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繁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山西省中医院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春捂”,是指春天气便乍暖还寒,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加之常有春寒侵袭,若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因此春天尤其要注意防风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宜骤减。

春捂,应该捂哪里?

脖子(大椎)守住全身阳气;腰部(肾俞)补充生命原动力;肚脐(神阙)培元固本,回阳和胃;三明交、涌泉、脚踝(三阴交)滋阴,大补肝脾肾;脚底(涌泉)寒从脚起,温暖全身。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Hello August

02

秋 冻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秋冻”,是指立秋天气渐凉,不要急于增添过多的衣服。适宜地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提高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从而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秋天处于炎热和寒冷的交界处,早晚的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如果此时穿得太厚,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冒汗。身体里的热气往外散发,反而造成体质虚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办法对抗后续的严寒。所以刚进入秋天,适当穿薄一点,能加速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到冬天就没那么怕冷,身体也会更加强壮。老人养孩子,总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也是同样的道理。

640.gif

一、温度原则

所谓过犹不及,春捂秋冻也要讲究适度。不捂不冻不行,捂过头冻过头也不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气温变化来进行,从而保持人的体温在相对恒定的37摄氏度左右。正常来说,春捂秋冻可以遵循8-15原则。当昼夜温差超过8摄氏度,记得要多捂一捂。这种情况下,气候变化无常,很容易诱发流感,穿得厚实一些也能抵御寒气入侵。当最高温度超过15摄氏度,并且维持了1~2周的时间,这意味着气候逐渐稳定,此时就可以不用捂了,可适当地减少些衣物。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图片

二、穿衣原则

这里推荐洋葱穿衣法,老人小孩儿都适用。也就是要像洋葱一样,穿多几层。每层的厚度差不多,一方面两件衣服之间形成隔绝冷空气的夹层,起到保暖作用。另一方面,穿上一件衣服或者脱掉一件衣服时,体感的温度是逐渐变化的。否则,如果里面穿了特别薄的衣服,外面套着厚外套,跑动后出汗了,不脱外套太热,脱了外套又太冷,容易着凉,最外层可以穿个小坎肩,既保暖穿脱也方便。此时可以通过摸后颈,判断冷热:

后颈温热:说明穿得刚好;

后颈出汗:说明需要适量减衣;

后颈有点凉:可以适当加衣。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哪5处绝不能冻着?

图片

三、部位原则

“秋冻”时,有些部位是要避免着凉的。夏天很多人为追求时髦,会穿露肚脐、露脚踝的裤子。天气转凉之后,腹部、脚踝、膝盖、颈椎这些部位一定不能挨冻。腹部受凉后不仅会出现腹泻、疼痛等慢性问题,女性还会加重月经期的不适症状。很多人体质偏弱,到冬天就会手脚冰冷,所以脚部保暖不能疏忽。脚上有很多条经络,寒气很容易从此进入。鞋跟高一些,隔绝地面阴寒之气,穿高腰的袜子,护住脚踝。睡前热水泡泡脚,并记得及时擦干,特别是脚趾的缝隙,避免水湿积聚。最后是颈椎,这也是我们身上最脆弱的地方,受凉后容易引起肩颈部的不适。

图片

四、防湿邪贼风

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还有很多,此时须防湿气阴邪。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等。

秋夜有的人爱开窗睡觉,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阵阵凉风吹起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图片

五、头要凉

让头部尽量适应温度的变化。别太捂着,古人此时有“勿戴暖帽”之说,不要稍微有点降温就马上戴很暖的帽子。有大风的时候,可以戴单帽。等到真正冷下来的深秋和冬天,再去戴暖一点的帽子。

图片

六、肚子忌太满

秋风已凉,人的胃口也会比苦夏的时候好很多,忍不住就吃了很多。殊不知吃得太多,其实身体并不需要,代谢不掉的就会堆积在身体中,越来越胖,越来越痰湿。特别是已经降温的秋天,吃的太撑,人的气血都会聚集到脾胃去帮助消化,卫外的气血就少了一旦受凉,很容易就感冒了,而且是那种久久不愈的感冒。

图片

七、特殊人群

秋冻虽然好处多,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宜的。每个人体质不同,阴阳状态也不一样。像上了年纪偏阳虚的人,如果过度秋冻就容易着凉。体质虚弱的老人、孩子、孕妇、阳虚怕冷、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病等类人群,也不宜强行秋冻。代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保暖,盲目冻,可能导致血糖无法稳定而加重病情。

Hello August

我们还是要顺应四季来进行养生。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特别家教939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冻一点,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但是“春捂”并不是简单地多加衣物,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春捂”呢?

气温:15是“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初春时节,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所以老师、家长应该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孩子们增减衣物。

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初春的天气,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又可能寒流涌动。面对这“百变”的春天,如何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服呢?保健专家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做好“捂”的准备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以及持续降温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它们会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捷足先登,侵犯孩子的健康。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就开始,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毫无意义。

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衣服应随着气温回升慢慢地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幼儿春季穿衣准则

在穿多少这个问题上,我们平常认为的“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其实是个误区。三岁以上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表达冷暖,应多听听孩子的感受,不要盲目捂着。

医生建议,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够,有两种办法:一摸锁骨二摸背。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不多不少;如果后背干燥且温热,穿得也正好,如果后背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了。

一般情况下,幼儿穿衣服遵循下面的原则:

相同的气温,新生儿穿的比成人多一层;

不足1周岁的幼儿颈部温热而手脚偏凉是正正好的,如果手脚较热,可能穿多了;

1~3岁的幼儿动个不停,穿的衣服比大人少一件;

3岁以上的幼儿和成人穿的基本相同,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其一是因为幼儿园的活动较多,孩子们跟着老师动动手动动脚,非但不会冷,反而会有些热;其二是为了适当锻炼幼儿的御寒能力,以增强孩子的体质。

幼儿穿衣的注意事项

早晨起来给孩子穿上的衣服不要随便脱掉,尤其是孩子感觉到热或者已经出汗时,更不能马上将衣服脱掉。老师和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安静下来,等待自然消汗后,方可脱衣。

在冷热不均的环境中,孩子从冷的房间进入比较热的房间,要提前帮孩子把衣服脱掉,否则等到出汗再脱就很容易感冒。

孩子比大人稍晚几天减衣服是比较稳妥的,如果大人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的话,这时再给孩子减衣服也不迟。

建议老师和家长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气温有明显增高,早晨起床时就不要给孩子多穿衣服,因为半途给孩子脱衣服很容易导致孩子受凉感冒。

当不知道该给孩子穿多少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可以这样做:你穿与孩子差不多厚薄的衣服,静坐一会儿,倘若既不感觉冷,也不感觉热,说明孩子穿的衣服厚薄正合适,孩子可以比你多穿一层单衣,切不可相差悬殊。孩子虽然没有成人耐寒,但孩子始终在运动状态,穿多了自然就会出汗,出汗是导致孩子感冒的诱因之一。

春季穿衣怎么选?

根据实践研究显示,26是孩子合适的穿衣温度,既不会受冷也不易出汗。

三暖二凉原则

所谓“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二凉”即头凉心胸凉。前者重点在保暖和保护脾胃神经,后者的重点在于散热和维持呼吸正常。

贵“暖”不贵多

衣服的保暖性要好,但数量要尽量减少。试想一下,孩子浑身被裹得动弹不得,老师在午睡的时候应该怎么脱?少脱几件,孩子睡得满身大汗,多脱几件,醒了穿好衣服,反而更容易感冒。

家长须知:春捂秋冻,春捂究竟怎么“捂”?(特别家教939期)

孩子穿衣攻略

给孩子的衣服不仅要温暖,更要舒适,孩子的小手小脚都在发育阶段,过硬过紧的服饰都会使血管肌肉紧绷,不仅压迫四肢,有些还会压迫到内脏和神经。

给孩子穿得漂亮不如穿得舒服,孩子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更要穿得安全。

建议:少点缀的套头衫、毛线衫

不建议:带长帽带的连帽衫、有水钻、亮片装饰的衣服。

给孩子穿的衣服要少些装饰多些实用性,脖子或帽子上有绳带的衣服容易在幼儿玩闹时发生危险,多余的装饰物也可能会带来划伤和幼儿误食。家长要记得在给孩子穿衣服时,检查纽扣、拉链的牢固性,防止脱落后刮伤孩子。

建议:宽松的棉裤和羊毛裤、宽松的运动裤。

不建议:牛仔裤、紧身裤、背带裤、连裤袜。

妈妈们都想把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殊不知这些裤子都不适合孩子。且不说牛仔裤又紧又硬,既不方便穿脱也不利于孩子活动;背带裤过于繁琐,不利于孩子学习穿脱衣物,而且一旦没有穿好,背带有可能会勒住孩子、上面的金属纽扣也有可能误伤孩子。宽松的运动裤既方便活动又方便穿脱,春天时还能在里面套秋裤,既保暖也不会紧裹在幼儿身上,是春季的最佳选择。

还有,这些着装也要尽量避免:

带拉链的下装

对于精细动作还没完全发育成熟的幼儿来说,拉链过程很容易夹到皮肤,小男孩子更容易因此受伤。

带扣子的裤子或裙子

幼儿园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午起床都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然后进行下一项集体活动,孩子如果因为扣扣子而耽误了时间,会有挫败感。

紧身衣

紧身衣服小女孩穿得比较多,一是容易给孩子的身体造成压迫,二是孩子无法轻松穿脱。

长裙

孩子自己行动不便,万一绊倒自己,容易碰伤别的小朋友;奔跑玩乐时,别的小朋友也容易踩到裙边,引发意外事故。

孩子睡觉时

最好不让孩子穿着针织毛衣、毛裤或比较厚的睡衣睡觉,也不能给孩子盖得过厚,或室温过高。

孩子睡着了后,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汽车座椅中,都应该避免让孩子受风。

孩子刚刚醒来,不能马上安排到户外去,而应该让孩子在室内活动一会儿后再出去。

孩子白天睡觉时也应该脱去外衣,盖上薄被,醒后马上把外衣穿上。如果穿着外衣睡,即使穿得不少,不盖上小被子也容易受凉,起来后会感觉更冷;如果穿着外衣睡觉,盖上被子,起来后不加衣服,孩子同样也会感到冷。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睡觉时都要脱衣盖被,醒后出被窝穿上衣服,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凉感冒。

孩子运动时

大人要给孩子穿吸汗性强、透气性好、宽松舒适的运动衣。孩子做运动量大的游戏时,如跳蹦蹦床、玩体能训练等,都要事先减少衣服。

当孩子玩得满身大汗时,千万不要急着脱衣服,而应该立即把汗擦干,等孩子安静下来后,待汗水还没有完全下去时,就把外衣穿上,这样才不至于感冒。大人看到孩子感觉热或出汗就马上就给孩子脱衣服,这是错误的。

让孩子出汗后马上洗澡,也是感冒的诱因。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然后再洗澡。出汗时一定要用温水冲洗,绝不能用冷水。不要马上给孩子喝冷饮,吃冰激凌。

温馨提示

家长进门后抱孩子前要先洗手,避免将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孩子。春季给孩子穿衣,要记住“下厚上薄”。因为孩子一旦肚子着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而且,孩子的腿脚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头部捂得过热,容易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或风和日丽的室外,大人要让孩子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同时,孩子肚子、背部和腿脚要穿厚一些,头部和心胸口要相对穿薄一些。

部分内容来源:学前云教研、图片来源:摄图网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