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春,刘禹锡接到了回京的诏令后,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刚进长安城就闻到了熟悉而又浓烈的花香。
此时正值百花盛开的季节,长安城被淹没在一片花海当中,刘禹锡被花香熏得眼泪都出来了:“我老刘终于又回来了。”
稍作休息之后,老刘决定故地重游,第一站先去当年和柳宗元等友仔逛过的玄都观。
回想当年,就是在玄都观这个鬼地方赏花时写了一首诗:《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就是这首诗给老友柳宗元等人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老刘回想起这些前尘往事,还是忍不住感慨:年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诗都敢写,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老友。
(一)
老刘来自人才辈出的江南地区,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就有机会学习琴棋书画、礼乐射御数,这样的人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
贞元九年(793年),22岁的刘禹锡轻而易举地通过了竞争十分激烈的公务员考试(进士科考试),稳稳当当上岸,并结识另一位也成功上岸的明星考友—柳宗元。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很快成为了好基友。
此后没几年,老刘又通过了登博学鸿词科、吏部取士科考试,顺利吃上了国家饭。
老刘的第一份工作是太子校书,也就是东宫的文官,负责校勘书籍,老刘很开心,大量的书籍摆在眼前,工作学习两不误。
在东宫这个地方,刘禹锡认识了王叔文,并加入了以太子、王叔文为首的组织。
王叔文是太子旗下的人,对当时的朝堂风气极为不满,太子老爹唐德宗不仅生性多疑、崇信奸臣,而且还纵容割据藩镇、重用宦官。因此,老王希望太子登基以后,能通过太子之手来改变朝堂现状。
但改革事业想要获得成功,总少不了人的参与。老王想到了刘禹锡“这小伙子能力强、态度好,可以吸收过来。”于是三言两语就把刘禹锡给洗脑了,老刘也是年轻没经验,不仅自己加入了,还把好基友柳宗元也一起拉进来了。
(二)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好不容易等到唐德宗挂了,太子唐顺宗登基继位,但没想到的是,唐顺宗登基后没多久中风了。革新事业没了靠山王,事情就很难做了。
进退两难之际,老王、老刘、老柳等人还是决定放手一搏,推出了减少税赋、打击藩镇势力、惩治贪官污吏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得到了老百姓好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
但因为革新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官员的利益,革新很快遭到了反扑,并在不久后就宣告失败了,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
靠山倒了,王叔文、刘禹锡为首的革新代表人物自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果不其然,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到南蛮之地去当扶贫干部,王叔文随后被赐死。
到地方以后,老刘也不想好好工作了,开始放飞自我写诗了:《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还别说,虎落平阳,老刘这心态调整得还挺好。
(三)
就这样过了将近10年,元和九年十二月(814年),刘禹锡、柳宗元等一起被贬的基友接到了回京的诏令。
回到长安的时候正值百花盛开的春天,老刘和基友们久别重逢,就相约去长安城附近的玄都观赏赏花、叙叙旧。
玄都观的百亩桃花此时开得正茂盛,很多人都特意跑来这里赏花,老刘看到此情此景心生感慨,诗瘾犯了,写了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没想到这首诗被别有用心之人曲解为讽刺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激怒了当时的皇帝唐宪宗。于是,刚回城的几人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被贬到各地去了。
老刘最惨,被贬到了多毒蛇猛兽出没的播州(贵州遵义),后来得到柳宗元等人帮助,才换到了环境稍微好一点的广东连州。
老刘和老柳不得不再次南下,两人行至衡阳之后分别,老刘心生感慨又作了一首诗:《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四)
刘禹锡在连州呆了5年,在这期间他开始认真工作了,不仅积极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保证百姓安居乐业,还自学了医术,期间还给柳宗元寄过自己开的药方。
不久之后,刘禹锡母亲去世,老刘得回家丁忧。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收到了柳宗元去世的噩耗,老刘想起了当初两人在衡阳分别的场景,在路边痛哭不已,写下了这首诗:《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柳宗元在遗书中将一生中最重要的文集和年幼的子女都托付给了刘禹锡,老刘含着泪把噩耗转告给其他好友,并邀请韩愈为柳宗元写了墓志铭。
(五)
此后,刘禹锡又被多次调任。
长庆元年(821年),刘禹锡被调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老刘到了夔州以后发现当地的人十分喜欢唱山歌,就结合当地民俗民歌进行创作,一口气写出了11首《竹枝词》和9首《浪淘沙》。例如:《竹枝词·其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又如:《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
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又被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和州又呆了两年。
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又被调回了洛阳。途经金陵(江苏南京)时,老刘参观了乌衣巷、石头城、台城等古迹,有感而发,又写下了组诗《金陵五题》。例如:《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如:《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离开金陵以后,刘禹锡继续北上,路过扬州时邂逅了白居易,二人虽是初次相见,但经历有相似之处、彼此惺惺相惜,白居易非常高兴,并请刘禹锡喝酒。
在酒席上,老刘喝得有点多,满腔情绪喷泻而出,写了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喝过酒后,两人结伴而行,一起返回洛阳,白居易在洛阳呆了一阵子就被调回长安了。而老刘在洛阳呆了两年,最终才回到长安。
(七)
如今,站在玄都观门口的刘禹锡回想起这些前尘往事,心里无限感慨,观里早已荒废无人,长满了青苔和菜花,此情此景,刘禹锡又写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他仍然是当年那个宁折不弯、不畏权贵、不改初心的刘禹锡。
刘禹锡身上有着难得的傲骨,这份傲骨伴随了他一生,即使一生多次被贬、壮志难酬,他也能始终保持自己少年时代的那份初心和傲骨,不会随意向权贵低头。
对于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永贞革新”,刘禹锡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因此被贬外地、被人所唾弃,他也始终坚守本心,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如同这首诗一般:《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