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报博览
吟咏黄鹤楼的佳作不计其数,其中崔颢的《登黄鹤楼》最受人喜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图源:百度百科
宋朝的严羽这样评价:唐人七律唐诗,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甚至连诗仙李白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而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不过李白是何等人物,在崔颢手下输了一着,自然心有不甘,从黄鹤楼飘然而去后,便在不远处的鹦鹉洲上赋了一首《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这首诗的框架与崔颢的这首相似,与其说是比拼,毋宁说是致敬。之后,李白跑去金陵,写出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在艺术境界上可以和《黄鹤楼》并驾齐驱。
李白生性豪放,但骨子里是儒家思想。他胸怀大志是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匡时济世,协助天子和朝廷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大事。被贬遇赦后,虽寄身在山水间,心实在朝廷中。
图源:unsplash
每当他泛舟登高,必生怀古伤今之情,伤的是唐王朝的衰亡。
《登金陵凤凰台》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作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
从全文来看,《黄鹤楼》抒发的是思乡愁绪,《登金陵凤凰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兴亡与浮沉,还有宇宙的辽远,立意辽远而广博。
但另一方面,这首诗中还有《黄鹤楼》的影子,足见在黄鹤楼上看见崔颢诗对李白的心理冲击有多大。
图源:unsplash
李白可能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后来逮住机会又跑到黄鹤楼,借着送别友人的机会写了一首七绝,终于在有关黄鹤楼的七绝中拔得头筹,这就是《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短短的四句诗,打造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无穷无尽的时空。将个人的感情发挥到了极致,也留给了读者们强烈的共鸣与绵绵不绝的回味,成为了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