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 释】
〔到韶山〕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作者的故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3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5月21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旧时用韵目代日期,马日即21日)。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标,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离1927年1月已经32年多。这首诗便是对于32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别梦依稀咒逝川〕别梦,离别的梦境。依稀,仿佛,模糊。逝川,一去不回的流水,喻指消逝的年代。本句意谓久别重归,离别的梦境,仿佛诅咒着已消逝的反动派屠杀人民的年代。
〔红旗卷起农奴戟(jǐ己),黑手高悬霸主鞭〕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这里指梭标。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蒋介石。本联是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
〔为有牺牲多壮志〕本句说因为有革命者的流血牺牲,更激发起斗争的壮志。多,增多,引申为激发。
〔敢教日月换新天〕敢于使日月更新,改造新天地。
〔菽〕豆类的总称。
〔遍地英雄下夕烟〕意谓到处有劳动英雄在黄昏时的炊烟里下工回家。
【考 辨】
这首诗从1959年6月写成,到1963年12月收入《毛主席诗词》公开问世,经历了4年多时间。其间,作者多次征求有关人士的意见并作修改。据李锐《庐山会议实录》一书记载,毛泽东“乘船到九江,29日上庐山。小舟与我们同船来山。《到韶山》、《登庐山》两首诗,一上山毛泽东就写给小舟、乔木二人,附信征求意见。”李锐从周小舟处抄得两诗原件,“诗中词句,同后来发表的有些出入。”《七律·到韶山》首句原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据说毛泽东向梅白征求对此诗的意见时,梅提出应改半个字,将“哭”改为“咒”。毛泽东对这半字之改大为叫好,称梅白为“半字师”。1959年9月1日,作者致信《诗刊》主编臧克家、副主编徐迟:“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呈政。”9月7日,又写信嘱胡乔木送郭沫若一阅,“加以笔削,是为至要”。9月13日晨又致信胡乔木说:“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此诗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两件。有一件文字与发表的定稿完全相同;另一件同发表的定稿相比,有三处异文:即首句为“别梦依稀哭逝川”,三句为“红旗飘起农奴戟”,末句为“人物峥嵘变昔年”。
翻译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
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性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
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诗一开头就说:“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主席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自己为革命东奔西忙,而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在韶山的上空,在韶山的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主席离开家乡三十二年了,今天才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全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不禁回想起过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从此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韶山的人民从来没有畏惧过。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举起红旗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一方面是反动派高举起霸主的铁鞭,对革命的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韶山人民与反动派的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的。他们从不气馁,从不退让,从不妥协,在他们的心里坚信一个真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的先烈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韶山地区也像全国各地一样,推翻了三座大山,驱走了黑暗,那黑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是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主席在这里提出,就是要人民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有着伟大的雄心壮志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主席一家就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出了何等伟大的贡献啊!过去了,旧社会的苦难的生活终于过去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过去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现在主席正在家乡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现在是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鸟儿也要归巢了,这时候主席看到了什么呢?他欢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他们正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全国,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全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现在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故乡行 中华情——《七律·到韶山》赏析
纪 鹏
作者自1911年春离开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投身革命,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的58年间,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共回故乡八次:1915年2月,作者首次回乡过春节,期间向表兄文运昌借阅《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书刊;1916年6月26日至7月9日,作者第二次回乡,探望患病的母亲;1919年10月,作者在忙于“驱张(敬尧)运动”中,得知母亲病逝,第三次回乡,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了《祭母文》和两副挽联,即匆赴长沙;1921年春节,作者第四次返回故乡,拜谒父母合葬墓,教导弟、妹“要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不久,毛泽民、王淑兰夫妇带着孩子去长沙参加革命;1925年2月6日至8月28日,作者第五次回乡,虽是“养疴”200天,还是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领导群众向当地土豪劣绅展开“平粜阻运”的斗争;1927年1月上旬,作者第六次回乡,先在湘潭的县城和韶山一带考察农民运动,然后又去湘乡、衡山、醴陵、长沙进行农民运动考察,总共32天,于同年3月,发表了巨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离开韶山时,作者向乡亲发出气壮山河的誓语:“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了!”第八次——也是最后回乡,是1966年6月17日至28日,作者住在中外驰名的“西方一个山洞”——“滴水洞”别墅一号楼。
《七律·到韶山》是作者1959年6月25日至27日、第七次回乡时所作,离上次返乡已32年半,作者当年的誓言已实现,不但韶山、湖南早已解放,新中国已成立近10周年。当天下午5时许到达后,下榻于卢家湾招待所一号楼(现改为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即与当地干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批阅文件至深夜。翌日微明即去楠竹坨参拜父母墓地,访问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下午,访毛氏宗祠,到滴水洞附近的韶山水库游泳,晚上自费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50余人叙旧言欢。客人散去,作者一会儿在卧室踱步,一会儿躺下沉思,一会儿凭窗凝视,据当时服务人员讲,作者几乎通宵未眠,诗思如潮,联翩浮想,挥笔写下此伟大诗篇。
诗中前记,虽短短两句,28个字,却对故乡无限深情,以历史的高度,用如椽的大笔,为32年间韶山天翻地覆的巨变,掀开了史诗的序幕,诚如后来作者自释:“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见作者1959年9月13日早上《致胡乔木》信,《毛泽东书信选集》)。
首联的“别梦依稀”,深沉地抒写了诗人多少年来对故乡神驰梦绕的怀念,“咒逝川”描绘作者对反动当局对故乡人民长期剥削、压迫岁月的诅咒之情,思绪错综复杂,细微深刻。旧社会的韶山异常穷困,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山林,为地主豪绅霸占,百分之六十的农户靠乞讨度日,当地民谣称:“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作者回忆故乡“长夜难明”的昔日,怎能不充满愤懑、激动之情呢?!
颔联的“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不但诗化、形象地概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武装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象征全国军民与蒋介石的斗争。“红旗”与“黑手”的斗争,是“红”与“黑”的搏斗,色调鲜明、形象生动,“农奴戟”与“霸主鞭”,则是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缩影。“戟”虽是古代枪头呈“井”字型利刃的长兵器之一,这里则是指武器处于劣势,却英勇反抗的民众武装所使用的梭镖。对“黑手”,曾有不同理解,有的说是指工农,因作者在另文曾说“举起他们的黑手,加在绅士们头上了”(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但他们不了解一词多义,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如作者对孙悟空、龙、虎、鲲鹏等;在不同诗文中,就有褒贬两用之处。“红旗”与“黑手”一正一反,相映成趣,截然对立,如是同义词,则无法理解。“农奴戟”与“霸主鞭”,是两个绝对矛盾的对立物,并存是暂时的,最终是一兴一废,谁战胜谁的问题,如按以上理解,此联则解释不通了,显然是误解。郭沫若曾就此词问询作者,作者答复:“指反动派”。作者1959年9月13日《致胡乔木》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还明确说:“‘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因此,“农奴戟”与“霸主鞭”的斗争,就不限于韶山地区的斗争,而是写我党领导下,全国军民武装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武装的长期斗争。经过无数次的较量,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到胜利,却是“农奴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颈联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韶山,湖南,乃至神州大地各族人民英勇斗争为国捐躯烈士的歌颂。自蒋介石于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反动派与之呼应,5月21日,长沙反动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到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反动派的“分共会议”。国民党反动派扬言“宁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他们在全国各地举起屠刀,向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和劳动群众开始血腥的镇压。“马日事变”当夜,长沙就有百余名共产党人被杀,20多天内,长沙及附近各县,就有1万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仅韶山地区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就有144位烈士,当然也包括作者的6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岸英、毛楚雄与韶山第一届党支部的5位党员毛福轩、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枚、钟志申诸同志。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韶山修建了“韶山革命烈士陵园”,园中建有“六亲祠”和“五杰祠”,以追思、缅怀这些烈士们的英雄业绩。诗中的“敢”字,用得遒劲、有力、贴切,它雄浑刚健地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无产阶级也只有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敢于和反动派展开殊死的斗争,才能使韶山乃至整个神州大地的“日月换新天”,这也是对全国革命烈士的礼赞,是富有革命哲理的诗化警句。
尾联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描绘了以稻菽为代表的农业生产金浪滚滚的丰收景象,田野农民在暮霭中劳动归来的喜悦,真是诗中有画,呈现出一幅当代农村新生活的风俗画。全诗首联以“咒”字开篇,到尾联的“喜”字结句,妙笔天成,不只是写韶山,也是新中国山河大地巨变的壮丽画卷,与作者其他诗词中的“换了人间”、“旧貌变新颜”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以历史美学的高度,通过阔别32年韶山故乡行的感怀,才在当代诗史中留下了这首作品。它既无贺知章《回乡偶书》人老回乡,叶落归根,人事已非,垂老迟暮的哀愁;也没有刘邦《大风歌》衣锦还乡,将士守边,身居至尊、君临万民的帝王意气。而是与人民共命运,与群众共悲喜,将“小我”升华为“大我”,将个人的回乡诗笺,升华为中华史诗中辉煌的一页。
作者对旧体诗词造诣颇深,创作严谨、认真,诗成后或久不示人,不愿发表;或经长时自行反复修改,征求意见,才定稿问世。此诗自1959年6月26至27日写成,直到1963年12月,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相隔4年有半。这期间,作者仍不断推敲,博采高见,从诗题到个别字句都做多次修改;原题是《无题(归故里)》,后改为现题;首联原是“梦里依稀别经年”,后改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最后采纳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的建议,才将“哭”字改为“咒”字,并笑称梅白为“半字师”。原来的“红旗飘起农奴戟”,后将其中“飘”字改为“卷”字;全诗末句,原是“始使人民百万年”,又改为“人物峥嵘胜昔年”,最后才改定为“遍地英雄下夕烟”。不论是诗题,还是诗句,不论是个别字句,还是整句,不论是自改,还是采纳他人建议,都可看出作者精益求精、虚怀若谷的诗词创作,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也可看出,每经一次修改,都使诗的主题深化,感染力增强,内蕴更加丰富含蓄,意境有明显的提高,使诗词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日臻完美。
从政治家诗人的伟大胸襟,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到诗料的筛选、熔铸、剪裁、修改诸方面,这首诗的创作,都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供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