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一个序言
中国的历史很长,朝代也特别多。最后一个朝代叫作清朝。有些人认为,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顺治。其实在顺治皇帝以前,清朝已经有过两代君主: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
努尔哈赤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沈阳之东,新宾县城之西三十里赫图阿拉城宣布独立,自称金国汗。
他死后,儿子皇太极继位,当了十多年的汗后,改称皇帝,把国号改为“大清”。皇太极当皇帝当了七年零四个月,就去世了。在他之后,是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顺治能够继位,是清朝皇室两大政治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一个是他的叔叔多尔衮,一个是他的哥哥豪格,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顺治皇帝做了18年皇帝,在顺治十八年正月死亡。有人说,他没有死,做了和尚。康熙呢,命很长,人也很好。他的雄才伟略缔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让人遗憾的是,清朝的“文字狱”始于这位皇帝。而他一生最痛心的问题,莫过于传位问题上的进退失据,几个皇子间的明争暗斗让他在晚年心力交瘁。
康熙末年,清朝的社会已经出现停滞,形式复杂,又因为减免赋税,导致财政困难,扔下一个烂摊子,只等后人来收拾。
雍正皇帝办事果断,手段毒辣。他继位后,实行多项改革,励精图治,他的勤政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史料记载,雍正皇帝现存仅朱批的奏折就达35000多件,其总字数以雍正执政13年相除,平均每天是8000多字。事实证明,他这13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康乾盛世”能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雍正皇帝功不可没。只是这个皇帝猜忌多疑,在位时统治相当严酷。
乾隆,这位皇帝的寿命比康熙还长,自称“十全老人”,喜欢花钱,爱出风头,把祖宗几辈子的钱都花光了,导致吏治腐败,贪腐成风。乾隆王朝中后期时,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末年更是出现了“饥饿盛世”。
乾隆皇帝丢下的烂摊子比康熙皇帝更甚,他的后人嘉庆皇帝,憋着一肚子气,老头子说要效仿圣人禅让,却是名不副实,开给他一张空头支票,凡事还是要他老人家点头才作数。好不容易挨到乾隆驾崩,嘉庆亲政,却要为清朝国力由强转向衰败埋单。国库的银子已经让乾隆折腾得差不多了,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扳倒大贪官和珅,让大清王朝吃了一顿饱。
嘉庆皇帝虽然勤政图治,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颓势难以挽回,在位期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白莲教等大规模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清王朝国力迅速滑坡。
接下来是道光皇帝,这位皇帝以俭朴著称,穿着打补丁的破鞋子,经营着大清王朝这个烂摊子,依然不见起色。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还是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这位皇帝在悲愤中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那时,紫禁城残阳如血。
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道光的第四子咸丰,在慌乱中接过了这杯苦酒,未及送到唇边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在咸丰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两国再次对清王朝宣战,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佬也趁火打劫,蚕食中国领土,咸丰皇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将中国进一步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咸丰的正宫皇后钮钴禄氏很老实,侧室妃子叶赫那拉氏很厉害。叶赫那拉氏在咸丰皇帝死后大权独揽,叫人家尊称她为慈禧太后。
慈禧懂得使唤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于是消灭了太平天国。但她缺乏国际常识,应付不了外国,因此,一败于法兰西;再败于日本;把我们自己同胞所居住的台湾送掉。后来,她想借重一批画符念咒的义和拳扶清灭洋,引来了八国联军。京城和大片土地都被联军占了,她只得向人家赔钱、赔礼。她的儿子同治皇帝与侄儿光绪皇帝,被她先后当作傀儡。后来,光绪自己当家,找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准备大大地改革一番,她大发脾气,把光绪皇帝关了起来。
她比光绪晚死一天。死后,光绪的一个侄儿溥仪当了皇帝,年号宣统。宣统三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历经近300年的大清帝国在隆隆的炮声中坍塌。
在中国,自秦始皇以下的2000多年的皇朝历史中,建立过200年以上的大一统皇朝,只有西汉、唐、明、清。大清帝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存在了268年之久。
如此漫长悠久的历史,自然要从明清两朝的交替说起。明清交替与中国以往朝代的交替不同,是少数民族代替汉族,其民族矛盾不可避免。这些矛盾体现在战争上,制度上,还体现在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上。因此,作为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遇到了太多棘手的问题,其中一个,便是“辫子问题”,由此而引发了“剃发令”事件。这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一个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甚至影响了清王朝的整个历史。现在我们就从这个事件开始,一步步揭开大清王朝268年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