他们的访谈记录,借鉴吸收毛泽东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在对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较长时间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毛泽东自传
《毛泽东自传》,埃德加·斯诺著,真实记录了关于毛主席的一些重要历史片段。本书一共分为四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童年读书的故事,如何走向革命生涯等有关内容。
资本论
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其毕生精力耗费40年时间撰写的有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伟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巨著。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由汉堡迈斯纳出版社出版,第2、3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1卷第一分册,由陈启修根据德文版参照日文版翻译。其后历经曲折,新中国成立后才由三联书店完成三大卷的出版。
毛与中国抗战
《毛泽东与中国抗战》作者:夏燕月。以毛泽东在中国抗战14年的实践活动和理论述为线索,记述了毛泽东在抗战中的不凡经历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作出的伟大贡献。书中既有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有对其党建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探讨和研究,较为全面地再现了毛泽东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思想风范和高尚品格。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从艺术性,思想性上来讲,均为诗词作品中的上乘佳作。吟诵毛泽东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抵抗逆境的斗志,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境界和涵养。本诗词集来自网络图书馆及《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由李彦光、光辉岁月等整理。
邓小平传
《邓小平传》是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Evans)三十年心血之作。作者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独家掌握第一手材料,真实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全方位揭秘鲜为人知的邓小平,是一部客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该书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有哈佛大学“中国先生”之称的傅高义,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问题专家。《邓小平时代》是他耗费十年时间完成的力作。译者:冯克利
吴法宪回忆录
该书是作者用十年的时间,以过人的记忆力而着成。他用亲身经历的大量史料,从不同的角度,生动讲述了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很多精彩片段并揭示了其中的很多必然关联。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纲的指导下,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而文化大革命则使之一系列运动达到了顶点。做为当时党政军的高层领导人之一,作者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系列重大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