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迎接中国党政代表团的还有布尔加宁、伏罗希洛夫等苏联党政领导人以及胡志明等其它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把宋庆龄、郭沫若、沈雁冰介绍给他们,说道:

“他们现在虽然不是党员,但我们是把他们当成我们党的同志一样看待的。”

初冬的莫斯科已是寒气逼人。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说,苏联方面组织了200万人上街欢迎他。毛泽东谢绝了,他说:

“能省的节目最好都省去,最多只能让300人欢迎我,再加上仪仗队。”

赫鲁晓夫表示尊重毛泽东的意愿。苏联方面在机场举行了简朴的欢迎仪式。毛泽东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对苏联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他还说:

40年前,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列宁和伟大的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这个胜利,创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40年的建设过程中,苏联异常迅速地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许多方面都站在世界各国的最前列,为追求进步和幸福的人民树立了卓越的榜样。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是一个简单事件,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界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美国人吹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为什么连个山药蛋都没有抛上去呢?

毛泽东所说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他说着伸手指指头顶,在场的赫鲁晓夫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听到翻译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就在毛泽东说过此话不久,美国人在1957年12月6日发射“先锋号”卫星,果然就地爆炸。1958年1月,苏联又把重达1120磅的第2颗卫星送上了轨道。美国在这一年的2月1日成功发射的“探险者一号”卫星,也仅仅只有8.2公斤。闲话打住,再说毛泽东在演讲中又说:

“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保证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是一切不愿意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的人民的忠实朋友。”

赫鲁晓夫陪同毛泽东在机场检阅了苏联三军仪仗队,尔后,二人同乘一辆轿车,驶向克里姆林宫。

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被安排在捷列姆诺伊宫,这原是过去沙皇的住处。宋庆龄被安排在过去公主住的房间里。毛泽东则被特意安排在沙皇的寝宫下榻。他拒绝使用盥洗室,坚持用自己从北京携带来的马桶。

苏联人因为有了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不吃死鱼的教训,这一次早早准备好了活鲤鱼。即使这样,毛泽东看了为他的下属安排的房间后,还是以不喜欢豪华为由发了火。他叫来翻译李越然,说:

“你去告诉苏联同志,说这间房子太大。请他们给调一下。”

李越然没有办法,只得去找杨尚昆,让杨尚昆好好去劝劝毛泽东。

晚上,毛泽东与郭沫若、胡乔木及十来个工作人员一道吃饭,大家议论到了三国时打仗死了多少人的问题,郭沫若说:

“史书载,黄河流域,‘户口骤减,十不存一’。三国合计,人口大约有六七百万。”

毛泽东说: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操回到原籍,他所见到的情景是:‘旧土人民,死丧殆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现在有人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把人害苦了。第1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2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比比么,三国又死了多少人?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也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在你头上。我们要着重反对它,但不要怕它,这就是辩证法。

此后,毛泽东便全力投入到了外事工作,尽管工作很紧张,但他仍然坚持学习英语,往往在天色未明时,邀秘书林克到他的寝室帮他学英文。有时在休息时间,也把林克叫来,帮助他学习。他对林克说: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11月3日晚,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进行会谈。赫鲁晓夫说:

“尤金同志已经把你们的意见转告给我们,我们正在根据你们提的意见修改原来的草案。我们同意你们提出的意见,比如说,不要提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的名字,把文件搞短一些等。各国共产党都同意在会议上通过这样一个文件,而且哥穆尔卡已表示同意在文件上签字。”

毛泽东说:

“现在的稿子可以压缩一半。从内容上来说,原来文件中90%或更多一些,我们都同意。我建议,由我们的小平同志,还有陆定一、陈伯达、胡乔木同志,和苏联同志一起研究修改这个宣言。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党,可否在文件的适当地方或者在末尾提这么一段话:文件中的各点,对12个执政党(不包括南斯拉夫)来说,是必须执行的,它们对文件负有责任。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兄弟党来说,所提到的事情只作为建议提出。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很复杂。这样提一句,会使这些国家的党能机动一些,更多的让他们自己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还建议推迟会议召开的时间,使修改宣言的时间更加充裕。赫鲁晓夫表示同意。

赫鲁晓夫又提出要办一个指导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刊物,要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毛泽东说:

“这样的刊物用处不大,而且也不容易办好,评论其他国家的情况很难,评论也不容易恰当,过去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还说:

“我们在原则上不反对成立组织。我们又考虑,暂时不搞组织,可以使一些国家安心一些。我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亚非国家。”

他建议用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交换意见,由苏共作为会议召集者。赫鲁晓夫考虑到波兰同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他说希望由毛泽东出面同他们谈谈。他还说:

“你们的处境好,你们的意见波兰同志能听得进去。”

赫鲁晓夫又说意大利、法国、英国共产党领导人也都提出想见见毛泽东。毛泽东欣然同意了。

毛泽东初到莫斯科,赫鲁晓夫殷勤招待他,与他交谈,并多次陪同他进餐,联络感情。俄语翻译李越然后来回忆说:“赫鲁晓夫向毛主席谈起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情况,说斯大林当年对南方前线的指挥有错误,使得某次战役惨遭失败;又说某某元帅胆小如鼠,一见到斯大林,两条腿像麻杆,吃败仗就是由于只会报告和俯首听命。而他自己又是如何如何的勇敢,向斯大林提出过正确的作战方案,遭到了拒绝。每当他津津乐道这些事情的时候,毛主席不是吃饭不做表示,就是把话题引开。当年只是一名中将的赫鲁晓夫自吹他比斯大林还高明,竟在指挥过千百次战役的毛主席面前显示他个人的军事才能,确实很不得体。”

毛泽东在和赫鲁晓夫谈话时,不断劝说赫鲁晓夫,敦促他不要与西方进行裁军谈判。他还说:

“如果苏联遭到西方的袭击,你们不应当抵抗,而应该后撤。”

毛泽东的观点使赫鲁晓夫大为惊讶,他问道:

“你说的‘后撤’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平静地解释说:

“就是有目的地撤退,准备打1年、2年甚至3年的持久战。如果你们后退到乌拉尔,到那时,我们中国就可以参战。”

在谈到中国国内事务时,毛泽东说:

“我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了。”

赫鲁晓夫问道:

“有人接替吗?”

“有。我们党内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第一个是刘少奇。这个人在北京和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到你们这里学习。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无论能力、经验,还是声望,都完全具备条件了。他的长处是原则性强,弱点是灵活性不够。”

毛泽东搬动第2个手指头,指着邓小平对赫鲁晓夫继续说:

“第二个是邓小平。你看到那位小个子了吗?这个人政治性强,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很有发展前途。”

赫鲁晓夫说:

“是啊,我也感觉到这个人很厉害,不好打交道。他观察问题很敏锐。”

毛泽东说:

“今后他到这里来,同我到这里来一个样,你们怎么对待我,就怎么对待他。”

说罢,他扳下第3个指头,接着说:

“第三个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但是周恩来在政治上的弱点是原则性不够强。但他是个好人。

朱德同志年龄大了,他德高望重,威望很高。但你不能指望他主持工作办大事了,年龄不饶人。总之,这些人不管谁到这里来,希望你们都要把他们像我一样来对待,都看做是你们的朋友。”

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说:

“那好,我们一定会这样做。实际上他们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我们这里布尔加宁现在工作不得力。”

毛泽东问:

“谁可以代替他?”

赫鲁晓夫说:

“将由柯西金取代他。米高扬也是政治上原则性不够强,拿掉谁他都难过。但他是个好人。不过大家还是希望由我来管全局。”

11月5日,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拜谒了坐落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和斯大林墓。

11月6日上午,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和由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以及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应邀出席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长篇报告。

中午,苏共中央在克里姆林宫的大厅里举行午宴。毛泽东举杯向各国代表团团长祝酒。他走到南斯拉夫的卡德尔面前时,说道:

“我们同你们的区别,只是你们有胡子,我们没有胡子。”

他还说:

“你们不断攻击斯大林,我们就不攻击他。我可以告诉你们,斯大林给我们造成的危害比给你们造成的危害大得多。但今天,他在世界上是说明一点东西的偶像。你们又何必使这样一个偶像同自己作对呢?”

毛泽东利用午间休息的半个小时,第一次会见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哥穆尔卡。

下午,毛泽东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上作为外宾第一个发表了演说,他说:

“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曾经是世界上劳动人民和进步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十月革命破天荒第一次在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土地上,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苏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从来就是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估计到这些特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论在革命事业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都充分地利用了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的丰富经验。”

关于如何对待苏联的经验问题,毛泽东说:

“事情很明显,在十月革命以后,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创造性利用这些经验,那,他就不能通晓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就不能正确解决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那,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我们需要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而在目前,反对修正主义的倾向尤其是迫切任务。”

毛泽东最后说:

“亲爱的同志们!从世界各国来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代表今天在这里参加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盛会,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世界人民力量的伟大团结,就象征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旺发达。让我们继续努力增强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增强全世界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团结,去迎接新的伟大的胜利!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和友谊万岁!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旗帜万岁!

全世界无产者和爱好和平的人民联合起来!”

毛泽东的演讲先后赢得了全场23次暴风雨般的掌声。当他从讲台上回到座位上的时候,赫鲁晓夫立刻激动地上前与他握手、拥抱,感谢他的夸奖。

杨尚昆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一天纪念会议上的一些情景,他写道:“今天主席出现在纪念会上,大受欢迎。主席一出场,全体即起立致敬。下午大会时,主席第一个讲话,全场起立,在他讲话中不断地鼓掌,讲完了全场又起立,为纪念会致最高敬意的表现。其余各兄弟党代表讲话,都是鼓掌没有起立。”

这天晚上,毛泽东同波兰的哥穆尔卡继续会谈。关于苏共起草的宣言草案问题,哥穆尔卡说,草案中一些措词可能会刺激美国等西方大国,使国际形势更加尖锐化。毛泽东说: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方面互相都怕,但总说来,他们怕我们怕得多一些。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时候美国占上风,有时又是势均力敌,现在是我们占上风,是东风压倒西风。”

哥穆尔卡担心这次会议通过共同宣言,会使共产国际或情报局复活。毛泽东解释说:

“这个共同宣言实际就是我们的纲领,它不涉及具体事,提的都是原则问题,并不管波兰和中国具体怎么做法。这次开会实质上就是成立一个新的国际,但是没有机构,由各国的领导人参加,一切事情都需要经过大家同意,不能强迫接受,每国的党也并不是其支部。”

11月7日上午,毛泽东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典礼活动。

毛泽东被安排在检阅台极为显眼的位置上,他的左边是赫鲁晓夫,右边是主持阅兵典礼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宋庆龄、邓小平也站在检阅台上。而在其他国家的代表团里,只有一人被安排在检阅台上。

苏联的群众游行队伍,在行进到中国代表团面前时,都情不自禁地高呼:

“苏中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11月7日下午,毛泽东第一次会见了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陶里亚蒂。陶里亚蒂就苏共要法、意两党在共同宣言上签字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说:这样会造成一个印象,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只有这两个国家的党。他表示不愿意在宣言上签字,但可以单独发表声明,对宣言表示原则上赞同。

陶里亚蒂的意见,与毛泽东3日与赫鲁晓夫谈话时提出的关于对待资本主义国家党的态度的主张不谋而合。毛泽东表示赞同陶里亚蒂的意见,他又说:

“关于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进行革命的问题,原来的文件比较强调和平过渡。我们和苏联交换了意见,最好两个可能性并提:一个是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一个是用战争的方法。”“我很关心这个问题。一年以来,我们没有表示态度,因为没有机会与苏共中央交换意见。”“和平过渡包括激烈的阶级斗争。或许到一定的国内和国际条件下,可以通过群众斗争逼得资产阶级无法使用暴力。但是,我们不大相信。现在的资产阶级都是武装起来的。还是两个并提:我们要和平,被迫的时候也要使用暴力。关于后者谈上几句,不会解除我们武装,我们就有两只手。要用战争的一只手,是从防御出发的。”

陶里亚蒂表示,基本上同意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接着说:

“现在的形势正处在转折点。社会主义力量走在前面了,资本主义力量后退了。这包括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因素,也包括法、意、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民与政府、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因素,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不一致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我在1946年就注意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彼此都怕,我怕你,你怕我,问题是谁怕谁多一点。我觉得是资本主义怕社会主义多一点。”

陶里亚蒂赞同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正处在转折点的判断,但他又说:不能低估帝国主义国家克服自己一部分失败的努力。

毛泽东和陶里亚蒂虽然没有在所有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但在主要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11月7日晚上,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共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在克里姆林宫联合举行的招待会。

毛泽东在招待会上成为一位最受大家尊敬的领袖人物。他的言谈举止,使与会者们无不倾倒。

11月8日,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了由苏联各界劳动人民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宋庆龄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

是日下午,毛泽东和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举行了会谈。双方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毛泽东最后说:

“我们的心是一致的,我们和苏联、你们的心是一致的,现在和意大利也一致了。”

这一天,毛泽东还会见了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总书记高兰。

11月9日下午,毛泽东同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总书记高兰继续会谈。他在会谈中还谈到了中、苏、美、英关于钢产量和其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问题,他说:

“苏联在15年后,将会在总产量方面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方面超过美国。中国在15年后将超过英国。我们今年的钢产量是520万吨,第2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1200万吨,第3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2000到2500万吨,第4个五年计划之后,也就是15年之后,将是4000到4500万吨。英国现在的钢产量是2000万吨。你们看,15年后能增加到多少?顶多3500万吨吧!”

高兰回答说:

“15年后,顶多增加到3000万吨。”

11月10日,中苏双方对起草的宣言草案达成一致意见,作为苏中两党共同提出的草案,于次日印发各代表团征求意见。

11月13日,中方会同苏方讨论修改后的宣言草案。

杨尚昆在他的日记中记述了讨论时的情况,他写道:“5时,小平、伯达、乔木、我去苏共中央大楼会商,苏方出席的以苏斯洛夫为首,其余人员与10日会议相同。大家态度都很认真,每页每页的讨论。到9时左右,主席来电话,要我与伯达回去。”“与主席谈话后,再返回会场,开到10时,因有些问题需与主席商量,我方提出休会1小时,经苏方同意后,我们大家返回。”“11时再到会场,开到12时半才散。”“回来后向主席汇报。”

11月13日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高潮》的社论。社论中说:

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象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于客观规律的。1956年的成绩充分反映了这种跃进式发展的正确性。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合作化以后农民群众的伟大的创造性,所以他们认为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是‘冒进了’。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了‘冒进’。”

后来,邓小平看到《人民日报》这篇社论,对毛泽东说:

“主席,现在谭震林(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笔者注)他们提出个大跃进口号,我看这个提法很好。”

然后,他扬了一下手中的报纸说:

“《人民日报》上登了。”

毛泽东说:

“拿来给我看看。”

邓小平把报纸递给毛泽东。毛泽东认真地看了一遍社论,点点头说:

“嗯,这个提法很好。”

欲知毛泽东此后在莫斯科的重要活动,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与赫鲁晓夫谈到接班人选时说:刘少奇的“长处是原则性强,弱点是灵活性不够”邓小平是“政治性强,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周恩来是“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在政治上的弱点是原则性不够强这些评语的确恰如其分,且耐人寻味。但毋庸置疑,毛公看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例如华国锋、汪东兴等人。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覆舟沉船事件了。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