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浙江人林芳大学毕业已有两年,如今还在为大学期间借的网贷发愁——上学期间,林芳每月生活费1200元,平时日常花销还够,但为了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游,她在网贷平台上借了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想着利息也不高,按月还应该没问题,就放手借了。”林芳近日向记者回忆说,后来到了还款日还不上,她就接着从其他平台借款,以贷还贷,不少网贷平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雪球越滚越大。
“我很想停止这样的生活,但似乎已经无法回头,照现在的工资收入,这些钱我就算每个月不吃不喝来还贷,还清也要三四年。”林芳懊恼道。她不敢告诉家里人,一旦看到陌生号码的来电,就会无比焦虑,这往往意味着催收、警告甚至威胁,有时一天内会收到十几个电话,每天都提心吊胆。
有这样经历的,远不止林芳一人。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近一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在花着“明天的钱”。
随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一批网贷平台应运而生。比起银行等传统贷款渠道,网贷平台的门槛更低、放款更快、可贷款额度更高。这些平台为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但因为网贷套路多难清偿、隐私泄露及暴力催收等问题,也让不少年轻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受访专家指出,监管部门正在对网贷乱象进行治理,近期各应用商店应监管要求针对贷款类App展开排查就是一个信号。未来须加快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消费者保护,完善个人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监管规则,同时也要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年轻人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钱不够花去借网贷
林芳有个“秘密”日历本,上面每个月都有不同日期的标注,这些标注对于她来说都是一道道“坎”,因为那是每个网贷平台的还款日。
在这些画圈的日子里,每个陌生来电都会让林芳“一身冷汗”。这些陌生号码往往是催收电话,如果还不上这期贷款,一天收到十几个都不足为奇。
如今她仍未能还清贷款,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知道后承受不住”。自己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几乎全部要用来还网贷,还要“拆东墙补西墙”地借贷才能让自己“收支平衡”。
“每次父母打电话总是很关心我,问我在外打拼钱够不够花,我感觉很对不起他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林芳说。
和林芳一样,来自江苏的江睿接触网贷,也是起初感觉钱不够花,想先借用一下慢慢还。
上大学时,江睿想买一些电子产品,又不想再问家里要钱,听同学说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借钱,利息不高,可以分多期还款没什么压力。她便在平台注册了信息,第一次借了5000元,分12期还款,后来又借了3000元。
陕西人张保第一次接触网贷,是因报班培训学费不够。
从高校毕业后,张保为了留在西安工作,报名参加了一个号称“包拿证、帮就业”的职业训练营。但学费高达2万元,她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机构老师建议她分期付款。
“老师说可以先学完找到工作上班后再付学费,到时每个月稍微还点钱就行。”张保回忆道。在机构老师的指导下,她下载了一款借贷App并完成注册,后在该平台借了2万元,解决了学费的“燃眉之急”。
让张保没想到的是,自此她就与网贷纠缠不清了,“每月要还2000多元”。
当下,像林芳、江睿、张保这样陷入网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借网贷的年轻人“抱团”组成“负债者联盟”“负债姐妹”等群组,他们中有人是为了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有人是为了创业,有人是为了交房租……
套路太多难以清偿
让年轻人“困”在网贷里的,不止因为自身没有清醒、理性的判断,还有网贷平台的各种套路。
对于初入社会、还没有稳定收入与存款的年轻人来说,逾期危机往往一触即发。危机之下,一些还不起网贷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以贷养贷,结果越陷越深,个人信息也不再是隐私,最后可能遭遇暴力催收。
江睿回忆,起初,她还能按时还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逐渐增加,为了填补漏洞,江睿开始不断申请新的贷款,短短一年时间便先后在9个网贷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原本8000元的债务变成了8万余元,陷入了恶性循环。“有一段时间,好像所有平台都知道我很需要钱,会有不同的平台打电话给我推销贷款产品。我就安慰自己,先不想了,能还一个月是一个月。”
“还有平台问我要不要租机,就是租商家的手机去贷款,然后贷款人把钱打给租机的人。”江睿说,这些推销电话通常会着重宣传自己借款容易、下款快,不会提及平台的合规性。到后来,由于借的钱太多、涉及的平台太多,她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借款了,可还款日期逼近,她不得不一次性使用了3个租机平台。
江睿不知道的是,她遇到的租机模式,在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发布的案例中,已被认定为“套路贷”。
张保也还不上钱了,她同样选择以贷养贷,最后催收电话打到家里去了。
因其中1个月没按时还款,网贷平台直接把电话打到她80多岁的外婆那里。“我吓得发抖,连忙跟外婆说这是诈骗电话,从此再也不敢逾期了。”张保说,有了这次经历后,她对逾期被爆通讯录的恐惧愈发强烈,一旦到了还款日前,手上没钱还,她就开始更加疯狂地以贷养贷。她使用了多个网贷平台,从最开始的两三个月一次贷款,到后来一个月一次。
其间,有不少平台极力向她推销网贷额度。“有平台经常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还有多少额度、推广他们的减息福利,有平台会告诉我借款满1万元有福利,以此激励我去继续借贷。”张保说,她还遭遇过“砍头息”,有次某平台宣称能一次性贷款十几万元,却在放款前以“银行卡卡号写错导致冻结”为由,让自己额外支付数千元费用解冻,结果这笔钱交上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张保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也想克制自己借网贷的欲望。她不断地卸掉手机上的网贷平台,可到了还款日,还是狼狈地又装上了。她估计自己欠了20多万元,但她不敢记账,也不敢细想来龙去脉。
来自广东的00后程超有不少外债。为了还钱,他想到自己每次打开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以及乘坐电梯时看到的各种宣称“免手续、低利息”的网贷广告。“临时周转下,有钱就还上应该没什么问题。”抱着这样的想法,程超从多个平台借了网贷。没想到最后钱没按时还上不说,在逾期之日,平台的催债电话竟打到了家里,迫使家人饱受电话轰炸。
电话先是打到了程超的弟弟程飞那里。“他们核实了我弟弟的身份后,就让他来提醒我还款。”程超说,此后程飞每天都会接到四五通催债电话,“一连打了一周,他们一开始让程飞提醒我还钱,后面就开始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了”。
催债的人告诉程飞,如果程超再不还钱就要“采取措施”。最后,还是父母出手“还债”,才叫停了这场闹剧。
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鹏曾代理过此类案件,他认为一些年轻人深陷网贷无法自拔的原因与其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有关,对于网贷的风险和陷阱认识不足。一旦陷入其中,很容易因无法按时还款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面临法律纠纷和信用危机。
“有的网贷公司会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针对用户的留言和搜索记录进行深度分析,找出潜在的需求者。”陈鹏说,有的网贷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那些急需用钱但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人群。这些客户往往包括因各种原因暂时陷入资金困境的个体,如需要应急资金的大学生等。非法网贷公司大多利用客户的心理弱点,通过社交平台、论坛等渠道,以“快速放款”“无抵押”等诱饵吸引他们上钩。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丽敏指出,导致不少年轻人深陷网贷的另一原因,是一些网贷平台在业务推进过程中的不规范。根据规定,在申请网贷的过程中,放贷机构必须履行风险提示义务,对借贷产品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但一些网贷平台会利用专业知识不对称,通过设置多样的利率名称,如基础利率、放款利率、罚息利率等来掩盖可能的高利率费用,这种做法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应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充分披露合作机构信息、产品信息、权力责任分配,并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防止用户产生品牌混同的错误判断。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也明确了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消费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披露产品和服务信息,包括产品性质、利息、收益、费用、费率、主要风险、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特别是贷款类产品应明确标出年化利率。
“有的网贷平台在宣传时往往以低息或无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收取高额利息。”陈鹏说,有的网贷平台还会要求借款人签订除借款合同外的其他合同,如担保合同、服务合同、咨询合同等。这些合同往往与借款合同形成关联,为所谓的借款服务提供担保或咨询,并收取高额的担保费、管理费、服务费、咨询费、手续费、保险费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往往使得实际利率远超宣传中的低息水平。
陈鹏还提到,在一些网贷中常常有“砍头息”的现象存在,即借款人在收到贷款后,立即被贷款公司或网贷的业务员扣除一部分费用,这部分费用往往被用作支付各种名义的费用,如介绍费、服务费等。然而,尽管借款人实际收到的金额少于合同约定的金额,但贷款公司仍按照合同约定的全额计算利息,这种做法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砍头息’是一种典型的违规行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此类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借款人急需资金,往往不会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这就给了不良网贷平台可乘之机。”陈鹏说。
张保等网贷当事人也坦言,他们借贷的时候只觉得一开始很容易得到钱,并没有留意相关的风险提示。对于利息,在减息福利、会员制的掩盖之下,他们“根本算不清楚”,只能是按照平台的要求来进行月供。
“防止以贷养贷,还是要建立个人信息数据的共享。”陈丽敏认为,应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消费者保护,完善个人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监管规则,明确大型互联网企业所持有的消费者数据的法律属性和财产权利边界,防止数据垄断和超额利润的不当获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并以此为切入点,完善信贷市场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年轻人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年轻人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采访最后,记者了解到,程超在家人帮忙还债后没有再碰过网贷;张保目前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她决定5年内把借款还清;江睿也决定不再借网贷,开始合理规划还款。
这些年轻人经历网贷后再谈感触,深觉:如果没有还款能力,永远不要步入那个“开端”;如果选择网贷,一定要擦亮眼睛。
(文中深陷网贷的年轻人均为化名)
来源:法治日报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
利润越薄,高管越肥”的荒诞剧情,在房产寒冬中显得尤为刺眼。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前几日,2024年贝壳财报出炉,这份财报着实惊呆了所有人,2024年净利润暴跌30%,董事...
- 0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狂热岁月,除了革命、造反,还有对“鸡血疗法”的狂热追捧。当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952年11月,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在工作中偶然发现,鸡...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
宏大叙事卢克文,见微知著九边,逻辑鬼才远方青木,爱国八股占豪
关注渔,而非鱼。写作业,而非抄作业。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康熙大帝在... -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肖名远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户招牌“变色”风波中,有网友注意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的警徽颜色也发生了更改。4月16日,三河市相关部门向极目新闻记者...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号称"不夜城"的文旅街区。它们披着"国潮""古风""沉浸式"的外衣,用绚丽的灯光、仿古的建筑、熙攘的人流,营造出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
在追求丑的过程中,中国美协、画院和江湖术士从来不留余力!作品丑陋、道德丑陋、行为丑陋、心灵丑陋,甚至思想丑陋,伴随着漫天的铜臭气,成为了画坛一道令人惊悚的奇观。奇...
-
90多年前,美国一年饿死2万多人,捡垃圾、啃蒲公英是常态,当时怎么了?
如今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几十年前曾遭遇过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若干股民破产。然后,美国进入到一个经济... -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如雷贯耳、光照千秋的人物,其中苏轼、王安石、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司马光以一部《资治...
-
心情好,啥事做起来也显顺当!段府第二年又添新人,姑娘段馨呱呱坠地,儿女双全整了个好字,近不惑之年的段爷真是人生得意啊!世道就像没蒸...
-
1937年周总理崂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1937年4月26日,延安。追悼大会上寂寥无声,台上的小战士神情忧伤地念着手中的悼词。在场的红军战士安静肃穆,但紧握的拳头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在压抑愤怒。毛主席在为牺牲的战... -
1988年,一特工从台湾带回“绝密文件”,揭开尘封38年的刘光典变节谜团
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台湾民众可回大陆探亲。次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位神秘老者。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犀利,一看身份就不一般。出了机场,老者直接打车来到组织部门... -
1962年8月15日,雷锋驾着卡车执行完任务,和战友乔安山一起回到了驻地。那时已经11点多,连长看到两人着急忙回来,肯定还没吃饭,于是让他们先出去吃饭。可雷锋看到卡车上到处...
-
世人皆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每逢佳节,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亲人,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思念之情。可是,当我们说起"祖宗"二字时,是否真的明白...
-
足球这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其实是起源于中国的。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国际足联(FIFA)在2004年正式承认的。国际足联认为,中国古代的蹴鞠,是世界足球的祖先,是足球...
-
《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范晔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纪、传九十卷。现在通行的《后汉书》版本都收入晋司马彪撰《续汉书志》三十卷,填补...
-
倚天立:地中海的海市蜃楼 ——对胡夫金字塔、亚历山大港和罗塞塔石碑的质疑
【何新先生的推荐按语】倚天立先生的这一组论文,理性、科学、透彻,从实证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所谓辉煌的地中海史前文明的不可信与荒诞无稽,非常值得一读,特予以鼎力推荐。此文原发于天涯论坛,鄙人读后深以为赞,可圈可点。特予略作整理,以连载形式陆续介绍,请朋友们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