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
年少的我们,总想着离家出门,四处闯荡。可等到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后,终于明白,最需要珍惜的还是家。而一个能给人滋养的家,不仅需要用耐心去经营,更需要用智慧去梳理。
许多时候,你经营家庭的智慧程度,就决定了这个家生活的温度。
01
合理装瞎,强过事事算清
季羡林曾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此言不虚。生活中,如果真糊涂,可能会失去许多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家庭里,适时当睁眼瞎,却能挽回许多本要失去的情义。有一位学究结婚时,妻子说:“以后家里的大事你说了算,小事由我管。”学究很欣慰,以为自己遇上了一位贤惠的女子。
可事到临头学究却发现,有时候他认为很重要的事,妻子也会挥手道:“这么点小事你也要管?”学究虽然无奈,但每次仍一直包容迁让他的妻子,于是结婚三十多年,家里竟没有发生过一件“大事”,但两人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温馨美满。
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家人之间,事事分明会疏远,时时计较伤情分。所以装傻,其实并非真的愚笨,而是为了一个家,选择视而不见那些可有可无的纷争。ta们不争吵,不计较,虽放低了姿态,却周全了陪伴一生的长久感情。
余生,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不必算清,一点无伤大雅的细节无需计较,有矛盾共同商讨,有争吵彼此体谅,把琐碎的生活拼凑成幸福的地图,才是一个家最好的模样。
02
彼此妥协,胜过强行改变
古人云:“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一起生活的家人,靠得越近,处得越久,就会发现对方不和自己心意的地方越来越多。所以许多家庭,都不免充斥着争吵,大事小事相互指责不断。久而久之,就只能在无尽的内耗中,让整个家千疮百孔。然而,一个幸福的家庭,本身就不在于选择了完美,而是觅得了一个懂得成全的家人。
有一位妻子,每晚都要吹蜡烛。只要发现屋里没人,或是到了时间,她都会将之吹灭。一开始,丈夫还会劝阻:“现在不比以前,就算一直点着也花费不了多少。”妻子总是说好,可事后还是如常,为了这件事,两人闹了好几次矛盾。可丈夫又转念一想,事情说到底,还是以前穷惯了,苦怕了。想清楚的丈夫索性对此事放任不管,这样一来,他发现不仅自己少了很多需要操心的烦恼,就连与妻子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不少。
许多时候,一个家风平浪静的背后,不过是有人懂得了妥协,有人学会了成全。
很喜欢一句话:“成熟意味着看到了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
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关系,会因为挑剔而愈发亲密,会因为强加改变,而愈发幸福。
最好的家庭关系,无非是对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对家人之间的小摩擦,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换位思考的接纳。毕竟人世间,没有相同的叶子,少有完美契合的两人。
一个家的温馨,多是因为过滤掉了两人之间可解决的矛盾,包容了彼此之间无法改变的问题。如此虽放养了家人,却已然牢牢把幸福握在了自己手里。
03
各自揽责,好过互相抱怨
有句话说得好:“家只是方寸之间,若装满了埋怨,便腾不下爱意。”深以为然。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不幸不是贫穷,而是遇事就互相推诿,有错就扔给对方。处于这样的环境,人心会一日日变凉,感情会一天天变淡。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一起置办了一间店铺。期间,妻子的亲戚前来借钱,想着店铺装修还要一段时间,丈夫便将预留的货款借了 出去,可谁知已过去月余,那位亲戚仍了无音讯。懊悔又愤怒的丈夫把所有气都撒到了妻子身上,理亏的妻子只能在一旁不停的抹眼泪。时间一长,这样压制的关系让两人都倍感折磨。丈夫心里清楚,再这样下去,日子只会越来越差,于是他在妻子身边坐下,低声道:“我想了想,这事是我不好。”妻子一听,也忙声道:“这事怪我,是我错信了他人。”两人当即会心一笑,手握着手就此重归于好。
后面的日子里,靠着这种各自揽责的智慧,两人之间很少红脸,虽遇到不少艰难,却把日子过得十分和美。
很认同一句话:“家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的程度。”
谁先低头,并非说谁就是弱者,因为家人之间,认错不是认输,而是在乎和珍惜。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就在于琐碎的日常中学会给彼此一个台阶,明白主动认错的智慧。这样一家人同心齐力下,有事同扛,有责共担,就能从困苦里淬炼出沁人的甜。
▽有很多原本有实力的人,却因家中内耗不断而失败;也有许多挣扎于困苦的人,却因家庭和睦,将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前者用精明、指责和抱怨,将自己的家拖入泥沼;后者用迁就,接纳和体谅,撑起一家人的未来。
杨绛就曾说:“我最大的成就,是有一个好家。”
人生苦短,最值得投入的地方是家,最值得在意的地方也是家。
当你深谙了家庭和睦的智慧,自能用爱与关怀把日子经营的风生水起。
来源:国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