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慢慢加载......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繁体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中越绵延五百余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全面爆发。这一战,似乎来得并不意外,毕竟,早在1978年,越南就先后制造了诸如浦念岭、友谊关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血案。双方的开战,终归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从近年来解密的一些资料来看,中越战争的导火索或许还要往前埋得更深。根据美国威尔逊中心研究院克里斯托弗·戈沙获得并翻译的解密资料——黎笋于1979年的秘密演讲来看,早在越南同美国的战争之前,也即中越两国亲如兄弟的那段日子里,黎笋和我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就已然产生了嫌隙。中越之战,早在那时,便已经埋下了草蛇灰线的伏笔。

一、日内瓦协定

根据黎笋在演讲当中的回忆,两国两党关系的不愉快最早出现于1954年。这一年的4月26日,为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开幕。同年7月21日,与会各国达成协议,签署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本该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在黎笋看来,周恩来在这份协议中出卖了越南,将完整的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一分为二。1954年,黎笋曾痛斥:“周恩来强迫我们接受分裂,这是越南痛苦的开始。”他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遏制越南的统一进程,维护自身地缘利益。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根据黎笋回忆,在推动越南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后,又是中国再次向他们施加了压力,要求他们不要对南越政权采取任何行动,不要我们站起来反对美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

在黎笋的回忆里,他提到《日内瓦协定》签订后不久,自己就组织部队在越南南方准备打游击战时,毛泽东却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说,必须立即迫使老挝把两个解放省移交给万象政府。否则,美国人就会毁掉这两个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越南必须立即与美国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在黎笋看来,毛主席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强迫他们和美国合作,放弃武装斗争,而他们势单力薄,也只好屈从中国方面的意见。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黎笋心中,他始终不能忘怀,多年后,他仇视中国,在中越边境屡屡挑衅,与这件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游击战争

进入六十年代后,黎笋尽管没有在明面上发起武装斗争,但是,他始终在秘密地发展越共的武装势力,积蓄力量,显然他内心深处一点也不认同中共方面给出的和平意见,他仍旧妄想着反对现有秩序并夺取吴廷琰政府的权力。

当夺取吴廷琰政权的起义开始后,黎笋为了争取中共的外部支援,倒是厚着脸皮,又去中国会见了周恩来和邓小平。

只是,从黎笋的演讲来看,他的这次访华,反倒是让他心中对中共的态度更加怨恨。在北京,邓小平对黎笋说:“同志,你的错误既已发生,你就只能在排级以下打仗了。”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邓小平的这句话在黎笋看来,就是中共以大欺小,给他们越共施加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黎笋作为一名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政客,自然没有选择当场翻脸,而是连声允诺道:“好的,好的!我会去的。我只会以排级或更小的规模来打这场战争。”

只是,回到了越南后,黎笋似乎就将自己做出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黎笋秘密扩军,试图在南越发动全面游击战,完全无视了中共所要求的“仅限排级以下小规模战斗,不要激怒美国”。

1968年,美国大举入侵越南后,黎笋带着他的部队与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尽管中国从未中断过对北越的援助,可在黎笋看来,中共方面的许多举措,无异于是在出卖越南。比如向越南直接派遣部队。

根据黎笋在其演讲中所言,在北越部队进行了战斗并且中国方面意识到他们可以进行有效战斗之后,毛泽东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派遣中国军队来帮助北越修建道路。在黎笋看来,毛主席的这个想法可谓是狼子野心,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他们的国家,以便以后可以攻击越南,并从那里扩展到东南亚,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要去帮助北越。

黎笋大义凛然地在演讲中表示:毛泽东强迫我接受他的2万军队以修建从义静到南博的公路。我拒绝。他们不断要求,但我不让步。他们向我施压,让我让他们的部队进来,但我没有同意。他们不断向我施压,但我仍然拒绝。我很清楚毛泽东的意图,但我不允许中国军队的入侵。即便中国军队的士兵带着枪支和弹药,我也绝不出卖自己的国家!

黎笋在演讲中坦言道:“我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让各位同志知道,他们长期密谋接管我们的国家,以及这个阴谋是多么邪恶!”

三、外交离心

黎笋在他的演讲中还提到了两件事令他对中国感到失望至极,这两件事都和外交方面相关,一是中美关系、二是中苏关系。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美国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越南的雨林和泥潭之中,越共距离取得完全胜利的日子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但正当此时,发生了一件令黎笋难以接受的事情——尼克松访华。

黎笋在演讲中回忆道:“他们(中国)一直与美国进行大量贸易,并以这种方式迫使我们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当美国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输掉战争时,他们立即利用中国来协助他们从南越撤军。尼克松和基辛格亲自去了中国讨论这个问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此之前,尼克松始终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解决越南问题,既符合美国的利益,减少美国的失败,又能把中国拉到美国一边。

尼克松离开中国后,周恩来又来到越南,向黎笋询问有关南越战争的一些问题。周恩来对黎笋说:“尼克松这次来见我,主要就是为了讨论越南问题,所以我必须来见您,和您讨论这个问题。”

黎笋回答道:“同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我不会听你的。你是中国人,我是越南人。越南是我的(我的国家),根本不是你们的。你没有权利谈论(越南问题),也没有权利(与美国讨论这些问题)。”

在黎笋看来,美国和中国互相谈判,为的是对越南施加更严厉的打击。关于对中美秘密阴谋的担忧这种观点,周恩来认为它毫无根据,说:“没有这样的事。”事实上,即便中美关系日趋正常化,可我国仍然给越南输送了大量的米面粮食、武器弹药、纱布药品等后勤物资。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或许是心脏的人见到的世界也是肮脏的,在黎笋眼中,中美双方秘密讨论了如何对越南进行更猛烈的打击,包括B-52轰炸和封锁海防港。

显然,中国同美国关系的缓和令黎笋难以接受,他甚至认为中国已经背弃了越南,将和美国人斗得不可开交的越南像棋子一样扔了出去。黎笋在演讲中着重指出:“中美秘密交易,牺牲了越南利益。这是对越南革命的背叛!”后来,邓小平于1979年访美,更是被黎笋视为“对越开战的信号”。

令中越双方外交离心的不止有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件事,还有中苏关系的显著恶化。据黎笋回忆,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要求越南与苏联划清界限,苏联则要求越南一同加入封锁中国阵营。显然,越南遭遇了中苏分裂下的站队困境。

可是,黎笋既舍不得中国方面的援助,也舍不得来自苏联方面的支持。彼时,当时中国每年提供50万吨粮食援助,还有枪支弹药、金钱,更不用说美元援助了。苏联也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帮助,苏联为越南防御美国空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大型武器装备,包括雷达系统,防空火炮,萨姆地对空导弹(SAM)。如果没有这些苏联军事援助武器,越南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抵抗美国的空袭。

面对两个大国的分歧,越南既然想要联合苏联,又不想和中国交恶失去援助,事情就很危险了。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界上哪里有既要又要的好处呢?,面对这样的困局,黎笋采取了“骑墙”策略。狡诈的黎笋采取了自以为双方都不得罪的政策,其实这样的“骑墙策略”反倒为日后冲突埋下导火索。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四、谣言驳斥

事实上,黎笋在1979年的开战演讲中所说的事情大多是断章取义,只是服务于政治宣传的无稽之谈。

首先,关于日内瓦会议,当时该协议由中、苏、美、英、法等九国共同签署,非中国方面决定。且彼时北越代表范文同明确接受临时分治,并没有丝毫反悔意愿。

其次,根据《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32页记载1962年时周总理曾明确表态:“越南南方是越南的一部分,任何外国不得干涉”。

另外,关于黎笋所说的我国高层阻挠越南武力统一进程的话更是一面之词。我国劝诫越南不要发动大规模攻势是基于自身革命经验的建议。根据越南解密档案(档案号VKD 784)显示:1968年春节攻势前,我国曾警告越南伤亡可能超10万,实际结果印证了我国的担忧,越军伤亡超6万,平民死亡14万……

最后,根据解密的黎笋本人1972年2月会议记录显示,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三次赴越通报。黎笋认为中国同美国缓和关系之前没有和越南通气,完全是他的污蔑。

1975年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急转直下。在地缘政治上,一方面,中国担忧越南控制中南半岛,威胁西南边疆;另一方面,越南将中国视为“北方帝国主义”,黎笋强调:“中国若扩张,必先吞并越南。”在意识形态上,双方同样决裂,越南指责中国“背叛社会主义”,推行“霸权修正主义”。

黎笋1979年演讲披露:中越战争的爆发,早在1954年就已埋下伏笔

在1979年的战争演讲中,黎笋直言:“中国从未放弃控制东南亚的野心。”所以,在1975年打败美国之后,越南保留了一百多万军队。苏联领导人曾问黎笋:“你们保留这么庞大的常备军,是要跟谁打仗?”

黎笋当时说:“以后你就明白了。”到了1979年,秘密终于揭晓,越南保留这样一支常备军的唯一原因是中国对越南的威胁。

时隔四十七年后再看中越战争,它的爆发确实早有预谋。早在1954年时,中越矛盾的深层裂痕便已然埋下历史的伏笔,此后,中越两国的嫌隙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双方互信崩塌。

中越双方无法调和的结构性冲突注定了两国战争的必然性。无怪乎到了1979年,双方会在绵延五百公里的边境线上大打出手,一决雌雄。

来源:正观历史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高岗在莫斯科挑起与刘少奇公开争论始末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刘少奇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是,二人之间却在建国不久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二人同访莫斯科期间曾...
  • 长征途中十次重大战役

    长征途中十次重大战役

    油画1977年《三大主力会师》 作者:蔡亮,张自嶷在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途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巧妙地与敌周旋,通过一次次经典战役打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
  • 王立华:刘志丹对陕北根据地有多重要?他的牺牲值得细细追溯

    前面20节,主要讲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过程,从这一节讲一下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人和事。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二十一、纠正陕北错误肃反和刘志丹牺牲前后的一些事193...
  • 谁打赢了抗日战争?

    2025年是很有历史份量的一年,因为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伟大转折,是东方雄狮觉醒奋起的历史丰碑。中国战场牵制...
  • 针对周总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背后的秘密战

    文/金志宇1955年4月,参加亚非国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印度民航“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炸坠毁。炸机案件发生前后,国共双方在隐蔽战线上展开激烈较量,美国、英国、印度...
  • 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实录:一次就杀了1万多人!

    来源:《文史精华》2006年第02期作者:何立波原题:《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贺龙回忆:“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即使在战斗最...
  • 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真相

    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真相

    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办公厅一些老同志建议把它列为《杨尚昆回忆录》的一章,得到杨尚昆的同意。1996年12月,1997年3月、5月,杨尚昆三次同...
  • 关于毛泽东的国画集萃

    来源:红军旗
  • 王彬彬:潘汉年的百喙莫辩与在劫难逃

    摘要:人们习惯于认为,潘汉年当初如果没有擅自见汪并长期隐瞒此事,就会终身太平无事甚至官运亨通。这是大错特错的。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即便没有擅自见汪一事,也决不会善终...
  •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1973年河南林县,42张红旗渠老照片,修建过程震撼人心!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