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魏纪 元皇帝下 景元三年 公元262年
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从事中郎荀勖曰:“明公为天下宰,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昭善之。
【译文】司马昭忧虑姜维屡次进犯,官骑(王室骑兵)路遗要求当刺客入蜀去杀姜维。
从事中郎荀勖说:“司马公是天下的主宰,应该依仗正义去讨伐不归服者,而用刺客去除掉敌人,不是被天下人作为表率的做法。”司马昭很赞成他的话。
特朗普时期,被美国暗杀的伊朗将军,苏莱曼尼
【解析】一、派刺客难以解决问题
在独裁政府或是组织的初期阶段,组织的运营和壮大长期依靠一两个卓越领导者。
在这种情况下,刺客一旦得手,是可以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的。
其组织内部也深知卓越领导者的重要性,自然十二分警惕,妥善预防刺客。
而在成熟的组织中,都是上下一体的,在下依靠群众,在上集体领导,中层又在源源不断的成长。
整个体系生生不息,大家围绕着共同利益和理想信念,团结一致地奋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就有了强大的再生能力,派一两个刺客去搞刺杀,实在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你刺杀谁呢?
而且不管刺杀成功与否,都是为对方指明了方向,都是对对方的奖励,都是为对方领导者叠加威望。
因为你派出刺客,说明你被对方现有的举动搞得很难受。
毛主席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就是这个道理。
那对方组织内部一看你很难受,自然就会大受鼓舞,更加团结一致的拥护现有政策,往这个方向加大药量,你就更难受。
所以说,刺杀姜维不仅阻止不了蜀汉北伐,反而是在帮姜维提高威望,反而是在鼓励蜀汉北伐。
司马昭越反抗,蜀汉方面就越兴奋,因为敌人开始难受了,这说明北伐是正确的!
2023年6月16日消息,赫尔松州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表示,基辅政权9日发射十多枚高精度导弹,试图杀死他,但是没有成功,导弹炸塌了疏散人员临时安置点,造成平民受伤。
二、派刺客不受高层支持
派刺客的实质其实是比烂,这是在突破政治底线。二十万大军讨伐不是谁都能做到,但派出刺客搞刺杀就简单多了,这不是什么高门槛的事情。
所以说,一旦司马昭方面派出刺客搞刺杀,刺杀失败了自取其辱,若刺杀成功了,蜀汉方面自然要报复,刺杀谁不会啊。
到时候如果刺杀不到司马昭,自然要刺杀几个三公九卿助助兴,所以说,杀来杀去,最终伤害的还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战争是两国底层互相戕害,刺杀是两国高层互相伤害,你是领导者你怎么看?大家有点底线不好吗?
这就是荀勖反对搞刺杀的原因,颍川荀氏在朝中大官很多,一旦开启刺客信条模式,所有高官都是潜在受害者,这无异于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三、派刺客影响政治形象
再者,刺杀是小国黔驴技穷的表现。刺杀行动一旦被曝光,非常的影响国内外政治形象。
咱们只听说过荆轲刺秦,什么时候听说过嬴政派人刺杀六国君王?那么嬴政为什么不派人刺杀别国君王呢?
因为他不需要,也不屑于做这种事;在秦王眼里,山东六国的覆灭是必然的,无论是谁在任都无法改变,他怀有必胜的信心。
这种信心传递给中层和底层,对于内部的鼓舞和激励是巨大的。可以明火执仗的去抢,为什么要去偷?
人们只会更愿意帮能赢的人,大军征讨之下,抢成功了,大家都知道秦国实力强,六国没实力,大秦必胜!
可要是派刺客去搞刺杀,那就是去偷,即使刺杀成功了,那对局势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可一旦刺杀行动曝光出来,社会各界和国际上的看法是,你为什么不去抢?为什么要去偷?
就说明你没实力去抢,你开始逆风了,开始没有必胜的信念了,所以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一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势力有了新的认识,自然会重新调整对抗双方的实力评级,进而调整自身的筹码该往哪里下注。
范雎在魏国不得志时候,曾因故受到魏相魏齐惨绝人寰的摧残,后范雎入秦,大受秦昭襄王嬴稷重用。
嬴稷为替范雎报仇,竟直接向魏王索要魏齐人头,魏齐恐惧而逃魏奔赵,投奔赵国大名鼎鼎的平原君赵胜。
结果秦国又勒令赵王交出魏齐,魏齐走投无路,最后被逼得自杀谢罪。
魏齐的事,虽是私人恩怨,但秦王因之而示强,赵魏两国唯唯诺诺,天下人看了,筹码该往哪里下才有未来,这就很明显了。
如果说秦王是派刺客去刺杀魏齐,能有这种天下屈膝的效果吗?
自然是没有的,大家只会觉得秦国虚胖,外强中干,不敢与赵、魏正面掰手腕,拿赵魏两国毫无办法,所以只能偷偷派出刺客。
所以说,派刺客的潜台词是:“我黔驴技穷了,拿他没办法了,所以派出刺客。”这对于大国形象和争取国内外支持的影响是巨大的。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王明回忆:关于顾顺章和向忠发的叛变作者:王明回忆,孟庆树(王明妻子)整理本文来源:原载《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转自新三届原题为关于顾顺章...
-
转自知乎网友麻小辣俄乌冲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西方国家一边倒的支持乌克兰,但是如果你以为“全世界”大多数支持乌克兰时,那你就错了。而...
- “你们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到这大五论打了一个喯,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说:“嗯!天儿不早了,吃了晌午饭咱们再继续好不好?”“好!”“看看,老毛病又犯了,到了关键时...
-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来源:网易号文|天色渐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完整传承,这要得益于汉字的功劳。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汉字,始终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功... -
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值得人们深思
在人类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中,犹太文化和信仰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色彩。它们不仅塑造了犹太民族的独特身份,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这种独特性同时也引发... -
有个成语叫“雪泥鸿爪”,据说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成语词典里,给“爪”的注音是“zhǎo”。有一种美食,有的地方叫“鸡脚”,更多的地方叫“凤爪”。这个“爪”,...
- 华国锋晚年透露的秘密蒋新祺,1954年生,湖南长沙人,原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在任职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及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副书记、副局...
-
历经数个朝代的更迭,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朕”这个自称词却亘古不变。为何古代皇帝会挑选“朕”来自称,且后世的皇帝也没有更换?古...
-
作者:龙脉文化云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
-
文/郭歆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势凶猛,国军节节败退。1938年春,日军计划南北夹攻,打通津浦铁路,合围徐州时,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4月7日,蒋介石收到了“台儿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