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往来交际,谈吐举止讲究文雅庄重,由此遂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礼仪传统和礼仪文化,这从汉语语汇里所存在的大量的谦词和敬词中亦可略窥一斑,书画...
- 中国的青铜器艺术,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在人类进化...
- 来源:晨曦国学家园
-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青绿山水画,由王希孟创作。青绿山水长卷是在桑蚕丝织成、长度为 40 宋尺的一整匹特制宫绢上创作完成的,整幅作品宽 51.5 厘米,长 1191....
-
美国发现王羲之《十七帖》原拓,还有宋徽宗朱批,联合国评为“世界珍宝”!
米芾说过:“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而怀素草书的妙处也是“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因此,很多书友会选择直接临摹《十七帖》,这既符合“取法乎上”的...
- 赵孟頫曾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古意”是中国画创作所追求的重要的精神境界和品格趣味,也是中国画能保持纯正、高雅绘画品味的创作规范。“作画贵有古...
- 书法到了晚明,我们不得不特别关注一下徐渭。他太特别了!死后三百年,齐白石称甘愿为他磨墨,郑板桥自称是他“门下走狗”,吴昌硕则称“青藤画中圣”,中西画史对比,人们更...
- 国画|为了出路1979年画家赵华胜创作的《为了出路》国画。这幅画的副题是——《为某种社会之风深有感触而试写之》。窗内,依稀可见的是一个饭局,杯觥交错,人影憧憧,杯盘...
- 丁聪自画像漫画版著名漫画家丁聪(1916-2009),1916年生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
- 绝了!你永远可以相信国家级审美!如果你喜欢探索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那你一定不能错过“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这场展览将中华匠心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展品种类丰富...
- 来源:国画雅集
- 刘继卣(1918.10.3 — 1983.11.5),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
- 书籍装帧是对书籍进行整体设计的艺术活动,涵盖了从书籍内容的组织、排版,到封面、封底、书脊、内页纸张、插图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以实现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中,封...
- 《芭蕉仕女》 杨淑涛杨淑涛,女,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后来考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曾任职于天津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学院、87年调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教...
- 你知道吗?中国有一类文物叫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有一件疑似是穿越之物有一件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还有一件至今都无法复制!......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留下了...
- 来源:书画新风景
- 任鸣,字拙耳,又号芥子、睡翁、空道人、野鹤山人,1983年出生于河南安阳,这片中原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他艺术生涯的源头活水,滋养着他的创作灵感。如今,他定居北京,...
- 临摹作为篆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临摹范本的选择尤为重要。无论是秦汉古印,还是明清流派大家的作品,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字形规范、章法严谨...
-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领域中,中国山水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艺术家们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的载体。它以独特的笔墨技法、构图布...
- 1956年,在电视机还没在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出现的时候,中国连环画艺术大师刘继卣先生以《西游记》原著里第三至七回的精彩故事为蓝本,创作了这八幅《闹天宫》组画;这组图存在...
- 86岁的文徵明还能写出不足0.5cm的蝇头小楷《离骚经》,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壮举。文徵明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的艺术生涯跨越了多个朝代,作品丰富,风...
- 来源:生活禅时代网,锦呈绘制。
- 提起清朝的“顶流画家”,很多人会想到郎世宁。但在乾隆皇帝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位“宝藏男孩”——徐扬。他既能写“文辞精雅”的诗句,又能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