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繁体

公元前562年,中原诸侯军队在晋国人的带领下进攻郑国,想要让郑国顺服晋国。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晋国,在栎地打败晋军。

三年后,晋国人又带领诸侯军队进攻秦国,以报复晋军在栎地的战败。

这一战,秦国人避诸侯军队之锋芒,疲弊诸侯军队的战力,诸侯军队因此士气低落,军心涣散。

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晋国中军主帅中行偃不顾诸侯军队士气军心,依旧命令军队前进,对阵秦军。晋国下军主将栾黡不满,说道:“晋国人从来不会下这样的命令,我就要向东撤军。”说完就率领下军向东撤去,下军佐将魏绛随栾黡一起撤军。

荀偃见栾黡撤退,不禁自我检讨:“我的命令的确不对,继续进攻也只是给秦国增加俘虏。”于是下令全军撤退。

这时,晋军大夫栾針突然说道:“这一仗是要报复栎地战败之耻的,这次撤退,又是耻辱。”接着对范鞅说:“现在我们整装待发,敢不耻乎?”说完就和范鞅一起冲向秦军。结果栾針战死,范鞅全身而退。

栾黡对栾針的战死非常生气,就对着范宣子说:“我弟弟不想战斗,是你儿子范鞅提议的。现在我弟弟战死,你儿子却回来了,这是你儿子杀了我弟弟啊!不驱逐他的话我就要杀死他。”

范鞅害怕,就逃去了秦国。秦景公礼遇范鞅,问他晋国大夫哪个会先灭亡。范鞅说栾氏会先灭亡,接着说原因:栾书之政没,栾黡之怨章,栾盈之善未及。秦景公很高兴,就向晋国请求恢复范鞅的地位。于是,范鞅回到晋国,依旧为公族大夫。

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范鞅回到晋国后表面对栾黡很尊敬,其实非常怨恨他,与他的儿子栾盈也不对付。没几年,栾黡死了。范鞅开始谋划对付栾氏。很快,范鞅的机会来了。

公元前552年,栾盈的母亲栾祁向范宣子诬陷栾盈将要叛乱,说栾盈因为范鞅有仇于栾黡并且范氏开始执掌晋国国政,害怕范氏报复,不想束手待毙,所以要叛乱。范鞅为栾祁作证。

栾祁是范宣子的女儿,范鞅的姐姐,因为与栾氏家宰州宾私通,并且侵占了很多栾氏的家产,害怕儿子栾盈的报复,所以她要去掉栾盈。范鞅更是早就想搞垮栾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去父亲范宣子那里诬告栾盈。

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范宣子对栾氏的印象也不好,当初赵氏被赵庄姬诬陷谋反时,栾书就落井下石,为赵庄姬作证;郤氏三郤被杀,栾书对郤至的诬陷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栾书这种为了利益背后捅刀子的行为着实令他不寒而栗。现在范氏因为栾針之死已经和栾氏结仇,而栾氏这一代家主栾盈又是个能收买人心的人,这不由得范宣子不忌惮栾氏。

所以,当栾祁诬告栾盈时,范宣子“信之”,马上利用自己执政权柄命令栾盈去一个叫做著的地方筑城,等到栾盈到了著地后,再派人驱逐栾盈出晋国。

驱逐栾盈后,范宣子便开始清洗栾氏的党羽,很是杀了一批贵族大夫,只有廖廖几人逃去了齐国。

此时,栾盈已经逃到楚国,请求楚国的帮助,但是楚国似乎因为主弱臣强,内部不安,对利用栾盈搞乱晋国的事情并不上心。

冬季,诸侯在商任会见,晋国人在会上宣布禁锢栾氏的命令,不准诸侯任用栾氏。

次年,栾盈离开楚国,去了齐国。齐国大夫晏婴劝谏齐后庄公,说在商任之会上听命于晋国禁锢栾氏,现在又接纳栾盈,恐怕不好。齐后庄公不听。楚国人没有心思利用栾盈搞乱晋国,他有。

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冬季,诸侯又会于沙随,晋国人又重申禁锢栾氏的命令。这时,栾盈仍然在齐国。晏子不禁感叹:“齐国的祸难将要来了,齐国将要攻伐晋国,真让人害怕”。

次年,晋国人将嫁女于吴国,齐后庄公让大夫析归父将齐国女作为媵妾送去晋国。栾盈和他的手下则借助析归父的掩护回到晋国的曲沃城。

栾盈回到晋国后马上联系旧交胥午,请求胥午帮他召集旧部。胥午将栾氏旧部聚集一起喝酒,途中试探他们说:“如果栾孺子回来,你们会怎么办?”这些人都说:“得主为之死,虽死犹生。”栾盈在大堂后面听到这些话,赶紧出来拜谢这些旧部。得到旧部支持,栾盈再也不能忍受仇恨的煎熬,打算兵变,灭掉范氏,执掌晋国政权。

四月,栾盈率领曲沃之军,来到晋国都城绛城,借助父亲栾黡旧部魏舒的帮助,进了城。

这次栾盈进绛城,只有魏氏和七與大夫支持栾盈。

赵氏因为下宫之难怨栾氏,而赵氏和韩氏交好,所以,赵、韩两家卿族并不支持栾盈;中行氏在迁延之役中有怨于栾氏,并且和范氏联姻,也不支持栾盈;知氏家主年少,听命于中行氏,自然也不支持栾盈。

晋国世族栾氏的覆灭:集怨于诸卿,结仇于范氏

因此,在得到栾盈率军进城的消息后,范氏并不是很慌张。范鞅反而亲自去魏舒营中,以将栾氏的曲沃封给魏氏为条件,换取了魏舒的倒戈。

很快,栾盈率领甲士攻打宫门,但因为魏舒的倒戈,情况不妙。这时,范鞅亲临战阵,带着手下士兵反击。栾氏退走,栾盈逃向曲沃。晋国人围攻曲沃。没多久,曲沃城破,栾氏族党尽灭。

栾氏身为晋国首屈一指的卿族,其声威可令小国害怕,中等国家噤声,最后竟然落得满门鸡犬不留。栾氏落得这样惨烈的下场,栾氏三代家主栾书、栾黡、栾盈都有责任。

栾书的阴狠加重了诸卿对栾氏的怨恨,栾黡的汰虐更是结下了范氏的仇恨,最后栾盈地拼死一搏葬送了栾氏东山再起的希望。

不得不感叹,在社会上不论是个体还是家族,都应该顺应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则,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去拼搏奋斗,不然没有好下场。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