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入选《唐诗三百首》,令人叫绝

繁体

说起初唐诗人骆宾王,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在七岁那年所写的《咏鹅》,只有短短18字,却色彩分明,动静相衬,将“鹅”描写得活灵活现。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虽然这首诗在历朝历代少有人评论,但因充满童趣,是儿童启蒙必读的诗歌,所以几乎是人人都会背。

当然作为“初唐四杰”之一,这首七岁所作的诗歌自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另一首比《咏鹅》还经典的“咏物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令人叫绝。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入选《唐诗三百首》,令人叫绝

骆宾王字务观,传闻他的名字源自《易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他的父亲曾是青州博昌县令,后病逝于任上。

其父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流浪天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在“初唐四杰”中,他是作诗最多的一个,初唐罕见的长篇绝唱《帝京篇》便是他的代表作。闻一多先生说他“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是因为他的另一首诗《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他还有名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曾被纳兰容若化用。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入选《唐诗三百首》,令人叫绝

而这首《在狱咏蝉》也是他最有名的诗作之一,写于公元678年,当时他因上疏论事触怒了武后,被冤下狱。

在牢房的西墙外,有几株槐树,每逢日落西山,总有秋蝉哀哀地鸣叫着。

在他的眼中,秋蝉“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有着高洁的品格。

他听着秋蝉的鸣叫,仿佛是在为自己鸣不平;看着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又好似在暗示他的危险境遇,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他以“秋蝉”自喻,表达了一种被污下狱、申冤无门的悲愤之情。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入选《唐诗三百首》,令人叫绝

诗歌首联以对偶和比兴的手法,引出“客思深”。

“西陆”就是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有曰“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行西陆谓之秋……”。

而“南冠”的典故源自《左传》,最初是指“俘虏”,后来衍生出“囚犯”之意。

原本秋日里,客中思乡已十分惆怅,再加上诗人身陷牢狱,其愁苦之深不言而喻。

颔联两句是流水对,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的处境和感受。

“玄鬓”一词一语双关,表面是指秋蝉黑色的翅膀,实际是暗喻自己正当盛年。

而“白头吟”指的是卓文君在司马相如变心后所作的乐府诗歌,后世文人常用其抒发遭遇贬谪后的愤懑不平之情。

骆宾王这里也是如此,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对执政者辜负了自己一番报国热忱的不满。

颈联两句表面上是写秋蝉因为秋深露重,难以展翅高飞;秋风凛冽,鸣声受遏,

实际上是指暗指当时政治环境之险恶,以致仕途艰难,言论受到压制。

在这一联里,蝉的处境和诗人的遭遇仿佛融为了一体,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正是“托物言志”的绝妙之处。

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是诗人的自我辩白,也抒发了一种无人相信的悲愤之情。

他仿佛是在扪心自问,又好像在面对面地向读者倾吐他的满腔愤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表面句句写“蝉”,实际是以蝉寓己,寄托了无限的愁苦之情,短短40字,成为咏物诗不朽之作。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