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蒋介石在南京闻此噩耗,怒不可遏,大骂陈诚无能。他在写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损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后来在4月10日,蒋介石在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宣称:“抗日先‘剿匪’,征诸历代兴亡,安内始能攘外。在匪未肃清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以最严厉处罚。”

他对在第4次“围剿”中失利的将领进行了严厉的惩处:陈诚降职1级,记大过1次;第5军军长罗卓英革职留任;第11师师长萧乾记大过1次。

红1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4次“围剿”后,中央苏区上上下下一片欢腾。

红4军政治宣传部的李卓然乘兴写了一出话剧,叫作《庐山雪》,描写红1军团打进了南昌,杀上了庐山。《庐山雪》寓意蒋介石的统治就像庐山上春天的残雪,很快就要消融了。罗瑞卿为了演好这个戏,在罗荣桓支持下,动员红1军团主要领导都上台参加演出。林彪听罗瑞卿说要他自己演自己——军团长,便说:

“好,演就演。但是有个条件。”

罗瑞卿问:

“什么条件?”

“你们安排我这个军团长在台上同哪个打仗呢?”

“同王金钰。”

“他算老几?我不跟他打!”

王金钰不过是国民党军的1个军长,林彪嫌他太小,不住地摇着头。罗瑞卿就说:

“何应钦怎么样?改打何应钦!”

“何应钦?”

何应钦可是国民党的军政部长,还曾兼任过“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林彪沉思了一下,还是嫌小,但他没好意思说出口。聂荣臻深知林彪的脾气,就说:

“罗长子,你就干脆改成蒋介石得了,林军团长打败蒋介石!”

林彪连连点头,说:

“嗯,好!咱们跟蒋介石对仗要得!”

罗瑞卿刚要走,林彪又叫住他,问:

“罗局长,你打算叫哪个演蒋介石?”

罗瑞卿说打算让宣传队负责人潘振武来演。林彪对潘振武不中意,便说:

“还是你来演嘛!保卫局长演蒋介石,更能抓住敌人的本质特点。”

林彪不仅在戏台子上要和大人物对阵,而且要扮演这个大人物的演员也要像个样子,所以他要罗瑞卿演蒋介石。

罗瑞卿还别出心裁,要在戏中出一个女角宋美龄,活跃场子上的气氛。可是他找遍部队上所有的女孩子,没有一个合适的。没办法,只好抓了一个小秘书来男扮女装。这个小秘书叫童小鹏,在罗瑞卿手下干事,只有十七八岁,人不仅聪明,而且长得又白又漂亮。他穿上旗袍,包上花头巾,走起路来扭动几下腰肢,还真像那么回事。

林彪对演出投入了空前的热情。他以前没有演过戏,而且被公认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大家都担心他在台上过于拘谨、呆板,会出洋相。谁知林彪一上台,竟出人意料地抖出了一些令人叫绝的包袱。

《庐山雪》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红1军团已经打下了南昌,军团部就设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大楼。不过,舞台上摆放着的只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桌子上的一部电话,墙上挂有一张军用地图。林彪大模大样走上台,刚坐下,电话铃响了。他马上拿起话筒,拖着湖北腔说:

“喂,我是军团长,什么事?”

台下观众有的憋不住笑,用手捂住了嘴。只听电话里有人请示说:

“我们现在缴获了大量战利品,请示军团长,怎么处理?”

剧本原台词是:“统统收下!”可林彪临时改了词,他顺口说:

“用船装!”

对方一听不是原词,只好接下去说:

“船已经装满了。”

林彪一听有点不耐烦,就说:

“用汽车嘛!”

“报…报告军团长,”对方还在提醒他:“汽车也装不下了。”

“那……”

这一来反倒是林彪没词了。扮演蒋介石的罗瑞卿顿时急了,他怕万一林彪一生气,摔了电话机下场去,这戏可就演砸了。他捅捅在电话里说话的那位演员:

“你把那句话说了不就完了吗?”

没想到那个演员也紧张,错会了罗瑞卿的意思,急匆匆地点点头,张嘴就说:

“汽车也装不下了,怎么办?”

罗瑞卿是又急又气又无可奈何。没想到台下的观众看得十分投入,他们根本不知道幕后的人已经急得团团转。就在此时,编剧李卓然急中生智,代替电话里的演员说了句:

“报告军团长,我们都收下了。”

可林彪又来了一句:

“当然全部收下,还能给蒋介石留下吗?哎呀,这么多东西,怎么搞法吗?”

戏演到这份儿上,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演下去了。林彪也知道自己说错了,但他看上去还很镇静,终于想起了下面的戏文,就说:

“你莫忙,莫忙,我们开会研究一下,马上告诉你。”

接着回头叫道:

“罗主任,罗主任!”

罗荣桓正坐在后台火盆边烤火,听到林彪叫他,只是坐在那里笑,不想出场。罗荣桓在青岛大学曾组织过戏剧演出,可他却从来没有登过台,现在又患疟疾,浑身无力,根本无心演出。林彪在台上喊了几声:

“罗主任呢?”

他见没人搭腔,灵机一动,马上又命令道:

“通信员,去把罗主任请来开会!”

几个小伙子应声而起,不由分说把罗荣桓推上台去,戏终于演下去了。最后,罗瑞卿扮演的“蒋介石”被押上台,接受审问。林彪说:

“你就是蒋光头吧!”

台下哄然大笑。罗瑞卿答道:

“是,是,在下就是。”

“你怎么叫我们抓住了?”

“我的飞机坏了。”

这些对话都是原台词。可林彪就不想受束缚,他要脱离剧本,随心所欲发挥,就说:

“你怎么长得这么瘦?像个骷髅。”

罗瑞卿一听林彪又跑了调,也只好随机应变了,便说:

“我整日挖空心思,算计怎么坑害人民,怎么卖国求荣,消耗太大。”

“怎么不吃补药?”

“吃了也没用。心肝坏了,肛肠不好,我吃红肉拉白屎,一肚子坏水。”

“你是浙江人,怎么满口四川话?”

罗瑞卿应付自如,顺口说道:

“我现在有奶便是娘,有房子便是家。为了打红军,我连家都不要了,祖宗也不要了。”

台下的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林彪、罗瑞卿二人配合默契,大展风采。李卓然听到最后,暗自佩服。他觉得这出戏经林彪、罗瑞卿即兴改动,反而更加生动更有特色了。

这正是:几个正儿八经人,一出滑稽活报剧。

古有李亚子,今有大将军,本色实力演技!

直叫人捧腹喷饭,问后来名伶谁堪匹?

再说1933年初春,王观澜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样一个情况:他拿着草拟的《春耕运动指示》到了叶坪乡政府,满怀热情地找几个乡干部征求意见,以便补充修改。出乎意料的是,他连去几次,乡政府大门都紧锁着。有一次,他碰到了乡苏维埃主席,约好开会时间,可是到了时候谁也没来。王观澜怎么也想不通,叶坪是党中央、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这里农民群众的生产情绪为什么会这样低落?他就找乡苏维埃主席谈话,得到的回答也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王观澜便直接去访问贫雇农,终于听到了实际的反映:粮食不够吃,分田不公平;过去收租、放债、摆架子不干活的人,又钻进了农会,摇身一变都成了“贫苦工农”了。农会给逃亡地主还留着田,真正的贫雇农分到的田地又少又坏。

毛泽东听了汇报,告诉王观澜说:

“必须发动群众,彻底肃清封建半封建势力。把群众组织起来,支援革命战争,做好各项工作。”

3月间,毛泽东派王观澜带工作队到瑞金县叶坪乡,开展查田运动的试点工作,正式展开了中央根据地的查田运动。毛泽东的想法,是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一天夜里,贫农团准备开会,王观澜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

“好!好!把群众组织起来解决问题。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他们来到会场门外停下脚步静听,屋里正热烈地争论着。毛泽东一听,高兴地说:

“这就好了,群众发动起来了。这是斗争胜利的保证。”

叶坪试点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对划分剥削阶级的阶级成份,是在严格掌握剥削方式、剥削的时间和剥削的数量上,区分地主同富农的界限;对如何严格区分富农和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的界限等方面,也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经验。

王观澜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总结了叶坪乡查田的经验,起草了《怎样划分农村阶级的意见》。后来,毛泽东以此为基础,修改定名为《怎样分析阶级》。

也就在这3月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局发来一份指示电,其中关于毛泽东的问题,指示电中说:

“对毛泽东,必须持极其宽容的态度,并给以同志式的劝导,使之完全能够在中央委员会或中央局的领导下主持领导工作。”

由此,博古、张闻天等人不敢动毛泽东,就只好又开始对毛泽东的拥护者们下手了。

欲知此后毛泽东的处境能否改变,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关于粉碎国民党军第4次“围剿”一事,请读者重温一下上一章中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人在战前问计于毛泽东一节,及本章中红1方面军歼灭陈诚第11师大部的具体情形和巨大影响,便可以理解“毛泽东料事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些话决非虚妄之词!以至于在几十年后,中国的老百姓终于明白了“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共产党”这一深刻的道理,这也在情理之中,亦是势所必然。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