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往事(1)-儿时记忆

繁体

西都亭是距唐县城八里的古老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七世纪是白狄鲜虞人的驻地,又作鲜虞邑。战国时期常受晋的侵扰,据《水经注》,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筍吴率师侵鲜虞及中人(注:中人即中人亭,今都亭乡),大获而归者也。

白狄人在今唐县县城西北委粟山建国,因国中有山,故曰中山。即为名艮中原的古中山国......

都亭后分为东西南北四都亭村,现在要说的故事,就是西都亭村的七十多岁的邸爷爷用别人淘汰的笔记本电脑练习打字,记录下来的他听过,见过,甚至亲自经历的一些趣事,轶事,往事。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不远的几十年前我们上一辈人的生活,生产场景。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望前辈的生活足迹吧。

我是乡村人,我接近暮年,趁自己还有些记忆,我就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有的是亲身经历的和大家聊一聊。

儿时的记忆

大概是我三四岁的时候,我记得爷爷把我放到筐头儿里背着我,筐头就像摇篮一样上下颠簸着,出门到了胡同口,有个人背着个小桌子,一只手里拿着个小锤,另一只手抡着个小噹噹儿,小锤敲得小噹噹儿噹、噹地响。我看着很是稀罕,用手指着、够着、嘴里还叫着。那个人边敲边朝我笑,眯缝着眼把背桌放下,从桌膛里拿了个果子片,追了几步向我递过来说:‘拿着拿着’。我倆手捂着眼,赶紧扭过头。爷爷推脱说:“刚吃过饭他不吃。”那个人说:“你看你,一个孩子,给他吃了吧。”爷爷接过来递给了我说:“拿着,吃吧吃吧,”回头掏钱给了那个人。

爷爷背着我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到了一个村口放下筐,把我从筐头儿里抱出来,放在一块石头上,让我坐下。他蹲在路边,从后脖领子里抽出来烟锅烟袋子,把烟锅头儿装到烟袋子里,用手揉烟袋子,烟锅子就装满了烟,叼在嘴里;又从袋子里掏出火镰,捏了点火绒,把火绒压在火星儿石上,用火镰蹭着火星儿石用力砍,咔咔几下,火绒开始冒烟,爷爷迅速把冒烟的火绒摁到烟锅子里吸两口,嘴里吐出了大口的白烟。又接连吸了几口,烟儿味呛的我只捂鼻子。不一会儿,他深深的吸了一大口,在我坐的石头上,磕了几下烟锅头儿,又用手擦了擦,把烟袋子抽绳在烟锅杆上绕着缠了两圈,随即又插到后脖领子里。又把我抱起来放到筐头儿里,背着我不一会儿走到了一家小院,院子里有个小姑娘,爷爷把我放下来让我和她一起玩,我傻傻地站着,看那个小女孩抓泥玩。不大一会儿那个小女孩扬着头,哇哇地哭了起来。大人过来看,原来是把屎拉裤子里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家是宋高和村我舅老爷家,那个小孩是舅老爷的孙女。

这算我最早的记忆中的情景。

我家离姥姥家十六里,小时候我和娘经常在姥姥家住,小舅也就经常来来回回走着接送我们。有时他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猴搂着我,边走边上下颠着,我则无比开心。

记得我大妗子(舅妈)对我特别好,给我洗补衣服,每次吃饭还总是哄着我多吃。

姥姥家南边不远有一条小河,常年有水,水不深,也不宽。我常和同岁的表弟在那里玩水游泳,扎猛子,狗刨,和我表弟光着屁股在水里摔跤,捏着鼻子扎进水里憋气是我的强项。在那里玩的特别开心,有时还忘了吃饭,大妗子就让表姐到那里找我们。

说起表姐,有一次北罗村庙会,表姐和几个伙伴要去上庙,我非要跟着她们,表姐说:“你要去你就自个儿走着,我可不背着你,上次我背着你可把我累坏了......”正说着,我大妗子从屋里走出来,一把抓住我的手,把一个纸蛋蛋塞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是钱,表姐看见了就用手抓住我的肩膀,歪着头对我说:“我可以带你去,咱可说好了啊,这可是我娘给你的你不要花了啊。”我大妗子催促说:“走吧,你们领着他去吧,可把他看好别让他跑丢了啊。”我还真的跟着表姐她们自个儿走到了庙会上。不一会儿,我见到一个卖油炸果子摊,我拿着钱跑了过去,把钱给了摊老板,他拿了一个果子片给了我。我表姐在一旁瞧见了又讨价还价要过来一个递给我说:“你把钱花了可不要再要了啊。”

走着走着我又看见一个卖小糖人的,我给表姐说要卖个小糖人。表姐瞪着双眼拒绝说:“你没见那个人买了一个糖人,掏了三分钱吗,在家里就给你说过了我可没钱。”

从姥姥家出门向北走正对着一家的大门,门上用青砖雕刻着小人儿,当时人们叫它戏处儿,都说很好看。我到小舅家去时,必经这家大门口,这家有个叫‘国子’的人,细高个,大眼睛,黝黑的脸,光头,说话声尖声尖气,像个老娘们。他经常在门口站着跺着脚吓唬我,有时骂我小兔崽子,每次经过他家门口,吓的我都是扭着头跑过去。

有一天刚下过大雨,我和表弟在门口拿着泥巴打仗,他丢我扔,泥巴在街里满天飞。扔着跑着就到了那家大门口,我们倆就比看谁扔大门上刻的小人儿扔得准,劈劈啪啪不一会儿,大门上就沾满了泥。雕刻的小人儿也看不见了。忽然大门里走出来一个人,就是那个叫国子的,我们倆见他出来撒腿就跑,他就追,边追边喊:“哪来的兔崽子,到这儿发废来。”他个子高,跑着有点上晃,他一直追到村南,我们跳过小河沟,藏到了高梁地里,他看不见找不到,就骂骂咧咧的转身回去了。

第二天,和表弟我们倆又到村南河沟里,光着屁股,沟上沟下跳着玩,不知什么时候国子到了我身旁,他一手拽住我的胳臂,另一手在我背上啪啪打了两巴掌。嘴里还骂着:“兔崽子,我打不死你。”我哭着回到姥姥家,我姥姥和我娘拉着我,在家门口拦住国子,给他吵吵起来,一会儿国子他娘也来了,也跟着吵吵了好一会儿。恰好我小舅背着一筐草,从地里回家经过这儿,他在那站了一会儿,也没吭声,把我娘和姥姥拽回了家。

我记得我们家喂着一头小黄牛。有一次我父亲把小黄牛套上车,把‘种式’和一袋小麦种子装到车里,又把我放在车上,我大哥上车抱着我,父亲坐在车沿边上,赶着小黄牛到了村南的一块地里。我父亲又把我抱下来,大哥帮着父亲把‘种式’从车上搬到地里,父亲把小黄牛卸下车套拉到地里,给小黄牛套上‘种式’。我大哥把那袋小麦种子背到地里,父亲用一个‘木升子’一点一点的把小麦装进‘种式’的漏斗。随后父亲双手扶着‘种式’边走边摇撼着把手,大哥牵着小黄牛往前走,麦子就从漏斗里稀稀落落的流到地里,两个地头来回一遭就耩四行。地里有一个大土堆,长满了草,我大哥说这是我们家的坟地。父亲说:“这块水浇地除了坟占的地正好是一亩,去年这块地的麦子长的不错,整整打了一条。”后来我才懂得,一条也就是能盛一百二十斤的一条线口袋,装满这条线口袋叫‘打了一条’。‘种式’就是耧车,耩麦用的‘种式’脚相距八寸,麦子的行距也就是八寸,遇到好年头每亩地最多能收一百二十多斤小麦。

第二天我父亲又套着小黄牛,拉着我到村北一个叫城涧道的东西走向的地里,父亲说这块地原来是北都亭直通李城涧的大道,后来废了。这块地是父亲开的荒,上季刚收了高梁。父亲把它整出来也耩上小麦,这是旱地就耩旱麦。父亲说如果地荒着什么都不种,地里就会光长草。

这块地北边是一个高阶儿,阶子上边是我们家种的棉花。棉花已经摘了几次 ,秸上尽是棉花蔓。父亲整了一会儿地,就在车上口袋里掏出来一条沾网子,父亲把网撒在棉花地东头,然后拿着一个高梁杆,从棉花地西头,用高梁杆敲打棉花棵,一边敲打一边“哈呼哈呼”喊,一直从西喊到东头,只见有一只小鸟被网住,父亲急急忙忙跑过去逮住小鸟,小鸟脖子上有一片红点,很是好看,父亲说这小鸟叫‘点壳儿’叫的很好听。

(6)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十一

    排着队唱着歌,美华领唱电影《苦菜花》主题曲:苦菜花儿开满地黄,乌云当头遮太阳,鬼子汉奸似虎狼,受苦人何日得解放?……,合唱:苦菜呀花开呀!闪呀么闪金光,朵朵鲜花映太...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九

    功夫不大,来到一处典型清末民初的楚风式建筑,砖混马头墙提拉成型,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灰墙玄瓦,高垛翘脊,韵味古朴,精巧融合于自然,独显鹤舞飞檐之格风,沉浸于...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八

    人山人海,汇聚天安门广场,都是学生。红歌彻响,《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等,铿锵亢猛,高遏行云;傣、藏、蒙、满、苗、回等舞蹈族风淳朴,...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七

    金浪娇海旷美于柔只纵横交错间,随风翩翩,妆出五月晴川丰畴,卓笔藏花,景际处处同奏星曲,抹端韵浓!九队队长田阔祥,今天格外起的早,凌晨三点多独自向队部赶来。影焯焯发...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六

    不抽烟的嗑瓜子,怕冷得都抱着杯白开水,有的半躺半卧,有的揣着手嘚卟嘚,“唉!蛤蟆梓儿(周栝[读kuo]梓的外号,因为他们祖辈儿上不是官绅就是财主,门门妻妾成群,生的孩子...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五

    一九六四年冬,彻地银色纱裹了这片热土,月色轻抚着润得晶莹,难掩赤裸裸的翩翩烁影。西北的裂谷劲风虐向东南,掠过人脸不得不谦让低头,荡起巾尾飒舞翻花,倾侧着身子,步履...
  • 时代年轮话百年 中 (四)

    “你们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到这大五论打了一个喯,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说:“嗯!天儿不早了,吃了晌午饭咱们再继续好不好?”“好!”“看看,老毛病又犯了,到了关键时...
  • 时代年轮话百年中(三)

    从老家回来的秋霞刚进门,大喇叭吆喝着村委会成员立即到大队开会! 一个都不缺,东歪西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抽着闷烟儿,秋霞进来踅了个位置坐下,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
  • 燕赵传奇·河北民俗文化之河北棒子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上上一回说到传承百年的燕赵艺术——皮影戏,那戏台上的小人一举一动有意思,大幕上的...
  • 燕赵传奇·河北民俗文化之皮影戏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唱腔真奇特 皮影舞从容韩伟:上一回我们行至太行山下,去武安欣赏了花开两朵的平调和...
  • 燕赵传奇·河北民俗文化之平调落子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太行并蒂莲 梨园姊妹花韩伟:上一回我们听了冀南的梨花大鼓,一张桌子,一把三弦,...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