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战斗结束后,大家才明白了这场遭遇战的原因。原来,由小道秘密前进的红3军主力进到中洞的南侧,乘敌第28师的后尾全部离开了中洞时,突然从山上猛攻下来。敌28师遭到突如其来的侧面攻击,顿时陷入混乱。被俘的敌人惊呼:

“你们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呀!”

红3军团未能按时赶到预定地点,致使敌28师逃脱了一个旅,其中的一部分本想从小桥以西的大路上逃跑,摆脱红3军团的追击,没想到冤家路窄,竟然在这里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直属队遭遇了。

这一仗,红4军、红64师抢占了观音崖、九寸岭两隘口,在追击中歼敌第47师1个旅大部。红3军、红3军团在中洞歼敌28师副师长王庆龙、旅长柴乔松等以下2000多人,还缴获了一台100瓦特收发报机。遗憾的是,敌师长公秉藩被地方赤卫队俘虏后又被他蒙混逃脱了。

中洞大捷后,红1方面军主力依照毛泽东的“由西向东横扫,求得各个击破”的运动作战方针,立即向富田开进。

当晚,在去富田方向一个较大的村子里休息时,毛泽东十分高兴地对大家说:

“这次反‘围剿’,已经旗开得胜。”

5月16日午夜,担任迂回任务的红3军团向富田之敌发起攻击。

5月17日晨,红3军团进占固陂,歼灭敌28师兵站守军,随即进占富田。红3军、红4军相继抵达富田。

5月17日上午,红1方面军各部由富田向水南追击郭华宗之第43师。敌军企图退至潇龙河北岸据守,但原先架设的便桥已被当地赤卫队拆除,河深不能徒涉,便转向白砂逃跑。红3军、红4军立即向白砂猛追,红3军团亦直插白砂附近。

5月19日,红1方面军各部在白砂截住逃敌,经激战,歼灭敌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大部,余敌逃向永丰。

与此同时,红12军攻占沙溪,敌第54师星夜逃回永丰。南面的第19路军也由城岗圩撤回兴国,随后又全部撤回赣州。

正当红1方面军集中主力同国民党军第5路军作战时,敌第26路军孙连仲部奉命从南团出小布,绕道向红1方面军侧后进攻。

5月20日,第26路军高树勋部第27师进到南团附近,当晚又受命经永丰县的中村向沙溪增援第54师。

5月21日午后,红1方面军前锋进至中村附近,即与敌高树勋部第27师第81旅的先头部队接触。

毛泽东、朱德决定:歼灭进至中村之敌,乘势直下南团。作战部署是:红3军团和红4军攻击中村;红3军、红12军为总预备队,准备参加攻击南团。

5月22日上午,红3军团向中村发起攻击,敌人依靠修筑在高山上的坚固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红3军团的1个师经过几次冲锋,还是没有拿下来。眼看就到中午了,在离前沿阵地只有1公里的指挥所里,毛泽东和朱德命令红4军第12师从右翼迂回包抄,配合红3军团行动。

前沿战斗再次打响了,警卫人员却发现毛泽东不见了。他们找来找去,才从炊事员那里得知,毛泽东在前沿阵地上。

原来,毛泽东在前沿发现一位姓赵的战士负了伤,就马上跑过去,扯下自己的衣襟,给他包扎好伤口,背起他就往后方的卫生队走。小赵觉得背他的人好像在哪里见过,就问道:

“同志,你做什么工作?怪面熟的!”

毛泽东怕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位战士就不会再让他背了,便说:

“我们都是红军,经常见面的。”

他背着小赵刚走出约1里路,警卫员吴吉清满头大汗跑了过来,说:

“毛委员,你快歇歇,让我来背!”

毛泽东脚不停步,对吴吉清说:

“你先去找一副担架来,咱们俩抬他。”

小赵一听说背他的人是毛泽东,哧溜一下,从毛泽东背上滑了下来,两眼含着热泪,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不放,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

“毛委员,谢谢您!我能走,不要您背,也不要您抬。”

小赵从腰间解下毛巾,想给毛泽东擦擦汗。毛泽东扶着他,接过毛巾,擦了擦汗。正在这时,担架队上来了,毛泽东让留下一副担架,同吴吉清一起把小赵轻轻地抬了上去。小赵激动地说:

“毛委员,这里是前沿阵地,有战士顶着。您要指挥全军,不能在这里,您快走吧!我一定争取早日恢复健康,重上火线杀敌立功!”

毛泽东说:

“你负了伤,要安心养病。这一仗我们会胜利的。”

红3军团和红4军第12师经过勇猛冲击,于下午1 时占领永丰县的中村,歼敌高树勋第27师近1个旅,余敌窜回乐安。当晚,红1方面军追至南团,敌军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

红1方面军在南团按照留驻龙岗的苏区中央局指示,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临时总前委,负责指挥前线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

前面说过,原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总前委,是在1月15日由项英在宁都小布以中共中央名义宣布撤销的。现在根据战事的需要,又重新设立了一个临时总前委。

红1方面军各部在临时总前委指挥下,按预定计划,日夜兼程向东急进。吓得国民党军第6路军慌忙向广昌收缩兵力。

5月23日,敌第6路军按第8师、第24师、第5师的顺序,由广昌向南丰撤退。

临时总前委得知敌人意图后,决定乘敌第5师4个团未撤离广昌之机,攻歼该敌,夺取广昌城。部署是:以红3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逃之敌第8、第24师;以红4军为左翼,红12军为右翼,攻击广昌城;以红3军团为总预备队。

5月27日晨,红4军、红12军直逼广昌城下。守敌第5师凭坚顽抗。两路红军打了整整一个上午,不仅仍被挡在城外,而且部队伤亡很大。

下午2时许,毛泽东、朱德率领总预备队红3军团来到广昌城外。毛泽东听说攻城战斗打得十分艰苦,就和朱德一道登上距城西2公里的乌石岗,站在这个制高点上观察战场形势。

毛泽东俯视了一会儿,又沉思片刻,就叫传令兵命令红4军、红12军暂停攻击,并召来军级以上干部,在乌石岗指挥所重新研究攻城策略。他对大家说:

“眼前的敌人虽然被我们围了起来,走投无路,但兵力高度集中,火力猛烈,而且有着坚固的工事,所以很难对付。我们如果靠火力跟敌人死打硬拼,不但攻不下来,反而会使自己遭到很大伤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划不来的。为了使下一步的战斗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必须立刻变更攻城的策略和方法。”

毛泽东决定,给守城敌军留出逃路,再用声势浩大的总攻势吓跑敌人,趁机把敌人歼灭一部,击溃一部,从而尽快为下一步行动打开通路。

两个军的指挥员回到部队,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总攻击,至当晚9时,冲进了城内,歼敌一部。敌师长胡祖玉受重伤死了,残敌向南丰逃窜而去。

是日晚,毛泽东进入了广昌城内。这一天,他只在中午吃过一点剩饭,警卫员便为他煮好了一锅稀饭,因军情紧急,他没来得及吃就又忙着召开临时总前委会议。

原来在红1方面军攻占广昌后,敌军第56师刘和鼎部约7000人,自安远以南之中沙仓皇撤回了建宁。临时总前委决定:

由红4军第10师北上,配合红3军继续追击敌军第24、第8师和第5师残部;留红4军主力在广昌休整;由方面军总部率红3军团和红12军主力继续向东,求歼建宁敌56师。

当晚,毛泽东出了广昌城,住在城东北8公里处的沙子岭。

5月28日下午,毛泽东和总部随彭德怀率领的红3军团向建宁出发。

建宁守敌刘和鼎师装备很好,一律是德国造的套筒七八式长枪,不论官兵都背有1把大刀。这个师还有1个水机枪营和1个手枪营。

5月30日下午6时,红3军团扑向建宁城,迅速结束了外围战斗,把敌人包围在建宁城中。

晚8时,临时总前委在总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如敌不退出建宁城时,决以3军团为攻城部队,向该城进击”;并为红3军团和红12军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

5月31日,红3军团从正面攻击建宁城。中午时分,红12军从建宁河上游渡河,绕道建宁城后边进行包抄。守城敌军顿时慌了手脚,开始逃跑,在过城东石桥时拥挤不堪,争相逃命,不少人掉进了河里。

建宁一战,共歼敌3个多团,活捉了敌56师师长刘和鼎,缴获了红军所急需的大批药品。

此后,红3军团又乘胜进占了黎川。

就这样,红1方面军从5月16日开始,至31日结束,在15天中横扫350公里,从赣江之畔一直打到闽北山区,先后在东固、白砂、中村、广昌、建宁连打5个胜仗,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2次“围剿”。

经此一役,彭德怀由衷地钦佩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他赞扬毛泽东说:

“究竟是拿鹅毛扇子的厉害!”

国民党20万大军全线败退,蒋介石气急败坏,跑到南昌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一边为死去的将士哭泣致哀,一边指责部下将领无能。

毛泽东却是豪情满怀,诗意勃发,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曰: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此时的蒋介石岂止是“嗟何及”,更大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了。

原来就在这5月底,国民党内部又出现了的新的争斗,两广军阀在广州成立了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政府”,要和南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也伺机南进,准备与蒋介石再争高低。

以毛泽东为首的红1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的新发展和江西敌军暂时处于守势的有利时机,转入进攻。预定整个攻势作战分为3期进行:

第一期向北,即向建宁、黎川、泰宁及其以北地区发展,威胁临川、南昌,促使两广军阀加速向湖南进兵;第二期向南,即向江西南部地区发展,为下一次反“围剿”建立巩固的后方;第三期向西,向赣江西岸地区发展,打通赣江两岸同湘赣边根据地的联系。

攻势作战的主要任务是:

拔掉一些土围子,发动群众分田,建立地方武装、地方政权和党组织,巩固和扩大苏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创造条件。

按照第一期计划,红1方面军主力于6月上旬分别进至宜黄以南、南丰、南城、黎川之间,以及建宁、泰宁赣闽边境地区,开展工作。地方部队红35军调至瑞金,维护闽赣交通。

此外,临时总前委还指令闽西新12军,向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发展,求得与江西苏区打通联系。成立永丰、吉安、太和特委,由毛泽覃任书记兼独立师政委。

欲知毛泽东的攻势作战计划能否实现,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从1931年4月17日“三人团”主持召开的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开始,毛泽东受到了严厉指责,他的战略方针也被多数与会者质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先后在4次扩大会上,对那些主张分兵、主张将红1方面军撤出苏区和主张另建新的根据地的人们作了苦口婆心的说服工作,最终争取了多数人支持,这才赢得了第2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如果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或分兵或撤出,那后果又会怎样呢?真是不堪设想!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