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一天晚上,周恩来从毛泽东那里出来,吩咐秘书说:
“到杨尚奎同志家里去,他和水静请我吃饭。”
周恩来在车上问秘书:
“都说水静酒量很大?”
秘书说:
“好像听人讲过。女同志不喝则已,只要是敢喝酒的,一般都要比男同志能喝。”
“嗯。”周恩来笑着点头,说:“她把我的部长灌醉了呢。”
秘书问,是谁?周恩来说:
“廖鲁言。”
这廖鲁言在国务院里喝酒是最负盛名的,据说在一次散席后,桌上还剩半瓶汾酒,他抓起酒瓶子像灌汽水一样喝掉了,还淡淡地说了一句:“别浪费了。”就这位最能喝的部长,竟然让一个弱女子灌醉了。看来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今天是要向她讨回“公道”了。
“水静,我迟到了。”
周恩来笑着点头致歉。迎出门口的水静带着歉意说:
“总理,真对不起呢,小平、富春他们等你很久,后来听说主席找你,知道你一时也来不了,他们就先吃了。”
“这就对了嘛,不要等。”
“他们吃完就走了,尚奎也陪他们去了。尚奎叫我在家等你,他再三关照说,总理重诺守信,说了就一定会来,不管多晚。”
“我答应了的就会来的。”
周恩来随着水静进了餐厅,坐下就问:
“还有剩菜吗?”
“剩菜怎么行呢?”水静说:“总理,我给你留着菜呢!”
“那就不客气啦。”周恩来把手放在桌上说:“我就吃吧。”
水静端上来的菜肴以江西的特色为主,还有杨尚奎家乡兴国县的“四星望月”。这道菜的雅称,还是毛泽东在兴国搞调查时给命名的。所谓的“月”,就是摆在中间的米粉蒸肉,那4颗“星”是围在四周的4碟小菜,无非是辣椒、青菜、豆腐之类。周恩来见菜肴上齐了,没有动筷子,问道:
“有茅台吗?水静。”
“有。”水静应了一声,马上取来1瓶茅台酒。周恩来含笑扬扬下颏,说:
“还有么?有就再拿一瓶来。”
水静忙又拿出1瓶茅台酒,怔怔地望着周恩来。周恩来指指另一个座位,笑着说:
“好了,水静。来,你也坐下吃一点。”
“总理,我刚吃过了……”
“吃过了就随便再吃一点嘛。”
于是,水静招呼服务员再取来一套餐具,坐了下来。周恩来将1瓶茅台推向水静,淡淡地说:
“听说你会喝酒,今天我们两人一人一瓶,怎么样?”
水静此时方有所悟:总理是来考验我来了,自己虽说已经陪着邓小平、李富春喝了一些,就再喝这1瓶也不在话下。她心里这么想,可表面上还是忙不迭地摆手,说:
“哎呀,总理,我哪能喝这么多呀?”
周恩来也明白,豪饮的人说谦虚话,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便说:
“喝吧喝吧,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他嘴里嚼着一口米粉蒸肉,说:
“在中央苏区时,常吃到这种菜,其中以兴国的最具特色。”
周恩来说着嚼着,顺手斟满一杯酒,端起来对着水静一举:
“感谢你和尚奎为我准备了如此佳肴,干!”
水静也不示弱,端起早已斟满了的酒杯,随着周恩来一饮而尽。她为周恩来和自己斟满了第2杯,端起自己的杯子说:
“这些菜都是土特产,总理太客气了。这一杯我感谢总理的光临。”
水静说罢仰面干了杯,她落杯时,见周恩来微微一笑,也已经干了杯。周恩来一边吃菜一边斟酒,说:
“这次又在庐山开会,江西是东道主,尚奎和你都很辛苦。”
他说着,酒杯又举了起来:
“这一杯是为你们优质接待工作道谢的。”
水静也不慌不忙地斟上酒回敬:
“总理到江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应该是我们感谢总理。”
周恩来吃一口菜,又斟满酒,说:
“这一杯,我代表小超大姐敬你。”
水静也斟满酒,回敬道:
“总理,我也代表尚奎同志敬你一杯。”
这二人一来一往,敬酒的话题很多,回敬的话题自然也一样不少。不一阵工夫,两个酒瓶子都空了。周恩来酒兴正酣,问道:
“还有酒吗?你还能喝吗?”
水静听说周恩来能喝酒,但她担心自己灌醉了国务院总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就说:
“酒是有的,不过我不能喝了,我不嗜酒,今天喝得太多了。”
“如果你不喝,我也不喝了,吃点饭吧。”周恩来知道水静已经陪邓小平、李富春喝了酒,再比下去也不公平,便感慨道:“不过,我今天算是知道你的酒量了。”
水静见他说出了本意,就装出一副不明白的样子,问道:
“什么酒量呀?”
“我在北京就听说杨尚奎的夫人很能喝酒。你把我们的农业部长廖鲁言都灌醉了。对不对?
“哎呀,总理,那可不能怪我。不是我主动找他喝酒的呀!”
“廖鲁言同志是部长中最能喝酒的一个,竟然败在你的手下,说明你很不简单。”周恩来说着,哈哈笑出声来:“今天我就是来试一试,这一试,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女同志,一次能喝这么多酒,确实不多见哪!”
“真的,总理,我平时是不喝酒的。”水静有点不好意思了:“刚才是总理让我喝,不知不觉地喝了这么多。我已经醉了。”
周恩来笑笑,说:
“醉人不说醉,说醉的其实没醉。你没有醉,我看得出来。”
他说着,放下饭碗,兴致勃勃地提议说:
“舞会还没有散,我们跳舞去吧?”
“总理你先走一步。”水静故意摸摸额头,说:“我真有点晕呢,休息一下再去。”
周恩来笑笑说:
“那好吧,我就先走了。”
周恩来在重庆谈判时的宴席上替毛泽东喝酒的豪情壮举,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但他与许世友单独斗酒的轶闻趣事,可能知之者不多。作者不妨在此一并道来,以飨读者诸君。
许世友其人,在战场上是个传奇式的猛将,在酒场上也是个豪气干云的汉子。他把喝酒的多少,喝酒的习惯,往往看做是一个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标志。每当和朋友战友们喝酒,许世友便在桌子中间放一空碗,规定说,洒一滴,罚一碗。他的身后立一卫士,专做监督行令官,执行罚酒任务。即便是和许世友同一级别的上将,卫兵也敢于动手得罪。在那些吃过苦头的将军中,免不了有人向周恩来告状诉苦。
周恩来历来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他往往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许世友是一个除了毛泽东以外,连彭德怀也都让他三分的人物。周恩来知道对许世友这种人,除非让他心服,否则,说轻说重,都没有用。
有一天,许世友到北京去参加会议,周恩来对他说:
“许司令啊,今天晚上没事我请你喝酒。”
“没事,我没事。”
许世友两眼大放异彩。他本来就敬重周恩来,又久闻周恩来善饮,如今听说要请他喝酒,真是受宠若惊。
是日晚,许世友按约赴宴,周恩来迎候在小餐厅门口,拉着他的手说:
“许司令,今天我们是小范围宴饮,你尽可随便一点。”
许世友入席一看,还真是小范围,除了他,没有第二位客人。菜肴是周恩来待客的惯例:4菜1汤。周恩来说:
“许司令,喝什么酒?”
“总理定。”
“听说你喜欢茅台,我也喜欢茅台……”
“就喝茅台!”
周恩来吩咐服务员上酒,转过脸望着许世友问道:
“许司令,大家都说南京有4大喝,哪几个呀?”
“王平、江渭清、聂凤智和我。”
“我听说你是排第一的,你们4个到底谁的酒量大些?”
许世友憨然一笑,说:
“算我大吧。”
“在南京你行,在山东你就不行吧?”
“怎么不行?”许世友一生不受人激,不管什么事情,就怕人家说他不行。他此时听周恩来这样一说,也顾不上谦虚了,便说道:“我打遍山东无敌手!”
“你是说打仗吧?”
“打仗打赢了,打进济南府,喝酒也没输过。”
“打仗我信,喝酒我却不信。武松18碗酒,山东人豪饮。”
“总理你别不信,”许世友急了:“喝酒我从来没遇过对手。”
服务员上了酒,周恩来接过来放在桌上,以手按着酒瓶,故意用怀疑的眼神望着许世友,笑着说:
“许司令是老实人,我听人说,就是喝酒不老实,喜欢吹牛。”
“啊?总理,这是谁说的?妈啦个卖匹的,我找他……”
周恩来连连做手势,把他稳住,平静地笑着说:
“现在你去哪儿找啊?这样吧,我们两个人喝,看看许司令能不能比我多喝一点。”
“总理,这,这怎么行?”
“连我都喝不过?”
“我怎么喝不过!”许世友又急又为难:“我怎么能跟总理赌酒呢?总理不信,另找一个能喝的来!”
“喝酒不论官大官小,只论酒量大小。许世友同志,你要是喝不过我,那就是吹牛!”
“我要是喝不过总理,我,我……”许世友那二杆子脾气又被激起来了,脑袋晃动着朝前倾,终于冒出来一句话:“我给总理磕3个响头。”
“这不行,我可不会磕头。”
许世友似乎已经赢了,笑着说:
“我哪敢叫总理磕头呀!我只要总理说一句话:‘许世友喝酒无敌手,一点不吹牛。’”
“好,看你吹牛不吹牛!”
周恩来说着就要给许世友斟酒。许世友拿过酒瓶,先声夺人:
“不要斟酒,这一瓶是我的了。总理你自便。”
周恩来注目许世友,微微一笑,转向服务员说:
“怎么办?再给我拿1瓶吧。”
1瓶对1瓶,服务员开启了瓶盖。许世友立起身,说:
“总理,我敬你,立地3杯。”
说着一连干了3杯。周恩来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慢斟慢饮,还不断地问着部队上的事。许世友则是干2杯,歇歇,再干2杯。他要让周恩来看看他许世友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汉子!
“总理,干了!”
许世友将酒瓶子朝下,晃了晃,只晃下来1滴酒来。
“哦,我落后了。”
周恩来拿起酒瓶子往杯子里倒,许世友看看吃了一惊,只见从那瓶子里才倒出半杯酒,就空了。该不是见鬼了?许世友一脸的狐疑,他轰轰烈烈地干了1瓶,周恩来却是不显山不露水地也干了1瓶。会不会有假?可眼见得这2瓶酒都是原装,而且是当场启封,又哪能假得了呢!许世友正在琢磨,只听周恩来慢悠悠地说道:
“许司令,用你们练武人的话,咱们点到为止,好不好?”
“不行!总理,喝一半怎么算好?”许世友的酒劲涌上来了,豪兴大发,他朝着服务员直嚷嚷:“去,去!再拿两瓶茅台来。”
周恩来与水静喝酒时,他要第2瓶,水静恰到好处地叫停,周恩来便停了。周恩来与许世友刚喝完第1瓶,就叫停,分明又是一个激将法。许世友哪里是周恩来和水静一般的人物,他一发就不可收拾了。
“我看点到为止吧?”
“不行,总理请客,不叫喝好可不行。”许世友解开衣扣,朝服务员高声叫道:“拿酒去!”
服务员朝周恩来望望,周恩来点点头,说:
“那好,再拿两瓶来。”
酒上来了,周恩来看着许世友,慢条斯理地嚼着花生米,说道:
“许司令,你自己拿1瓶。”
许世友已经知道周恩来对自己刚才的怀疑,有了察觉,但他还是忍不住将两瓶都打开,嗅一嗅,这才放了心,嘴里却说:
“都一样,我随便。”
周恩来依然是边吃边聊,慢斟慢饮。许世友也还是喝2杯,歇歇气,再干2杯。眼看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许世友终于干掉了第2瓶茅台,他不再叫酒了,摇晃着身子看周恩来。周恩来将瓶子垂直倒向杯子里,也干了。
“服务员同志,再拿两瓶来。”周恩来声音非常柔和:“看样子许司令还能喝。”
许世友笑笑,笑得很艰难,好像脸上的肌肉都麻木了。他的眼皮耷拉下来,又竭力掀上去,目光朦胧。服务员第3次上来两瓶酒,看看周恩来又看看许世友,只是抿住嘴笑。这次是周恩来动手开瓶了。
“许司令,你要哪瓶?”
周恩来声音依然柔和。许世友点点头,似乎想说话,但他那粗壮的身子却不由自主地仰在椅子上往下滑。他竭力想坐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反而滑到了桌子底下。
周恩来的酒意也上来了,他兴奋地往杯子里斟酒,直到酒水溢出杯沿才停了下来,端起杯,挺起身,说:
“许司令,起来,站起来。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砍掉脑袋不过碗大个疤。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面子也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说罢,一口干掉了杯中酒。周恩来所说的这些话,都是许世友以往劝人喝酒的常用语,今天周恩来一一照搬。可是,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无法再英雄,再仗义,再给面子了。他大口喷着酒气,说:
“输了,我,我给总理磕……磕头。”
周恩来一把扶住许世友,他也有点站不稳了,竭力保持着清醒。
“总理,我,我许世友,服了。今后,你,你指向哪里,我,我就打向哪里……”
“又胡说。毛主席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对,对对,”许世友脑子还是清醒的,接着说:“总理,叫,叫我死,我,我不活。我听总理的。”
周恩来一看火候到了,就正色说道:
“那么,我告诉你,喝酒不能强人所难,桌子上不能放空碗,身后也不能站个监酒的。同志朋友高兴了,一起喝点酒,本来是好事嘛,你强人所难,不是伤和气吗?”
“我,我听总理的。”
“人酒量有大有小,不能自己能喝,就认定别人也能喝。不比当年了,人过50岁,身体素质下降,再那么乱喝,要闹出事呢。你也一样,以后喝酒,不许超过6杯,半斤。”
“我,我自己喝,不,不超过半斤。”
后来,许世友果然做到了,喝酒不超过6杯。偶尔逢上个热闹场合,多喝上几杯也不忘记解释一下:
“总理叫我自己喝酒不要超过6杯,今天是大家一起喝,多喝两杯就多喝两杯,不是我自己喝嘛。”
再说1961年9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各地贯彻执行《六十条》的情况简报上写了一个批语,他写道:
“此件很好,印发各同志。并带回去,印发省市区党委一级的委员同志们,开一次扩大会,有地委同志参加,对此件第二部分所提的10个问题,做一次认真的解决。时间越早越好,以便在秋收、秋耕、秋种和秋收分配时间,政策实行兑现,争取明年丰收。”
毛泽东所说的10个问题,其中包括:退赔普遍不彻底;一部分地区没有按规定留足自留地;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群众对《六十条》热烈拥护,但普遍存在怕变的心理。
9月9日,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34周年纪念日。当他看到江青拍摄的一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时,感触颇深,遂题诗一首。
原来在1959年庐山会议时,江青和毛泽东通话后就上了山。那时,江青的身体逐渐好起来,她被庐山的自然风光感染了,于是,就在毛泽东身边的摄影记者帮助下,开始学习摄影。没想到还真的拍下了这样一张好照片。
毛泽东吟咏的这首诗,题目是:《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云: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后来,周恩来看了毛泽东这首诗,他说:
“主席这首诗就是写江青同志的。”
江青由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她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琢磨系统地学习摄影。她还请新华社副社长、摄影部主任石少华当她的老师,石少华借故推辞了。江青无奈,就请毛泽东出面帮忙。毛泽东把石少华请到中南海,热情地握着他的手,带着长辈的慈祥,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请他坐下。毛泽东说:
“这次我请你来,有事相求,不是照相,但是和照相有关。江青同志她身体不好,有病,不能从事紧张的工作,你就收她做学生吧,一可以调剂调剂她的生活,二也能学习一点东西,她有这个爱好嘛!我也支持她学习,给她买了照相机,想多学一点知识,多掌握一门技术总是好嘛。石少华同志,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收她吧!”
石少华激动而又内疚地答应了毛泽东。
后来,江青很快就学会了摄影。她组织人准备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她的个人摄影展。毛泽东知道后,叫她立即取消影展计划,注意政治影响。
欲知毛泽东后来的工作情况如何?请诸君慢慢往下看。
东方翁曰:中朝两国1961年7月11日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条约》中还规定:“本条约在未经双方就修改或者终止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将一直有效。另据网友称,在1961年8月23日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批准和1961年8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批准后,双方又约定:《条约》有效期为20年,如一方要求修改或终止,须在期满前半年内向对方提出,否则《条约》自动延长20年有效期。根据这一约定,《条约》在1981年、2001年两次自动延期,有效期至2021年。而在此之前,有关方面却自2006年起至2017年,在联合国同美、俄等多国多次通过制裁朝鲜决议案,“禁止朝鲜进行一切与弹道导弹发射有关的活动”,以最大限度遏制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朝鲜军民偏偏不怕鬼不信邪,坚持以“先军政治”为本,频频进行核爆实验,并宣称已经跨入世界核强国之列,且摆出一副与敌同归于尽的架势,天天拉着个导弹到处跑:老子不说打你美国本土,打你关岛总可以吧!不打你美国,打南韩的首尔、摧毁与某大国隔海相望的日本核电站群,总可以吧!几个回合下来,竟吓得美帝和“小妾”们全都尿了裤子。日、韩更是神经错乱,一连几天都惊慌失措地报道朝鲜发射导弹了。他们不得不在人家那颗小小的原子弹面前放下了屠刀。这一场倚强凌弱、以众欺寡的闹剧恰恰验证了毛泽东在上个世纪的一个先见之明。那就是本章讲到的,在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之后,金日成在7月13日到杭州去见毛泽东。在谈到世界上“谁怕谁”的问题时,金日成忧心忡忡地说朝鲜族是个少数民族。毛泽东则热情地鼓励他说:“少数民族可是厉害呢!蒙古的成吉思汗统治过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你们不要以为民族小,就信心不大,历史上很多大民族都不如小民族。”请再认真看看这一段话吧,这不是在近、现代史上出现的最伟大的一个预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