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诗《望江南·超然台作》之外,苏东坡和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不久知己朝云便香消玉殒

繁体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离世,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扶柩回乡,守孝三年后返回京城。他遭受到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次重大的风波,短短两年时间,众多的师友纷纷离开京城。

1071年,苏轼上书议论变法惹恼了王安石,遭到王安石的弹劾,苏轼主动请求外放杭州,在这里他度过了三年惬意的时光。三年后,苏轼改任密州知州,从此背井离乡,磨难接踵而至,终身再也没有回到眉州老家。

暮春诗《望江南·超然台作》之外,苏东坡和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不久知己朝云便香消玉殒

初到密州,苏轼的心情非常低落。因为杭州物产丰富,风景宜人,人杰地灵,而密州环境恶劣,人文寥落。有一次,朋友见他整天闷闷不乐、长吁短叹,就说:“你为什么不能开心一点呢”?苏轼听后恍然大悟,是啊,不能放下过去就没有办法接纳未来,就没办法发现新的美好。

于是他调整心态,放下对故地的怀念,开始探索密州全新的一面。很快他就发现密州也非常美:这里有雄壮的民风,广袤的土地,别有一番风味。

逝者犹可追,来者犹可待。看淡得失之后的苏轼渐渐地找回了快乐。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见苏轼的转变。悲欢与离合、得到与失去就像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无可奈何。命运的变幻无常、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真相,得到时珍惜,失去时放下,有缘时惜缘,无缘时随缘。

在密州,除了写下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外,苏轼还留下了这首经典《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词的大意为:

春天还没有远去,和风习习,万千柳枝在她的带动下翩翩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眺,绕城的护城河微微荡漾,城内春花绽放,明丽动人。丝丝缕缕的春雨像精灵一样飘飘荡荡降落大地,千家万户笼罩在烟雨迷蒙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之时反而更加的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令人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谈如何思念故乡了,不如点上新火,煮一杯新茶。无论作诗还是喝酒,都要趁着这大好的年华。

超然台:苏轼到密州时,这里有一旧台,于是他命人修葺一新,弟弟苏辙起名“超然”,取老子“随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诗人的目光首先是停留在杨柳上,登台远眺,微风和煦,吹起细细柳丝。以柳枝的姿态点名时节——暮春。其次目光到达护城河,春水绕城缓缓流动,波光粼粼,春花灿烂。最后是一个大写镜头,烟雨蒙蒙,千家万户笼罩其中。

词的上片是写景,用了三个镜头,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地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登台远眺,风和、柳斜、河水、春花、细雨尽收眼底,一幅美丽的暮春烟雨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暮春诗《望江南·超然台作》之外,苏东坡和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不久知己朝云便香消玉殒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者两天。

咨嗟(zī jiē):感叹。

进一步点名时节,寒食过后会点明新火。除了这层意思以外,还有就是寒食过后就是清明节,这是个重要的日子——上坟祭祖。可此时的他远在千里之外,有官职在身,是不能赶回老家祭祖的,心中自然思念万分。

词人为了摆脱这种思乡带来的苦闷,笔锋一转:不如用新火煮一杯明前茶,写一首好诗来自我排遣。既包含了难以摆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为了摆脱这种苦闷而做的努力。

最后一句“诗酒趁年华”是全词的主旨,也集中体现了苏轼此时的心境。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人世间的一切困扰,抓紧时机,诗酒自娱。“年华”和开头的“春未老”是一个意思。

“春未老”除了点名时节以外,还有象征的意义。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将老未老,仍然生机勃勃。可是自己呢?老大未成。诗人的内心还是有些许的不自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是做到了真正的“超然”,这就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

值得一说的是,苏轼这首词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句中对。全词有四个七字句,除了第一个以外,剩余的三个都是对仗的。“半壕”对“一城”、“故人”对“故国”、“新火”对“新茶”,做到了遵守格律。

纵观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是乐景,情是哀情。是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和苦闷。思乡的同时以诗茶聊以慰藉也非常突出。

大家都知道,不久苏轼就遭到了“乌台诗案”的打击,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劫后余生的苏轼留下了太多的经典,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他真实的想法。

1096年,朝云去世。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

王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歌女[7]。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轼因而喜爱,纳为侍妾。王朝云敏而好义,跟随苏轼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

苏轼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朝云念着《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栖禅寺的和尚兴建“六如亭”作为纪念。

关于朝云之死,《冷斋夜话》等不少书中都提到一段东坡有首名作《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东坡在惠州时曾让钱塘歌妓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未啭,却泪满衣襟,苏轼问其故,朝云答:“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试图用大笑宽慰她,“吾正悲秋,汝又伤春矣”。

苏东坡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知己一读就落泪,不久便香消玉殒

朝云太敏感伤怀了,这仿佛她红颜薄命的不祥预感,她日后每诵此二句,“为之流泪,病极犹不释口”,不久抱疾而终,“东坡终生不复听此词”。

东坡依朝云的遗言,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松林中。可以想见,年逾花甲的东坡老翁如何哀肠百结,不过他在《朝云墓志铭》中未曾有一句儿女情长之语,只赞扬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导致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批评“东坡之哭朝云, 味同嚼蜡, 笔能刚而不能柔故也”。

东坡浓重的不舍柔情,都写进了给她的各篇诗词中,朝云是他一生文学作品中提到最多的女性。

苏东坡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知己一读就落泪,不久便香消玉殒

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这首《西江月·梅》:“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描写惠州梅花的超尘风姿,而又无一句不是在借梅咏人,塑造了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玉骨仙风、不假修饰而天生丽质的高洁形象。

最后一句使得全词如向碧空飘升,逝去的美丽,随晓云流散而了无痕迹,不入世俗的幻梦了,写得清新优美,又悠长脱尘。

朝云“一生辛勤,万里相随”,与苏子患难与共,她的坚贞深情也感动了后人。

苏东坡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知己一读就落泪,不久便香消玉殒

图源:unsplash

南宋初年,江西赣州强盗谢达攻占惠州,城内大小官私房屋几全被焚毁,但东坡在惠州的故居却保留了下来。谢达甚至带人前来孤山重修六如亭,在亭前祭奠朝云。

到了清代,还有许多人常来拜祭朝云,学者陈澧就写“惠阳朝云墓,每岁清明,倾城士女,酹酒罗拜”。

清初何绛写《朝云墓》:“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感叹她身后境遇甚至超过了嫁给帝王。

这是朝云之幸,也是东坡之幸,是有情有义之人的互相成全。这几位坚毅温柔、美丽聪慧的女性,构成了东坡曲折起伏的人生中,一片温暖不变的底色。

苏东坡为知己写下一词《蝶恋花·春景》,知己一读就落泪,不久便香消玉殒

图源:unsplash

关于《蝶恋花·春景》,大多数人言其作于惠州,其实所作年份暂无可考。像学者蒋勋就认为是苏轼早年作品,因为觉得充满青春的热情,只有年轻时才写得出。

虽说是伤春之词,但残花掩映下探出头来的青杏,柳絮飘零后新生的芳草,实则为苏轼一贯总能在伤感中发现美好的达观。

下片如用蒙太奇手法,不停在高墙内外切换。为什么佳人的笑声渐渐消失了?或是驻足聆听的行人匆匆离去,或是佳人不再荡起秋千,又抑或是像蒋勋大胆猜想的,情到深处的行人被吸引,爬上墙头窥探,吓跑了少女,总之都是“多情却被无情恼”,令人心境难平。

来源:《苏东坡的《蝶恋花》写了什么?知己一读就落泪,不久便香消玉殒》国家人文历史、灵刻文史

延伸阅读:苏轼诗全集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