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

繁体

收了天下人的兵器,把六国的贵族和有钱人都弄到咸阳来,秦始皇还是不放心。秦始皇开始了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都从咸阳出发,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到吴、楚。道宽五十步,道傍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路身筑得坚而且厚,遇着容易崩坏的地段,打下铜桩。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对于秦国的驰道,史书描述如下: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什么是所谓的驰道呢?修驰道,通俗地讲就是修国道,类似于当时的高速公路。过去秦国境内,有几条省道就够了,现在全国都统一了,连一条像样的国道都没有,这肯定不行。根据《汉书》的记载,驰道宽55米左右,马车在驰道上驾驶,半天时间可以跑二百多里,也就说相当于时速30多里。驰道设计很科学,中间宽7米左右,专供秦始皇出差使用,两边供老百姓使用,每隔几米就有种树和路标。这宏大的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秦始皇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防止六国的势力死灰复燃,当然不让各国余剩的军队留存,但是六国加起来,偌大的疆土,如果把秦国原有的军队处处分派驻守,则分不胜分。而且如果分得薄,一旦突然发生什么事还是不够应付。有了这个类似于高速公路的驰道以后就不一样了,秦始皇让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的本部,帝国之内任何地方有叛乱,中央军可以沿着各条驰道,迅速赶去平定。1896年的时候,清朝大臣李鸿章曾去欧洲访问,路过德国的时候和德国首相俾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斯麦聊天。

俾斯麦也曾劝告过李鸿章说:“练兵更有一事须知:一国的军队不必分驻,宜驻中权,扼要地,无论何时何地,有需兵力,闻令即行,但行军的道路,当首先筹及。”意思就是一个国家的军队不用分别驻扎在多地,只需要守住关键的要地就行,如果别的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直接调兵就行,不过前提是行军的道路要修好。这正是秦始皇所采用的政策。

现代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2年德国修建的,高速公路让德军的战力加倍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非常惊奇于德军的战斗力,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了德国人的智慧。德国的高速公路网和水路网连接在一起,可以24小时之内,把德军从本土任何一个地点送到另一个地点。所以到了1953年,艾森豪威尔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之后,开始了美国的高速公路计划。

路修到了哪里,你的战略威力就能达到哪里,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有了统一的道路,接下来该统一的就是路上的车子了。这里还有个背景,在六国统一以前,各国的马车有多宽,有多高,使用什么材料,王公贵族应该坐什么样的车,都是由自己的王上自己决定的,有一米多宽的,两米多宽的,甚至还有三米多宽的,有一匹马拉的,有三匹马拉的,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秦始皇望着列国五花八门的马车,以国家的名义下令,所有车轮之间的间距为六尺。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从齐国驾着一辆车轴一米多宽的马车去魏国做生意,在魏国境内车轴断了,需要更换一下,而魏国的马车标准是两米多的车轴,那你怎么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如果要全是一样的标准,那你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全天下的车尺寸规格都一样了,这就意味着不管你走到哪,但凡车子坏了需要修修补补,随便找一家修车行就行。不管你是六匹马拉的,还是四匹马拉的,因为车子宽度是一样的,所以车轴和车轮等等所有的配件也都是一样的标配,更换起来就特别方便。那个时候除了官员出行,大多数的车子是运送货物的,或是军用补给,或是买卖商品,也就是说“车同轨”极大地提升了军队和商队的运输效率,对整个国家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所有的道路都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就算是秦始皇修的从咸阳通往各个地方的驰道,也都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再加上当时的车轮还全都是木质轮子,没有像现在的橡胶轮胎还有个缓冲力,久而久之,在木轮压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如果大家的车子都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拉人的还是载物的,虽然路面上有车辙,只要轮子刚好卡在里面,依然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

如果眼中仅仅只有兵器、道路和车子,秦始皇还不足以彰显千古第一帝的魄力,为了实现大一统,除了车同轨,秦始皇还做了很多事情。

项目:书同文

执行人:嬴政、李斯、胡毋敬

目的: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文字的写法,以利辨认

影响:把小篆作为秦国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大大地方便了文化的交流。统一文字是千秋万世的大功绩。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样结构得以定型,这对贯彻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方言迥异,后来历史上又多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

项目:行同伦

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人的日常行为,让大家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

影响:实际上,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十分重视移风易俗,秦完成统一后,更加注重国家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代表就是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的相对统一,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六国民众对统一的国家的认同感。

项目:权同衡

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的度量衡

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各诸侯国的长度单、重量单位、体积单位都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天下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从秦朝开始,历朝度量衡都全国统一,一直沿袭至今。各种度量衡的统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全世界多数国家都在使用公斤、公尺来计量重量、长度,用公元来纪年。这些事情比较容易实现,统一度量衡,无疑给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项目:统钱币执行人:嬴政、李斯

目的:统一天下的货币

影响:从嬴政自号始皇帝那一年起,所有“外汇”、什么刀币、铲子币的---统统废止,所有珠宝龟贝乱七八糟的---统统废止,都不许拿来买东西了。

秦始皇究竟伟大在哪里?来,摆事实讲道理……大秦帝国的的疆域上,只有两种货币可以通行:一是“上币”,就是黄金;二是“下币”,就是铜钱。铜钱还必须是大秦中央统一生产的,上写“半两”俩字,重量也正好是半两。这种秦朝的铜钱,后人就叫它“始皇半两”。秦的铜钱是圆钱,外圆内方,一直流行了2000多年。这个带方孔的圆形铜钱,还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印尼、缅甸,他们的货币,都跟了“始皇半两”的风。后来有人做文章,把铜钱戏称为“孔方兄”。从此,孔方兄也就成了钱的另一个别号。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铜钱的外形做成外圆内方的呢?原因在于,秦始皇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正所谓“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始皇“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

来源:王小天书房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