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砍自己家的树也犯法,这是一个让农民踩了无数次的陷阱。
最近,四川凉山甘洛县农民罗某某触犯了一条泼天的罪过,由于没办采伐许可证,他擅自砍伐自家林地里的514株树木,涉嫌滥伐林木罪被刑拘。
这个案子非常简单,毫无悬念,罗某某肯定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甚至帮他砍树的4个亲戚都免不了受到处罚,因为有类似的案例可作参考。
山东枣庄有位李大爷,承包了一片山地,用自己的养老钱买了上千棵杨树苗种上。
2020年春天,眼见这些杨树已经成材,他雇人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总共砍伐了700颗杨树,然后准备用卖树的钱买新树苗再种上,过几年就能再有一笔收入。
人算不哪天算,树刚卖完,警察也找上门来,给李大爷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可怜李大爷,一辈子只干活不学法,最后被法院认定构成滥伐林木罪,判了2年有期徒刑,罚款1万元,4个砍树的短工也活该倒霉,无不受连累被判刑。
类似的案例网上一搜一大堆,聪明的立法者坐在那里立法定罪,严厉的执法者严查不怠刚正不阿,最后把一个个不懂法的农民送上了审判台。
办理这类案件时,不知道侦查、起诉、审判环节的法律工作者们能否心安理得,能否睡得着觉,不知道这是否就是老百姓心目中最朴素的法治正义?
擅自砍自己家的树确实违法,可是这种违法行为难道就祸害滔天,难道就没有挽回余地了吗?
我们看到,一些落马的腐败分子,老实交代问题并有重大立功表现时,就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且能保住退休待遇,无非就是级别低点罢了,而深圳那位老鲶鱼即便态度恶劣,最后也仅仅罚酒半杯,象征性敲打一下而已。
如此仁慈人性的执法尺度,可否用在那些误砍了自家树木的农民身上呢?
若砍伐行为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可不可以补办砍伐证呢?如果砍伐证补不下来,可不可以让他们采取补种树木的办法赎罪呢?
前些年河南有个案例,一对老夫妇到河里非法电鱼,被抓住后发现鱼没电到几条,家里穷得叮当响,罚钱没钱,关起来浪费粮食,最后判罚让他们清理河道垃圾一段时间。
林木需要保护,法治的信仰同样需要保护,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需要施以严刑峻法,而对良善无知没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则应以教育引导和挽救补救为主,这并非法治的懦弱,而是人性的光辉。
比照那些厚颜无耻的贪腐行为,农民擅自砍自己家林木的行为并非十恶不赦,还有很大的宽容空间。
从法治实践来看,凡是触犯这条罪行的,多是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他们没有为自己辩护和申诉的能力。
在此,呼吁广大人大代表进行专项调研,对农民砍伐自己家林木行为的违法认定和惩戒尺度进行论证,提出一个既有利于林木保护,又符合人性实际的调整方案,这件事的难度应该不大。
至少,别制造出一些合乎法律却让人堵心的司法判例。
来源:晚晴楼
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本文初摘录于:2023-11-0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1-0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1、引言最近,董袭盈事件火爆全网。很多人对于董袭盈事件的批判,常常引用一个概念,叫做“门阀”。在中国的特殊意识形态体系中,往往有强烈的平等诉求,那么这种平等诉求对于... 2025-05-07
-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115例男性宫颈癌患者、25例男性卵巢癌患者、46例男性产妇出血的例子……无法想象,上述表述竟都出现在医学论文中。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近年来,在中小学的门口,你很难再听到那句“有什么事您尽管说”的大嗓门;在医院的候诊室,也少了“下一个”的呼号声,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您好,请稍等”。表面上,这一切... 2025-05-11
- 扯淡】——2025年最扯淡的两个现象第一个最扯淡的现象:穷人,富人,最后都是老年人;这家,那家,最后都是老人家。上海某小区门口,修车摊老张和退休干部老王蹲在台阶上啃馒... 2025-05-11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