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繁体

1954年秋,一位名叫谢和赓的中国人与妻子王莹在美国被捕。美国当局威逼二人立即加入美国国籍,遭到拒绝后,准备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对夫妻俩投入监狱。

不久,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谢和赓夫妇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多年后随着相关档案揭秘,谢和赓曾是“小诸葛”白崇禧的秘书。

19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周总理为了营救他,甚至不惜下令用战俘进行交换……

代号“八一”

1912年底,谢和赓生于广西桂林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因家境殷实,加上父辈祖辈都是读书人,谢和赓自幼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受到时代的影响,谢和赓的多位家人先后参加革命。比如他的二哥谢振武于大革命时期在广州求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桂林后传播马克思主义,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英勇牺牲。

谢和赓受到二哥的影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2年底,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加入冯玉祥等人组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担任吉鸿昌的秘书。

19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在此期间,谢和赓与共产党人宣侠父来往频繁。受到后者的影响,他于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随着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失败,谢和赓与吉鸿昌、宣侠父等人被迫转移。

中共中央北方局考虑到谢和赓是南方人,家里与国民党新桂系首领白崇禧有些渊源,就安排他回桂林打入新桂系。

党组织的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后,周恩来对此非常重视,同意谢和赓回广西工作,并委托他一个重要任务:打入新桂系核心机关,务必拉拢或说服新桂系上层人士,让他们接受统战工作的安排。

周恩来还给谢和赓取了一个代号“八一”,直接受到周恩来与李克农的单独联系与领导。

受领任务后的谢和赓先前往山东泰山,与冯玉祥取得联系。冯玉祥给白崇禧写了一封推荐信,还当场打电话给李济深,请他向李宗仁、白崇禧推荐谢和赓。

经过这么多“老资格”的共同举荐,加上谢和赓本身又是桂林人,1934年初秋,他如愿在南宁见到白崇禧。谈及过往,白崇禧认为谢和赓是一个很出色的爱国青年,先后安排他在广西工商局和建设厅工作。

19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白崇禧

工作期间,白崇禧的夫人马佩璋也非常欣赏他,极力撮合谢和赓与自己的表妹。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谢和赓与马佩璋的表妹结婚,二人仅相处一年半时间便分居。

1935年初,宣侠父调任香港任中共华南工委书记。“两广事变”后宣侠父赴南宁与谢和赓接头,被白崇禧委任命为广西绥靖公署上校参议。

在白崇禧身边工作的日子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很快电召白崇禧赴南京,商量抗日大计。李宗仁等新桂系军政要员认为这是蒋介石调虎离山之计,一致反对白崇禧离开南宁。

谢和赓则认为中国已经到了民族存亡的危险时刻,抗日将成为国共两党与全国人民最高利益的迫切需求,蒋介石不敢也不可能与抗日大业背道而驰。所以他强烈建议白崇禧应该立即赴南京,和蒋介石共商抗日大计。

1937年9月,白崇禧动身南京之时,专门带上谢和赓,让他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

1937年10月,谢和赓为了执行党中央交给他发动全国人民的抗日宣传鼓动工作和抗日文化运动的任务,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全民军事总动员万言书。他以蒋介石大本营秘书兼白崇禧副参谋总长机要秘书的名义,把这份万言书转呈给蒋介石。蒋介石详细阅读后接纳相关方案。

19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全面抗日战争期间,谢和赓还多次为白崇禧起草重要讲话稿。有些讲话稿谢和赓拿捏不准细节,还请周恩来亲自修改。

换言之,白崇禧在抗战期间的一些重要讲话稿是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改。

往后数年,谢和赓与宣侠父二人一起在新桂系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他还推进中国共产党与新桂系的抗日合作。

身陷囹圄,周总理不惜一切营救谢和赓

1942年春,李宗仁、白崇禧产生出资送谢和赓出国深造,利用其将来更好地为新桂系效力的想法。白崇禧先后向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和财政部次长俞鸿钧打招呼,请他们予以方便。

最终,谢和赓前往美国留学。离开祖国前,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找到他,希望谢和赓出国后,将中国抗战真实情况与抗日根据地的事迹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

到达美国后,谢和赓与爱人王莹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费城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学习,时常在《亚洲杂志》《纽约星报》上发表关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评论,大力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为我党争取到许多华侨和美国民众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总理托人传递消息,希望谢和赓夫妇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谢和赓夫妇得知这一喜讯后立即准备动身,由于美国方面的阻挠,遂未能成行。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谢和赓夫妇大力揭发和批判美帝国主义的种种反华反共言论,宣传新中国各方面的成就。正因如此,谢和赓夫妇上了美国当局的“黑名单”。

1954年秋,他们二人身份暴露,美国当局威逼二人加入美国国籍,遭到拒绝后被投入监狱。

1954年12月,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有关部门与美国方面交涉。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与干预下,谢和赓夫妇终于回到祖国。

据党史文献记载,周总理为了保证夫妻俩的安全,甚至不惜决定使用“交换战俘”这一不合乎常理的手段。

为何会说交换战俘是不合理的?可以这么想,能被美国政府接受的战俘,其身份和地位尤其是身上所携带的一些机密,必定非同凡响。

若是能留住这些战俘,必定会给我党在统战工作,尤其对美方面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帮助。然而,为了营救谢和赓夫妇,周总理还是破例开了先河。

因为党中央一贯坚持的路线方针便是“命比天大”,先把人保住,回到祖国后凡事都可以从长计议。这与一向唯利是图,派系林立的美国政府有着天壤之别。

回国后的谢和赓被安排到外交部工作,妻子王莹安排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2005年11月,谢和赓因病逝世,享年93岁。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荣智健:我的父亲荣毅仁

    荣毅仁有四女一子。长女荣智和自小独立刻苦,自信知命,如今的她儿孙绕膝,安度晚年。次女荣智平继承了家族的低调谦和,不喜喧闹,和大姐一样,生活在上海,过着平凡的生活。...
  • 邓公谈到首批赴美留学生:我不要他们回来!当我听到这句话,已是泪流满面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说:小平有一个划时代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彷徨茫然的时候,我会时常重读这篇讲话,特别在小平诞辰或者逝世纪念日,...
  • 邓小平: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就是“两个凡是”!

    邓小平: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就是“两个凡是”!

    我的政治交代(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国际国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纪登奎坚决要求辞去军职,“文革”让他明白,“军权,那是玩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纪登奎坚决要求辞去军职,“文革”让他明白,“军权,那是玩火”

    当初,纪登奎是一个地方干部时,毛泽东欣赏他的是不打诳语,实话实说,而且工作能力不错,更重要的是,他和最高领袖说话时没有畏缩,很自然。领袖很难碰到这样的官员,感觉很...
  • 台湾当归,也必须归

    台湾当归,也必须归

    黎明前的海岸,被火光点亮,爆炸声震耳欲聋,大地在颤抖,海水被激起数丈高的巨浪,浓稠如墨的夜色被血色浸染,一场惨烈的登陆之战正在上演。一片火海之中,一艘艘小船如黑色...
  • 1947年,刘少奇、朱德晋察冀整军过程

    编者按:解放战争初期,中共晋察冀解放区的军事局面一度十分被动,大同久攻不克,又连失承德、张家口等重镇,部队损失巨大、组织混乱、士气低落。朱德、刘少奇到晋察冀后,从...
  • 华国锋晚年透露关于抓捕“四人帮”的秘密细节

    华国锋晚年透露的秘密蒋新祺,1954年生,湖南长沙人,原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在任职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及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副书记、副局...
  • 刘伯承与彭德怀的是是非非

    纵观刘伯承与彭德怀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与职业军人生涯,他们间其实存在着鲜为人知的误会。红军时期的“土洋”之争历史的阴影始于1933年2月开始的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 我看守被监护的彭德怀

    北京西郊那座戒备森严的什仿院,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阵阵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
  • 王明归来带给张国焘的恐惧

    编者按: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
  • 高岗:抢救运动中一个特殊的角色

    编者按:高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1905年生於陕西省米脂县武镇乡高家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母亲去世。作为脚夫小商的父亲,似乎比普通陕北农民的眼界略高一档,他没...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