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繁体

此文部分内容发表于《初中生》杂志,相关内容来自《这不是中国建筑史》。

和风旭日,天气晴朗。

这是距今900多年前的一天,也就是北宋徽宗年间,地点是北宋都城汴京的城门楼前。虽然此时已近黄昏,但通往城楼前的大道上,仍然是人来人往,推车的、挑担的、骑马的、做轿的,络绎不绝。

迎面走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书生,头戴方巾,身穿青色长衫,腰系月白缎丝绦,手拿一把折扇,正慢悠悠的走上护城河桥,边走边向上张望,仔细观察城楼的每一个角落。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你可能奇怪,这个公子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张望?是在找什么人吗?

原来,这个公子名叫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画院的一名画师。他奉了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命,要将整个汴京城的风景画在一幅画上。这个任务可不简单,虽然张择端的绘画技艺高超,尤其擅长画“界画”,也就是他很擅长画城市、建筑这些题材,但这次的任务是将整个城市画在巨幅之上,如此艰难的任务让他不敢掉以轻心。自从接到任务后,他每天都要早早的起来,到汴京城里实地观察,牢牢记下各处的房屋、舟车、商铺等处,再画下草图,为画这幅超级大的画卷做准备。

这不,今天他又早早的出来。自从接到任务已经十天了,城里各处都已经看的差不多了,今天他准备最后再仔细地观察这座城楼,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回去就开始动手绘画了。

借着张择端的眼睛,我们也来好好欣赏一下这座高大雄伟的城楼。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我们从上往下看,这座城楼的屋顶有四面坡,中间一条正脊,这种屋顶叫做“庑殿顶”。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有很多种类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这四种了。庑殿顶就是像张择端眼前这座城楼这样的,中间一条正脊,四条垂脊,脊下有四面坡屋顶,这是中国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了。

比庑殿顶稍微低一等级的是歇山顶,这是在庑殿顶的基础上,四面的四条垂脊不是一次下来,而是“歇”了一下,所以出现了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加上正脊,一共形成了九条脊,所以也叫“九脊顶”。歇山顶的两面各自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面,叫做“山花”,这也是歇山顶上很注重装饰的一个地方。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除了庑殿顶和歇山顶这两种等级最高的屋顶,硬山顶和悬山顶也是经常使用的形式。硬山顶就是屋顶有一条正脊,前后两面坡。悬山顶的其他部分都跟硬山顶一样,只是山面的两边屋檐挑出山墙以外,悬山嘛,顾名思义,就得“悬”出来一块儿。悬山和硬山是两种最简单、最基础的屋顶形式,在古代是一般老百姓盖房子时使用的。当然,土豪随意,富人家里的配房、仓库什么的也会用这种屋顶。

还有一种屋顶,叫作攒尖顶,就是我们经常在亭子、塔上看到的那种尖顶,没有正脊,有四条或多条垂脊,正中还有一个圆圆的宝顶。

除此之外,还有顶部平平的盝顶,没有正脊的卷棚顶,像个头盔一样的盔顶,等等。这些不同用法的屋顶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屋顶家族,使中国传统建筑上有了这道雄伟瑰丽的美丽风景。

张择瑞仰头仔细地观察,屋顶最高处两个巨形鸱吻高大威武,经过阳光的照耀,反射出温润的光晕,让他不得不眯起眼来。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正脊两头,通常都会放上两个巨大的兽头,张嘴做吞脊状,这两个兽头就叫做“鸱(音吃)吻”,也叫“吞脊兽”。这两个鸱吻,来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这九子里,有一个叫螭(音吃)吻的,龙头鱼身,生性好张望,这就是鸱吻的前身,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待在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边的那两只巨大的兽头。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据史料记载,这两个家伙是从晋代开始出现的。传说有一种海中的鱼,能兴风浪,尾巴很像鸱的尾巴(“鸱”是一种鸟),所以古代的工匠就把它的尾巴放在屋顶上,想借助它的力量防火防雷。说白了,就是古代的一种不靠谱的“消防措施”。

看完了鸱吻,我们再顺着四条垂脊往下看,在垂脊的尽头,一般会有一排小兽蹲在脊上,这些小兽是做什么的用的,都叫什么名字呢?

这些可爱的小兽,就是古建筑屋顶上最好玩的地方了,他们的名字叫做“脊兽”。小时候我在家闲得难受的时候,我妈经常数落我:“看你闲得五脊六兽的”。这个“五脊六兽”,就是指屋顶上的五条屋脊和六个脊兽。

虽然宋、辽建筑上的鸱吻还没有发展完善,更多的是像力士一样的人物造型,但却是其后的明、清建筑鸱吻的基础。

如果你去过故宫,那你就会看到故宫每个大殿的屋顶上,都会蹲着一排排的脊兽。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而屋顶上脊兽的数量也是和等级有直接关系的,按等级一般安放三个、五个、七个或更多。故宫太和殿屋顶上的脊兽数量最多,共有十个,分别叫:1、龙,2、凤,3、狮子,4、海马,5、天马,6、狎鱼,7、狻猊,8、獬豸,9、斗牛,10、行什。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不用说了,都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厉害角色。我们主要来看看狻猊、獬豸和行什。

排在第七位的狻猊(音酸泥),可是大有来头。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而且在佛教中,狻猊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也叫金猊或青狮子。传说中狻猊喜烟火,所以形象一般在香炉上出现。我们去各地的佛寺旅游,经常会看到趴在香炉腿上的兽头,那就是狻猊了。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那獬豸(音谢治)又是什么呢?它也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神兽,头上有一角,能辨是非。传说如果两个人因是非之事争执不下,獬豸就会出现,用独角顶倒狡辩之人,然后……当然,它不会吃人,它只是想告诉无理狡辩者:你可别胡说八道了,我在这瞅着呢。所以,喜欢当裁判的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公正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司法的象征。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再来说说排在最后一名的行什。为什么叫行什?就因为排行老十呗。行什的样子是不是有点眼熟?尖嘴,猴腮,鹰爪,背生羽翼,手握金刚杵,这不就是雷震子吗?仔细想想也在理,雷震子也是雷神的化身嘛,在以木材料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上,确实是需要一个酷似雷神的保安队长来进行防火防雷的安保工作的。不过你可能要问,那直接叫雷震子不就得了?为啥还要费这个劲另起个名儿?嗯,那你猜我为什么叫钱江湖?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日渐高升,张择端揉了揉发花的双眼,低下头休息了片刻。

他出生于山东东武,幼年时来到京师,先是刻苦读书,后来又专门学习绘画,尤其喜好画“舟车市桥”这种城市里的风景,也就是专工“界画”。他的风格自成一家,很受皇帝喜欢。这次皇帝要求他把整个汴京城画下来,也是想考验一下他的能力。

张择端一边揉搓着僵硬的脖子,一边往城门里走去。身边往来的行人匆匆而过。一队高大的骆驼队从他身边走过,驼铃声声,扬起一阵尘土。他走过城门,背过阳光,回头继续看向城楼。城楼屋顶上,一排排瓦当整整齐齐地排列,像是等待检阅的军队。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如果把中国建筑屋顶上整齐的瓦看成一排队伍的话,那么站在整个队伍最前排的就是这个圆圆的小个子——瓦当。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屋顶,也不管是硬山、悬山,还是庑殿顶或歇山顶,都缺少不了这个站在头排的家伙。

当人们掌握了制陶技术,瓦就逐渐被发明出来,而瓦当作为保护屋顶檐头的重要构件,从西周时期开始发展,直到秦、汉逐渐成熟,至西汉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为什么瓦当是圆形的呢?因为瓦当是根据瓦的形状而产生的。瓦的形状一般分为两种:半圆形的筒瓦和少半圆形的板瓦。屋顶盖瓦时,一片板瓦仰面向上,一片筒瓦向下,盖住板瓦间的缝隙,这样相互搭扣,组成密不透风的屋面瓦顶。为了保护瓦头,又在屋面的最前排放置了圆形的瓦当和菱角形的滴水。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几乎在建筑的每一个地方都会精雕细刻,瓦当和滴水也不例外,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的雕刻博物馆。尤其在秦汉时期,瓦当图案的题材已经相当丰富。各种兽纹、鸟纹、植物纹应有尽有。瓦当在西汉时期发展最盛,大至可分为两种:只有图案的称作“画当”,只有文字的称作“字当”。

西汉时期最著名的画当称作“四神瓦当”。“四神”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文化中祛邪避灾的神兽,也代表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星宿。古代打仗时,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代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在出土的汉代瓦当中,“长乐未央”是比较常见的文字瓦当。“长乐”与“未央”这两个词寄托了人们想要长久的欢乐,永远不结束的美好愿望。另外还有“千秋万岁”、“唯天降灵”等等各种各样的瓦当,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瓦当的下面,是一排排的斗拱。这可是中国古建筑上最有灵性的构件。简单地说,一个弓形的长条木,两端加上方形的木块,就组成了一个斗栱的基本单位。而建筑上的这一坨斗栱的单位量词叫作“朵”,像云朵一样漂浮在屋檐下,是不是很浪漫?

斗拱利用榫卯结构的原理层层交叠在一起,无需钉子,坚固程度堪比钢筋水泥,可柔韧度又好像弹簧,足以化解掉相当大的外力,所以斗拱是古建筑上最好的“阻尼”装置。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斗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唐代建筑斗拱雄大,高度往往能达到柱高的一半,健硕的臂膀承托起向外扩展的屋檐,使出檐能达到四米之多。宋辽时期基本承袭唐制,到了明清,由于结构上的变化,斗拱就已经变成纯装饰性的小小的构件了。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顺着斗拱再往下看,咦,每个柱子两边都有两个小翅膀,这又是什么呢?

这个构件的名字叫做“雀替”,是柱子两边非常重要的支撑结构。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虽然雀替这种构件成熟的较晚,但它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北魏。最初只是建筑转角结构上的一块不起眼的“替木”,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为带有装饰功能的“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主要用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雀替的形状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是结构与美相结合的产物。

雀替的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

由于斗栱大多数情况下是藏于檐下,不易分辨,而雀替却是大大方方地露于柱子两边,很好地解决了柱头部分的装饰问题。在注重装饰的明清建筑上,雀替的形状也由早期的简单的横木,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变体,使柱间形成的框格形状变得柔和,增加了建筑上的空间层次。最终雀替发展成了七大类,即: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再加上由花牙子演变而来的用于室内装饰的“罩”,这个繁复庞大的雀替家族,简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半边天。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雀替被称为“绰幕”。而雀替这种构件,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元代以前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元代以后,特别是清代的雀替普遍用于外檐额枋下,并且清代时还规定了其长度应为所在的开间的面阔的四分之一。

雀替的纹样、雕饰随着时代地发展逐渐增多,愈发精美,到清代时尤为丰富多彩,几乎逐渐演变成建筑上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明代以前的雀替,几乎少见雕饰,若有装饰,也大都是彩画敷其上。从明代起多雕刻云纹、卷草纹等,清中期以后,有些雀替还雕刻有龙、禽之类的动物纹,相当精彩。

从雀替再往下看,柱子两边,就是中国古建筑上装饰部分的重头戏:格扇。格扇是安装在柱子之间的一种门窗的形式,大约在北宋初年出现,到明清时期,才发展到鼎盛阶段。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仔细看,这个城楼上的窗子,叫做“直棂窗”,由若干竖向的木条组成。早期的直棂窗不能打开,内侧可以糊纸防风,这也是唐、宋辽、金建筑经常使用的形式。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古代把窗子称为“牖”,最早的窗子产生于穴居时代在洞顶凿出的小孔。后来经过民居建筑的演变,逐渐变成在墙上开的窗洞。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位于五台山的南禅寺,所使用的窗子形式就是直棂窗的一种,叫做“破子棂窗”,也就是将一根横断面为方形的板条斜着破分成两根,每根的断面形成三角形,安装时三角形断面向外,平的一面朝内,便于在窗内糊纸。另外还有一马三箭窗、卧棂窗等其它形式。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在各种清宫戏里,在“还珠”里,在“甄嬛”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门,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部分称为格心,用纸或绸绢糊在木棂条组成的网格上,可以透光;下面的部分称为裙板,在格心和裙板的上下部分会根据格扇门的高度增加一道或几道“绦环板”。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格扇门最具装饰特点的地方就是位于视觉中心位置的“格心”了。在明清皇宫的各个大殿上,使用的都是更加绚丽的格扇形式,叫做“三交六椀菱花格心”或“双交四椀菱花格心”。这种格心由两根或三根棂条交叉组成,每个交叉点形成一朵六个花瓣的菱花,并在交叉点上钉一个金属小钉。在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上,这已经是最高等级的做法了。

中国的建筑艺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达到了顶峰,所谓“秦砖汉瓦”就是形容这一时期的辉煌。中国大地上那些美丽优雅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见证。

张择端的一天:简到崩溃的中国建筑史

微风习习,太阳渐渐偏西,斜长的阴影已经缓缓爬上城楼,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

城楼下,张择端手摇折扇,缓缓而去。城楼上的鸱吻脊兽、斗拱雕梁,已经牢牢记在他的脑子里。他要将这座雄伟的城楼,连同汴京城里那些高楼瓦舍、商贾铺户,以及汴河上那些楼船轻舟、船工渔人一起,画进一幅长达五米、注定会流芳百世的巨幅画卷中。

这是他的使命,也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完)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