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五六十年前,我在德国读书的时候,在一本书上读到了这样一句谚语:“所有的人都怕时间,时间独怕东方人。”这需要加一点解释。时间这玩意儿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管是国王,是皇帝,时间一点面子也不给留,一个劲儿地向前飞奔。“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转瞬间,人就老了,生命要划句号了。一想到这一点,谁人敢不害怕!

谚语里的“东方人”,大概指的中东一带的人,也可能包含这地区以外的人。古代一部分波斯人,当然是有钱者和有闲者,过着慢悠悠的闲散生活。“树荫下一卷诗章,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对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大无畏的精神,因此,时间对他们毫无办法,束缚无策,只好放下被一切人都畏惧的架子,拜倒在这样的“东方人”脚下,反而怕起他们来了。

印度人毕竟是有智慧的民族。他们的古代语言梵文是同义词最多的语言。别的且不说,只说Kala一个词儿,含义一是“时间”,二是“死神”。他们直接把“时间”与“死亡”结合起来,显得有多么深刻,多么聪明!

中国人也毕竟是有智慧的民族。先秦时期,庄子就有“方生方死”的提法,把生与死直接联系起来,显得有多么辩证,多么真实!至于时间,古来多称作“光阴”。历代哲人贤士没有哪一个不提倡爱惜光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家喻户晓的。朱子有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讲得更明白具体,更形象生动。

倘若援用我一开头引的那两句谚语,我们也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也是害怕时间的。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起来,我们生活节奏太慢太慢了。浪费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过去“铁饭碗”时期培养了一批懒人,终日无所事事。他们只吃干粮,喝美酒,却没有什么诗章。他们对时间也表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大无畏神态,时间对他们也是束手无策的。如果那一个谚语指的真是中东地区的人的话,我相信,今天那里的人早已改变了态度,决不会再让时间怕他们了。我倒有点担心,今天如果时间再怕“东方人”的话,这些“东方人”恐怕要包括一些我们的同胞在内。

我真诚希望:莫让时间再怕东方人。

---1998年1月10日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吴法宪回忆录
吴法宪回忆录
吴法宪
立即阅读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立即阅读
褐衣男子
褐衣男子
立即阅读
古今博览
古今博览
立即阅读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许仲琳
立即阅读
红与黑
红与黑
司汤达
立即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英)
肖申克的救赎(英)
斯蒂芬·金
立即阅读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