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文|明憨法师  播音|林会峰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有一个观点,说人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这三重关系也包括在佛教讲的依正庄严里。依报庄严指建设好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包括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正报庄严指人自我的提升。

人和物的关系

在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如何处理好人和物的关系呢?

有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不能割裂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外在的世界是身心赖以生存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影响身心世界。

有了这个观念,就要知道节制自己的欲望,爱护环境。

越是物质丰富,越要懂得惜福,懂得知足少欲。

憨师说(206)

锦呈 绘

或许你很有钱,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对环境会带来很大的破坏,也挤占了别人和其他众生的生存空间,对自己的福报是极大的折损。

很多成功人士,挣了钱,依然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崇俭戒奢,将自己的财富用来回馈社会,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世界。

这样的生活非常受人尊重,既庄严自身,也庄严国土,为自己生生世世的幸福积累无量的福德。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很重要,很多烦恼、纷争都来源于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

一行禅师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是很明显吗?

你在自己的内心培育花朵,这样我的生命充满美丽;我清理内在的垃圾,这样你就不用受苦了。

我支持你,你支持我。我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带给你平安,你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带给我喜乐。

这段话将人与人的关系描述得非常美好,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应相互联结,相互牵挂,相互帮衬,相互成全。

这样的关系里,关键点就是要有一种谦卑之心,把自己放于低处,把别人放于高处,就是佛教里面自轻他重的思想。

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利益面前,多让几分;在困难面前,多承担几分;在分歧面前,多随顺几分。

这样,你与他人的关系一定很和谐。

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

如何是对自己真正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快乐。

很多人说,要对自己好点。吃山珍海味,穿名牌时装,开进口豪车,住高档别墅。

这样,真的就幸福了吗?未必。

外在得到的快乐很短暂,而且这种快乐背后往往都伴有痛苦。大吃大喝,身体出问题了;花天酒地,家庭破碎了;身处豪宅,心在监狱,不一而足。

如何是真正对自己好呢?

就是要修心。

《正法念处经》云: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得种种诸果报。

心善则地道善,心恶则地道恶。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心,来源于心行所造的一切善业。

内心不善,不安宁,占有多少资源,有多少人崇拜你、臣服你,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内心善良、清净,心无挂碍,一切处得自在。

最难搞定的是自己的心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心养性。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就是修心,调伏烦恼。

但心如野马,很难驯服。

所以,佛教讲真正的英雄,不是战场上建功立业,杀敌无数,而是战胜了自我,调伏了自心。

调伏自心,从哪入手呢?

佛教讲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慈悲心,一是增长智慧。

用慈悲和智慧来浇灌心田,使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清亮。

烦恼少了,就能容纳万物,自在快乐。

这才是真正对自己好。

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内心和谐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就一定能处理好。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