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渔,而非鱼。
写作业,而非抄作业。
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
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
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康熙大帝在招待百寿宴上,也曾举杯敬天地,提纲挈领又鞭辟入里的说:人生不过三杯酒,一杯敬自己,一杯敬群臣,一杯敬敌友。
本文标题,对于公众号四大顶流,不可能用千言万语去做总结,只能精练提纯,一针见血的,分别用最具特征的四字词语,去定位四大顶流最具公众化的个性标签。
这里的四字词语,没有褒贬,只有理性。
这个世界,颠簸不破的两大真理:
人红是非多;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管你怎么写,总有人骂有人赞,有人爱到死,有人黑到爆。
正如老封我,写沧海横流大国崛起之时,有人骂我小粉红意淫党;写韬光养晦暂避锋芒之时,有人骂我汉奸走狗公知派。
我说我的底线原则是理性、客观、公正,真正的爱国主义,不能只闻赞歌响,不见苦舌伸。
歌颂与批评同行,赏善与罚恶齐飞,但求浩然正气,不搞阴阳怪气。
可惜又有几人深以为然耳?!
对于其他粉丝和大V,老封无意争论。
本文也不在意吹捧抑或贬低他人,只求有何值得学习利用之处。
公众号,既是志趣,也是生意,在不违法不违德的前提下,一边输出价值和情绪,一边收获流量与效益,站着把钱挣了,老封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没有人能长期用爱发电,也没有人能终老不食人间茶饭。
与其争论人品文品,骂战爱国恨国,倒不如看看四大顶流,到底有哪些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借鉴、模仿、以及超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更何况是跟顶流大V同行,你管他是否同目标同方向,只要有过一段同程,总能学到东西。
与其黑喷死杠,不如学人长处,化为自我价值,实现美好生活,才是人生最硬最真的大道理。
很多人笑卢克文中专毕业,打过螺丝,做过电商,搞过管理,倒过服装,最终大事无成,被迫写文,兜售贩卖宏大叙事的爱国爽文,结果误打误撞,成为顶流大V。
我觉得无论英雄枭雄还是狗熊,成功不问出身,人红自有人红的道理,只要他不是坑蒙拐骗,打家劫舍,杀人放火,非奸即盗。
卢克文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实地调研,无论写国内省市系列,还是写出国考察五湖四海系列,至少他是真金白银花时间花成本的亲临其境去体验感受采访经历,然后回头再总结整理下笔成文,尽量以第一手资料,以第一人视角,告诉读者,那片土地的人文风俗和历史现实。这总好过足不出户,就靠互联网冲浪,闭门造车,道听途说,肆意妄想,东拼西凑吧。
二是他免费分享的写作大法,任何一个主题,你只要围绕三要素原则去构思写作,就没有写不出写不好的东西。哪三要素呢?———历史,地理,经济利益。
老封深以为然,深表赞同。大到宏观叙事,小到微观个体,每一样事物的发展,以时间线做纵向对比,就是历史;以经纬度做横向对比,就是地理;以利益得失做本质分析,就是经济。
何止是写文章,包括办企业,做生意,搞投资,成事业,抑或生儿育女人生琐事,通通离不开这事物发展三要素。搞懂搞通三要素,就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谈卢克文,肯定离不开谈九边,两人之前好像经历过不少骂战,典型如国产电动豪车之崛起的舌枪唇剑。
其实很好理解,两人风格迥异,一个终日宏大叙事,引吭高歌;一个始终见微知著,聚焦个体。两人出身和打拼历程完全不同。
九边,本名张友才,是一位知名的作家、自媒体人,同时也是某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他的笔名“九边”来源于明朝在北方的九个军事重镇,这些重镇用于抵御蒙古南下,而他的家乡位于其中之一“太原镇”。他选择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笔画少且容易记忆,方便搜索。
其阅读范围广泛,从南北朝古代史到欧洲史、美国史,跨度极大,且他提倡“一边输入一边输出”的学习方式。
擅长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阅读门槛低,深受读者喜爱。作品和观点对年轻人尤其具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浮躁焦虑的现代社会中,提供了实用的成长策略和动力。
九边至今已出版多部书籍,包括《向上生长》、《西方博弈往事》、《复杂世界的明白人》等等,这些作品从历史、经济、个人成长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现代生活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
对比卢克文,很明显九边更侧重于聚焦个体,聚焦职场,聚焦情感,聚焦人生历练,聚焦细小尘埃的输入与输出。
卢克文是以大带小,集体高潮;
九边则是以小见大,深刻反思。
当然,两者都海量阅读,厚积薄发,文笔精彩,各有各好,聪明人不必执着于捧一踩一,而是应该合二为一,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己所用。
如果说卢克文和九边,是精彩世界的两极,一个左大师,一个右大使,那么中间地带又是谁呢?恰恰是另一位顶流大V,远方青木。
张威,网络笔名远方青木,是中国颇具争议的网络自媒体人,以财经、时评类内容为主,其运营轨迹和商业行为多次引发舆论关注。
原名张威,早期以“紫色的股”为名运营公众号,主要发布炒股类文章,但影响力有限。
后更名为“紫竹张先生”,因发表激进言论(被指“恨国党”)引发关注,但该账号因违规被微信永久封禁。
最终以“远方青木”重启,转型为“爱国”内容创作者,自称年收入达千万。
2021年,其“远方青木工作室”被湖北省网信办认定为“正能量网络大V工作室”,与占豪、匪我思存等并列,旨在推广湖北文化。
但公众舆论对其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其内容“爱国”,反对者则指责其“洗稿”“割韭菜”和反复横跳的立场。
擅长利用热点事件制造话题,内容多涉及时政、经济、民生等各大领域,通过流量变现获取高额收益。
远方青木是网络时代典型的“争议型大V”,其成功依托于流量经济与立场转换,但变化和争议始终伴随其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存韧性”。
老封于此无意褒贬其立场和风格,但是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值得学习。那就是无论他写什么题材,放多少资料和图片,其字里行间和行文走笔,都始终贯穿了极强的逻辑推理性,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大道理,小细节,都能给你从头到尾有理有据的用各种逻辑一顿分析,令人不得不信服,而无从反驳。
有人说他以前做过私募,操过盘,炒过股,上过课,文笔和口才十分了得,逻辑分析与推理一流,完全不在话下。
如此看来,确有过人之处。不管风格如何摇摆,至少说理在理,如水银泻地,密不透风,渗人心肺,乖乖伏地。
反对的,说是话术洗脑;
支持的,说是以理服人;
仅此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四大顶流,最后一位就是占豪大师了。
占豪的真实身份是胡占豪,他是武汉睿瀛新媒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富商、新媒体从业者和湖北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同时还担任湖北省自媒体协会名誉会长,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新媒体领域的地位。
2015年之前写股评,2015年之后转向国际时政,靠一套“家国困境—西方压制—东方破局—民族自豪”的叙事结构,把自己变成了流量顶峰,爱国红人。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央信办特别从广东省转到湖北省统战部的新媒体领域全国知名企业。
其文章以全球视野和深度分析著称,擅长从独特角度剖析国际形势和经济动态。他的文章语言幽默风趣,逻辑严密,深受读者喜爱。
说实话,占豪名气很大,但老封了解极少。根据朋友的说法,因为成名日久,其文章输出早就套路化,格式化,路径依赖化,典型的总结称呼————爱国八股。
当然了,这里的八股,不是贬义上的陈腐酸臭八股文,而是指行文结构和情绪内容已经固化,变成一个永不过时的公式,一个颠破不破的铁框,啥都能往里装。
开篇丢出一个热点议题,情绪暖场,中间用三五个小标题步步推进,结尾再来一段煽情高潮或者口号爆表,形成封闭式闭环。
逻辑简单,情绪单纯,行文直白,立意浅显,各种因素同频共振,恰到好处。
你一口气读完,好像既明白了大道理,又释放了小情绪,就像秦始皇摸电门,总有一种又赢了,赢麻了的快感。
是不是跟听风的蚕,一样一样的?
这种低阅读门槛+中强度释放+高频率更新的三合一文章模式,支撑起庞大占豪帝国,就像一枚又一枚爱国炸弹,天天高密度高深度轰炸读者粉丝,你只需要阅读——接受——高潮——打赏——再阅读——再接受——再高潮——再打赏,完美闭环啊。
日久生情,用久习惯,到最后,根本不必理会到底是真时政还是故事会,到底是人手写还是AI文,反正大国雄起,真金白银打赏就对了。
老封无意争论对错好坏,总之存在即合理,高潮即牛逼。
反倒是可以借鉴爱国八股这种高效率高胜率行为模式,无论我们工作学习还是事业投资,打造一种类似的行之有效的可坚持可复利的成功习惯模式,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把各种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小步骤都装进去,然后无脑执行无脑坚持,时不时还可以自我奖励自我鼓励,做啥能不梦想成真呢?功名利禄都不过会是成功路上的副产品而已。
四大顶流,各有千秋,
分析到此,人神共赏。
我知道,此文一出,又要听取骂声一片。
三十年众生牛马,
六十年诸佛龙象。
来源:封起的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