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持续发酵,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然而,知名评论人司马南深夜发表的一篇文章(司马南:中储粮起风了,建言中央政府调查组),却将这场风波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7月2日,新京报一则深度报道揭露了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的惊人内幕:
一辆油罐车在宁夏满载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大豆油运往他处。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更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舆论一片哗然。
中储粮作为央企,其品牌形象和公信力瞬间跌至谷底。面对舆论压力,中储粮迅速表态,称将全面调查此事,并开展专项大排查。
然而,公众对于中储粮的回应仍持怀疑态度,要求彻查真相、严惩不贷的呼声此起彼伏。
央视、人民日报等各种官媒下场:这与投毒何异?
但就在舆论持续发酵之际,司马南于7月9日深夜发表了一篇长文,却点燃了老百姓心中的怒火。
在文章中,司马南首先强调不应急于下结论,而应等待中央政府的调查结果。他认为,爆料媒体的报道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况,而下游公司的声明也语焉不详,不能作为定性的依据。
同时,他提出疑问:“运输车是谁家的?”认为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清楚责任方是谁。
随后,司马南进一步提出,爆料记者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怀疑是竞争对手或境外势力故意放出的消息,目的是抹黑中储粮。他建议对爆料记者、煽风点火的网络大小V,以及与中储粮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调查。
此外,他还建议国务院增加网络主管部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参与,倒查20年网络信息和舆情,以监测全网并整治网络风气和舆论导向势力。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司马夹头这货是在出馊主意,目的就是为了混淆是非,把媒体和大众的视线引向错误立场。
又玩意识形态这一套把戏,完全学会美丽国精髓,出了事就向外国甩锅,这都是别人的问题,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太离谱了!
因此,司马南的这篇文章迅速在网络上遭到炮轰。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司马南的言论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显示出他对公众健康的漠视和对食品安全的无知。有网友直言:“司马南这是又坏又蠢,真是国人的悲哀!”
网友们指出,无论油罐车是否属于中储粮直接所有,中储粮作为上游公司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食用油关乎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中储粮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试图通过转移视线来逃避责任。
此外,还有网友们还对司马南建议调查爆料记者,和竞争对手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他们认为,记者的职责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而司马南却将矛头指向了揭露问题的媒体和记者,这无疑是对舆论监督的公然挑衅。
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其职责就是揭露真相、监督权力。如果因为报道了不利于某些方面的内容就受到打压和追责,那么社会的公正和正义将无从谈起。
同时,将问题归咎于竞争对手和境外势力更是无稽之谈,只会进一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他们认为,司马南的言论实际上是在为中储粮开脱责任,试图转移公众的视线。更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司马南这是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面对这场风波,一些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专家还强调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他们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不仅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一次对公众信任和社会责任的考验,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像司马南这样又蠢又坏的人,居然还能占据国内舆论阵线,频频夹带私货,试图洗白那些肮脏不堪的利益输送群体,真是国人的悲哀。
司马夹头一日不出,国无宁日!
来源:体制内老陈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1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1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 西城大妈发现一个潜伏在中国军工国企的殖人,她全家,居然一边吃中国的饭,一边辱骂中国。她的身份很特殊。她微博叫@神圣午睡 ,是微博大V,居然有150万粉丝。她的真实身... 2024-11-21
- 有些自媒体说张一鸣退休了,这个喊话对象错了。如果做人作文到这个程度,那起码的廉耻都没有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从任何角度讲,张一鸣都是字节这个庞大机构的创... 2024-11-21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反思(根据一个传承人真实经历改编,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尽管我内心依然充满活力,但有些事情即便经过几天的冷静思考后,仍旧难以释怀。原本我并... 2024-11-20
-
酒店偷拍黑产调查:毫米级摄像头随便买,“只要钱到位,定制需求都可满足”
售卖微型摄像头的网店在页面标注“请勿做违法用途”警示语的同时,仍以“安装不显眼”“找得到,我吃掉”“超清录像、看清人脸、超长待机”“无灯录像、不闪光”“短薄、瞅不... 2024-11-20 - 报复社会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防不胜防。这些“个人恐怖分子”,社会中的“独狼”,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这些人的行为逻辑有什么共性?本文选了2015-2019年间的20... 2024-11-18
-
山西太原市清徐县政府门前花1305万建仿真椰子树等,中央点名通报后连夜拆除
11月12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山西太原市清徐县违规使... 2024-11-13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部长换了多少茬,已经记不清楚了,每次新部长上台后都大谈教育改革。对他们的上台讲话一直关注。而如今对教育部长是谁都不愿知道了,从失望到撤底失望... 2024-11-13
- 2024年11月11日19时48分许,珠海发生一起驾车冲撞市民重大恶性案件。12日,珠海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案件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11月11日傍晚7点50分左右,恰好是很多人吃过... 2024-11-13
- 导读:近期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在大连联合召开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足球领域赌球、假球等违法犯罪情况,以及对61名涉案足球从业人... 2024-11-11
- 一,昨天在文章里写了村支书被立案7.7万人,一位老读友说,这个数据是欠妥的,因为按照这个比例,一个地级市有接近200个村支书被查,这是不可能的。到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上了... 2024-11-09
- 从今年三月起,张核子频频在网络上公开露面,发布了多个“自证”视频,回应多年来外界对他的质疑。可能有人要问了:张核子是谁?他做了哪些事情,令其饱受外界质疑?雄兔脚扑... 2024-11-05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生。江苏镇江人,中国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本文发表于2009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并不是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人... 2024-11-22
- 北大这帮精英,因为面子之争,都被别人卖了,还在高兴数钱。(一)北大灵魂这需要从北大历史去寻找,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当时知识分子寄希望... 2024-11-22
- 我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表面上看占尽人口红利,其实背后隐藏着一场深层的人口危机,目前总和生育率仅为1.0,不足维持人口更替标准2.1的一半,而结婚率又创新低,加上经济进入... 2024-11-21
- 有些自媒体说张一鸣退休了,这个喊话对象错了。如果做人作文到这个程度,那起码的廉耻都没有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从任何角度讲,张一鸣都是字节这个庞大机构的创... 2024-11-21
-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县,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国际上流行一句对...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