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1页 | 下页

毛泽东大传

第七卷

九天揽月

1

“关于四中全会开会的方针,除文件表示者外,对任何同志的自我批评均表欢迎,但应尽可能避免对任何同志展开批评,以便等候犯错误同志的觉悟。这后一点我在17日致你和书记处各同志的信中已说到了。”

话说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带着一个由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小组来到杭州。自此,他两个多月没有公开在媒体上露面,官方称他去休假了。

关于毛泽东在杭州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汪东兴在回忆中是这样说的:“1953年底,毛主席到杭州去搞宪法。他住在刘庄,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也住在刘庄,他们到北山办公。毛主席喜欢爬山,每天12点左右起床,吃点东西就去爬山。他宣布一条,共产党员上山坐滑竿,开除党籍。有一次我们爬上玉皇顶,用了两个多钟头。以后又上了南高峰、北高峰、六和塔,还上了凤凰山。田家英说,他们就靠主席爬山的时候改宪法稿子。毛主席有一次问我们,在杭州看风景哪里最好?我们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主席说:在山顶看,风景最好,杭州全景尽收眼底。西湖是一个锅,杭州市区是锅边。毛主席还考我们:哪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雷锋塔为什么建在这里?美国的首都为什么在华盛顿,不搬到纽约?等等。和毛主席在一起,我们增加很多知识。毛主席爬山,有毅力,风雨无阻,坚持锻炼,说得到就做得到,要改变他的主意很难。说今天下雨,不上山了。他说,去,带上雨伞。说路滑,他说拄上竹棍。毛主席喜欢杭州,主要是气候好,空气新鲜,靠水边。毛主席喜欢水。他为什么喜欢中南海?因为有水。”

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徐涛是这样回忆的:“有这么一天,主席比较早就醒了。他对我说:‘我现在想爬山。’我建议他去爬丁家山。这是刘庄旁边的一座小山。主席说“‘我不爬小山,要爬大山。’我去找叶子龙、汪东兴、罗瑞卿、王芳商量,大家觉得还是爬丁家山。主席一听,这么多人都不同意他爬大山,只好听从。丁家山不高,大概有一二百级台阶。主席爬的时候,跟走平路似的,一会儿就爬完了,没有尽兴。第二天,主席睡醒以后还要爬山。我们商量后,建议他爬桃花岭。以后,又爬了宝石山、梯云岭、葛岭、栖霞岭等。这些山比丁家山高一些,大约是海拔200米左右。再以后,还爬了炮台山、凤凰山、狮峰、天竺山等。在制定宪法的繁重工作中,主席抽时间坚持爬山,充分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毅力和胸怀。这是主席在建国以后规模最大、时间最集中,也是最有特殊风格的一次爬山活动。”

毛泽东的随行摄影记者侯波在回忆中也说:“跟随毛泽东爬山,是我和他在一块时最愉快的时刻。他不喜欢人搀扶,拿着一根竹竿当手杖,说这是他的‘第三条腿’。他边走边和我们聊天,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提出很多问题让大家回答,给大家讲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古今中外,天南海北都有,引发大家读书学习的兴趣。他谈笑风生,大家也无拘无束。这种时候,他是我们慈爱的长辈,是我们敬重的老师。”

负责警卫工作的王芳回忆说:“毛泽东几乎每天都在北山路84号30号楼办公。在他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和文件,其中包括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宪法译本,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译本。这些都是当时主席阅读研究的内容,起草新宪法参考的资料。主席工作起来精力非常集中。他在思考研究问题时,会到忘我的地步。一天下来,他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这些烟蒂短到不能再短,因为主席抽烟的习惯是抽到快要烧着指头了,剩下的再用烟嘴继续抽,一直抽到烟熄了才抠到烟缸里去。主席下班后茶杯总是空的,他喝光了茶水后,连茶叶也掏出来吃了。他说茶叶有营养,倒了可惜。”“我们在搞警卫工作时,为了保卫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在安排他去的地方,有时搞了一些诸如对群众进行疏散、控制,甚至清场等安全措施,致使主席不能随时见到群众、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和要求。这使主席感到很不满意,几次向我们提出批评。他还说,我们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脱离群众,就像鱼离开水,活不成了。我们领导干部和群众是平等的,不是高人一等,不能脱离群众,更不能欺压群众。这里有个立场问题,也有个感情问题。我们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千万不要犯这个错误。”

闲话打住,且说毛泽东到杭州的第二天,对王芳说要出去走走,王芳就陪他去了一个叫云栖的地方。云栖环境幽静,满山修竹,溪水潺潺。王芳在前面带路,从入口处一直走到最里边。毛泽东非常高兴,他抬头挺胸,双目远视,脚下路面坑坑洼洼,也不理睬,只管跨着大步往前走。王芳见路面不平,且长满杂草,中央还有一堆粪便,惟恐毛泽东踩着粪便,便提醒他说:

“主席,当心前面有粪便。”

毛泽东停下脚步朝王芳笑着说:

“你大概不是贫下中农?”

“我是中农。”

“你过去没有干过农活吧?”

“小时候在地里干过轻便活,重活没有干过。”

毛泽东“哦”了一声,微笑着说:

“怪不得你害怕大粪。农民看到了就会把它捡起来,拿回去当肥料,给庄稼施肥时还要用手抓大粪。在路上看到大粪有什么好害怕的?”

12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对叶子龙、王芳说,要去看看钱塘江。王芳还以为他要去观潮,就说:

“主席,现在不是看潮的时候。”

毛泽东说:

“不是看潮,是去看江堤。”

王芳立即通知杭州市公安局易成铸,要他带人去实地勘察一下,选好地段。

第二天下午,天气比较冷,毛泽东穿了件大衣,乘车沿杭沪公路过了杭州七堡,就停了下来。这里靠钱塘江堤大约有六七十米。毛泽东走上江堤,沿堤坝步行了一里多路。这一段堤坝大概是在晚清年间修的,在长方形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用特制的铁条紧紧扣住,比较牢固。毛泽东看了一遭,显然很满意。

12月30日晚,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邀请毛泽东吃饭,毛泽东愉快地接受了。

原来,江青到杭州后曾对王芳说:“12月26日是主席的60大寿,可他不愿人家向他祝寿,所以就在车上过了一天。但我们得有个表示。元旦快到了,是否请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顿饭,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寿。”王芳遂将江青的建议告诉了浙江省委谭启龙等人,大家觉得是个好办法,就在12月30日邀请了毛泽东。

在这次晚宴的餐桌上,除了平时常见的饭菜外,还特地摆上了花生、红枣和面条,有庆贺华诞、祝愿长寿之意。席间,众人轮流向毛泽东祝酒,气氛热烈愉快,毛泽东高兴地一一作答。平时很少喝酒的他这一次倒喝了不少。

晚宴快结束时,毛泽东见面前的酒杯里还剩有茅台酒,就对坐在同桌的王芳说:

“这里还有4杯酒,不要浪费掉,我看还是请王厅长喝掉它。”

王芳不好推却,便鼓起勇气把4杯酒一口气喝了下去。毛泽东高兴得大声说:

“好,这就好!”

饭后,大家围着兴致很高的毛泽东聊天。罗瑞卿指着王芳说:

“王芳同志的名字应该改一改。一个山东大汉,名字怎么像女人似的?认识的还好,不认识的还以为是个女同志呢。”

王芳当即表示同意改名,把草字头去了。不过,他又说:

“我改名字要报上级批准,因为我这个省公安厅长,周恩来总理在签署的任命书上写的是‘王芳’,所以改名必须得上级批准才行。”

酒后的毛泽东红光满面,他指着王芳风趣地说:

“你们同意,我不同意!你山东绿化这么差,到处荒山秃岭,山上不长树,有的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么时候山东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他这一番话说得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1954年1月1日,黎锦熙写信给毛泽东,提出推广注音字母的意见。毛泽东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

“我同意您的推广注音字母的意见,具体解决,请向文字研究会商洽。”

元旦过后,毛泽东第一次去爬莫干山,陪同他的是王芳,还有一个刚到警卫处没几天的干部。此人叫伍一,毛泽东不认识伍一,就打量着他,微笑着问王芳:

“这是谁呀?没见过嘛!”

王芳回答说:

“主席,这位是刚调来的警卫处处长。”

伍一诚惶诚恐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叫什么名字?”

毛泽东问伍一,并伸出他那宽大的右手。

“报告主席,我叫伍一。”

伍一恭恭敬敬地向毛泽东行了一个军礼,连忙伸出双手握着毛泽东的手。毛泽东幽默地说:

噢!你这名字好哇,又好记又伟大,全世界人民每年都要为你开庆祝大会。很好,以后我就叫你‘劳动节’喽!”

伍一怕毛泽东把他的名字理解错了,赶紧解释说:

“主席,我这‘伍’是‘五’字前加个单‘人’旁。”

毛泽东听罢,哈哈大笑,他说:

“对呀,你和伍修权是本家,你是革命队伍里的一员嘛。”

他的幽默和随和,顿时驱散了伍一的紧张情绪。此后,伍一就经常陪着毛泽东去爬山、散步、游泳。

且说毛泽东上得山来,在蒋介石退到台湾前住过的松月庐别墅里休息。吃午饭时,他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风景,又想起了王芳改名字的笑话,就说:

莫干山应当成为全国绿化的典范,你山东一半地方的绿化像莫干山,你的名字就可以改了。”

从莫干山返回途中,毛泽东余兴未尽,遂口占一绝:

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诗文中所说的“七人房”,是指他和从人乘坐的汽车。诵毕,他又拿起英文教程,带着几分乡音,开始了外文朗诵。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睡梦中。毛泽东又工作了一个通宵,他对王芳说:

“去新登吧,看看那里的农业合作社。”

王芳等随行人员拥着毛泽东分乘4辆轿车,径直到了新登。此时的天气还很冷,路边积水结了冰。毛泽东下了车,脚踩在冰碴子上咯咯作响。他手拿一根竹杆,走在前面,步行了3里多路,才来到了一个村子旁边。王芳请他戴上口罩。毛泽东便戴上口罩,大步进村。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