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有位叫做王之涣的诗人,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他眺望西北大地时,感慨万千,遂写下千古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百多年前,一个善写诗词的名臣,同样站在这里,有所感慨。只不过他写出了与千年前迥然不同的景象: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而造就了这番不同的人,是一个铁骨铮铮、远见卓识的人;更是一个收复了堪比7个英国的失地的人......
01受命收复新疆
1865年,新疆以西的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首领阿古柏突然带兵侵入新疆,占领了天山南北的大片地域。
但此时清廷早已无暇西顾,俄国久未见清朝平乱,于1871年出兵占领了伊犁。次年,俄国和阿古柏狼狈为奸,俄国以承认阿古柏在新疆的政权为条件,换取了在南疆通商的权益。
而另一个对新疆垂涎三尺的英国,也以向阿古柏提供武器支援为条件,取得了在新疆的各种特权。
新疆危在旦夕。
当新疆的情况传到北京时,朝堂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以李鸿章为首的官员认为,如今海运大兴,应该以加强东南海防为国家的战略中心。
1874年,日本以琉球渔民丧命于台湾为借口,大举出兵台湾。此事也成为了李鸿章论证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据。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海疆问题,很多官员都站在了李鸿章的一边。
李鸿章
就在此时,平定陕甘回乱的左宗棠站了出来,他写下万言书《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分析国家安危,指出“东南海防,西北塞防,二者都重要”。
为了强调新疆的重要,左宗棠直言,如果新疆丢失,整个北方将再无安全之地,届时,各列强可以通过陆路,侵入中国。同时,左宗棠也指出,新疆并非李鸿章所说,千里旷地。恰恰相反,新疆土地辽阔,物产丰富。
他的分析,得到了皇帝和另外一些大臣的认可。
新疆面积达166.5万平方公里,甘肃面积42.6万平方公里,宁夏面积6.6万平方公里,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约2.6万平方公里,这些面积加起来约占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这就是左宗棠平定陕甘叛乱和击败阿古柏外来势力所收复的国土面积。很多人只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却不知道当时的甘肃省已被叛乱分子完全控制,也是左宗棠率领湘军经过一城一地的血战逐步收复的。清朝时期的甘肃,相当于新中国的甘肃、宁夏,青海的河湟谷地和内蒙古的一小部分,面积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
1875年,左宗棠攻陷了甘陕叛军最后的堡垒、河西走廊上的重镇肃州(酒泉),至此一场为时10余年,上千万人口遇难的叛乱终于结束,随着甘陕两省的底定,特别是清军打通了河西走廊,与新疆得以连为一体,于是收复新疆逐渐被提上了清廷的议事日程。
彼时,新疆已经沦陷10多年,占据新疆的是人称“中亚屠夫”的阿古柏,此人系中亚浩罕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一名军阀,后来浩罕国被沙俄攻灭后,因为打不赢俄军,恰好大清帝国的新疆出现了叛乱,于是趁着新疆叛乱来到新疆“创业”。凭借着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的支持,阿古柏迅速就侵占了天山以南地区,之后越过天山,相继占领了乌鲁木齐、玛纳斯、古牧地等北疆重镇,并几次攻击清军在新疆最后的据点巴里坤大营,幸而有清军名将何琯以及徐学功、赵兴体、孔才(关外三义士)等汉人民团的抵抗才使得清军保住了这个“桥头堡”。但阿古柏依旧占领了除伊犁外(沙俄趁新疆大乱出兵侵占了伊犁)的所有北疆地区,整个新疆全部被其侵占。
阿古柏在新疆实行残酷的统治,每天都有大量的各族人民被屠杀,新疆各族人民早就翘首以待期盼着朝廷大军早日前来收复失地。如今甘陕底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也被镇压,而且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清军的战斗力也得到了锻炼、勇武善战的军事作风得以恢复,清廷也得以腾出手来解决阿古柏问题。因为新疆地近甘陕,对甘陕局势了如指掌的左宗棠自然成了收复新疆的不二人选。
就在左宗棠收复肃州后,清廷就下诏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陕甘总督如故,全权负责负责收复新疆的具体事宜。而那支长年奋战在甘陕前线的清军劲旅也成为了收复新疆的主力军。左宗棠接到诏令后,没有急于出关进攻,而是命令清军暂时休整,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仗,是要休整一下,恢复战斗力了。同时,积极筹备西征大军的粮饷,派出侦骑到新疆侦查情况,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在兰州新建兵工厂,仿制洋枪洋炮使得清军的装备火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02真正的难题——如何收复新疆?
新疆辽阔,交通简陋,该从哪里开始?除此外,后方物资供应,也是一个难题。虽然得到皇帝任命,但朝中一些官员,仍然反对收复新疆。他们在饷银和粮食方面故意克扣,导致大军尚未开动,粮草已经不行。
为此,左宗棠想到了一些办法。他来到甘肃,先对军队进行整编。将原来驻守新疆的杂牌部队,裁的裁,遣散的遣散,甚至对自己的嫡系部队湘军也是如此。这不仅确保了入疆部队是一支精兵,而且减轻了粮饷供应的负担。
解决了军队问题,左宗棠又将目光转到粮草上。如何得到更多的粮食?
经过一番思考,左宗棠下达了几条措施:
运粮路程改由蒙古向北疆运送,至于其他粮食,或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一带收粮,或从驻伊犁的俄国人手中购买。
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了1876年的时候,在前线的粮食已经达到2480万斤,可供西征大军食用半年之久。
解决了粮食危机,接下来就是军费。因为朝中有人反对,清政府实际拨款的820万两,到了左宗棠手中,已经变成160万两。这样的情况对左宗棠非常不利。
他一方面积极向户部申请拨款,催收各省协饷,另一方面不惜向洋行高息借贷。通过这样的方法,左宗棠在3年的时间里,硬是筹到了2600万两,为收复新疆之战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钱有了,武器装备也要更新。
左宗棠不仅督促西安、兰州机器局制造大量的仿制洋枪洋炮,还在上海、汉口、西安等地购买大量的西洋军火。
到了大战前夕,大军中,洋枪、洋炮、山炮等应有尽有。
这样的一支军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
在所有的准备完成后,左宗棠采用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西征大军已经是兵精粮足、士气旺盛。1876年4月,左宗棠在肃州(今酒泉)誓师出征,麾下有刘锦棠、徐占彪、金顺、张曜这些久经沙场的百战名将,清军总兵力4万人,左宗棠带着这支精锐的清军浩浩荡荡杀向阿古柏军,一场收复新疆的光荣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03古牧地之战
针对新疆的地理环境和阿古柏的兵力部署,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左宗棠以湘军名将刘锦棠为前敌总指挥,率领所部二十五营湘军(老湘营)为进攻主力;以川军悍将徐占彪率五营川军增援巴里坤大营,保护清军的粮道安全;以八旗悍将乌鲁木齐都统金顺率所部八旗骑兵为总预备队,以广东提督张曜率嵩武军驻守哈密一带,防止阿古柏军向东进袭。左宗棠将收复乌鲁木齐作为清军收复新疆的突破口,而要收复乌鲁木齐必先攻克乌鲁木齐的门户古牧地,于是清军与阿古柏军的第一次对决古牧地之战正式打响。
因为是第一次交锋,战役成败将直接影响清军收复新疆的士气,左宗棠格外重视,临战前,左宗棠专门叫刘锦棠、金顺以及徐学功、赵兴体、孔才等人商讨进兵方略,并着重强调要团结、要配合、不能互相拆台。防守古牧地的是之前从肃州逃出来的甘陕叛军白彦虎和阿古柏部,总计6000余人,进攻的清军总兵力在1万上下,双方兵力上清军略占优势;叛军的装备大多是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提供,比清军进口仿制的洋枪洋炮略占优势,总的来说是势均力敌。
1876年7月21日,刘锦棠率前锋抵达古牧地,因为各路清军是分进合击,刘锦棠到达古牧地时,金顺还没到,白彦虎敏锐地发现刘锦棠只有几千人,于是主动向刘锦棠发起进攻,结果白彦虎再一次为了自己的轻敌买了单,在与清军的会战中,被刘锦棠打的大败,不得已只得退回城内固守。
之后金顺率军抵达古牧地战场,8月10日,刘锦棠与金顺合兵,继而对古牧地发起总攻,至8月17日,清军攻入古牧地城内,清军阵斩阿古柏部将绷塞奇、玉只巴什及白彦虎部将王治、金中万、马十娃等主要将领,除白彦虎带着少数随从逃出古牧地外,6000余名叛军被全歼。因为这些叛军曾经屠杀过乌鲁木齐满城中的八旗军民,金顺对投降的千余名叛军也毫不客气,全部拉出去斩首,清军收复古牧地,通往乌鲁木齐的大门向左宗棠打开。
古牧地之战后,北疆叛军早就吓得心惊胆战,刘锦棠遂乘胜追击,在5天内,连克乌鲁木齐满城、乌鲁木齐汉城、昌吉、呼图壁4城,一战奠定北疆胜局,此后叛军称其为“飞将军”。
1876年的8月到11月,历时近四个月,大军收复了天山北路:
古牧地之战后,清军顺利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湘军名将刘锦棠更是趁叛军新败人心惶惶之际,率领精锐湘军勇士长途奔,再破昌吉、呼图壁等地,各路清军和汉人民团也在广袤的北疆展开了反攻,各地地阿古柏叛军被一一肃清,阿古柏在天山以北的统治陷入崩溃。残存的阿古柏军也是斗志低迷,他们纷纷夺路难逃,唯有玛纳斯的叛军依旧负隅顽抗,只要收复了玛纳斯,那么北疆将全境光复(除沙俄占据的伊犁外),于是清军开启了收复玛纳斯的战役。
04收复玛纳斯
玛纳斯在乌鲁木齐西北处,是扼守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重要节点,玛纳斯城池规模不大,但异常坚固,叛军在此经营良久,城内有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装备,守军2万人,先前,金顺率所部八旗兵进讨,但久攻不下,导致战事迁延日久。左宗棠获悉金顺进展不利后,遂调刘锦棠部湘军6000人、董福祥部甘军数千人以及徐学功、孔才的汉人民团加上金顺的八旗兵总计2万余人,共同进攻玛纳斯,如此一来清军的攻城部队人数方才与守城叛军人数相当。
守城叛军深知自己在新疆作恶多端,即便投降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守城的意志非常坚决,攻城清军伤亡惨重,但依旧打不开突破口。战斗从9月2日一直持续到11月6日,清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才攻克玛纳斯,光金顺所部的八旗兵就战死了1000余人,可见战事之惨烈,诚可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绞肉机”。
清军破城后,金顺所部率先入城,面对城内数不尽的百姓尸首,这些都是叛军在城破前处死的无辜老弱妇孺,真是丧尽天良,见此情景,清军金顺莫不悲伤,再加上3个月来那么多牺牲的战友,金顺震怒了,他不顾左宗棠“杀人过多,有失民心,不利屯田。”的告诫,将活捉的数千名叛军全部斩首示众。随后刘锦棠等部清军一起入城,清理尸首,安抚幸存的1500名百姓,玛纳斯这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随着清军收复玛纳斯,阿古柏在北疆最后一个据点就此被清军拔除,左宗棠收复了整个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除了沙俄侵占伊犁外),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目标完成了一半,自肃州誓师出关以来,清军用1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北疆,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玛纳斯之战后,冬季也来临了,新疆的冬季格外寒冷,更要命的是,大雪通往南疆的通道全部阻断了,左宗棠想乘胜南下的计划暂时被搁浅,再加上1年多的战事,使得清军将士也非常疲惫,继续休整。于是,左宗棠决定暂时停止进攻,养精蓄锐,以待天气好转后再做打算。
次年春,左宗棠挥军南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接连攻克阿古柏重兵防守的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部队。
1877年5月,阿古柏兵败自杀。8月,大军开始收复南疆八城的作战。到了1878年1月,左宗棠已经收复了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疆土。
在整个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准备了两年多。而对阿古柏的战争,总共用了6个月左右。
1878年10月,清政府派出代表崇厚与俄国人就伊犁地区进行谈判。软弱无能的崇厚,为了尽快收回伊犁9城,竟与沙俄达成了割地赔款的协议。
消息传回,朝野震动。
左宗棠愤然上书,要求重新签订条约。他拖着年迈的身体,发出坚定的声音:“如果俄国人不同意,我将带兵武力收复。”
1880年春,70岁的左宗棠,带着伤病和棺材,由甘肃进驻哈密,誓与沙俄决一死战。在左宗棠大军压境的威慑下,俄国不得不同意改订新约,将此前条约中的战略要地等归还中国。
至此,整个新疆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片差点被清政府遗弃的土地,面积堪比7个英国,更是在未来成为了中国的宝藏。
之后,七十多岁的左宗棠,在1884年前往东南地区,督师中法之战。在其督师下,黑旗军、恪靖定边军等取得镇南关大捷,夺取了越南的谅山。
然而,此时的清政府“乘胜即收”,令前线各军停战撤军,派出李鸿章与法国议和。
左公很郁闷,就此上了“不应议和”的奏折,但朝廷不为所动。
一气之下,左公以身体有恙,辞职回家。
1885年9月15日,74岁的左宗棠病逝。中国晚清的擎天巨擘,就此失去......
05有效治理新疆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看着这片辽阔的土地,深感建省的必要。他多次向清政府提出要在新疆建省的主张。
1884年,清政府宣布成立新疆省,省会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汉城,由刘锦棠出任巡抚,这是新疆历史上一个具有空前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开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废军府、改行省的先河。
从此,新疆的情况焕然一新。没有了落后的伯克世袭制度(即当地少数民族统治新疆的世袭官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又增强了防范外国侵略势力与当地伯克相互勾结、发动分裂叛乱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新疆为省,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这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进步意义。虽然新疆省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是左宗棠等人收复新疆的重要贡献。
在新疆建省后,左宗棠感慨万千。他想起在1849年的时候,与林则徐的会面。当时,林则徐已经被重新启用,并主政新疆,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更了解新疆。
林则徐对37岁的左宗棠说,西域虽然物产丰富,但政府无力开发,导致新疆不能富强,让人遗憾。
收复新疆期间,左宗棠总会想到林则徐对他说的话。他也感受到新疆的环境,不利于人们进行生产和商业贸易。
于是下令,让随军将士携带杨、柳、沙枣等树,在行军之路上,将这些树木,种植在道旁,巩固路基,方便行人遮凉。
在左宗棠的身体力行下,新疆形成了“千里道柳”的奇观。后人为了纪念左宗棠的功绩,将这些道柳称为“左公柳”。
除了栽种树木外,左宗棠还改善了新疆的运输环境。他聚拢无业流民,开渠凿井屯田,振兴农牧蚕桑,促进了新疆的繁荣发展。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是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在经甘肃去新疆的时候,看到左宗棠主政新疆后的种种变化,有感而发写出的。
这首诗赞扬了左宗棠对新疆发展的历史功绩,一句“春风渡玉关”正好与千年之前的“春风不渡玉门关”形成对比,概括出今日新疆的重大变化。
时至今日,新疆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宝藏之地。这里物产富饶,人杰地灵。经过国家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发展,新疆正在开创他全新的“传奇”......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众播历史、刘二狗说历史、蓝风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