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繁体

当下的年轻人身处快节奏的社会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许多焦虑,“学历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拥有名牌大学的出身履历,对以后出路有着莫大的裨益。若母校无甚名气,对今后的求职道路肯定有影响。

百年前的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同样吃过学历的亏。和好友斯诺交谈时,他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那段不受人待见的经历……

从少年到青年的求学经历

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上屋场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诞生了一位历史伟人——毛泽东。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其父毛顺生是一个精明强干,做点小本生意的农民,母亲文七妹为人慷慨,把家里家外安排得妥妥贴贴。

由于身处闭塞的小乡村,加上父母不甚开明,少年时期的毛泽东接受的是传统封建文化教育。从八岁念私塾起到十三岁中途辍学,接受为期五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1910年,十七岁的毛泽东抱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宏伟志向走出韶山冲,来到湘乡东山小学堂求学。

东山小学堂是湖南最早设立的一所新式学堂,这里是毛泽东接触西方学术思想的开始,他受到梁启超、康有为思想的影响,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样强烈的人生价值观深深影响着青年毛泽东,强化了他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让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意识。

在这种强烈爱国主义使命感的促使下,毛泽东来到省城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念书。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湖南革命新军,于1912年脱离军队,先是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半年里,毛泽东阅读大量中外书籍,他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著作非常感兴趣。半年如饥似渴的阅读,极大地开拓了毛泽东的世界眼光,也培养了他的民主启蒙思想。

从这时起,毛泽东的思想已经逐步成熟。对民族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探索有了一定的成果。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一年后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校期间,毛泽东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不仅学到做人准则,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在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的影响下,使得毛泽东振兴中华民族的志向愈发坚定。

20世纪10年代底,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筹划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利用此机会广泛接触各种新思潮。经导师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还结识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获得一份工作。

在李大钊先生的引导下,毛泽东认真阅读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晚年时,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时仍然激动地说道:“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馆员的时候,就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

1920年初,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他读到三本非常重要的书,即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与科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

到了1920年底,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后半个多世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1921年,毛泽东离开北京大学,辗转各地,从事党的革命工作。

毛泽东的最高学历以及吃的“学历亏”

从毛泽东的生平履历以及其求学经历来看,他似乎没有吃“学历亏”。20世纪初的中国,有文化的读书人相较于现在比例似乎不高。毛泽东乃堂堂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放眼当时的年代与社会,虽称不上名人大家,也是一位小有成就的青年才俊。

可毛泽东与好友斯诺聊天时,却毫不避讳地谈起过自己早年的那段经历。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据毛泽东回忆,当他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时,由于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意同他来往。身为一名管理员,毛泽东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人的姓名。这些人大多都是北京大学的老师或者优秀学生,他们大多数人都不理睬毛泽东,态度与神情非常散漫和骄傲。

在那些来看报的人中,毛泽东认出来有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还有傅斯年、罗家伦。毛泽东试图与他们打交道,结果却是无功而返。

倘若毛泽东当时的学历不止步于第一师范,而是有过留洋或者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他便不会如此受到轻视,在学习和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会愈发风顺。

当然,不止毛泽东一人受到过学历歧视。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早年经历繁杂,甚至还当过土匪。在西南联大期间,沈从文便受到刘文典的歧视。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可见,唯学历论和学历歧视不仅发生于21世纪,早在100多年前的20世纪初,就已经有此不良现象。

当时的“学历歧视链”相较现在更加明显和突出。有过海外留洋经历的,看不起没出国的,念新式大学的看不起像毛泽东、沈从文这样读四书五经,且不会普通话的土著居民。

毛泽东求学经历对当代年轻人的启迪

不过,对于自己这段早年的经历,毛泽东没有往心里去。他与友人交谈时也曾说过这样的话:“要求得实际的学问,而不是一张文凭。”

毛泽东是这么说的,从往后的实际经历来看,他也是这么做的。

从1893年出生到1920年底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救国救民的思想作为主线一直贯穿于毛泽东早期生活和求学经历。

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毛泽东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磨砺出高尚的品德,强健的体格。从韶山冲到长沙,再从长沙走向全国,历经千辛万苦打碎旧社会,完成解放中华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功勋事业。

平心而论,只是高中毕业生的毛泽东没有留洋经历,但他的文学素养却不逊色于当时任何一位文人大家。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而毛泽东青年时期勤奋博学的知识追求,同样对现代年轻人的求学经历有很好地启迪与借鉴。

每个人的青年时期,都是学习、掌握本领知识的黄金时期。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一个人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青年毛泽东自始至终都将寻求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目的。加上刻苦勤奋的态度与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色彩的求学之路。

换言之,可能毛泽东的学历不高。自身却掌握了过硬的真本领。无论领导革命工作或者从事宣传教育,甚至凭借流利的口才,在数万人面前都能挥洒自如地进行演讲。这份气度与魄力是存在于拥有扎实文学基础和丰厚社会阅历的基础之上的。

年轻的毛泽东也吃过学历的亏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一定要弄清楚“为谁而读书,为什么读书”?明确读书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有用的知识充实头脑,而不是整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身处如今这样一个社会,虽然压力较大,但生活条件与学习条件,相较于青年时期毛泽东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既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刻苦学习,却非要在意那一纸文凭呢?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