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我来到牡丹江。这片土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镜泊湖。
比如,在去镜泊湖的路上,经过一个叫“东京”的地方,我禁不住叫了起来。这个东京与日本无关,但与打日本人有关。当年,周保中将军攻打东京的战斗就发生于此。
早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牡丹江的土地上就开始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包括著名的八女投江。虽然八十六年过去了,可站在八女投江的雕塑前,我依然心潮起伏。
前年,我写了一本《浴血中国——不可忘却的十位抗日将领》。其中,周保中是我浓墨重彩记录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很遗憾,虽然他在党内的地位远在杨靖宇、赵尚志之上(当年,作为满洲军委书记,正是他找杨靖宇谈话,安排杨靖宇去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可周保中的名字并不为很多人知道。写周保中的这一部分,我写到了他日记所记载的“八女投江”。
我知道,“八女投江”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却未必知道这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正发生在周保中将军的部队中。更重要的是,未必有更多人知道“八女投江”之后发生的悲剧。
今天,我重新推出《浴血中国——不可忘却的十位抗日将领》中《英雄无泪·周保中》有关“八女投江”完整的历史真相。
八女投江
1938年11月4日,抗联五军一师参谋、二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金世峰,终于回到了抗联第二路军总部,见到总指挥周保中。
几个月不见,周保中也激动地握着他的手,焦急地问:“关书范师长他们在哪里?”
六月,抗联第五军西征部队在师长关书范带领下踏上了征程。五个多月一直没有音讯,周保中焦急万分。现在突然看到金世峰回来了,他怎不激动?
但金世峰低着头泣不成声,只是握着周保中的手紧紧不放。待情绪渐渐平静之后,他含泪向周保中讲述了关书范师长带着他们转战突围的经过,重点说了最近在乌斯浑河畔与敌人的激战。
10月中旬一天傍晚,师长关书范率部来到乌斯浑河畔。本来打算渡河,可渡船都被日伪军毁掉,部队只得露营在柞木岗山下乌斯浑河西岸的老道沟草甸子的柳毛丛中。
关书范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这柞木岗是牡丹江与其支流乌斯浑河的分水岭,越过这条河向北就是第五军密营。而他们所露营的道沟草甸子,比较僻静,是抗联秘密交通线。估计明天早晨河水会浅一些,即使没有船,他也可以率部徒步涉河。所以关书范手下的每一个战士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关书范所率之“部”,经过几个月的征战,或牺牲,或饿死,或被打散,这时只剩下100人了,其中还有八名是女战士。这八名女战士是参加西征的四、五军妇女团的余部。这个妇女团西征出发时有30多人,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行军和战斗,现在就剩下她们八人了。她们是:五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23岁)、班长杨桂珍(20岁)、班长胡秀芝(20岁)、原第四军被服厂厂长安福顺(23岁,朝鲜族)、战士郭桂琴(17岁)、黄桂清(20岁)、李凤善(21岁,朝鲜族)、王惠民(13岁)。在艰苦转战的征途上,她们自成一队,一直坚定地跟随着男同志前进,从不掉队。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时值深秋,寒风刺骨。由于几个月的激战和攀山穿林,大家都已经衣衫破烂。既然都快到家了,又是在比较安全的偏僻山坡上,周围几十里渺无人烟,为什么不生火取取暖呢?关书范思想麻痹了,解除了行军途中一条严格的禁令:宿营时不能生火。
大家在附近捡来干柴,燃起了篝火。有的烤衣服,有的弄热水,有的擦枪械……大家围坐在篝火旁畅谈着。冷云等几个女同志抓紧时间为男同志缝补衣服,能歌善舞的13岁小姑娘王惠民为大家表演了几段舞蹈,金世峰还从作战的图囊里取出了纸和铅笔,给八名战士各画一幅肖像……
一时间,荒寂的乌斯浑河岸边充满了活泼的生气。
谁都没想到,黑暗中,远远的一双眼睛却发现了河谷岸边的火光。发现者是汉奸特务葛海禄。他以前曾是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的副官,后随李华堂叛变投敌。他凭着自己曾在抗联生活的经历,便知道这些火光意味着什么。他立刻跑去报告了附近的日军守备队,并带着日伪军1000多人向我军奔来,然后潜伏在抗联宿营地周围的高处,伺机进攻。
黎明时分,抗联五军一师和妇女团的队伍已经开始行动。金世峰率先走向汹涌的河流测试水的深浅,看是否可以徒涉。而冷云和姐妹们收拾好行装,也向江边走来。
金石峰走进江流很快被江水吞没,他呛了一口水赶紧游上了岸,回头向岸上的冷云等人喊道:“这里不能徒涉,向别的地方试试!”
冷云和姐妹们听到他的话转身往回走,打算将情况报告给师长关书范。这时,枪声响起了。
敌人正沿着山边从两侧包围过来,但他们首先发现的是正沿山坡而下的关书范和他的队伍,全体朝山坡冲过去,而并没有看见冷云八姐妹。冷云及时地命令大家躲进江边的柳毛树丛,隐蔽起来。如果她们一直躲在柳毛树丛里,敌人是发现不了她们的。
但是冷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山坡上陷入重围的师长和男同志们。当她发现敌人正在围追关师长一行时,果断做了一个决定:将敌人引向自己,帮助师长和男同志们突围。她立即将女战士组成了个战斗小组,从柳毛树丛爬到江岸上。
冷云毅然命令道:“同志们,快!向敌人开火!把敌人引过来,让师长带着大队撤退!”她们突然从背后向敌人发起了袭击,江岸上射来的子弹击中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山坡上的关书范等人趁机一阵猛冲杀出了重围,冲进了西面的密林,可冷云八姐妹却完全暴露了。
1000多个敌人全部都向这8个女抗联战士转过头来,每一个敌人都在哇哇地叫着一步一步向她们逼近。
这时候,一小队抗联战士受命折回,居高临下向敌人发起反冲锋,试图杀开一条血路,将冷云等人接应出来。但日伪军已经占领了各险要处和制高点,他们以凶猛的火力扫射着,抗联反冲锋的队伍伤亡加重。
身处绝地的八名女战士看得清清楚楚,她们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很可能全军覆没。于是八姐妹一起喊道:“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冲出去!”
可是,解救他们的抗联战士却没有停下,而是发起了第二次反冲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冷云果断下令:“渡江!”只有渡江,才能牵制敌人的火力,让营救自己的同志们放弃营救,奋力突围。
女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了最后的子弹,投去了最后的手榴弹,然后转身向乌斯浑河走去。这时最小的王惠民倒下了,左胸涌出鲜血。当冷云去抱她时,又一颗子弹射来,击中冷云的左腕。郭桂琴赶紧扶住冷云。冷云用右手捂着伤口,坚定地说:“走!”这时候,主动担任掩护任务的胡秀芝也追了上来,臂膀负伤的她和安福顺一起架着年仅13岁的王惠民。
敌人意识到女战士们枪里已经没有了子弹,决定活捉这些女抗联,可是——
弹尽粮绝之际,八位女战士从她们隐身的地方站立起来,回头用蔑视的目光看了一眼敌人,然后转身,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坚定地向滚滚的乌斯浑河走去。没有口号,没有歌声,也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刚毅的眼神和视死如归的神情。
一切都很平静,却让敌人目瞪口呆。
八名女战士没有停步,走进了江水,江流淹没了她们的双腿仍然没有停步。江流吞没了走在最前面的人,后面仍然没有停住,她们一个接着一个,义无反顾地扑向了滔滔的江水。
日军指挥官歇斯底里地叫喊:“打!统统地打!”罪恶的子弹从女战士们的身后射来,从她们的头上和身边呼啸而过。她们忽而倒下,忽而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们的鲜血染红了乌斯浑河水……
周保中听到这里,极少流泪的他,忍不住落泪了。
当晚,他在日记里记下了冷云等八名女战士的事迹。最后一句是:“乌斯浑河畔的牡丹江,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几天后,被冷云等八名女战士用生命掩护突围的师长关书范,带着余下的二十几人安全回到了二路军总部。
师长叛变
周保中没有想到的是,关书范已经对抗日前途感到悲观,内心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
其实,关书范原本并非一个孬种。
关书范是吉林宁安人。1929年,17岁的他便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救亡运动,出任共青团吉东省委委员。1934年被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日本宪兵的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没透露半点党的秘密。后因身份未暴露,以“嫌疑人”的身份被保释,隐居在家,他却毅然离家参加了抗联。
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关书范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两次负伤,战功赫赫。因为过人的胆略和出色的才能,他很快走上指挥员岗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关书范率部纵横千里,驰骋疆场,成为叱咤风云的抗联骁将,深得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欣赏。一九三七年,周保中提名关书范任抗联五军一师师长,那年他25岁。
这样一个连坐牢受刑都不皱眉头,枪林弹雨都不曾胆怯的抗日勇士,怎么就开始动摇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西征的失利让他感到了胜利的渺茫。当他看到冷云等八名女战士走向乌斯浑河时,他预感到自己将来可能也会被敌人逼成“烈士”。他不怕受刑,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甚至不怕阵亡,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所有付出要有“价值”——就是说,这一切应该换来胜利。在他看来,面对强大的日军,如果自己所有的拼杀都是“无谓的牺牲”,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渐渐地,他原来对抗战胜利所持的所有信心开始融化。
他开始在部队中散布“抗战胜利遥远”“目前客观形势严峻,不能硬拼”等言论,还说什么应该“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则”,可以“和敌人暂时妥协,以保存实力”等等。他甚至向军长柴世荣试探性地“献计”说:“目前我军四面受敌,处境窘迫,早晚要被日军全部消灭,不如先向日寇来个假投降,将队伍保留下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柴世荣以为他就是说说而已,不相信他真的是这样想的,所以一笑了之,也没引起重视。
没想到,关书范还真不只是说说,他果真行动了。1938年12月上旬,他偷偷带着四个随从下了山,前往敌人据点三道通会见日寇特务工作班的头子小林。
关书范是吉东抗联的著名将领之一,多年来一直名列日寇悬赏捉拿的布告之中,如今主动前来投降,小林自然喜出望外。经过“协商”,关书范和小林达成抗联第五军投降的协定,并立即换穿日军军服,还与日军约好了受降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但这还只是一个意向性协定,最后敲定还得靠更重要的上峰。于是关书范又同小林一起到佳木斯,会见了日寇北部顾问,最终签订了投降协定。“协定”的内容是:接受抗联第五军投降,以五军为中心收编牡丹江抗联部队为独立旅,划定刁翎及土城子为特别地区,由独立旅驻防。
协定签订后,日军北部顾问还向关书范保证说:“我们不出动军队,完全相信关师长会将队伍带到特别区域。我们深知,你们的周指挥也是爱兵如子的。我们这样优待你们,免除你们在山中冻饿而死,我想你们的周指挥也会感激的,他最终也会走上你这条路,你是大大的明白!”
关书范的诡秘行动,被我军的内线获知,随即报告给了五军军部。军长柴世荣大惊,连忙向周保中报告。周保中立即召集吉东省委干部会议,他义愤填膺地说:“敌人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休想在这些民族败类身上得到!”会议一致决定:肃清部队中的动摇分子,开除关书范的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判处关书范死刑。随处捕捉,就地枪决。
然而,关书范却自以为是,满有把握地回来带兵了。
他以为自己“假投降”的“妙计”会打动周保中,进而同意他把部队带到“特别区域”。而关书范离开日军后,日军也满以为“讨伐”即将大功告成,“共产匪全灭”指日可待。他们甚至动员群众为“归顺匪”准备给养,只等关书范“率部归顺”,即可班师“凯旋”。
关书范和他的四个随从全部换上了日军的新军服,还刮干净了脸上的胡子。当初下山时他还有一点心虚,而此刻返回部队,他已经自信满满。他真以为自己为同志们做了好事,为绝境中的部队找到了一条生路,他认为一定能够说服五军军长柴世荣,同意将五军军部和一师交给自己,一同下山的。
他没想到,在他预定从佳木斯归来的前一天,抗联第五军又召开了一次党员紧急会议,决定建立军事法庭,等待着关书范的到来。
1939年1月16日,关书范等五人身着日军军服、乘坐日军小汽车直抵山下。下车后,他们满不在乎地向山上走去。
当喘着粗气爬上山头,走进指挥部密营时,关书范立刻愣住了,他看到的是正襟危坐的周保中,目光严峻,满脸杀气。没等关书范开口,周保中大声下令:“给我绑起来,送交临时审判委员会审判!”
关书范“扑通”一声跪下,连声喊:“总指挥,你,你听我说……”
“你诱骗五军投敌,你要葬送二路军,你死有余辜!”周保中怒发冲冠,一步步地逼近关书范,厉声痛斥叛徒。
看到周保中震怒中包含着强烈的痛苦,关书范有一丝后悔了,他不得不一一交代了自己下山后与日寇进行的全部交易。他还告诉周保中,日本人已经从他这里了解到了第五军大部分密营的地点,建议五军和二路军总部尽快转移。他还痛哭流涕地向周保中表示忏悔,希望党原谅他这一次的过错,他说自己还年轻,愿意做一个普通的抗联战士死在战场。如果总指挥不能答应他的请求,就给他一个痛快,他不会有一句怨言。
但在周保中看来,关书范的叛变是不可饶恕的。他想到为了救他而宁死不屈、毅然投江的冷云八姐妹,更是怒不可遏。周保中当众宣布了关书范叛变投敌的罪行,然后下令执行枪决。
关书范,这个曾经为抗日救国出生入死却没能保持信念与气节的叛徒,就这样结束了他本来应该很光荣最后却很不光彩的生命,当时的他还不到27岁。令人痛心!
当时抗联正处于最严酷的时刻,哪怕一点点动摇都不能纵容,任何人的叛变都不可宽恕,哪怕他曾经为抗日立下过赫赫战功。周保中的果断处置,使抗联第五军和二路军避免了一次大崩溃。他在危急时刻,挽狂澜于既倒。
在关书范被枪决的那一刻,周保中内心非常痛苦,他甚至流泪了,毕竟曾经是自己的爱将。但抗日大业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当晚,他写了一篇2000多字的日记,记录了关书范的生平,包括他的战功和罪恶。这篇长长的日记是这样结尾的:“抗日救国不可侮,政治立场不能变,军事纪律不能苟且,将关书范就地执行枪决,翌日集合五军刁翎部队全体宣布罪状,并竭力整顿内部意志,为党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效忠到底。”
尾声:战友重逢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势。在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中,行进着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叫“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是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终获胜利。
8月底,周保中专程赶到长春,来到伪满的军政地下室,去瞻仰两件特殊的战利品——泡在防腐液中的两颗头颅。
这是被日军割下的杨靖宇和赵尚志的头颅。
曾经叱咤东北大地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三位战友,终于重逢了。
“我们胜利了!”周保中在心里对战友说。
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周保中,极少流泪,此刻的他却热泪滚滚……
2022年2月22日-3月1日
来源:镇西茶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纵观刘伯承与彭德怀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与职业军人生涯,他们间其实存在着鲜为人知的误会。红军时期的“土洋”之争历史的阴影始于1933年2月开始的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 北京西郊那座戒备森严的什仿院,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阵阵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
- 编者按: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
- 编者按:高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1905年生於陕西省米脂县武镇乡高家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母亲去世。作为脚夫小商的父亲,似乎比普通陕北农民的眼界略高一档,他没...
- 尖端武器井噴!大國利器組團亮相。歲末年初,一系列強軍重器集中亮相。新年第一天,官媒發布,中國海警首次在黃岩島起飛艦載機。上周,多款新型戰機首飛。去年12月27日,全球...
- 编者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
- 耿飚与夫人赵兰香新的一年,重温著名的“耿飚之问”。耿飚是老一辈的革命家,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也是如今领袖政治生涯开始时的老首长和导师。耿飚当年与杨得志、罗...
- 编者按:在延安整风审干中,康生有个“发明”,叫做“抢救运动”,整了一大批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张闻天曾为此同他发生过一场激烈争论,对康生把那么...
-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后,王明对自己严重的历史错误仍然缺乏认识,拒不接受党的批评和帮助。王明建国后虽然在政法战线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对于过去的错误却一直拒绝做出...
- 1教员在湖南读书的时候,和萧子升的关系非常亲密,不仅在学校里谈经论道,还结伴穷游湖南五县。可以说,萧子升就是教员的第一批亲密战友。然而在1920年代,教员和萧子升分道扬...
- 当兵是为了什么?有人说,当兵就是为了拿工资,这是一份工作。这话肯定是错的,至少对于解放军来说是错的。因为只为了钱而打仗的军队,战斗力约等于零。你想都想不到这种军队...
- 九九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有赏菊、插茱萸、放纸鸢等传统娱乐活动。在饮食上,除了必不可少的重阳糕外,各地还有不同的重阳传统美食来庆祝这...
- 1962年8月15日,雷锋驾着卡车执行完任务,和战友乔安山一起回到了驻地。那时已经11点多,连长看到两人着急忙回来,肯定还没吃饭,于是让他们先出去吃饭。可雷锋看到卡车上到处...
- 全世界最聪明的犹太人,竟然因为这三个原因,被西方厌恶了2000年。而犹太人在融入西方这一点上,也从未松懈过;如今他们已经完全接受西方的一切,但仍然得不到欧洲人的接纳。...
- 历来史学界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佛教是从印度西传而来,经中国发扬光大,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印度诞生的佛教是释迦牟尼当年为了破斥印度的迷信而产生的,并不是他们本土的文化,...
-
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石家庄演出涉嫌欺诈:名头是编的,搞错参演人…
去年年底,一个在中国国内被冠以“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这个唬人名字的外国乐团,在河北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他们在石家庄演出时,因为表演水平“太水”,气得现场的中国观... - 功夫不大,来到一处典型清末民初的楚风式建筑,砖混马头墙提拉成型,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灰墙玄瓦,高垛翘脊,韵味古朴,精巧融合于自然,独显鹤舞飞檐之格风,沉浸于...
- 请点击上方“聼風樓”,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这是纽约邮报的报道,自焚美军的生前好友,于周二接受采访。下面是采访原文:这位朋友从十几岁起就认识布什内尔,他说自己原...
- 来源:远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蒋经国,蒋介石的亲儿子和事业继承人,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年仅15岁蒋经国就被蒋介石亲手送到了苏联留学,随后加入了苏联共产党.蒋经...
-
为吹捧杨贵妃,李白写下28字肉麻诗,成诗坛“拍马屁”巅峰之作
本文转自:有画说文史不知道在你印象当中,大诗人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狂傲?潇洒?豁达?乐观……我想这些关键词,都可以放到李白的身... - 作者 胡展奋 原载于《萌芽》杂志1991年1月号 1991年5月开始连载于《南方周末》。后被《明镜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星岛日报》等转载,遂成世界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