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共真乎?曰:不必也。《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己矣。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娓娓者为?”呜呼!大人子虚,曲终宾雅,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丽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所得竟未知熟赝而熟真也。

陇西君,海内畸士,与余相遇于栖霞山房。倾益莫逆,各叙族况。因出其新刻数卷佐酒,且曰:“尚未成书,子盍先为我命名?”余阅之,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臂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从臾其成。

时天启甲子臈月豫章无碍居士题

前言

《警世通言》是晚明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入短篇白话小说四十篇。

冯梦龙(1574—1646),明代著名文学家,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等等。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长期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崇祯三年(1630),五十七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选任丹徒县训导,六十一岁时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后任职期满回到苏州。清兵南下时,他参加反清复明运动,顺治三年(1646)忧愤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清兵所杀。《苏州府志》卷八十一《人物》称:“冯梦龙,字犹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崇祯时,以贡选寿宁知县。”对他的才情、学术水平给予很高的评价。冯梦龙共有兄弟三人,在当时皆有名,号称“吴下三冯”。其兄冯梦桂,字丹芬,是位画家。弟弟冯梦熊,字杜陵,是位太学生,曾师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在当时并称为“吴下三冯”。

《警世通言》中的很多作品取材于唐人传奇和宋元话本,据统计,取材于唐传奇的话本小说如下:第八卷《崔待诏生死冤家》受《乾月巽子·华州参军》(《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二引)影响,第九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受《本事诗·李白》(《太平广记》卷二〇一引)影响,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受《原化记·崔尉子》(《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一引)、《乾月巽子·陈义郎》(《太平广记》卷一二二引)、《闻奇录·李文敏》(《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等唐传奇影响,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受《博异志·李黄》(《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八引)等作品启发,第四十卷《旌阳宫铁树镇妖》受《朝野佥载·许逊》(《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一引)影响。

根据前人研究可知,《警世通言》四十篇小说之中取材于宋元话本的作品约有十六篇,占总数的40%,即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第七卷《陈可常端阳仙化》、第八卷《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十卷《钱舍人题诗燕子楼》、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第十四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第十九卷《崔衙内白鹞招妖》、第二十卷《计押番金鳗产祸》、第二十九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第三十三卷《乔彦杰一妾破家》、第三十六卷《皂角林大王假形》、第三十七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八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第三十九卷《福禄寿三星度世》等,其馀二十四篇小说当为冯梦龙模仿宋元话本创作的拟话本小说,其中也有一些描写明代当时现实生活的小说作品,如:第十七卷《钝秀才一朝交泰》、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三十四卷《王娇鸾百年长恨》、第三十五卷《况太守断死孩儿》等。据冯梦龙《三报恩传奇序》所言“余向作《老门生》小说……滑稽馆万后氏取而演之为《三报恩》传奇”可知《老门生三世报恩》确定为冯氏个人独创。

《警世通言》的题材内容相当丰富,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明代的现实生活和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市民群体的情感世界,其中最突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有关爱情、婚姻的小说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第八卷《崔待诏生死冤家》成功刻画了市民女性璩秀秀形象,她对爱情的追求大胆、主动。秀秀是咸安郡王家绣女,爱上玉工崔宁,有一次郡王府失火,崔宁撞见秀秀,小说在此有一段描写:

秀秀手中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从左廊下出来。撞见崔宁,便道:“崔大夫,我出来得迟了。房中养娘各自四散,管顾不得,你如今没奈何,只得将我去躲避则个。”当下崔宁和秀秀出府门,沿着河,走到石灰桥。秀秀道:“崔大夫,我脚疼了,走不得。”崔宁指着前面道:“更行几步,那里便是崔宁住处,小娘子到家中歇脚,却也不妨。”到得家中坐定。秀秀道:“我肚里饥,崔大夫与我买些点心来吃!我受了些惊,得杯酒吃更好。”……秀秀道:“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你记得也不记得?”崔宁叉着手,只应得“喏。”秀秀道:“当日众人都替你喝采‘好对夫妻!’,你怎地到忘了?”崔宁又则应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崔宁道:“岂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将起来,教坏了你,你却如何将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说。”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璩秀秀大胆、多情、泼辣的性格,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遇事有主见。璩秀秀被郡王迫害至死以后,崔宁被发遣到建康府居住,秀秀的鬼魂依然追随崔宁而去,可谓生死相依。这篇小说也对不义之辈郭排军予以鞭挞,此人撞见逃出郡王府的崔宁与秀秀,答应替他们保守秘密:“当下夫妻请住郭排军,安排酒来请他。分付道:‘你到府中千万莫说与郡王知道!’郭排军道:‘郡王怎知得你两个在这里。我没事,却说甚么。’”谁知他刚回府就告密,毫无信义可言。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也都塑造了同样大胆、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的小夫人被媒婆所骗,嫁给年过六十的员外张士廉,她不满意婚姻现状,喜欢年轻、朴实的主管张胜,两次分别送给他十文金钱、五十两银子和许多衣服,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后来因事自杀身亡,其鬼魂追随张胜而来,“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张胜的心,死后犹然相从。”让人感慨不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搭船初见许宣时,“娘子把秋波频转,瞧着许宣……那妇人道:‘不敢动问官人,高姓尊讳?’……‘宅上何处?’……那娘子问了一回。”毫不顾忌同船其他人的存在,主动和许宣寒暄。后来白娘子借口雨大,搭许宣之伞。惹了官司之后,二人分手,许宣发配到牢城营做工,白娘子赶来见许宣;许宣到镇江,白娘子又赶过去,对爱情非常执着。

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也精心刻画了忠于爱情的女性刘宜春形象,女婿宋金生病以后,刘顺泉对儿女婚姻的态度产生转变:“刘翁刘妪初时还指望他病好,替他迎医问卜。延至一年之外,病势有加无减。三分人,七分鬼。写也写不动,算也算不动。到做了眼中之钉,巴不得他死了干净;却又不死。两个老人家懊悔不迭,互相抱怨起来。当初只指望半子靠老,如今看这货色,不死不活,分明一条烂死蛇缠在身上,摆脱不下。”于是夫妻二人定下计策,将宋金抛弃在池州五溪的荒岛上,刘顺泉夫妇的行为鲜明地体现出世态炎凉。与父母的做法截然相反的是,女儿宜春对爱情忠贞不渝。小说对此有段描写:“母亲道:‘你爹见他病害得不好,恐沾染他人,方才哄他上岸打柴,径自转船来了。’宜春一把扯住母亲,哭天哭地叫道:‘还我宋郎来。’”她发誓:“宋郎今日为奴而死,奴决不独生。”“以死自誓,哀哭不已”。无奈之下,父母只好与宜春一起到荒岛寻找,一无所获,四处贴出寻人招帖,绝无音耗,“宜春整整的哭了半年六个月方才住声”,以为丈夫已死,为夫戴孝、吃素,对丈夫一片痴情,令人感动。

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这篇小说成功刻画了杜十娘形象,她年轻美貌,“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一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十娘虽然沉沦于风尘中,但未泯真情,禀性善良,“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她与贵公子李甲情投意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日子久了,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那杜十娘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老鸨厌弃李甲,要他拿三百两银子为杜十娘赎身,否则要将李甲赶走,杜十娘拿出自己的一百五十两银子,李甲又找柳遇春借了一百五十两,凑足三百两之数,老鸨要反悔,杜十娘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她对老鸨说:

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

杜十娘有理有据,一番话说得老鸨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为防止李甲浪费,杜十娘在资助李甲时,故意不向李甲说明自己百宝箱中有多少财物,这里显示出杜十娘细心的一面。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上述几篇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小说刻画了负心汉李甲的形象,他对杜十娘是有感情的,但是他性格懦弱,又害怕严父,所以徽商孙富贪图杜十娘美色,以千金诱劝李甲出让杜十娘时,李甲动心了,最终同意这笔交易,辜负了杜十娘的一片痴情,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负心汉的骂名。除描写杜十娘、李甲以外,小说还刻画了好色、为富不仁的徽商孙富、慷慨仗义的柳遇春等人形象。另外,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第二十三卷《乐小舍拚生觅偶》、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缘》、第二十九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第三十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第三十三卷《乔彦杰一妾破家》、第三十四卷《王娇鸾百年长恨》、第三十八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都是描写爱情、婚恋的小说作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警世通言》中有些话本小说歌颂友情、义气,鞭挞不仁不义等行为,例如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讲述俞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相识、相知,《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表现吕大郎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品行,《桂员外途穷忏悔》鞭挞忘恩负义的丑恶行径,桂富五穷途末路,欲投涧水自尽,被施济所救,施济借给他三百两白银,并借桑枣园给桂氏一家居住,相比之下,桂富五贪图钱财、无情无义,夫妇二人掘得施家祖先所藏一千五百金,占为己有,趁施济去世,施家衰落时,脱身搬往会稽居住,改名桂迁,家道兴旺,“良田美宅,何止万贯”;施家陷入穷困,“不勾五六年,资财罄尽,不能度日,童仆俱已逃散。”无奈之下,施济之子施还与母亲严氏只好向桂氏求救,但桂员外夫妇不予理睬,推三阻四,甚至连当初向施家借的三百两银子都不愿归还,故意抵赖。小说中,桂员外的行径与施济、支德形成鲜明对比,施济好施乐善,救人于危难;施济的旧交支德得第为官,他辞官回乡时,施家已经败落,但支德没有嫌贫爱富,而是将爱女下赘贫友之孤儿,小说通过这些对比描写谴责不仁不义等行径。

《警世通言》中,也有一些公案题材的话本小说,以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的描写最为曲折生动。这篇话本叙述明朝永乐年间北直隶涿州人苏云科举及第,除授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知县,赴任途中遭遇强盗徐能等人谋财杀人,苏知县流落异乡,夫人郑氏逃走,寄身尼姑庵,夫妇离散后,郑氏生下一子,尼姑庵无法抚养,只好由老尼将婴儿弃于路旁,恰巧被徐能捡到收养。苏云之子长大成人,担任监察御史,替父母报仇雪恨,将强盗正法,一家团圆。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第十五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第三十五卷《况太守断死孩儿》都是描写公案题材的话本小说。

另外,《警世通言》中还有描写发迹变泰题材的作品,如第六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第十七卷《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些作品宣扬宗教或者描写神仙鬼怪,如第七卷《陈可常端阳仙化》、第十四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九卷《崔衙内白鹤招妖》、第二十七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第三十六卷《皂角林大王假形》、第三十九卷《福禄寿三星度世》、第四十卷《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些话本小说描写文人轶事,如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第九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称李白才名满天下,却因无财贿赂考官,被权臣杨国忠、高力士黜落。后来,李白醉草吓蛮书,让杨国忠为之磨墨,高力士为之脱靴。小说对史实多加改动,以此为科举不第之士、为天下不得意的文人扬眉吐气。

《警世通言》具有较高的艺术特色。首先,在情节结构方面,很多话本小说设置误会与巧合,例如,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玉拾到二百两银子,归还给失主徽州商人陈朝奉,在陈朝奉家巧遇失散多年的儿子;看到江上小船倾覆,吕大郎愿出赏钱,请人相救,碰巧被救的人中间有他的亲弟弟吕珍;其弟吕宝“心怀不善”,伙同江西客人卖掉嫂子王氏,以“戴孝髻”为号,约定江西客人来抢亲,碰巧吕宝之妻杨氏与王氏换了孝髻,江西客人误以为杨氏正是他们要抢的女人,以致杨氏被抢走。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苏云知县在上任途中遇盗,其子出生之后被抛弃在路边,正巧被盗贼收为养子;长大成人后参加会试,巧遇祖母;苏云夫妇遇盗十九年以后,郑夫人到官府告状,正好儿子担任监察御史;苏云告状时,正好当时的科举考试同年林操江担任御史。又如《警世通言》卷十八《老门生三世报恩》也是如此,蒯遇时嫌鲜于同年老,不愿录取他,说来来巧,鲜于同三次均考中于蒯遇时门下。误会和巧合的表现手法在《警世通言》中得到广泛运用,使话本作品增加了很多传奇性和可读性。另外,《警世通言》中的话本小说善于利用重要的物件贯穿于情节结构之中,例如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以罗衫作为获知真相的重要线索,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以鸳鸯宝镜作为夫妇团圆的重要线索,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的破毡笠成为夫妻相认的凭据,这些物件的设置使小说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结构谨严。

《警世通言》中的很多话本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段,增强小说的可读性。例如,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王安石因事将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小说写到:“天下官员到京上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惟有东坡心中不服。心下明知荆公为改诗触犯,公报私仇。没奈何,也只得谢恩。”描写苏轼内心既不服气又很无奈的复杂心理,较为真实。又如,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被媒婆所骗,青春美貌的小夫人嫁给老翁,小说描写其结婚时的微妙心理:“小夫人揭起盖头,看见员外须眉皓白,暗暗地叫苦。花烛夜过了,张员外心下喜欢,小夫人心下不乐。”“那时小夫人开疏看时,扑簌簌两行泪下,见这员外年已六十,埋怨两个媒人将我误了。”“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恼。”小说相当真实、细致地刻画了小夫人后悔、失望、生气、伤心种种心理,这些心理描写也为后来小夫人的外遇之心埋下伏笔。《警世通言》中的不少话本小说在细节描写上也很精彩,试举一例,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徽商孙富好色,诱劝李甲出让杜十娘,李甲将此事说与杜十娘知道,小说叙述至此,有两处细节描写,其一,十娘本来是“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听到这个消息,“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十娘的言行、举止表明她当时十分惊愕、生气的心理;其二,天亮以后,孙富差家童到船头候信,“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乃催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至此,十娘对李甲彻底失望,死心已决。两处细节刻画很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心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警世通言》中像这样成功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屡见不鲜。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除以上我们介绍的女性形象以外,《警世通言》在其他形象尤其是下层市民形象的塑造上也颇具特色,媒婆、术士、骗子、书生、婢女、妓女、和尚、尼姑、道士、士兵、工人、农夫等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古代社会生活图卷。

《警世通言》中不少话本小说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例如,第六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入话写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故事,作者以津津乐道的语气加以描写,并予以肯定,第二十九卷《宿香亭张浩遇莺鸾》结尾男女私情合法化,结局圆满,这些均反映市民群体在婚恋观念上的宽容态度;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第二十卷《计押番金鳗产祸》等作品反映战乱对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第十五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等作品揭示当时买卖官爵、衙门作弊的现状,第十七卷《钝秀才一朝交泰》、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缘》等暴露科举考试之弊端,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人话对酒色才气予以批评,这些均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现实批评精神。

当然,《警世通言》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劝诫色彩过于浓厚是其不足之一。兼善堂本《警世通言》识语曾称:“自昔博洽鸿儒,兼采稗官野史,而通俗演义一种,尤便于下里之耳目;奈射利者而取淫词,大伤雅道。本坊耻之。兹刻出自平平阁主人手授,非警世劝俗之语,不敢滥入,庶几木铎老人之遗意,或亦士君子所不弃也。”可见,冯梦龙在编辑《警世通言》、书坊兼善堂在刻印时,即注重加强劝诫思想,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劝世人不要恃才傲物,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劝人布施,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歌颂义夫节妇,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劝人不要贪色,第二十卷《计押番金鳗产祸》劝人不要杀生,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宣扬报恩,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等宣扬报应,第二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宣扬三生观,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第十七卷《钝秀才一朝交泰》等宣扬宿命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可读性,也降低了小说的艺术成就。

《警世通言》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金陵兼善堂本。明刊本,四十卷四十篇,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较”,首豫章无碍居士叙,作于天启甲子腊月,即明熹宗天启四年甲子(1624)。今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仓石文库、日本名古屋蓬左文库。中华书局版《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古本小说集成》据日本蓬左文库所藏兼善堂本影印。第二,衍庆堂本。明刊,四十卷四十篇,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较”,首豫章无碍居士叙。今藏大连图书馆、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第三,兰桂堂本。覆明本,王振华刊,四十卷四十篇,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较”,首豫章无碍居士叙。今藏日本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国赋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