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砍自己家的树也犯法,这是一个让农民踩了无数次的陷阱。
最近,四川凉山甘洛县农民罗某某触犯了一条泼天的罪过,由于没办采伐许可证,他擅自砍伐自家林地里的514株树木,涉嫌滥伐林木罪被刑拘。
这个案子非常简单,毫无悬念,罗某某肯定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甚至帮他砍树的4个亲戚都免不了受到处罚,因为有类似的案例可作参考。
山东枣庄有位李大爷,承包了一片山地,用自己的养老钱买了上千棵杨树苗种上。
2020年春天,眼见这些杨树已经成材,他雇人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总共砍伐了700颗杨树,然后准备用卖树的钱买新树苗再种上,过几年就能再有一笔收入。
人算不哪天算,树刚卖完,警察也找上门来,给李大爷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可怜李大爷,一辈子只干活不学法,最后被法院认定构成滥伐林木罪,判了2年有期徒刑,罚款1万元,4个砍树的短工也活该倒霉,无不受连累被判刑。
类似的案例网上一搜一大堆,聪明的立法者坐在那里立法定罪,严厉的执法者严查不怠刚正不阿,最后把一个个不懂法的农民送上了审判台。
办理这类案件时,不知道侦查、起诉、审判环节的法律工作者们能否心安理得,能否睡得着觉,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老百姓心目中最朴素的法治正义?
擅自砍自己家的树确实违法,可是这种违法行为难道就祸害滔天,难道就没有挽回余地了吗?
我们看到,一些落马的腐败分子,老实交代问题并有重大立功表现时,就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且能保住退休待遇,无非就是级别低点罢了,而深圳那位老鲶鱼即便态度恶劣,最后也仅仅罚酒半杯,象征性敲打一下而已。
如此仁慈人性的执法尺度,可否用在那些误砍了自家树木的农民身上呢?
若砍伐行为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可不可以补办砍伐证呢?如果砍伐证补不下来,可不可以让他们采取补种树木的办法赎罪呢?
前些年河南有个案例,一对老夫妇到河里非法电鱼,被抓住后发现鱼没电到几条,家里穷得叮当响,罚钱没钱,关起来浪费粮食,最后判罚让他们清理河道垃圾一段时间。
林木需要保护,法治的信仰同样需要保护,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需要施以严刑峻法,而对良善无知没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则应以教育引导和挽救补救为主,这并非法治的懦弱,而是人性的光辉。
比照那些厚颜无耻的贪腐行为,农民擅自砍自己家林木的行为并非十恶不赦,还有很大的宽容空间。
从法治实践来看,凡是触犯这条罪行的,多是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他们没有为自己辩护和申诉的能力。
在此,呼吁广大人大代表进行专项调研,对农民砍伐自己家林木行为的违法认定和惩戒尺度进行论证,提出一个既有利于林木保护,又符合人性实际的调整方案,这件事的难度应该不大。
至少,别制造出一些合乎法律却让人堵心的司法判例。
来源:晚晴楼
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本文初摘录于:2023-11-0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1-0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三起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犯罪金额标准是否陈旧,淫秽物品认定标准、由谁认定,仍有厘清的必要。日前,河南南阳网络文学作家李鑫(笔名:“龙璇”)因作品涉黄,犯制作、贩... 2025-04-02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两个人的牵手,一群人的狂欢。好端端的3月马拉松,因为一只乱入的镜头,变成了一场春日的艳遇。就是这始于搂肩的动作,引发了连日的流量狂潮。搂就搂了,作为出征队友间励志和... 2025-03-30
- 李县长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盯着桌上那份财产申报表。填,还是不填?怎么填?填多少?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仕途上的一场豪赌。填得太实在,别人会说... 2025-03-28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 -
农村腐败有多猖狂?村支书:市长见了我都要低三下四,你算个球!
“市长见了我都得低三下四,你算个球?”听听,这口气!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反派台词,而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岗石村副支书对着记者放的狠话。更离谱的是,这哥们儿放完... 2025-03-28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2025年4月1日,台湾海峡突然成了全球的焦点。一大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开始了一次突然的联合演... 2025-04-03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