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此时的红4方面军有主力部队5个军10个师30个团,加上党政机关人员共10万余人。中央红军和红4方面军先头部队在达维镇会师后,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共中央说:请速决“今后两军行动大计”。

6月16日凌晨2时,毛泽东与张闻天、周恩来、朱德联名向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发出《为建立川陕甘三省苏维埃政权给4方面军电》,电文中说:

(甲)为着把苏维埃运动之发展放在更巩固更有力的基础之上,今后,我1、4两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3省,建立3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

(乙)目前计划,则兄方全部及我野战军主力均宜在岷江以东,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大举进攻,给以坚决的打破,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至发展受限制时,则以陕、甘各一部为战略机动地区。因此,坚决地巩固茂县、北川、威州在我手中,并击破胡宗南之南进,是这一计划的枢纽。

(丙)以懋功为中心之地区纵横千余里,均深山穷谷,人口稀少,给养困难。大渡河两岸直至峨眉山附近情形略同。至于西康情形更差。敌如封锁岷江上游(敌正进行此计划),则北出机动极感困难。因此,邛崃山脉区域,只能使用小部队活动,主力出此似非长策。

(丁)我野战军12号已全部通过天全、芦山之线,18号主力及中央机关可集中懋功、两河口之线,因粮食极少,不能休息,约月底全军可集中理番地区,并准备渡岷江。

电文中明确强调说:

“赤化以四川为中心的川陕甘3省广大地区,是此后野战军与4方面军的共同行动的基本任务。”

6月16日,张国焘派秘书长黄超到彭德怀处,送了几斤牛肉和几升大米,还有几百块银元。黄超按照张国焘的意思,利用会理会议上毛泽东批评彭德怀一事,挑拨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关系,反对红军北上。黄超还说,中央实际主事人是毛泽东而不是张闻天。彭德怀十分警惕,认为这话决不是一个不到30岁的黄超自己说的,肯定是从老奸巨猾的张国焘嘴里吐出来的,这一套完全是旧军阀的手法。

6月17日,毛泽东就要翻越夹金山了,一大早就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辣椒汤,未穿棉袄,只穿着夹衣夹裤,脚上穿着黑色布鞋,手持木棍就上路了。不久,他的棉布裤子和布鞋便湿透了。他把自己的马让给一位体弱有病的女战士骑,那位女战士说啥也不骑,他便说:

“多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

该上山了,机要秘书黄有凤突然得了疟疾,发高烧。毛泽东知道了,亲自找卫生员给他服药治疗。毛泽东还让黄有凤骑上他的大白马,他自己蓬着头,拄着棍子,沿着前面部队踏出来的又滑又陡的雪路,向山顶攀登。他看到有的战士陷入过膝没腰的雪窝里,就伸出大手将其拉上来。警卫员吴吉清脚下一滑,掉进了齐腰深的雪坑里,戴天福把他拉了起来。吴吉清发牢骚说:

“这叫什么鬼山?我宁愿翻10座山岭,也不愿走这么一座雪山!”

毛泽东听他这么说,就笑着问:

“吴吉清,你没见过雪山吧?”

吴吉清说:

“没有。”

毛泽东说:

“那你应该走走。这艰苦对于年轻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很有乐趣嘛!”

队伍刚走到半山腰,气候突然变化了,狂风骤起,乌云密布,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鸡蛋大小的冰雹呼啸而来。毛泽东拉着前后两个战士的手继续前进,他还一再嘱咐大家:

“低着头走。低着头走,莫要往上看,也莫要往山下看,眼睛要向前看。千万不要撒开手呀!”

不一会儿,狂风冰雹骤然停止。毛泽东问:

“这一仗怎么样?有负伤的没有?”

饲养员老余诉苦说:

“雹子把我的手打肿了。”

毛泽东叫卫生员钟光给老余上药,老余说“不上不上”,拉着马就走了。众人越往山顶走,空气越是稀薄,呼吸越是困难,这时候千万不能坐下休息,否则,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戴天福实在走不动了,他说:

“我想坐一会儿。”

说着,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毛泽东到了戴天福身边,喘着气说:

“戴天福同志,你坐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来,我背着你走。”

吴吉清见毛泽东要背戴天福,顿时急了,心想,说啥也不能让毛主席背啊,于是他抢先一步背起了戴天福。毛泽东只好在一边搀扶着他们向山顶走去。

登上山顶,毛泽东极目四望,容光焕发。他自然会想到,这夹金山只不过是岷山的一个山脉,就是岷山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的大山应该说是昆仑山。那昆仑山分为北支、中支、南支。它西起帕米尔高原的葱岭,向东沿着新疆、西藏延伸到内地,其中包括青海、甘肃、四川的许多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多是雪峰和冰川。而岷山也不过是它的一个中支而已,眼前这小小的夹金山又算得了什么呢!

毛泽东置身于冰天雪峰,遥望着西边天际,蕴藏于胸中的那股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雄心顿时勃起,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横空出世,莽昆仑……”的诗句。后来,他在10月间最终整理出了那一首气势磅礴的《念奴娇·昆仑》,其词曰: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且说此时战士们实在太累了,这个说想坐在雪地上休息休息,那个说想躺在雪地上闭着眼睛养养神。毛泽东对大家说:

“不能在这里休息呀!这里空气稀薄,有危险。再加一把劲儿,下山去我们就和4方面军会师啦!”

战士们一听毛泽东如此说,就坚持着向山下走去。许多人坐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下滑,大家叫作“坐汽车”。毛泽东见战士们如此可爱,便也加入了“坐汽车”的行列。

修养连在过雪山时,像贺子珍那些女红军以及像徐特立一些老人,都是拉着马尾巴才爬上了山头,又“坐汽车”下了山。

6月17日下午,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刘伯承等人到达懋功县达维镇,受到红4方面军先头部队红25师指战员们夹道欢迎,战士们高呼:“欢迎1方面军老大哥!”“向中央首长致敬!”

红25师为中央红军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送了很多的慰问品。

是日晚,周恩来主持双方召开的联欢会并致辞,韩东山代表红4方面军讲了话。毛泽东和朱德也讲了话。毛泽东说:

“这次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红军战斗史上的重要一页,是中华苏维埃有足够战胜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完成北上抗日任务力量的表现。我们在中央苏区就知道4方面军的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作战英勇,创造了川陕苏区,消灭了很多敌人,各方面都有很大成绩。”

“我们红军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队伍,是劳动人民求解放的队伍。我们从离开中央苏区那天起,每天都是同超过我们几倍的敌人作战。但是,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能消灭我们,而我们却大量消灭了敌人。战斗中虽然有一些伤亡,但我们却锻炼得更加坚强,扩大了革命影响,沿途撒下了革命种子。”“会师的胜利证明我们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胜利会师了,我们1、4方面军是一家人,要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彻底消灭蒋介石反动派、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共同奋斗!”

6月17日这一天,张国焘与徐向前、陈昌浩复电中共中央,表示不同意毛泽东等人发给他们的《为建立川陕甘三省苏维埃政权给4方面军电》中提出的战略,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方针,认为川北地区地形、给养条件不利,红军没有粮食吃,国民党军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东打。而应向川西北,北攻阿坝,组织远征军,经阿坝集中主力向青海、新疆打,占领青海、新疆。如有困难,暂时向南进攻。

张国焘提出这样的方针,其原因正如徐向前后来所说的:“作为第4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张国焘,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故意夸大向东向北发展的困难,反对中央的北上方针。他看不到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涨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对当时的形势作出极端悲观的估计,认为革命处于‘总退却’阶段。因此,他主张‘卷起苏维埃旗帜’,向我国荒僻的西部地区青海、新疆或川康等地实行无限制的退却,苟安一隅,逃避斗争。”

毛泽东看了张国焘等人的复电,已经预料到张国焘的这种右倾思想和行动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红1、红4方面军会师后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当他郁闷地想到即将与张国焘汇合,焦虑再一次成为他生病的前兆。无法排解的焦虑,加上艰苦的生活,使他感到浑身软弱无力,又一次生病了。医生傅连暲、姬鹏飞诊断的结果是,他患上了疟疾。

毛泽东的健康观是:精神的作用更重要。他和两位医生谈起了因为心理因素的原因而可能引起身体出现疾病的问题。他还相信,有时人们不需要任何药物,单靠极大的希望也能生存下去。

6月18日,毛泽东等人到达懋功县城,会见了在这里迎候的红4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0军政委李先念。毛泽东问李先念:

“你今年多大?”

李先念说26岁了。毛泽东说:

“你是前途无量啊!”

他又仔细询问了红4方面军的情况,并征求李先念的意见:能不能打回川陕苏区?他考虑着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后的下一步行动,把一幅军用地图铺在地上,向李先念等人详尽分析了目前形势,他说:

“全国抗日高潮正在到来,整个形势对我们很有利,1、4方面军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学习,亲密团结,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今后1、4方面军的行动方针,就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全国抗日高潮的发展。”

6月18日这一天,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联名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重申北上方针是正确的,不同意张国焘提出的向大西北或向南发展的错误方针。电文中说:

“目前,形势须集大力首先突破平武,以为向北转移枢纽。其已过理番的部队,速经马塘绕攻松潘,力求得手。”“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域入甘、青,将感绝大困难,甚至不可能。向雅安、名山、邛崃、大邑南出,即一时得手,亦少继进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时主要一着,望即下决心为要。”

6月19日,张国焘、徐向前关于1、4方面军行动方向致电中央,内容如下:

张、朱、毛、周同志:

一、平武地形不利我方进攻,先念深知,请详问明。

二、胡宗南12团并指挥原19路军9团,钟松、王耀武6团,共27团以上,在松潘、平武线。许绍宗指挥17团在江油、北川线。孙震约30团在安县、北川一带。王治易30团在绵竹、茶坪、大坝线。范绍增12团在灌县、汶川线。李家钰部3团昨攻我威州前板桥阵地,战竟晚,我军出击敌溃,毙敌500余,缴枪百数十枝。

三、同意打松潘。松潘占后,平武、南坪就好打了。但胡集10团以上兵力于松潘,我为给养、地形所限,任何通松潘道路都容不下10团兵力,因此打松潘须用分路合击,多方游击的战术。

四、53师李抱冰部及刘文辉6团防沪定,丹巴、绥、崇为战要点,须速占并坚决巩固之。两河口通松岗、卓克基到阿坝路,请详查明。据现实看1方面军南打大包山,北取阿坝,以一部向西康发展;4方面军北打松潘,东扣岷江,南掠天、卢、灌、邛、大、名因目前给养困难,除此似别无良策,请即决示行。岷江东岸地现扣好,好在将来须向平武打时亦不太远。须大大向番众各族和喇嘛做工作,他们最怕我们占他园地,吃他粮食。应坚决争取过来,不使土司再联合鼓动番众对我。焘已到东门外,向前拟明晨来懋面谈一切,如何乞示。

焘、向

6月20日4时,毛泽东以张闻天、朱德、毛泽东、周恩来的名义给张国焘个人发了一封电报。他在电报中写道:

国焘同志:

从整个战略形势着想,如从胡宗南或田颂尧防线突破任何一点,均较西移作战为有利,请你再过细考虑!打田敌方面是否尚有若干可能?如尚有可能,则须力争此着;如认为绝无办法,则需暂时抛弃川、陕、甘方针,改变为向川西南发展。因此出草原游牧地,此时极少可能,只有坚决的川西南方针是出路。如此战役部署,则应以有力一部在东岸佯攻,西岸松潘方面亦不必使用多的兵力,主力速向懋功开进,向雅、名、邛、大打去。这一动作关系全局,须集中20个团以上突然出击,且后续飞速跟进,方能一下消灭敌人大部,夺取广大地区,展开战局。兄亦宜立即赶来懋功,以便商决一切。

张、朱、毛、周

张国焘看看电报上的4个人,都是他认识的,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前往懋功一行,便对政委陈昌浩说:

“我打算明天到懋功去。”

这才叫: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风雨稠。

欲知毛泽东会见张国焘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毛泽东看了张国焘等人17日的复电,便焦虑起来,以致生病。何以至斯呢?本传已经说过,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之时,那个高傲的学生领袖张国焘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共“一大”上,作为北方代表的张国焘出尽风头成为党的领导核心之一,与他看不起的毛泽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后张国焘在党内一直占据着重要领导岗位,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又多次与他共事。应该说,张国焘那傲慢、专断、爱出风头、领袖欲极强的禀性及作风,毛泽东是非常熟悉的。如今张国焘是兵强马壮,哪里会将衣衫褴褛的中央红军放在眼里?两军会师后,中央机关及领导人近在咫尺,他就不肯来看一下。毛泽东正是从他的来电和派秘书长黄超拉拢彭德怀以及给中央的复电中,看出此人必将拥兵自重,多生事端了。此后双方往来电文又印证了毛泽东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才在6月20日与众人联名敦促张国焘到懋功“商决一切”,拉开了同张国焘斗争的序幕。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