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堂,毛主席的无间地狱

繁体

前四卷读完,意犹未尽,所以,又想办法读到了建国后的部分,最终完整读完了“屠龙术”的第一遍。

说实话,建国后的内容读起来跟建国前感受很不一样,读完五味杂陈。想法很散,先以点记录,今后有时间再更系统的整理。

我们的天堂,毛主席的无间地狱

关于毛主席:

1. 看完明白了为何过去了这么多年,依然那么多老百姓,尤其是底层的老百姓依然如此怀念毛主席。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工农阶层当家做主奋斗终生,终身的革命者,并且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个话我在前两篇中就有说过,整个看完,更加坚定了这个基本判断。

2. 未盖棺,他给自己定论,说自己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把蒋公打败,赶到小岛上;同时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赶回家;二、发动了wenge。第一件事异议的人不多,留个小尾巴,第二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两件事都没有完成,只能留给“下一代”。后期关于对他晚年昏聩、犯错误的评价,从这些话中能看出他自己是不认可的,我通读下来,同样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晚年的他,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3. 他早已把后世评价置之度外,并且早已做好了跌得粉碎的准备。斯大林的结局他很清楚,甚至,发动文化大革命在他看来,是在自己见上帝前能为工农阶级做的最后一搏。这么一个人,被工农阶层捧上神坛,说实话完全在情理之中,设身处地的去想,换做自己同样会有这种感受。

4. 关于个人崇拜的问题,苏联老大哥就有先例,好的和不好的,主席老人家自然也非常清楚。在他跟国外某国政要还是斯诺谁(具体记不清了)有提到过。大致原因就是他心里其实是不希望如此的,最终的结果如我们看到的这般,也是政治斗争需要。此处不展开。我通篇看下来,愿意相信这点。从这个角度看,你也知道只要是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工农阶层的,他可以成为任何形势需要他成为的样子,他早已幻化为一个符号。

我们的天堂,毛主席的无间地狱

5. 他对群众是真的信赖,敢放手发动群众,不怕群众,也一再告诫各级官员不要镇压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说说而已。

6. 他的一生配得上几百年出一人的伟大。

关于他的时代:

1.他的时代完全是按照他的理想打造的,放到现在的时代看,你会觉得那简直是一个人间奇迹,是在现实世界对于构建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度的大胆尝试。他的时代,中国80%以上是工农阶层,经过他30年的不懈努力,这里变成了工农阶层的天堂,同时,成为了资产阶级的地狱。

2. 再伟大的个人、组织都有路径依赖,建国后,亲苏的选择,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路径依赖,就是建国前路线以及政治主张、纲领的一个自然延伸,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了一种对共产主义同志本能信任的倾向,即便去见这个傲慢的老大哥两次都不是太愉快。

3. 在六几年的时候跟斯诺的一次谈话,他自己也承认:在打仗、阶级斗争、统一战线方面,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经济建设上,他也不知道怎么搞更好,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方法,就是在试,实践中不断调整。

4. 他的时代始终在对抗人性,这个长期看是否真的好,或者度如何拿捏才能发挥其中的好,我从自身经历来看,觉得难度很大。其实与其用大家讳莫如深的那个词,我看完,更直接的感觉是,这不光是一个文化方面的运动,其实是一次思想的大清洗,而思想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物。在我看来,按照他的方法做,在人民逐渐积累物质财富,能够有机会去思考、去追求更美好、更丰富、更多元生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不小比例的人群出现资产阶级的倾向,那么这些人就成为潜在打击的对象。他自己也很清楚,所以才说,这种运动每过几年都要搞一次,否则清理不干净。所以,这个方式的闭环逻辑就是“变富-清洗一波”的循环,最终筛选出来的是既能持续创造出财富同时还得在变富后依然任劳任怨的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点私欲的群体,而那些变富就“变坏”的人会在一轮一轮的清洗中被消灭,这是我理解的当时那个环境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当然,要承认的一点是,如果可以一直与世隔绝下去,那么这确实是一个理想国,最终的状态是很美的。但这种对异端进行最纯粹的清洗,本身的价值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的天堂,毛主席的无间地狱

5.后期党内高层思想也分化比较严重,这个应该一方面超了他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让他比较痛心,他也用了雷霆手段去处理。但,在我看来,这种处理方法其实始终不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方法,至于如何能够长治久安,我猜他自己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所以只能打算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

6.他的时代给我的感觉,必须需要领导人高度的把控才能把船开好,需要高度人治的时代,整个国家的运转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政府,可以想象政府的运转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因为行政化力量极强,市场完全发挥不出力量(可以认为几乎没有市场),所以,生产活动始终在左右之间摇摆,不是过剩就是短缺(当然,建国初,一穷二白,短缺为主,但更多是结构性的,A物品短缺对应B物品过剩),所以,领导人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去滞后应对,通过新的行政化力量去对冲之前的行政化力量。

7. 如果一个事情的解法或许不唯一,但你手上目前只有这一个方法但代价很大,你是会继续寻找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还是就直接用目前这唯一的解法?主席选了前者,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否合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这一定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大我小我对于个人而言顶多是命运的选择,但对于一个手上握着几亿人口的组织而言,代价就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

8. 越纯粹的政策,造就越纯粹的结果,无论是好的结果或是坏的结果,同时代价也越大,最终获得的评价也一定最分化。纯粹的另一面是极端,有人说他是上帝,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把他捧到天上,有人把他踩进泥土,有人说他是救世主,有人说他是杀人狂魔,原因就来源于此。同时,越纯粹的政策,也必然带来越不包容的社会,异类将没有容身之所,社会走向一元而非多远。这从整体层面看并没有一定的好坏判断,无非在于个人偏好。

基辛格说过:“中国始终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深以为然。通篇看完,越来越觉得,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给中国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及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后面的领导人始终在左右之间拿捏着分寸,那种平衡感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会成为党之后发展过程中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因此,前路,值得在谨慎的基础上更乐观一些。

来源:小帅读毛选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