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繁体

作者:包奇石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欧洲“火药桶”,真是名副其实!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在塞尔维亚人民心中,科索沃的地位至高无上

1、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的“摇篮”

中世纪塞尔维亚王朝的中心6世纪后,一支斯拉夫人在科索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和本地民族逐渐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塞尔维亚这个民族(塞尔维亚人因此是南斯拉夫人的一支)。此后塞尔维亚人逐渐向外迁移,慢慢遍布了科索沃周围的土地。这也是为什么塞尔维亚人会视科索沃为“民族摇篮”,因为他们正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开枝散叶的。1169年,塞尔维亚的尼曼雅王朝开始崛起。1190年,拜占庭承认了其独立,1217年尼曼雅二世称王,塞尔维亚王国建立。这是塞尔维亚人的第一个国家,对塞尔维亚民族来说意义重大。建国后,塞尔维亚的经济社会文化飞速发展,而且不断向外扩张,领土逐渐扩大。1346年,塞尔维亚君主斯特凡·杜尚称帝,塞尔维亚帝国建立,这是塞尔维亚最辉煌的时刻。塞尔维亚王国和帝国时期,科索沃一直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并且还是塞尔维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1265年,塞尔维亚王国版图

就历史而言,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民族的“龙兴之地”(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诞生于此),“谁放弃了它,谁就会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成为千古罪人”。

2、科索沃:塞尔维亚民族永远的痛

14世纪中期开始,塞尔维亚帝国就已摇摇欲坠。当塞尔维亚在巴尔干苟延残喘的时候,不远处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奥斯曼土耳其迅速崛起。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开始北上征服巴尔干半岛,战火很快烧到了塞尔维亚。1389年6月28日,在科索沃这片土地上,塞尔维亚帝国迎战奥斯曼土耳其,史称“科索沃战役”。结果,塞尔维亚惨败,从此均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并于1459年被完全吞并。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科索沃战役对塞尔维亚人而言不仅仅是一次败仗,而是一次民族的彻骨之痛。500年后的19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塞尔维亚人在寻找自己的民族身份时,自觉借用了这场战役来构筑塞尔维亚的民族性,“为科索沃复仇”成了最激动人心的反土耳其口号。对现在的塞尔维亚人来说,“科索沃战役”已近乎一场“神话”。虽然他们战败了,但这一战是塞尔维亚的骄傲,是塞尔维亚民族精神最动人的体现。在1389年的科索沃土地上,塞尔维亚王朝覆灭了,但一个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新塞尔维亚民族重生了。此后500年,他们将一直为自己民族的解放和自由而争斗,并最终取得胜利。

时至今日,“科索沃”对塞尔维亚来说已不仅是其管辖的一片土地,它是塞尔维亚人的老家和“摇篮”,是塞尔维亚人辉煌历史的代表和骄傲,更是塞尔维亚民族伤痛的留存之地和民族精神的最好象征。每每想起科索沃,塞尔维亚人就会忆起曾经的辉煌与苦难,这激励着这个民族不畏压迫,百折不挠,永远前进。

二、通过历史,我们明白: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人的“龙兴之地”“精神故乡”,他的意义相当于中原和关中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

那为什么塞尔维亚最后失去了科索沃地区?实际上,从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分裂的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3、14-18世纪土耳其统治期间,科索沃民族构成大洗牌

1389年,奥斯曼帝国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由此开始向北入侵,1459年攻克了当时的塞尔维亚首都。奥斯曼对塞尔维亚的统治延续到1878年,而对科索沃的占领则一直到1912年。这五百多年中科索沃民族构成发生了一次大洗牌。

首先是大量塞尔维亚族背井离乡;

其次,16世纪初开始,大批信仰伊斯兰教阿尔巴尼亚人移民到空旷的科索沃,而他们的移民也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鼓励。到18世纪末,阿尔巴尼亚人已经占科索沃居民的多数,而科索沃原来的主人塞尔维亚人反而成了少数。曾属于塞尔维亚人10个世纪的科索沃现在是阿尔巴尼亚人的,阿尔巴尼亚人也将科索沃视作自己最古老和如今的家园,民族和土地的割裂就是科索沃独立问题的根本原因。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当前科索沃地区的民族构成

4、20世纪初科索沃并入塞尔维亚,引发科索沃独立运动

19世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觉醒,民族主义者想要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他们最终成功了。

1878年,塞尔维亚人赶走奥斯曼帝国,重新获得了独立。但塞尔维亚独立后,科索沃仍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着。而且在此前的独立战争中,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被塞尔维亚人从北边赶到了科索沃,这加剧了科索沃民族构成的洗牌。19世纪90年代,科索沃已有70%的人口是穆斯林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的心正在离塞尔维亚越来越远。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此时奥斯曼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人人都知科索沃独立是早晚的问题,但独立后的科索沃要向何处去?对这里的阿尔巴尼亚人来说答案显而易见——和南边的阿尔巴尼亚山区合并,成立一个阿尔巴尼亚族的独立国家。但这是塞尔维亚人绝对不会同意的——科索沃自6世纪就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对塞尔维亚人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怎么可能拱手让给一群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族人?论战进行的时候,真正的战争也在进行。

1912年,塞尔维亚参与的巴尔干联盟打败了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科索沃被奥斯曼帝国还给了塞尔维亚。这对塞尔维亚人来说当然是解放故土,但对当地的阿尔巴尼亚人来说却是占领。不少科索沃的阿族人回到了阿尔巴尼亚山区,留在科索沃的阿族人则开始反抗塞尔维亚的统治。这就是科索沃独立运动的开始。5、混乱的20世纪上半叶,塞阿民族仇恨加剧塞阿两族自土耳其攻占巴尔干半岛时就结下了仇怨。这不仅是因为大批阿族人占据了塞尔维亚的故土,还因为在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时,有不少阿尔巴尼亚人成为了土耳其的帮手。因此在塞尔维亚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大批阿族人遭到了塞族人的迫害。而在科索沃被并入塞尔维亚后,科索沃的阿族人也大肆排挤本地的塞族人并反对塞尔维亚政权的统治。

1912年科索沃被并入塞尔维亚的同时,阿尔巴尼亚也从土耳其独立了。此后阿尔巴尼亚一直支持着科索沃的阿族人独立运动。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得到了阿尔巴尼亚的欢迎。一战期间,阿族和塞族作为对手在科索沃厮杀,先是阿族人对溃不成军的塞族人进行迫害,之后又是反攻的塞族人对阿族人展开无情报复。最终,塞尔维亚人成了一战的胜利者,科索沃独立运动因此沉寂了一段时间。

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间,塞尔维亚抓紧向科索沃进行移民,但阿族人也不断反抗。塞阿矛盾越积越深……科索沃阿族人对塞尔维亚的厌恶甚至使得他们在二战爆发后对攻入科索沃的法西斯军队十分欢迎。在科索沃被轴心国占领并被并入意大利控制的“大阿尔巴尼亚”后,成千上万的塞族人被驱逐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完全成了科索沃的主流民族。但此时已经亡国的塞尔维亚人时刻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他们也在为“解放”科索沃而和法西斯战斗。

6、二战后科索沃成为南斯拉夫一部分,但冲突从未停歇……

二战结束前,科索沃的法西斯政权倒台。科索沃的阿族人曾一度宣布独立,但塞尔维亚军队此时来到了这里。双方进行了一年的内战,最终塞尔维亚重新控制了科索沃。

1945年,科索沃再次回到了塞尔维亚的版图,成为由塞尔维亚、波黑等7个国家组成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鉴于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巨大的民族、宗教、文化差异,南斯拉夫给予了科索沃很高的自治权。1946年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区”,1963年升级为“自治省”。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使自治省成为真正的联邦实体,拥有和其他六个共和国几乎相同的权力。拥有高度自主性的科索沃俨然成了塞尔维亚的“国中之国”。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南斯拉夫联邦科索沃自治省旗帜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南斯拉夫联邦区划,科索沃地区是隶属于塞尔维亚加盟共和国的自治省

然而,科索沃的阿族人并没有因塞尔维亚的让步而偃旗息鼓,科索沃寻求独立的思潮与运动从来没有消退,这也最终酿成了20世纪最后十年的那段惨烈的战争。

三、目前我们已经将南斯拉夫联邦之前科索沃问题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番,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科索沃地区的独立运动,尤其是要重点讲述科索沃战争。

7、南斯拉夫时代科索沃独立运动的发展

南斯拉夫成立后,科索沃成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但要求科索沃独立的声音从未断绝。60年代中期,科索沃分离主义倾向愈演愈烈,逼迫南斯拉夫中央政府进行改革。改革的途径就是中央将更多权力下放给地方。科索沃原本就是塞尔维亚的自治省,又通过中央下放权力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

70年代开始,科索沃有了自己的议会,在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和联邦议会中也有了自己的代表,实际获得了和其他六个加盟共和国平起平坐的地位。然而,这条“自治”道路看似一劳永逸,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反而激化了阿族人和塞族人的民族矛盾。

首先,被塞族人迫害许久的科索沃阿族人,在获得权力后又开始反过来压迫塞族人。而且让科索沃阿族人非常不满的是,他们虽然被给予了较多自主权,但实际仍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科索沃的“独立梦”怎会仅仅因被施舍了一些“小恩小惠”而消失呢?因此70年代末,要求科索沃成为和其他共和国地位相同的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的声音出现了。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1981年,科索沃阿族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要求科索沃成为加盟共和国。南斯拉夫中央派警察、士兵镇压示威游行。这次抗议虽然失败了,但却更激起了阿族人对中央政府的仇恨,为科索沃独立运动打开了一个豁口。整个80年代,科索沃阿族人和中央政府及塞族人的关系都非常紧张,时常会爆发针对当局的抗议和暴力事件,这也使得科索沃仅存的一些塞族人赶紧逃离了此地。

80年代末,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已经发展到不能调和。

8、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科索沃问题的完全爆发

1989年,南斯拉夫解体的两年前,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塞尔维亚加盟共和国总统。他将在此后十年的科索沃问题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米诺舍维奇

作为塞族人,米洛舍维奇认为,科索沃拥有的权力太多,以至于塞尔维亚无法“管束”。因此,他在当选总统前(作为塞共产联盟的领导)就开始逐步削弱科索沃的自治权。米洛舍维奇当选总统后,1989年2月科索沃举行了总罢工,米氏以此为由直接全部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现在回过头来看,或许米洛舍维奇所作所为的初衷并不是想打压阿族人,而是想实现塞尔维亚内各民族的团结。

1989年6月,米洛舍维奇发表了纪念科索沃战役600周年的讲话,他在其中说到:“塞尔维亚从没有只有塞尔维亚人生活其中……这对塞尔维亚来说是优势……团结带来尊严,塞尔维亚人民开始意识到相互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我相信,这种团结将使塞尔维亚不仅能作为一个国家运作,还能作为一个成功的国家运作。”只是无论米洛舍维奇的初衷是什么,在当时那个民族矛盾已不可调和的年代,他粗暴撤销科索沃自治地位的做法仿佛一颗火星,瞬间燃爆了科索沃的火药桶。1990年7月,此时的南斯拉夫内部已四分五裂,科索沃阿族议员趁机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立“科索沃共和国”。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科索沃独立的早期旗帜

当然,在科索沃闹独立的过程中,塞尔维亚并非没有干预过,只是有两个因素让塞尔维亚实在是力不从心。

首先是南斯拉夫解体前后的混乱局面,塞尔维亚光是应付自己的变化都不够,根本无暇顾及科索沃。其次是占科索沃90%人口的阿族人已“另起炉灶”,实际上成立了和塞尔维亚平行的一套体系,塞尔维亚的话早就没有人听了。

此外,还有两个原因使塞尔维亚在此时并没有花大力气镇压科索沃独立运动。

第一是此时的科索沃独立运动还处于“嘴上说说”和“小打小闹”阶段,没有对塞尔维亚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第二是此时的科索沃独立运动并没有得到外界多少支持,除了阿尔巴尼亚根本没人承认这个自称“独立”的国家。在这个阶段,双方还没有爆发武装冲突,科索沃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双方坐在谈判桌前谈判来化解。但是,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局势走向。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1992年,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南联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联盟。

9、科索沃战争

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成立。这是阿族的一个游击队,也是一个准军事组织,他们的目标就是追求科索沃完全独立,最终建立“大阿尔巴尼亚”。成立后,科军频频发动对科索沃的南联盟军队和警察的袭击,甚至发起针对塞族人的恐怖事件。据塞政府的一份报告,科军共杀害和绑架了3276名不同族裔的人。此后,塞政府就将科军定性为“恐怖组织”,开始正式派遣军队打击这个“非法武装”。科索沃战争打响。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纪念被科索沃分裂分子杀害的塞尔维亚人的纪念碑。

但请注意,此时的“科索沃战争”还不是我们所熟知的1999年“科索沃战争”,此时的交战方只有南联盟(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和科索沃,北约美国尚未参与其中。但或许将这两场“科索沃战争”称为一场战争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也不为过,因为美国和北约早在战争前很久就开始插手科索沃问题了。

早在科索沃解放军成立前,美英和北约就开始帮忙对科军士兵进行训练。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美国北约一方面暗地为科索沃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副公正的斡旋者姿态,主张科索沃不独立但恢复自治,且要在科索沃部署北约的维和部队。这种要求在南联盟看来简直可笑,自己家中居然要部署别国军队?南联盟没有接受这份协议,也没有理睬美国和北约的警告与威胁。

1999年2月至3月,塞尔维亚、科索沃和英美法德意俄六国举行谈判。说是谈判,其实就是美国和北约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会上,美国又提出了《朗布依埃协议》,主要内容和之前主张无甚区别,而且仍然坚持在科索沃部署北约部队。南斯拉夫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提案。3月15日,谈判破裂。3月24日,北约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为由,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科索沃战争”。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北约压倒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6月10日,南联盟就宣布从科索沃撤军,20日完全撤离,北约停止了对南斯拉夫的轰炸。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据统计,在长达78天的空袭中,北约发射了2300枚导弹和14000枚炸弹,攻击了1000个目标,炸毁了300家工厂、60座桥梁、190所学校和20家医院,造成2000名平民、1002名士兵和79名儿童死亡。数座城市化为废墟。贫铀弹的使用使当地居民癌症和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大提升。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罹难。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悲痛。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四、最后让我们看一看科索沃问题的现状和未来

10、科索沃问题的现状

1999年6月10日,南联盟开始撤军当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强调科索沃是南联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索沃将受国际维和部队保护,由联合国民事机构进行管理。成为败者的南联盟对此无话可说,只能眼睁睁看着联合国行政机构和国际维和部队进入科索沃。

此后,科索沃名义上仍属塞尔维亚,但实际上已不受南联盟管辖。“科索沃是南联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空口承诺,阿族人走向独立的道路越来越顺,特别是在得到美西方大力支持和怂恿的背景下。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承认科索沃独立这个事实。

1999年后南联盟也发生了很多事。首先是米洛舍维奇在2000年下台,之后被引渡到国际战争罪法庭并于2006年死于狱中。

2003年南联盟抛弃“南斯拉夫”之名,改名“塞尔维亚与黑山”。

2006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分道扬镳,塞尔维亚不得不独自面对科索沃问题。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也都曾想找到一条双方都满意的道路解决科索沃问题。1999-2008年,科索沃和塞尔维亚政府一直断断续续进行谈判。但双方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一个一定要独立,一个绝对不允许独立。

谈判最终走向了死胡同。更悲哀的是,科索沃早已成为美、欧、俄等大国博弈的棋盘,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命运早就不在他们自己手上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在一旁煽风点火,撺掇科索沃赶紧正式宣布独立,而俄罗斯则力挺塞尔维亚。博弈的结果当然是当时无比强大的美国的声音成为主流。谈判破裂、大国煽动下,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至今坚决不承认科索沃独立。但无论怎么否认,科索沃独立的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目前国际社会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承认科索沃独立,而塞尔维亚、俄罗斯、中国等则不予承认。

因为未得到全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科索沃无法加入联合国,但它已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奥运会中也有科索沃代表团。

11、科索沃问题的未来

科索沃独立对塞尔维亚来说是永远的耻辱,也是塞尔维亚至今未与西方和解的重要原因。而终于独立的科索沃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得不到很多国家的承认,科索沃在国际社会处处受限,始终没法堂堂正正“做人”。在木已成舟的背景下,双方都开始重新考虑和对方的关系,并希望再次找到一条和平解决科索沃问题的道路。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北科索沃有四个塞族地区一直拒绝科索沃政府的统治,继续使用塞尔维亚国旗。北科索沃因此成为科索沃的眼中钉。如果解决不好北科索沃问题,巴尔干也许会重新燃起战火。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科索沃地区目前形势图,灰色地区由塞族人主导。

2011年,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开始举行会谈,断断续续一直延续至今。但谈判仅仅处理了一些技术性问题,在实质性问题上双方根本不可能让步。一方坚持独立,一方反对独立,双方的谈话就好像“聋子和哑巴的谈话”,会谈实际上停滞不前。科索沃问题看来已经进入“死胡同”。

五、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科索沃问题走到今天实在是一场悲剧。科索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近代欧洲各大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民族矛盾是科索沃问题的主要矛盾。而在处理科索沃独立运动时,双方都没想过化解民族仇怨,反而火上浇油。更令人遗憾的,科索沃问题本来可以和平解决,但在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混乱局势中,某些域外大国横插一脚激起了战争的火花,直接导致局势不可挽回。

科索沃独立了,但这种独立方式留下了两个彼此仇视的民族,留下了一个分裂的国家,留下了一个破碎动荡的巴尔干,留下了一个惴惴不安的欧洲,留下了一个国家社会永远的问题。(也许除了美国,)科索沃问题没有赢家!

要想了解科索沃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武契奇总统,愿包括您在内所有塞尔维亚朋友坚强!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