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9月25日,毛泽东为鼓舞士气,振奋民心,在甘家村召开军民宣判大会,枪决了从萍乡境内抓获的6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

下午,工农革命军就要离开甘家村了,毛泽东指示各部把食用老百姓粮食的钱,放在他们的米缸里,并附上一封信,说明原委。

9月26日凌晨,攻城各部悄悄抵近莲花县城下。毛泽东亦亲临前线指挥。在农民自卫队配合下,革命军冒雨攻城。一时间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守城团丁吓得惊慌失措,胡乱开了几枪,掉头逃命去了。工农革命军和上千名老表冲进城内,俘虏了保安团的一个队长和一个国民党县党部常务委员,砸开监狱救出了被囚禁的共产党员和自卫队队员,打开粮仓将粮食分给了贫苦老百姓。

莲花是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南下以来夺取的第一个县城。此战胜利,士气顿时高涨起来。余洒度通知毛泽东说,要召开一个军事会议。当毛泽东得知余洒度已经将抓获的保安队长放走了,非常气愤,严厉地批评他:

“县保安队离城里只有几公里,我们这些人的生命都交在他手上了,你还开什么会?”

此前,总指挥卢德铭一直是支持毛泽东工作的,有他在,对不把前委当回事的余洒度还有些约束作用。如今他不在了,余洒度对眼前这位前委书记是愈发不尊重了。他不但不接受毛泽东的批评,反而恶言相向,轻蔑地说:

“什么?你怕死吧?我可以担保,你若死了,我抵你的命。”

毛泽东尽管生气,却也奈何他不得,由此更清楚地意识到,整顿部队势在必行。

第二天,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和莲花县党的负责人会议。地方上到会的有朱亦岳、陈竟进、贺国庆、陈实等人,毛泽东向他们详细询问了莲花、永新、宁冈一带的情况。

会议就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开得很成功。毛泽东听了地方干部的介绍和大家的讨论,感觉到整顿部队的时机已经到了。他当即决定,部队开往江西永新三湾村。

9月28日下午,部队走了一天已经有些疲劳了,余洒度命令就地宿营。毛泽东看看天色尚早,提议再往前走10里宿营。余洒度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却在私下里发牢骚说:

“我当什么师长,连10里的指挥权都没有了。”

话分两头。在9月28日这一天,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武汉讨论将要成立的代行中央职权的长江局人选问题。瞿秋白提议说:

“泽东能来,必须加入。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同志。”

有人说,毛泽东已经率起义部队上山了,不能参加长江局工作。也有人认为毛泽东有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意他领导长江局。在瞿秋白的坚持下,会议最终通过了由罗亦农、陈乔年、任弼时、王一飞、毛泽东5人组成长江局的决议。

不知毛泽东是否接到了这一任命,但可以断言,不管瞿秋白和其他人如何赞成毛泽东,毛泽东也是决不可能接受这一任命的。

9月29日,毛泽东率领部队经过艰苦跋涉,最后翻过一个山口,到达了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三湾位于湘赣边界九陇山中茶陵、莲花、永新、宁冈4县的交界处,由陈家、钟家、上李家、下李家和三湾街组成,合称三湾村,有50多户人家,算得上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了。这时三湾村里已经空无一人了,家家大门都紧锁着。原来群众风闻有一支军队朝三湾方向开来,怕是国民党军又来抢劫,就纷纷扶老携幼躲进山里去了。

毛泽东一面安排战士们就地休息,架锅煮饭,一面派出干部上山动员群众回村。他和3连长赵大刚也走出村庄,爬上了一个山头,见一青年正要下山,就迎了上去。小伙子一看来了两个当兵的,转身就走。毛泽东喊道:

“喂,不要怕,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呵!”

青年一听便停住了脚。毛泽东和赵大刚忙朝他跟前走去。青年迟疑地问:

“你们是——”

毛泽东说:

“我们是秋收起义的部队,是工农革命军,乡亲们呢?快去喊他们回村子吧!”

赵大刚指着毛泽东向青年介绍说:

“这位首长,就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

青年早已风闻了秋收起义的消息,听赵大刚一介绍,便激动地对毛泽东说:

“哦,你就是毛委员?你就是带领咱穷人闹翻身的毛委员?我现在就上山去,把大家叫回来。”

躲进山里的群众得知来了自己的队伍,又陆续返回村了。原本冷冷清清的三湾村又热闹了起来。毛泽东指示指战员们深入群众,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做好发动群众的工作。三湾村里顿时充满了新的生机。后来,三湾人民用自己的歌声热情赞颂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歌中唱道:

天上降下北斗星,漫山遍野通通明;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

毛司令哟真英明,带来工农子弟兵;红旗飘飘进村来,九陇山沟闹革命。

在三湾钟家祠堂前面,有两个深不足3尺的水井,全村上百口人都饮用这井里的水。炊事班一个战士到井边去挑水,见井水很浑浊,便转身到河里舀了两桶水挑回去,一进厨房就嚷嚷:

“这村里的井水好浑浊哟!”

毛泽东正巧路过这里,闻声跟进厨房,问道:

“井水怎么会浑浊呢?”

那个战士回答说:

“不晓得怎么搞的。”

“走,看看去。”

毛泽东说罢,带了几个战士向井边走去。他们到井边一看,两口井四周都长满了杂草,且乱石成堆,显然是年久失修,里面的泉眼被堵塞,出不了多少泉水。而井水浑浊的原因则是因为祠堂那边沟里溢出的浊水,冲过井围流到井里,和泉水混合在一起了。他们正观察着,来了一位挑水的老表,毛泽东就问他:

“老表哥,两个井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那位老表说:

“没办法呀!兵荒马乱,谁还顾得上修井,有个安稳的日子过就行啦。”

毛泽东听了点点头,叫战士们到老表家里借来几把铁铲和几副挑土簸箕。他挽起衣袖和裤管,拿起铁铲弯腰铲土。战士们也纷纷动手,跟着他干起来,铲的铲,挑的挑,有的搬石头,有的填浊水沟。水井快修好时,毛泽东发现填平的浊水沟还有个小洞往外溢脏水,就要去培土。有个战士说:

“不碍事,算了吧。”

毛泽东认真地说:

“不行,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嘛。这洞不填,越溢越大,沟里的浊水还不是照样要冲到井里。”

说着,他就铲了几铲泥土压在溢水处,又用铲背狠狠砸平,并找来几块石头垫上去,糊了几把稀泥,浊水就再也溢不出来了。

这天晚上,毛泽东在一座破庙里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他首先说:

“部队不能乱跑了,要就地打主意。”

接着,他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地区的地理、人情及敌情等等状况:早在1926年9月,宁冈人民在地方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驱逐了反动县长沈清源,成立了由龙超清为主席的行政委员会。此后,那里的党、政、军大权就基本上掌握在了共产党手里。宁冈周边各县也都成立了农会、工会、妇女会等组织,建立了农民自卫军。“马日事变”后,各县党组织虽然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人心还是向往革命的,人民群众时刻盼望着革命新高潮的到来。现在井冈山上还有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农民武装队伍。袁文才、王佐部各有五、六十条枪,一直在坚持斗争。可以说,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基础、党的基础和地方武装基础都很好,是工农革命军建立根据地、扩大武装的极好条件。况且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山势既大又险,易守难攻。山区及相邻各县盛产茶油、竹木,且人少地多,自给自足有余。从敌人方面来说,井冈山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也比较远,加之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统治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此时又正值唐、桂战争爆发在即,朱培德“为保持江西地盘计”,把兵力集中于赣北、赣东和闽边,致使赣西南空虚。这正是赣西革命力量生存、发展和建立根据地的良好的客观环境。

毛泽东又说:

“袁文才在茅坪打圈圈,敌人几年来都没有把他们消灭,王佐在井冈山也是这样。敌人没有办法搞垮他们。”

“我们要和地方结合起来,要取得地方支持。一方面我们把伤病员交给他们,他们可以把我们的伤病员安置好;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枪给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打垮。”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毛泽东“要就地打主意”的意见。

9月30日,近千人的工农革命军指战员集合在一棵千年大枫树下。身材高大的毛泽东头上蓄着多时未剪的长发,上身穿一件老百姓的烂棉袄,下面打着绑腿,脚上套了一双草鞋,笑容满面地走到队伍前面。战士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连日征战,毛泽东明显有些疲乏,可他依然十分精神。他开始讲话了,他说:

“我们现在是官多兵少,枪多人少,不利于作战。因此部队需要住下来进行整编。多余的军官全部上军官队,伤病员归卫生队管理,其余同志编入部队。我们还要建立后方,放下担子,轻装上阵。一路上有些人不辞而别了,要走最好打一个招呼呵。我现在宣布,愿留则留,不愿留下的可以请假回去。凡回去的根据路途远近发给路费。希望走的同志回到家乡要坚持革命,将来如果愿意,还可以再回来。”

毛泽东说到这里很动情。许多战士听了,鼻子也一阵阵发酸。毛泽东又鼓励大家说:

“同志们,现在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我们有这两只脚就能走革命的路。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是两把菜刀,我们有两个营,700多条枪,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1个可以当敌人10个,10个可以当他100个。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队伍,还怕什么?失败一两次有啥了不起?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和胜利!”

战士们听着毛泽东的话,不断地点头微笑。大家的情绪转变了,信心提高了。队伍解散以后,指战员们纷纷议论:

“毛委员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贺龙两把菜刀能起家,我们几百人还不能起家吗?”

这正是:艰难困苦抖精神,大风浪里淘真金。

若非三湾整军伍,何来红旗满乾坤。

欲知毛泽东在三湾对工农革命军如何改编,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文家市转兵,工农革命军第1师的进军方向完全转变了,由向长沙进攻,改为向农村山区进军,由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改为向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毛泽东以其卓越的胆识和谋略,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开辟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崭新的革命道路。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