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秋,一位名叫谢和赓的中国人与妻子王莹在美国被捕。美国当局威逼二人立即加入美国国籍,遭到拒绝后,准备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对夫妻俩投入监狱。
不久,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谢和赓夫妇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多年后随着相关档案揭秘,谢和赓曾是“小诸葛”白崇禧的秘书。
周总理为了营救他,甚至不惜下令用战俘进行交换……
代号“八一”
1912年底,谢和赓生于广西桂林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因家境殷实,加上父辈祖辈都是读书人,谢和赓自幼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受到时代的影响,谢和赓的多位家人先后参加革命。比如他的二哥谢振武于大革命时期在广州求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桂林后传播马克思主义,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英勇牺牲。
谢和赓受到二哥的影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2年底,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加入冯玉祥等人组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担任吉鸿昌的秘书。
在此期间,谢和赓与共产党人宣侠父来往频繁。受到后者的影响,他于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随着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失败,谢和赓与吉鸿昌、宣侠父等人被迫转移。
中共中央北方局考虑到谢和赓是南方人,家里与国民党新桂系首领白崇禧有些渊源,就安排他回桂林打入新桂系。
党组织的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后,周恩来对此非常重视,同意谢和赓回广西工作,并委托他一个重要任务:打入新桂系核心机关,务必拉拢或说服新桂系上层人士,让他们接受统战工作的安排。
周恩来还给谢和赓取了一个代号“八一”,直接受到周恩来与李克农的单独联系与领导。
受领任务后的谢和赓先前往山东泰山,与冯玉祥取得联系。冯玉祥给白崇禧写了一封推荐信,还当场打电话给李济深,请他向李宗仁、白崇禧推荐谢和赓。
经过这么多“老资格”的共同举荐,加上谢和赓本身又是桂林人,1934年初秋,他如愿在南宁见到白崇禧。谈及过往,白崇禧认为谢和赓是一个很出色的爱国青年,先后安排他在广西工商局和建设厅工作。
白崇禧
工作期间,白崇禧的夫人马佩璋也非常欣赏他,极力撮合谢和赓与自己的表妹。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谢和赓与马佩璋的表妹结婚,二人仅相处一年半时间便分居。
1935年初,宣侠父调任香港任中共华南工委书记。“两广事变”后宣侠父赴南宁与谢和赓接头,被白崇禧委任命为广西绥靖公署上校参议。
在白崇禧身边工作的日子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很快电召白崇禧赴南京,商量抗日大计。李宗仁等新桂系军政要员认为这是蒋介石调虎离山之计,一致反对白崇禧离开南宁。
谢和赓则认为中国已经到了民族存亡的危险时刻,抗日将成为国共两党与全国人民最高利益的迫切需求,蒋介石不敢也不可能与抗日大业背道而驰。所以他强烈建议白崇禧应该立即赴南京,和蒋介石共商抗日大计。
1937年9月,白崇禧动身南京之时,专门带上谢和赓,让他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
1937年10月,谢和赓为了执行党中央交给他发动全国人民的抗日宣传鼓动工作和抗日文化运动的任务,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全民军事总动员万言书。他以蒋介石大本营秘书兼白崇禧副参谋总长机要秘书的名义,把这份万言书转呈给蒋介石。蒋介石详细阅读后接纳相关方案。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谢和赓还多次为白崇禧起草重要讲话稿。有些讲话稿谢和赓拿捏不准细节,还请周恩来亲自修改。
换言之,白崇禧在抗战期间的一些重要讲话稿是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改。
往后数年,谢和赓与宣侠父二人一起在新桂系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他还推进中国共产党与新桂系的抗日合作。
身陷囹圄,周总理不惜一切营救谢和赓
1942年春,李宗仁、白崇禧产生出资送谢和赓出国深造,利用其将来更好地为新桂系效力的想法。白崇禧先后向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和财政部次长俞鸿钧打招呼,请他们予以方便。
最终,谢和赓前往美国留学。离开祖国前,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找到他,希望谢和赓出国后,将中国抗战真实情况与抗日根据地的事迹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
到达美国后,谢和赓与爱人王莹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费城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学习,时常在《亚洲杂志》《纽约星报》上发表关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评论,大力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为我党争取到许多华侨和美国民众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总理托人传递消息,希望谢和赓夫妇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谢和赓夫妇得知这一喜讯后立即准备动身,由于美国方面的阻挠,遂未能成行。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谢和赓夫妇大力揭发和批判美帝国主义的种种反华反共言论,宣传新中国各方面的成就。正因如此,谢和赓夫妇上了美国当局的“黑名单”。
1954年秋,他们二人身份暴露,美国当局威逼二人加入美国国籍,遭到拒绝后被投入监狱。
1954年12月,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有关部门与美国方面交涉。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与干预下,谢和赓夫妇终于回到祖国。
据党史文献记载,周总理为了保证夫妻俩的安全,甚至不惜决定使用“交换战俘”这一不合乎常理的手段。
为何会说交换战俘是不合理的?可以这么想,能被美国政府接受的战俘,其身份和地位尤其是身上所携带的一些机密,必定非同凡响。
若是能留住这些战俘,必定会给我党在统战工作,尤其对美方面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帮助。然而,为了营救谢和赓夫妇,周总理还是破例开了先河。
因为党中央一贯坚持的路线方针便是“命比天大”,先把人保住,回到祖国后凡事都可以从长计议。这与一向唯利是图,派系林立的美国政府有着天壤之别。
回国后的谢和赓被安排到外交部工作,妻子王莹安排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2005年11月,谢和赓因病逝世,享年93岁。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来源:《文史精华》2006年第02期作者:何立波原题:《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贺龙回忆:“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即使在战斗最...
-
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办公厅一些老同志建议把它列为《杨尚昆回忆录》的一章,得到杨尚昆的同意。1996年12月,1997年3月、5月,杨尚昆三次同...
- 来源:红军旗
- 摘要:人们习惯于认为,潘汉年当初如果没有擅自见汪并长期隐瞒此事,就会终身太平无事甚至官运亨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即便没有擅自见汪一事,也决不会善终...
-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
-
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陈毅怒斥:糊涂,不可原谅
1955年,公安部忽然派人秘密包围了北京饭店。当天有不少客人在,这个突发事件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北京饭店进了什么通缉犯?不久,公安部的同志从北京饭店带走了一个男子... -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甲骨-曾经风靡清朝末期的“神药”,能快速止血生肌,如今为何消失了?
我国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医学的理论知识,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医学理论体系。直到目前为止民间依旧流传着许多药理知识,随着... - 我曾经说,西方伪史是西方学术界有组织有系统的历史文化伪造体系。以下这个伦敦出版的梅森文件,撰写于1723年,所叙述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话语,提供了后来西方伪史体系的系统...
-
如今的汽车市场,在汽车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各大车企们不得不牺牲部分利润,选择“烧钱”来降价,以此来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但是造车如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
-
2010年卡廷纪念会:总统在哀悼路上遇难,黑匣子录音还俄罗斯清白
2010年4月10日上午9时27分,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从首都华沙飞往俄罗斯卡廷纪念馆的专机,正式开启了距离700多公里的特殊之旅。之所以特...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情局在中国西藏实施了以准军事行动为主线的隐蔽行动,不仅直接引发了西藏地区大规模叛乱的滋生和蔓延,而且策动了十四世达赖的叛逃。在西藏叛乱被平息之...
- 傅索安,毛泽东主席首次接见的红卫兵中的一员,中国一个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个很具号召力的活跃分子。因为挑起村民械斗,她叛逃到前苏联,成为了一名克格勃特工并且参与了...
- 2023年11月23日,原本是法院通知的李璐(化名)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二审开庭的日子,但在开庭前夕李璐家属接到通知,开庭时间延后。2019年初,32岁的李璐举报称,其...
-
左宗棠收复新疆,赵尔丰收复西藏,虽落赵屠户骂名,却保一方平安,功在千秋
没有左宗棠,我们将失去新疆。但多少人知道,若没有赵尔丰,我们现在去西藏也是需要护照的。提起赵尔丰,了解历史的会想到“赵屠户”、“平叛西藏”、“四川保路运动”、“成...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大鼓原生态 沧州木板书韩伟:上一回听过了余音绕梁的西河大鼓,那真叫一个韵味十足。...
-
元末红巾起义军群雄乱斗,元政府内部也互相倾轧-朱元璋成了“捡漏王”
导言元朝末年,吏治腐坏税负复杂,再加之黄河泛滥成灾很多老百姓沦落为流民,中国各省义军四起,农民战争渐成燎原之势。那时候农民起义关键遍布在沿海地区,朱元璋、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