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第17

    根据美国大量援助蒋介石使得他能够举行空前大规模内战的事实看 来,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在借所谓“调解”作掩护,以便从各方面加强蒋介石,并经过蒋介石的屠杀政策,压迫中国民主力量,使中国在实际上变为美国的殖民地。

话说1946年8月1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粟裕等的指示电,其中问道:

“1、此次作战伤亡多少?部队情绪如何?要休息多少天才能再战?是否可迅即获得新兵补充?2、敌情变化如何?3、你部以西移淮南作战为有利,还是以在苏中利用群众、地形等条件再打一仗然后西移为有利?”

8月14日,粟裕、谭震林报告中央军委,电文中写道:

“8月13日电敬悉。

一、此次作战共歼敌约9000人,除俘虏5000余人外,敌伤亡淹死者共3000余人。

二、我方伤亡共约1200余,部队情绪仍极高。本可于13日再歼敌一个旅,但以大雨水阻致停止行动。此次作战前后只3天,而实际战斗只16小时,故部队并不十分疲劳。如有机会可立即作战,否则拟于休息一周后再主动寻找敌人作战。

三、目前部队已补新兵,等于总伤亡的三分之二,周内可将伤亡补足,如以所补俘虏计算,则已超过伤亡数。这次俘虏除少数外,对作战均有帮助,故无影响。

四、敌情:此次战前敌本拟以65师之160旅及187旅接替泰州、黄桥、姜堰、蒋垛、溱潼等地之63旅(属83师)及148旅(属25师)防务,而以63旅接替25师扬州、仪征等地防务,海安、如皋、李堡分由105旅、79旅及新7旅驻守。估计敌人此种部署,似在抽出25师全部(40旅、148旅及105旅)使用于进攻运河线或调赴津浦线,但以调赴津浦线可能为最大,因敌原拟集结于天长附近之45师及96师,均已在25师调防之先已向北开。目前敌似已完全放弃其抽出25师之计划。据密息,25师之3个旅及63旅之防务仍照旧,前已令65师之两个旅回援海安,99旅(属69师,已准备北调津浦线者)回援如皋,并抽出40旅全部集中宜陵待命东援。此次战前,敌人表示苏北已趋安定,驻如皋之陆空联络组已回常州,其守备部队则准备巩固后方转入‘清乡’,机动部队亦有他调可能。

五、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意见再在苏中打仗为有利,其理由如下:

1、在苏中作战,不仅群众、地形、运输(前次淮南8个团作战,已感到民夫应付不上)、粮食均较淮南方便,且有足够民力可用,同时威胁长江,可直接拖住敌人,不仅使其无法他调,且将吸引其继续调兵来援。

2、苏中敌人在进抵如皋、海安等地后,前锋已分散,遭受我军3次打击,现其未被歼灭者均已遭很大消耗与损失,已很动摇,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上说,亦较淮南为有利。

3、现整个淮南仅敌人4个团,如我主力向西,必须首先打下盱眙和天长,以开辟战场。但要打下该两城,除付出一定代价外,不一定能调动敌人。如舍天长、盱眙而直趋铁道线,则战场狭小,后方亦无法安全。

六、基于上述,我拟于周内以一部攻占南通、海门,吸引敌人南援而歼灭之。估计能再歼敌两个旅,则苏中局势将更好转。在主力西移前,已令淮南部队积极行动,以开辟战场。是否有当,祈示复。”

8月15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粟裕、谭震林的指示电,他在电文中写道:

“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灭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

8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占领砀山、兰封等城镇、车站10余处,歼灭国民党军1.6万余人,控制铁路190公里,打乱了国民党军南线进攻的计划。

正当刘邓率军转移至陇海路以北准备休整时,蒋介石又在郑州、徐州一线集中14个整编师计32个旅30万人,采取“钳形攻势”向刘邓所部反扑,企图以优势兵力合击刘邓部于山东定陶、曹县地区。其部署是:

以徐州绥署薛岳所属的第5军、整编第11、第88师共5个旅,分3路自虞城、砀山、徐州地区向城武、单县、鱼台进攻。

以郑州绥署刘峙所属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和第55、第68师的各1个旅共10个旅,分3路自封丘、开封、商丘地区向东明、定陶、曹县进攻。

另以第31集团军王仲廉部等13个旅在平汉路之安阳、新乡及其以东佯动,配合主战场的进攻。

8月22日,毛泽东根据国民党军的部署,为中央军委起草了给刘伯承、邓小平等的指示电,他在电文中写道:

刘邓,并告各首长:

一、刘、邓马戌电悉。庆祝你们歼敌两个师的大胜利。

二、望集中主力至少18个团于路北休整,补充新兵,以利再战。

三、大战方开始,你们必须准备在三四个月内打七八个大仗,一切补充休整应以此为目标。

四、凡无把握之仗不要打,打则必胜;凡与顽正规军作战,每战必须以优势兵力加于敌人,其比例最好是四比一(4千人打1千人,4万人打1万人),至少是三比一,歼其一部,再打另一部,再打第三部,各个击破之。望以此教育干部,克服战役上及战斗上平均用力、普遍求胜之轻敌观念(此观念在许多干部中是存在的)。

军委 未养

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毛泽东这一指示,对敌情作了周密分析,决定集中主力首先歼灭整编第3师于定陶西南地区,打开局面,尔后视情况再歼整编第47师大部或一部,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8月28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致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中说:

“我粟谭军从午元至未感一个半月内,作战6次,歼敌6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15个团,但这15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10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15个团打敌3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8月29日,毛泽东要求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学习粟裕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路的战法,歼灭一部国民党军。他在电令中说:

“你率主力应在睢宁以东地区待机,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如此常保高度士气,纪律亦可改善。”“每次歼敌一团一旅,打五六次,即可造成有利局势。”“9月正是作战时机,刘邓军、中原军(李先念部)均希望你军配合。此时不打,敌占地愈多,威风愈大,我士气民气均将受损,故必须寻机作战,灭敌人威风,壮自己志气。”

后来在9月初,毛泽东考虑到山战军军事主的确不大擅长大兵团作战,准备派徐向前山东负责鲁南的军事,并正式告知了陈毅

陈毅心里很不是滋味。时为山野作战科科长的王德回忆说:“有一天夜里,我在值班,陈毅同志走了进来,他心情沉重地对我说:‘我将来还是搞我的文化工作去好了……我们给中央说话也不灵了,提什么意见都不灵了。’”

尽管如此,陈毅还是致电中共中央,表示欢迎徐向前前来。

再说8月29日,毛泽东电告刘伯承、邓小平说:

“孙震令第3师(两个旅)、47师(两个旅)先肃清定陶以南之张庄等地,尔后再攻定陶。望令我主力在1星期内休整完毕,俟第3师两个旅进至适当位置时,集中全力歼灭其1个旅,尔后相机再歼其1个旅。该师系中央军,如能歼灭影响必大,望按实情处理。”

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集结于定陶西南区;以第6纵队两个团诱敌北进。

8月31日下午,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胜利结束,华中野战军在连续45天的作战中,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军5万余人。华中野战军牺牲3000多人,伤1.3万人。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华中野战军进行的战略侦察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它使国民党在“3个星期内消灭苏北共军”的计划化为泡影。

国民政府国防部在检讨此次作战中的教训时说:“1、进剿时使用兵力不充分,未能将匪主力击破,嗣后分散防守贻匪以各个击破,招致重大损失。2、苏北匪化甚深,故匪之情报灵活、行动自如,我军则每日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以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会。”

就在这8月底,斯特朗在离开延安去其它解放区采访之前,她又同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谈。毛泽东气愤地告诉她说:

“自从上次谈话以来,美国又给了蒋介石近10亿美元的战争物资。”

斯特朗问:

“中共对此是否感到担忧?”

毛泽东回答说:

“那倒不是。在你到延安的这一个月中,我们消灭了国民党近14个旅的兵力。美国援蒋就是一种输血,但过后还会从蒋介石那里输送到我们这儿的。蒋介石从美国那里得到装备,我们则必须要拿到这些装备。我们损失了一些战士,但是,随后蒋介石的士兵就补充过来了。蒋介石的士兵今天被俘虏缴械了,明天他和我们一起战斗,这就是辩证法。”

斯特朗问:

“现在共产党有可能被打败吗?”

她以为会得到否定的回答。但是,毛泽东的答复却使她吃了一惊。毛泽东说:

“这取决于我们对土地问题解决得如何。如果千百万农民分不到土地,并积极保卫他们的土地的话,我们可能失去承德、哈尔滨、山东的海港城市,甚至失去张家口。但关键还在于土地问题解决得如何。”

此后,斯特朗到晋冀鲁豫、晋察冀解放区和东北等地去进行采访。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