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为丹橘鸣不平,写下一首《感遇·其七》,通篇大白话,入选《唐诗三百首》

繁体

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唐诗三百首》无论从传播力还是影响力来说,都首屈一指。翻开《唐诗三百首》的目录,我们会看到排第一的是张九龄的《感遇二首》。

其中的第一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结尾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千古传诵,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而另一首却常被世人忽略。

《感遇·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是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可惜的是,唐玄宗后期宠幸奸佞,张九龄也因此官场不得意。

据史书记载,他在荆州期间,“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感遇十二首》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

而这首《感遇十二首·其七》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借“丹橘的命运”,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哀而不伤,怨而不悱,历来为后世所推崇。

张九龄为丹橘鸣不平,写下一首《感遇·其七》,通篇大白话,入选《唐诗三百首》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诗人开门见山,落笔便写丹橘。

前一句强调了地点,“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南方一带的丹橘自古便是出了名的,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送友游吴越》也曾言“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橘园,荷塘,几乎囊括了江南的水陆风光。而且张九龄是曲江人,也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妥妥的南方人。

橘树是南方的特色,诗人也生于南方,托物言志之意不言而喻。而后一句则通过节令,突出了丹橘生命力之旺盛,一个“犹”字看似普普通通,却将诗人的赞颂之意刻画得淋漓尽致。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理解为难道是因为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吗?不是的,因为丹橘本身便和松柏一样,有着抵御风寒的顽强精神。

诗人这里并不是平铺直叙地描写,而是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多了一层曲折,丰富了整首诗的意境。

张九龄为丹橘鸣不平,写下一首《感遇·其七》,通篇大白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丹橘经冬不凋谢,犹如松柏,本就值得赞颂,更何况它还“可以荐嘉客”。可是一句“奈何阻重深”,便写尽了丹橘那种为山水所阻隔的无奈之情。而丹橘的无奈又何尝不是诗人的无奈呢?

丹橘这样的佳果本应该荐之于宾客,受世人称赞,却因为山高路远,终究无法实现“荐嘉客”的愿望。

而诗人满腹才华,却无法施展,报国无门,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正因如此,他才会发出“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的感慨。意思是人生之命运,正如天地运转,周而复始,难以探究。

张九龄为丹橘鸣不平,写下一首《感遇·其七》,通篇大白话,入选《唐诗三百首》

诗人这里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有遭受命运折磨的无奈,有伤感,也有看透命运的洒脱,旷达,婉转深沉,引人共鸣。最后结句笔锋一转,“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理解为世人偏爱桃李,难道橘树就不能遮阴,毫无用处吗?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结束全诗,表面是为橘树抱不平,实际也是在感慨自己的遭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里的桃李除了和橘树相对比外,还有门人弟子之意。

张九龄为丹橘鸣不平,写下一首《感遇·其七》,通篇大白话,入选《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屈原的那篇被誉为“千古咏物之祖”的《橘颂》,不过《橘颂》铿锵有力,而这语言宛如大白话,感情却是跌宕起伏,令人玩味不尽。就连杜甫曾评价他的诗歌“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从这首诗中便可窥一二。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