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仁篇》原文及译文

繁体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伊川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其弟程颐并称"二程",由于他们长期在洛阳讲学,传统称他们的学派为"洛学"。该文讲述了明道哲学之精髓。

【原文】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

【译解】求学之人必须要先懂得仁。仁,概括地说是与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叫义、礼、智、信的都可以说是仁。懂得这个道理,用真心的敬对待它们就可以了。不一定要严格控制人的欲望,也不必苦苦思索。如果人的内心松懈了,就要严格控制人的欲望;如果内心没有松懈,那就用不着严格控制人的欲望。道理没有明白的,就需要苦苦思索。道理在心中保存久了,自己就会明透,怎么等着你苦苦思索呢?这就是说道理与事物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用“大”这个词也不能清楚地说明白它。

【原文】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译解】天地的各种功用,都在我身上具备的。孟子就说过:“万物都储备在我身上。”所以人必须要真心地回到自己身上寻找,这才是人最快乐的事。如果不真心从自己身上寻找,则会感觉到自己与外物是互相排斥的,这时用自己来融合道,是不可能成功的,又怎么会感觉得到快乐呢?控制人的顽心,就是针对的这种情况。而真心回到自己身上寻找,那就不会有问题了。

【原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译解】孟子说:“如果是必须要做的事,你也不必拒绝,内心中也不需要忘了它,也不需要去助长它。”也就是说只需要做了它,但没必要多用一点精力,就是对待必须要做的事物,用这样的办法就能接近道。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便一定会有所收获。这样人原本的良知良能心,即根本就不会丢失。即使过去的习心还没有消除,也应该要好好学会这一点。时间久了,它就会消除过去的习心。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担心人们不能坚持。如果人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快乐,也就不担心不能坚持了。

来源:天安文集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