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东方直心 繁体
11月8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
我国人民“政府成立第2天即获得苏联的无条件承认,并很快即获得各新民主国家的同样的承认,这件事给了我们以有利的地位,使许多经常摇摆的人们稳定下来,觉得人民政府势力大了,不怕帝国主义了。又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抛入被动地位。”
毛泽东在这份电报里还表示了希望在12月份赴莫斯科拜访斯大林的愿望。
11月9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说:
“我们已请科瓦廖夫(苏联驻中国经济专家组组长——笔者注)通知斯大林同志,请他决定毛主席去莫斯科的时间。我们认为毛主席可于12月初动身去莫斯科。至于恩来同志是否应随毛主席一道去莫斯科,或于毛主席到莫后再定恩来是否去及何时去,此点亦请斯大林酌定。”
接着,毛泽东关于“邓华兵团可以分出一个师协同梁广纵队肃清南路敌军”问题致电林彪等,他在电文中写道:
林彪同志,华南分局,并告陈赓:
据广东南路区党委6日电称,湛江只有敌4000余人,我有一个主力师配合南路纵队即可歼灭湛江之敌,全面解放雷州半岛,可以加强南路支援解放广西及琼崖的基地等语。我曾告诉你们,在广西问题解决以前,邓兵团主力的任务在于保卫广州区域及广韶线而不要去南路,这是正确的,你们亦已同意这样做。但如果去一个师,即可解决南路问题,则是可以的和必须的。由邓兵团(不是由4兵团)分出一个师(可以是一个最强的师)去南路,协同梁广纵队肃清南路之敌,有很多好处。如果你们亦同意,即可作此部署。
毛泽东 11月9日
11月9日这一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由朱德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随后,全国地方县级以上、军队团级以上各级党委均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
11月11日,毛泽东为军委总政治部起草给聂荣臻等的指示电,他写道:
聂薄张张:
戌江电悉。同意所提调任改编董其武部两个军7个师之师以上政治干部配备全部名单。所有这些政治工作干部必须调集一起有计划地给以去绥远军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的训练,并完全研究明白,然后派去,否则不要派去,务望注意为要。
军委总政 戌真
11月11日这一天,中央军委宣布,以刘亚楼为司令员的空军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至此,空军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11月12日,斯大林邀请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在自己的住处,对周恩来说:
“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
周恩来说:
“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寿辰。他60寿辰时,主席在延安不是还写了祝贺他生日的文章吗?”
“是呀,一晃1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啊!”
“12月21日,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人,都要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主席选择这个时候去苏联很合适。”
“我可是只管去祝寿喔,有关双方商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情,还得靠你这个政务院总理哟。”
“主席可以先在苏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
“好哇。”
毛泽东点点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抬头凝视着中南海天空中的一弯新月。
12日晚,毛泽东复电给斯大林,他写道:
斯大林同志:
感谢你欢迎我到莫斯科去。我准备于12月初旬动身。同时请你允许科瓦廖夫同志与我一同去。
毛泽东
毛泽东访苏在即,为祝贺斯大林70大寿,接受江青的提议,决定准备一批山东土特产——大葱、萝卜、白菜等,作为送给斯大林的生日礼品;并决定筹备山东土特产这件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出面办理。
第二天,山东有关方面派人将礼品的样品大葱、白菜等,送到了菊香书屋的大院里,说是请毛泽东过目。王鹤滨等人一看,感到很吃惊,没想到山东的大葱一棵竟有2斤多重,一颗白菜也重达20多斤。毛泽东看到这些蔬菜的样品,自然是非常满意。王鹤滨是留苏归来的人,他在苏联期间,看到一些妇女或儿童手持筷子粗细的葱,加上小手指粗细的胡萝卜,在车站的铁路旁叫卖。他在列宁格勒见到苏联公民到医院探视病人,有的拿上两三棵筷子粗细的大葱,像中国人送水果一样送给病人吃。由此可见,苏联这一类蔬菜是非常奇缺的。王鹤滨说,为毛泽东献策的谋士,一定是一位苏联通。
11月间,宋庆龄因事要回上海,毛泽东委派江青代表他为宋庆龄送行。宋庆龄对江青的印象不错,她和别人谈起江青,说:
“有礼貌,讨人喜欢。”
11月1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等,发出《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他在电文中写道:
德怀同志,西北局:
一、据青海省委迭次反映,马匪余党,在许多地方煽动群众,组织反抗。此次兰州会议上请予以严重注视。除大力剿匪,省委地委县委集中注意做艰苦的群众工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外,各级政权机关均应按各民族人口多少,分配名额,大量吸收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参加政府工作。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
二、西北局诸同志是否已到兰州,你们的会议何日开始。此次会议议程甚多,恐须开会一星期左右。今后西北政治中心定于何处,西安还是兰州,亦须有所决定。望以主要议程见告。
三、请令王震台和我们通报。
毛泽东 11月14日
接着,毛泽东关于“须重视对定海作战的各项问题”致电粟裕等,他写道:
粟裕同志并告陈饶:
舟山群岛共有敌军5万人,并有颇强的战斗力,你们以两个半军进行攻击是否足够?鉴于金门岛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岛作战(即11月3日的登步岛战斗——笔者注)的失利,你们须严重注视对定海作战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及攻击时机等项问题。如果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提议你们派一要员直赴定海附近巡视检查一次。如何盼复。
毛泽东 11月14日
11月14日,毛泽东给堂侄毛远翔写了一封回信。
毛远翔,字玄夫,他是毛智珠的第三个儿子,1924年出生,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中共湘潭县银田区委书记、湘乡县凤音乡武工队政委。韶山解放后,他代表毛泽东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慰问人民解放军。此时他正在中国人民革命大学湖南分校学习。毛泽东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
远翔贤侄:
10月15日来信收到,很高兴。
毛泽东 11月14日
11月15日晚,毛泽东给在辛亥革命新军中共过事的辎重营文书毛煦生写了一封回信,他写道:
“前后3函奉悉,迟复为歉。先生仍以在乡间做事为适宜,不要来京。家计困难,在将来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获得解决。”
毛泽东还关切地询问他们辎重营营长毛子奇“尚在人间否?”
接着,他又给在西安市部队上做财会工作的堂弟毛泽青写了一封回信,他写道:
运才弟:
来信收到,甚慰。望努力工作。
毛泽东
入冬后的一天下午,毛远志来到双清别墅看望伯伯,毛泽东见她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心疼地说:
“看你好冷啊,怎么不多穿点衣服?”
毛远志说:
“只发了一套棉衣。听说还要发一件棉背心,还没有发下来。”
毛泽东让江青拿来他的一件旧棉衣和一顶旧军毡帽给了她,还问她:
“你丈夫哪里去了?”
毛远志说:
“他已经南下了,在江西军区工作。我也要去江西了。”
“去江西?那好。”毛泽东高兴地说:“要去看看老区的人民,不要忘记他们啊!”
11月18日晚,毛泽东在菊香书屋接见了向三立。
这天下午5时许,向三立刚下班,毛岸英就来了,二人一起乘车去中南海。来到菊香书屋时,正是夕阳西下,毛泽东外出散步去了,院子里只剩下几位工作人员。毛岸英叫向三立稍事休息,自己则去倒茶。不一会儿,江青回来了,她身后拥着李敏、李讷,还有刘思齐。毛岸英向江青介绍了向三立,并让李敏、李讷喊“表舅”。
毛泽东散步回来了,走进菊香书屋,来到客厅。毛岸英迎上前去,指了指已经站起来的向三立,对父亲说:
“爸爸,三立表舅来了。”
“主席!”
向三立激动得喊了一声。
“向先生。”毛泽东朝他点点头,热情地向他伸出手去,说道:“你是开慧的表弟。来北京多久了?”
“报告主席,我来北京已经两个多月了。”
“现在哪里工作?”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
“哦,对了!你会打算盘。”毛泽东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笑着说:“听岸英和田家英秘书讲过,你擅长财会工作,便推荐你到了中央财经委员会。”
“谢谢主席的关怀!我一定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你初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习惯吗?”
毛泽东关切地问。向三立说:
“工作愉快,生活也习惯。只是餐餐吃馒头有些不习惯,不过我想以后慢慢会习惯的。”
这时,有人进来向毛泽东报告说:
“东北有一位领导同志来看主席。”
毛泽东去了一会儿,又回来同向三立拉家常。江青走了进来,毛泽东向她介绍说:
“这位是向三立同志,是杨开慧的表弟,是湖南来的。”
又对向三立介绍说:
“她是江青。”
江青说:
“刚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
向三立连忙喊了一声:
“江青同志。”
江青笑着同他握了手。外面来人报告说:
“主席,开餐了。”
毛泽东说:
“吃饭去吧,等会我们再谈。”
众人来到餐厅,毛岸英、刘思齐夫妇正和弟弟毛岸青、妹妹李敏、李讷在说笑。李讷见父亲来了,就说:
“我们家院子里放了许多瓜。你们看,爸爸像个瓜吗?”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向三立暗暗吃惊,想不到孩子们在毛泽东面前竟敢如此放肆。毛泽东依旧是满面春风,和蔼地说:
“瓜有许多种,有南瓜,冬瓜,葫芦瓜。”
李讷俏皮地说:
“爸爸的肚皮像南瓜。”
大家又笑了起来。向三立被他们父女之间和睦、融洽、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晚餐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着。毛泽东对向三立说:
“今天是星期六,有客人来,特意让厨师加了两道菜。辣味菜你习惯吃吗?”
向三立也是湖南人,自然是习惯吃辣椒。
“吃吧。”毛泽东又说。他边招呼边吃菜,夹了一块红烧肉和几片鲜蘑菇,还嘱咐向三立说:“多吃菜,随便吃吧。”
他又嘱咐毛岸英说:
“你照顾三立表舅一下。”
毛岸英要给向三立敬酒,向三立忙说:
“我不太爱喝酒,请上饭吧。”
毛岸英就让服务人员给向三立端上了米饭。毛泽东已经喝了几口葡萄酒,见向三立如此,就向他敬酒。向三立连忙起身说:
“主席,我已用饭。我们湖南老家的习惯是用饭不再喝酒。”
毛泽东说:
“老习惯也可以打破呀!吃饭可以喝酒,边吃饭边喝酒也行。”
向三立只得喝了一口酒。众人吃完饭回到客厅,李讷端来两盘又红又鲜的苹果,拿起一个让向三立吃。毛泽东见了,就说:
“给客人吃水果要拣大一些的。”
李讷按照父亲的意思,又选了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送给向三立,说:
“表舅吃这个。”
毛泽东难得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和家人共度周末,兴致依然很高,他接过刘思齐为他沏好的一杯茶,喝了一口,就讲起故事来:
“古时候有两个秀才,一个姓刘,一个姓李,两人都爱作对联,一见面就想对对子。有一次,两人又见面了,商定对对子,谁对不出就要受罚。李秀才先出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刘秀才一看李秀才用了老子李耳的典故,心想:‘他要占我的便宜,没门!我也非损他一下不可。’于是,他略加思索对了下联:‘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刘秀才以汉高祖刘邦自比,来对‘老子’,高过李秀才一筹。李秀才不得不服,就说:‘高明,高明!你赢了,我服输。’”
刘思齐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称赞道:
“爸爸,那个刘秀才真有学问。”
毛泽东说:
“思齐呀,那个刘秀才是你的祖先,他崇拜汉高祖刘邦。那个李秀才可算是我的本家,因为我在延安时曾化名李德胜。但我不信老子的观点学说,他提倡出世思想,清静无为。你说得对,人家多有学问,对历史掌故如此熟悉,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并且一用就活,一下把人吓到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知识一旦灵活运用,就可以变成武器,用来保卫自己。所以,你们要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尤其是要学习历史和古典文学。
刘邦出身贫苦,没有多少兵力,没有万贯家财,却能称霸一方,统一天下,并且使汉朝长治久安。其原因主要是他善于用人,他手下两个重要的谋士,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这两个人都能够为他所用。刘邦的对手楚霸王项羽却是个孤家寡人。当初,他的势力比刘邦大多了,拥有庞大的军队,统治着中国大块富庶之地,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但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不听谋士的进言,鸿门宴放走了刘邦。当然,项羽心肠好。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却不肯杀刘邦,刘邦说了几句好话,他就心软了。范增向他进言,他却不杀刘邦,而把刘邦放了,等于放虎归山。项羽没有理睬他的话,结果被范增言中。刘邦逃走后,势力不断扩大,与项羽争雄,结果打败了项羽。项羽被围在垓下,只得别姬自刎。项羽也不善用人和招贤纳士。韩信去拜访项羽,项羽却看不起韩信,结果韩信却被刘邦所用,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殷鉴不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要记取项羽的教训,切不可骄傲自满,对敌人更不要心慈手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现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蒋介石到了台湾,还想要反攻大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停了停,又说:
“刘邦的治国之道,任人唯贤,广纳贤才,治理好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孩子们见父亲讲完了,一窝蜂地走了,只剩下毛泽东和江青、毛岸英、向三立。毛泽东喝了一杯茶,问起向三立的大哥向钧被捕和牺牲的经过。
向钧是杨开慧的五舅向理卿的长子、六舅向明卿的侄子,自幼读新学,1921年8月考入长沙岳云中学,通过表姐杨开慧介绍,认识了毛泽东,读了毛泽东许多文章,深受影响,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担任学校学生会代表;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岳云中学、兑泽中学两校的党支部书记。1926年9月,他任中共衡山地方执委会书记。毛泽东在衡山考察时,对衡山的农民运动给予很高评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向钧组织衡山各界群众举行反对蒋介石的大会。随后,他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极力赞成和拥护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的批评;7月受省委派遣,前往湘潭恢复党的组织;8月底随毛泽东、彭公达、毛福轩到株洲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部署秋收起义。毛泽东去安源,他留在株洲,负责领导株洲暴动;1927年秋、冬,在改组湖南省委的两次会议上,先后当选为省委农民部部长和组织局负责人,并任湘鄂赣军委委员。1927年冬的一天,向钧到长沙参加党的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他和6名与会同志一起被捕;1928年1月24日,被杀害于长沙教育会坪,年仅22岁。临刑前,向钧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毛泽东对向钧的英勇牺牲,深表惋惜。良久,他又问道:
“明卿先生还好吗?”
向三立答道:
“身体还健康。”
“他如今还住在平江乡下吗?”
“是的,他还住在老家。”
毛泽东回忆起往事,深情地说:
“我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时,明卿先生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常给我通风报信。有一次是他及时报信,才使我脱离险境。后来,我住在长沙清水塘,他常去看我,与我谈当时的局势,高谈阔论,给我以信心。”
向三立认真地听着,想不到叔父还有这么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毛泽东停了一下,又说:
“你叔父向明卿先生是个忠厚老实人,是个好人。过一段时间,我还想请他到北京来作客哩。”
毛泽东渐渐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他说:
“我小时候在家里,母亲对我非常好,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同情穷人,常常和我背着父亲接济那些困难的亲戚和穷苦人。我离开家后,母亲得一种病,叫淋巴腺炎,脖子上长着瘤子,全身奇痒。这病现在并不难治,可惜那时候医学不发达,没有药物治疗,母亲就那样过早地去世了。”
毛泽东说到这儿,似乎有些哽咽了,他继续说:
“我母亲要是还活在世上,那该多好啊!她死的时候,才53岁,要是到现在,也才80多岁。”
向三立说:
“主席,您不必难过。您没有辜负您母亲的希望。您母亲若是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又说到他的父亲,他说:
“我父亲勤劳俭朴,精打细算,善于持家。但他为人固执,严厉,吝惜钱财。他每天起早贪黑,自己推脚车,贩运粮食,为家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他会做生意,那时候常贩卖谷米,运到湘潭、长沙去销售,运货回来,销售给乡亲们。赚的钱,用来买田,放高利贷。只几年我们家就发了,用几百银洋发展到十几亩田,几十亩田,成了当地的一个富户。父亲对我们很严厉,总是叫我们劳动,不准我们躲懒,并说他辛辛苦苦劳动都是为了发家致富,都是为了替我们兄弟造福。可我们都没有继承他的财产。父亲真是用心良苦啊?”
毛泽东说到这儿,关切地问向三立:
“你知道韶山那边的情况吗?我家那座房子还在不在?是不是破了?”
向三立说:
“听韶山的人说,那房子还在。过去国民党没收了,现在人民政府又收回来了,并且做了一些修理。”
毛泽东点点头,说:
“我家里过去很穷,祖父是贫农。到我父亲手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买了一些田,家里逐渐富了。我父亲可算是一个富裕中农。”
向三立说:
“主席家总不能划富农吧!”
“不好。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
毛泽东郑重地说着,又陷入了深思。向三立问:
“主席是不是想家了?想回去看一看?”
“是的!”毛泽东深情地说:“我很想回去看看,只是现在没有时间。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有很多事情要做。下一步怎么走,还有待研究和探讨。总之,要把国家治理好,暂时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
毛泽东又谈到了他是如何走出韶山冲,怎样到长沙读书,受过哪些老师的影响。他说:
“杨怀中先生其实是个伦理学家。他留学多年,在日本、德国读了不少书,治学严谨,在逻辑学、伦理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王阳明的理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向三立说:
“杨姑爷在世时酷爱读书、藏书,去世后没留什么家产,却留下了不少藏书。原来,1937年抗战之前,杨姑爷还留有不少书,放在板仓那座阁楼上。我过去到板仓去,常见到那些书,都是很有价值的书。”
毛泽东忙问:
“那些书还在吗?”
向三立说:
“解放后我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说:
“那些书如果散失了,多可惜呀!”
少顷,他突然问:
“开慧是怎样牺牲的?她牺牲时,你在哪儿?”
向三立说:
“霞姐牺牲时,我才13岁,在板仓附属实业高小上小学。霞姐带岸英兄弟到我家住了一年多,住到1930年。其间,何键又多次派人追捕,均摆脱了。她后来回板仓去了,不久就被何键逮捕了。这一年10月,被害于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
毛泽东听了,不禁黯然神伤。他点燃了一支烟,沉痛地对向三立说:
“开慧要是在你家,就不会出事的啊!”
向三立也说:
“是啊,如果当时霞姐不回板仓,继续在石洞住下去的话,多少受一些保护,不至于那么容易遭到何键的包围、逮捕,乃至杀害。可她不想连累向家,更不想亲戚为她而担惊受怕,毅然带着孩子回了板仓。”
毛泽东又谈到杨展,说:
“你在《新湖南》报上写的那篇文章,我和江青都看了,写得不错。看了你的文章,我对杨展有更多的了解。”
毛泽东所说的文章,是向三立在1949年9月2日发表的《悼念杨展》一文。向三立说:
“杨展到延安后常和我通信,谈延安的情况,谈对革命形势的看法,使我很受鼓舞。1941年后,我就没听到她的音讯了,我猜想她可能牺牲了。”
“杨展到延安后,我们不常在一起。后来,她去了华北抗日前线。再后来,听说她牺牲了。”毛泽东深情地说:“展儿是在华北抗战中牺牲的。她是一个好孩子,爱学习,向往革命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为了中国革命,我们党牺牲了许多同志,何止杨展一人呢?”
他见向三立流出了悲伤的眼泪,又安慰道:
“杨展是为革命牺牲的,你们不要难过。只有好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牺牲的同志,也才是对展儿的最好纪念。”
向三立想起自己曾在穷途末路时去广州粤中盐务局谋职,感到内疚。他说:
“比起杨展来,我的思想落后多了,我曾为生活所迫去了广东,为旧政府做过事。这是不应该的。”
毛泽东说:
“这也难怪你呀,那是因为生活所迫,何况你在那里还学会了本事。要不,你到北京来,怎么能从事会计工作?你不是先学农业后搞财会吗?如今你参加了工作,建设新中国,需要大批人才,你的那些本事不是都可以用上吗?”
向三立闻言,倍受鼓舞。毛岸英见父亲谈到了建设问题,就插话说:
“有一位中学老师,提出您的著作中的一些说法不一致,比如《农村调查》、《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中,一些观点不统一。”
毛泽东说:
“一个人的思想是变化的,而且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我的那些文章不是一个时期写的。某些观点难免不一致。现在看来还要做些修改才行。”
欲知毛泽东后来与亲友们的密切交往,请继续往下看。
东方翁曰:本章着重记述了毛泽东与亲属、故旧的故事,显示出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的浓浓的人情味,值得一读。在儿女面前,毛泽东既是严父,又是慈母,且善于寓教于乐。为人父母者当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