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1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指多长时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一般是指三个季度,也就是九个月。这里并不是特指九个月,而是泛指时间长久,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

2

“烂醉如泥”中的“泥”是指什么?

“烂醉如泥”指人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起来。但是这个“泥”并非指泥土,而是一种长在南海的虫类。这种虫没有骨头,一上岸就会“失水而醉”。

3

“雅乐”与“俗乐”有何区别?

雅乐是指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具有庄重、肃穆的特点。俗乐则是当时流行的民间音乐,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4

古人为什么喜欢听戏曲?

古人的娱乐方式相对单一、匮乏。戏曲作为一种集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情趣。

5

“高山流水”指的是什么?

“高山流水”既是中国古琴曲,也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情谊的象征。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当他在江边弹奏时,樵夫钟子期从他的琴声里听出了高山与流水的意象。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以谢知音。

6

被称为“亚圣”的是谁?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7

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谁?

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并自称为“始皇帝”。

8

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由禹建立。禹原本是夏族的部落首领,在治理了黄河水患后,威望提高,被拥戴为“夏后氏”,初步确立王权。又率众讨伐三苗,王权加强。之后在颍水建立都城,在涂山,夏,夷等部落首领甘愿对禹朝贡,成为夏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一事件史称“涂山之会”,标志着夏王朝的正式建立。

9

“四书”指的是哪四本书“

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10

古代考试的地方叫什么?

古代人考试的地方叫“贡院”,又称“贡士院”“贡场”。最早出现在唐代,周围插满荆棘以防止考生翻越,因此又有“棘闱”、“棘院“之名。

11

科举制是何时被废除的?

科举制是古代选官方式,但是在1905年清政府下令正式废除科举制。国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不能满足国家选拨人才的需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已经到了不得不废除的境地。

12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清楚,不知道。

13

“金榜题名”中的“金榜”指的是什么?

”金榜“就是古代揭晓科举考试殿试成绩的排名榜,它是用黄纸黑字写下考中进士人的名次、姓名、籍贯信息的榜单,国为纸张的颜色是黄的,故称“金榜”,又叫“黄榜”。

14

“庄周梦蝶”带来了什么启示?

“庄周梦蝶”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这个故事探讨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表达了对人生变幻无常的哲学思考。

15

道家的创始人是谁?

老子,名李耳,字伯阳,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晚年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16

你知道什么是“童生”吗?

在明清科举制度中,那些学习儒家经典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在未考取秀才资格之前,都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17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亡国之君是谁?

桀,他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他不思进取,荒淫无道,嗜杀成性。后诸侯作乱,被流放于南巢,最终死于亭山。夏朝共传13世,17王,历时472年,公元前1600年灭亡。

18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崇祯皇帝。明末政治腐败,天灾不断。崇祯帝朱由俭即位后,虽勤于政事,厉行节俭,仍无力回天。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帝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在绝望中自杀。维持了276年统治的明王朝就此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19

中国八大古都是哪些城市?

中国八大古都指的是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和郑州。

20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

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而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没有断流,从始至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21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指的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22

为什么投降要举白旗?

有的学者认为,以举白旗为投降的标志起源于秦朝。秦人以黑色为“国色”,用来代表胜利,秦末刘邦进取关中,秦王子婴穿着胜利颜色相反的白色衣服,代表投降。

23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

”人有三急“指人体生理方面,分别是尿急、便急和屁急。这三急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4

“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

“六亲”在不同文献中有着不同的分类。《左传》中的“六亲”指的是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和姻亚。《汉书》中的“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25

在演出中,压轴戏一般是指第几个节目?

“压轴戏”原本是戏曲术语,指的是一场演出的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最后一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通常被称为“大轴”或是“压台”。

26

别来无恙中的“恙”指的是什么?

最初,按照《易传》的说法,“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简直像食人虫,而不是一种疾病。

其实从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虫,又称恙螨。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野外,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古人见面的时候,生怕传染给自己,于是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朋友,您身上到底有没有恙虫啊?如果有的话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

久而久之,“别来无恙”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由生怕传染的担心变成了一句透着亲热和关切的问候语。

27

一代等于多少年?一世等于多少年?一甲子等于多少年?

一代是25年,一世是30年,一甲子是60年。

28

“王婆卖瓜”中的王婆是男的还是女的?卖的是什么瓜?

王婆是男的,卖的是哈密瓜。这个典故源于宋朝,讲述王坡在西域种瓜,因战乱迁至中原,通过自卖自夸的方式推销哈密瓜。

29

“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

明代后期万历年间,“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表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30

“斗百草”是什么活动”?

斗百草起源于端午习俗。端午踏青回来,大家带回摘的花草,进行武斗或是文斗。孩童大多选择武斗,用采回的草互拉,断的就输了。

来源:诗词春韵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