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繁体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文 = 鹿野

马航MH370事件过去了整整十年。

谁策划的?动机是什么?飞机在什么地方?至今,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突破。

最新消息,美国海底勘探公司“海洋无限”正在重启搜寻行动,它确信MH370就在南印度洋海底的某处。

大家都认为,只有找到飞机才能还原失联的原因。

不过,即便找不到飞机也不一定没有答案。

下面我将以一封信为起点,谈一谈对整个事件的理解,试着找出事件的动机和主谋。

01

被忽略的关键信息:一封公开信

马航MH370失联于2014年3月8日,当年年末,新华网发布了一篇纪念文章《MH370写给2014年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揭秘MH370失联的一把钥匙,一起看看:

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有些事情如果需要知道,人们早晚会知道。你也不用担心我是来谴责你的。是的,你已经把我忘了,这我知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并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好,但也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差。"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命运均是如此。

我没有早一点给你写信,是因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慢慢地,我已经可以玩味这场悲剧中的黑色幽默了。飞机出事故的概率大约是20万分之一,而出现多人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概率只有三百万分之一。

我是一架波音777。在这种飞机二十多年的飞行历史上,只出现过9次事故,涉及的死亡人数不过3人而已。马航在40多年的历史里只出过两次重大事故,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劫机。2013年,马航才刚刚获得世界旅游奖的"亚洲最佳航空公司"奖项。出事的那一天,我是从吉隆坡起飞的,那是一个尽管有点浮夸,但再怎么浮夸也仍然被大家视为二流角色的国家的首都。我要飞往北京,那是一个尽管在迅速强大起来,但总是低调得唯恐不够低调的国家的首都。

再怎么说,"中大奖"的也不应该是我啊。

我最近变得有点像哲学家,因为总是在思考灾难这事。灾难是个哲学问题。它复杂、痛苦,而且无解,特别适合喜欢自虐的哲学家。我是个生活流的哲学家,只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思考灾难问题。

飞机失事,往往都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还记得第一次起飞的感觉:兴奋、紧张、害怕,觉得有点失控。后来的每一次起飞,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总会有那么点激动。但降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一次降落的时候,我已经是风尘仆仆、疲惫不堪。从高贵而洁净的天空回到嘈杂而混乱的地面,心中不免有些莫名的失落。我喜欢在空中平稳飞行的感觉,尽管我知道,油箱里的油总会用完的,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总得要着陆。

你现在就正处在降落的过程中。我这么说你一定会不服气,因为这一路走来有惊无险,逢凶之处,总能化吉。全球经济增长是低落了,但还算平稳;世界油价突然下跌,但也没有触发连锁反应。我的一个兄弟MH17,也是一架波音777,好端端地在乌克兰上空飞着,竟然被打了下来。我本来以为这下糟糕了,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大也不小的冲突,结果居然又是不了了之。看来,今年唯一倒霉的就是我们马航。

当然,我是有一点危言耸听,就算是我自己,也不是在降落过程中出事的,我是被欺骗、被劫持、被杀害的。具体的故事我不愿意讲,我的痛苦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的好奇不足以理解我的悲伤。你们和我不一样,你们仍然是踌躇满志的。

是的,我是被怨气和戾气所害,你并不是凶手,你甚至连凶手是谁都找不着,但是,这股怨气和戾气,难道就与你们的傲慢和偏见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看到,那个繁花似锦、人人快乐的镀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又或许,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我看

到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熊熊黑烟,我看到了世界各地股票交易所的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惊恐万状,我看到你的仪表盘上,油箱的指示已经快接近红线。我能听得到你久未修理的发动机发出沙哑的噪音,能预感到你航线前方即将出现空气湍流。

但是,没有人把前面的风险当成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我看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仍然自以为能够号令天下,其实它连自己国内的骚乱都束手无策。我看到,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失去了曾经夺人心魄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不知道它该怎么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我看到,有的国家变得越是衰弱,就越是强硬;我也看到,有的国家越是停滞,就越是破罐子破摔。

我看到,曾经得到的人们不愿意失去,哪怕他们曾经得到的都是特权;而没有得到的人们开始愤怒,尽管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以及该争取什么样的权利。我看到人们都很忙,假装在忙正经的事情:他们有眼睛,却看不到别人;有耳朵,却听不到别人;有心灵,却无法理解别人。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人们变得更加乐观自信,而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人们就变得更加悲观和自私。历史已经在降落了,尽管人们尚未察觉﹣﹣但我察觉到了,因为我就是受害者之一。想想我真是够窝囊的。有人在街上吵架,那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打架,那也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掏出了手枪,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子弹却打偏了,恰恰打中了我。

我已经走了。街上愤怒的人们还在。冰山上已经有裂纹,断层线的地质活动比过去更加活跃,气候日益异常。从一个高歌凯进的繁荣时期,到一个长久低迷的萧条时代,发生变化的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很多事情、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会等着你们。我祝你们的运气比我更好。

抱歉占用你这么多的时间。我知道你很忙,人们都要为你送行,各种庆典排都排不开。但我的话又能讲给谁听呢?讲给2015年听吗?他只会比你更志得意满。好歹,你在觥筹交错的盛宴之余,或许会有一丝曲终人散的惆怅。毕竟,你很快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匆匆草就,巾短意长。告别的时候到了,送你一首歌德的诗。不长。

"一切的峰顶

沉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待吧:

俄顷

你也要安静。"

--MH370(来源:新华网 思客作者:何帆)

公开信在新华网发布后,人民网转载了。后来又被新华网删掉,但却在人民网上保留至今。

这封信写的相当隐晦,但包含的信息比马来西亚发布的所有调查报告加起来都重要。

首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声音就是国家的声音,它们传达的信息足够可靠

其次,针对MH370事件,公开信公布了一些清晰确凿的信息。

再次,公开信隐藏了一些看似隐晦,但可以解读(尤其在十年之后)的重要信息。

02

公开信确认:MH370被劫持,而且被杀害

公开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当然,我是有一点危言耸听,就算是我自己,也不是在降落过程中出事的,我是被欺骗、被劫持、被杀害的。具体的故事我不愿意讲,我的痛苦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的好奇不足以理解我的悲伤。”

这段话包含了几个确定无疑的信息:

飞机是被劫持的,失联不是因为机械故障一类的问题。

飞机(乘客)已经被杀害。

当年调查有了突破,但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公开。

作者说他“有一点危言耸听”,但最权威的国家媒体用如此确定的措辞发声,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作者肯定掌握了某些调查细节,对事件真相有一定了解。

公开信还交代了清晰的时代背景。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美国反恐战争

一个是“镀金时代已经结束”。

“我看到,那个繁花似锦、人人快乐的镀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又或许,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我看到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熊熊黑烟,我看到了世界各地股票交易所的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惊恐万状,我看到你的仪表盘上,油箱的指示已经快接近红线……”

翻译过来就是,美国、美元横行无忌的时代到头了。

另一个是“历史已经在降落”。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人们变得更加乐观自信,而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人们就变得更加悲观和自私。历史已经在降落了,尽管人们尚未察觉——但我察觉到了,因为我就是受害者之一。”

这也不难理解,全球衰退,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激化。

03

公开信暗示:事件的起因是大马国内矛盾

虽然不能公开MH370失联的真相,但作者仍旧在公开信中隐藏了关键信息,比如事件的起因。

公开信写道:

“是的,我是被怨气和戾气所害,你并不是凶手,你甚至连凶手是谁都找不着,但是,这股怨气和戾气,难道就与你们的傲慢和偏见一点关系都没有?”

首先,MH370是被怨气和戾气所害。

怨气和戾气从何而来?

公开信写道:

“我看到,曾经得到的人们不愿意失去,哪怕他们曾经得到的都是特权;而没有得到的人们开始愤怒,尽管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以及该争取什么样的权利。”

得到利益、得到特权的人不愿失去,没得到的人愤怒却不知道怎么争取,这就是怨气和戾气的根源。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2012年吉隆坡的一次示威游行,示威者将警方发射的催泪弹扔了回去。

上述,完全符合MH370失联前的马来西亚国内情况,党争如火,民愤如荼。

其次,MH370不仅是被怨气和戾气所害,还是被“历史降落”所害

公开信写道:

“历史已经在降落了,尽管人们尚未察觉——但我察觉到了,因为我就是受害者之一。想想我真是够窝囊的。有人在街上吵架,那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打架,那也不是我;有人在街上掏出了手枪,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子弹却打偏了,恰恰打中了我。

前文已分析,“历史降落”是一次全球性的转向。

进一步讲,这次转向与“自以为能号令天下”的某大国关系密切。它四处散布战争和危机,把世界搞得千疮百孔。

通读公开信你会发现,它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谈国际形势,谈全球经济从繁荣到萧条的转折,谈美国的衰落。

纪念飞机失联却大谈国际局势,有点奇怪。

其实不奇怪,作者是在暗示,MH370的失联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综合上述信息,公开信隐晦的交代了这么一个事实:

MH370失联的起因是马来西亚国内矛盾,但真正黑手是搅动全球局势的大BOSS。

这个结论虽然是解读出来的,但在现实中也有足够的线索可以佐证。

下面具体分析。

04

动机分析1:机长扎哈里最多是个工具人

MH370失联后,一开始所有线索都指向了机长扎哈里。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MH370的飞行轨迹,根据wspr技术复原。

首先,飞机诡异的路线只有机长才能飞出来;其次,他家里有一台飞行模拟器;再次,他是反对派的狂热支持者,等等。

可动机是什么?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扎哈里是因个人问题(感情或抑郁)劫机自杀。

果真如此的话,这应该是马来西亚当局最期望的、最不会隐瞒的一个结论。因为这就彻底简单了,只需要赔偿、机构整改、处理责任人就可以,没有特别大的风险。

而且,这也是最容易证明的一个结论,扎哈里的个人情况不难调查。

而且,如果有第三方参与了劫机,这也是第三方(恐怖分子除外)最欢迎的结论,因为撇清了嫌疑。

但是,马来西亚调查多年后否定了这种可能。

这就说明,这种推测肯定不成立。

排除了个人问题,那剩下的动机无非是经济诉求、政治诉求或宗教诉求。

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上述诉求的任何一个,劫机者都不可能把飞机飞到南印度洋的绝境里。除非因诉求被拒而心生绝望,或者失去了谈判筹码(乘客),再或者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

但奇怪的是,MH370失联后劫机者没有发出任何诉求,至少外界没有听到。

不是为了自杀,那就一定有诉求。

外界听不到诉求有几种可能,一是诉求被隐瞒了,二是诉求发不出来。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诉求的内容应该特别爆裂(比如要求总理纳吉布辞职,重新大选,修改宪法等),不能公开。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就确实如阴谋论所说,飞机被远程控制了。

波音承认有这个系统,一旦启动将完全剥夺飞行员对飞机的控制,2006年申请了专利。

尽管马来西亚在800多页的报告中确认,“根据记录,(MH370的)这套系统并没有启用”。但该说法存疑,因为数据记录很可能是波音提供的。

但是,不论哪种可能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劫机背后牵扯的人、事、利益,特别特别重大。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机长扎哈里

如果非要说是机长一人带着沉重到不可知的目的,独自策划、执行了劫机行动。

那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还不如穿越论高。

MH370失联一定有第三方参与。

05

动机分析2:谁获益最大,谁的嫌疑最大

有位名叫杰夫·怀斯的记者提出一种说法,他认为是俄罗斯方面策划了MH370失联事件,目的是转移人们对克里米亚冲突的关注。

从获益的角度来倒推MH370失联的主谋没有问题,但获益最大的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

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时代背景:

【背景】

美国把东南亚变成遏制中国的新工具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2008年奥巴马上任美国总统后发现,美国政客有个共识:靠公平竞争,美国竞争不过中国。

当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08年上半年遭遇汶川特大地震,下半年举办了史上最精彩的一届奥运会。

最关键的是,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安然度过。

反观美国,深陷次贷危机和反恐战争不能自拔。

公平竞争落了下风,于是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遏制中国。

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提出“重返亚太”的构想。

2012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进一步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要把美国海军60%的战舰(传统上,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方向的军力部署各占50%)、美国空军60%的海外力量部署到亚太。

美国的两大战略都是在东南亚提出来的,其布局重点也是东南亚,从南海方向围堵中国。

紧随战略,美国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密集军演。

同时个别国家又开始积极挑衅,以菲律宾为例:

2009年,菲律宾把我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

2012年,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附近抓扣我国渔民,引发中菲舰船对峙。

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

【背景】手段尽出却难以阻止中国崛起

面对挑衅,我国开始在南海吹沙造岛,从2013年到2015年完成了7座岛礁的吹填工程。

与此同时,

MH370失联前的五年(2008-2013)里——也是美国开始全面遏制中国的五年里——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取得历史性突破。

经济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歼-20

军事上,第一架五代战斗机歼-20成功首飞,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

航天上,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天宫一号升空,北斗卫星导航二号系统完成组网,等等。

当然,最瞩目的成就出现在2013年。

当年9月,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0月又在印尼发起多项倡议:

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至此,“一带一路”构想横空出世。

那五年,也是我国与东盟合作越来越密切的五年。

2013年,我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升至44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特别是马来西亚,当年与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060亿美元,占整个东盟贸易额的四分之一。

2013年,马来西亚成为我国在亚洲仅次于日韩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则连续五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

同年,中马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显然,当美国的核心战略从反恐转向遏制中国后,MH370失联的最大获益者就是美国

因为,失联事件有可能会破坏中马关系,进而可能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乃至破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失联事件发生在马来西亚,应该也是精心挑选的。

马来西亚扼守中国的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

还有一点,当时的马来西亚太适合搞颜色革命了。

06

动机分析3:给大马安排一场颜色革命

MH370失联前,马来西亚国内就是一座临近喷发的火山。

2013年是马来西亚大选年,竞选双方是执政的国阵(国民阵线)和反对派民联(人民联盟)。

国阵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一直处于执政地位,家族化问题特别严重。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纳吉布

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父亲是大马第二任总理,亲姨父是第三任总理,亲表弟是代理交通部长兼国防部长,亲弟弟是大马第二大银行的控制者。

任何一个政党或联盟,长期执政必然会黑化。

纳吉布在2009年成立了国家主权基金“一马公司”。后被揭露,2013年大选前他将该基金的7亿美元转入了个人账户。(纳吉布家族流传更广的故事是神秘富豪刘特佐)

国阵另一个大问题是坚持“马来人至上”政策。

大马国内有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其中马来人被宪法赋予特殊地位,在工作、教育、土地、投资等方面拥有大量特权。

把种族主义写入宪法,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个例。

到2013年大选前,马来西亚民众对国阵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

2011年7月,5万人示威,警察抓捕1600多人(包括儿童)。

2012年4月,8万人示威,要求政府制定公平的竞选规则,警察抓捕数十人。

当时的反对派领袖是亲美的安瓦尔(马来西亚现任总理)。他承诺,执政后将解决根深蒂固的腐败、种族主义、宗教偏见等问题。

然而,安瓦尔最终输掉了大选。

到这个阶段,颜色革命的拼图在大马已经基本完备:国内矛盾激化,执政党腐败,亲美派大选失败,民意激荡,游行示威频发……以及西方NGO活跃的身影。

2012年,有人曾梳理过NGO在马来西亚的活动情况。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2012年4月28日,一名外国示威者被马来西亚警方带走。

前文提及的两次(2011年,2012年)大型示威活动,组织方是“净选盟”(干净与公正选举联盟)。

其领导人很早之前就承认,净选盟接受了“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NDI)和“纽约开放社会研究所”(OSI)的资助。

当时,臭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每年向国际共和研究所(IRI)提供80万美元,以资助其马来西亚计划。

此外,NED每年还资助反对派新闻网站“当今大马”10万美元,其他赞助对象还有“大马人民之声”等。

“当今大马”的CEO詹德兰是“开放社会基金会”(OPF)的受赠人,他创办该网站的资金来自于索罗斯资助的东南亚出版基金会。

NDI和IRI都是NED的子机构,OPF则是索罗斯手里的一把刀。几乎在所有颜色革命背后,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可以这么说,2013年大选后,引爆马来西亚颜色革命只差最后一把火。

在幕后策划中,这把火应该就是马航MH370。

而且在策划中,应该是一系列的颜色革命。

MH370失联后,台湾紧跟着爆发“太阳花运动”(CIA策划),下半年香港爆发“占中运动”(NED指导、资助)。

马来西亚也徘徊在颜色革命边缘。

胜选后的国阵持续打压安瓦尔。

MH370失联前一天(2014年3月7日),马来西亚上诉庭认定安瓦尔鸡奸罪成立,监禁5年。

安瓦尔入狱后,净选盟在马来西亚的三个城市组织了50万人大游行,要求纳吉布下台。

纳吉布的支持者则针锋相对的组织了10万人游行集会。

幸运的是,尽管所有拼图已经就位,导火索也已点燃,但马来西亚却成功避开了颜色革命。

07

真相:没有阴谋论,但MH370死于阴谋

基于公开信提供的信息以及上述分析,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亚太再平衡战略收效甚微,中国与东南亚合作日益加深,美国打算彻底搅乱地区局势。

具体讲,就是策划一起重大事件以引爆大马颜色革命,推翻纳吉布政权,扶植亲美派上台,破坏中马合作。

再进一步讲,通过破坏中马关系,来破坏中国-东盟关系,最终破坏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据说,MH370机长扎哈里是安瓦尔的狂热支持者。如果行动有他参与的话,他最多只能算一枚棋子。

该计划的核心是推翻纳吉布,美国一直在超这个方向努力。

还原MH370失联真相: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MH17事故现场

MH370失联四个月后,马航的另一架飞机MH17在乌克兰上空被“山毛榉”导弹击落,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整个西方齐声指责俄罗斯是凶手,但俄罗斯的调查显示,导弹是从乌军控制区发射的。

之后,西方媒体又曝光纳吉布涉嫌侵吞“一马公司”7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随即对纳吉布展开调查。

但是,美国终归没有得逞。

08

几点说明

最后简单梳理几个问题。

一,大马的颜色革命为什么失败了?

关键因素是那个时期马来西亚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在日子比较好过的情况下,颜色革命那一套就不太灵。

再就是,大马不论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善于平衡,脑子比较清醒。安瓦尔当年是亲美派,当了总理后立马把中马关系当作了优先项。

还有,大马背后可能获得了强力支援。

二,关于MH370的调查,大马有没有隐瞒?

应该是有。

比如失联不长时间纳吉布就宣布飞机终结在南印度洋,依据是计算数据。这么大的事件,这么草率的处理很反常。推测,当时大马政府应该还掌握了其他线索,但不便公布。

再一个就是大马方面在公布800多页的安全调查报告时承认,他们进行的是安全调查,是民事调查,而警方有自己的调查。

但是大马从未公布警方调查情况。

还有一个信息值得注意,近几年西方专家发现,MH370曾在苏门答腊岛西侧盘旋过一段时间。

盘旋有可能是在谈判,也有可能是在等待降落。

三,大马为什么要隐瞒?

调查可能已经接近真相,线索指向比较明确,但被不可抗拒的力量干扰,所以只能打碎牙齿吞肚里。

……

世间没有魔鬼,但有美国。

来源:星球食物链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