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在楚王国国王楚怀王芈槐先生翘辫子的翌年(前295),赵王国国王赵武灵王赵雍先生,被叛军围困在沙丘(河北平乡)的行宫之中,活活饿死。

赵雍先生跟芈槐先生,是同时代人物,下场同样是一场悲剧。但芈槐先生,一辈子窝囊。而赵雍先生,却是万人崇拜的一代英雄。

这要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往事。

春秋时代于公元前481年结束,翌年,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历史上时代的划分,以“春秋”、“战国”最没有时代性和社会性根据,更没有政治性根据。当初不过几个儒家学派的文化人信口开河,后人不假思索地沿用下来。盖儒家学派开山老祖孔丘先生,曾整理鲁国的编年史——鲁国的编年史名《春秋》,起自公元前722年,止于前已言之的公元前481年,儒家学派把这三百年间的时间,称为“春秋时代”,也就是周王朝衰退成为周王国,独立封国林立时代。春秋时代完结,接着是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应起于哪一年,史学家各说各话,各定日期,而且都持之有物,言之有理。其中最权威的一种说法是,应从公元前403年起。盖该年也,晋国分裂为韩国、赵国、魏国。而司马光先生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就从该年开始。不过,春秋时代结束后(前480)到前404年,七十七年间,算啥时代这七十七年比春秋时代更糟,既不能另行成为一个独立时代,又不能算是周王国的复兴。硬用人为的力量丢掉它,既不公平,也不可能。按理应该使春秋时代延伸下去才对,然而,孔丘先生的力量太大,我们既无力使之延伸,只好使战国时代跟它衔接,应该是合理的也。

——司马光先生的人虽不可取,但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却是中国最好的史书之一。本应上接《春秋》的,可是,他宣称他不敢衔接孔丘先生的屁股。一条鞭下来的编年史,遂中空七十七年(前480—前404)。柏杨先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猜想他可能收集不到这七十七年间的史料,遂假装谦恭。如果我老人家猜错啦,那么,有件事准猜对啦,那就是,圣人可害人不浅。

言归正传。公元前403年,当初煊赫一时,屡当中国霸主的晋国政府,已衰弱不堪。赵、魏、韩三姓家族,遂开始分割。就在那一年,奄奄一息的周王国政府,发挥了剩余价值。国王姬午(周威烈王)先生,在接受三家贵重的贿赂后,分别封三大家族的族长为国君,建立韩、赵、魏三个封国。晋国国君只剩下一个城,反而像奴才一样,看三家的颜色,三十多年后的前369年,三家索性把晋国最后一位可怜的国君姬俱酒(晋桓公)先生,逐出城堡,贬作小民,晋国灭亡。

三国分晋之后,赵国(首府河北邯郸)最强。

本篇男主角赵雍先生,是赵国第六任国君,他于公元前326年,继承他爹赵语(肃侯)先生的宝座,然后改建王国。所以他虽是赵国第六任国君,却是赵王国第一任国王,英气焕发,雄心万丈,他了解赵国所处的地缘位置,要想在激烈的战国时代生存,必须使他的军队成为现代化的军队。传统的战略战术以及传统的武器,必须淘汰。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