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文|明憨法师

学佛,从哪入门?

很多人说自己信佛,问他皈依了吗?没有。没有皈依,不能算佛弟子。是不是佛弟子,以是否皈依三宝为界限。没有履行过皈依三宝的手续,你读的经书再多,佛教的知识懂得再多,只能算是佛教的“票友”,不能算是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之后,你就是佛弟子,就是三宝弟子。佛弟子是什么状态呢?皈依僧叫众中尊,在法界生命的范围中,你是受尊重的。同时,别人对你也是有期许的。你做得好,别人对佛教就有好感,你就是在弘扬佛法,在一定程度上,你就是在转法轮。你做得不好,人家就会觉得佛教不好,你就是在染污佛教。

因此,皈依以后,我们在做人方面,就要有所改变,要做好准备,下力气把自己烦恼的、浑浊的、恶的那一面丢掉,把清净的、向上的、向善的、阳光的一面抓住。这是皈依的落实,只有这样,皈依才有意义。

如何向上、向善呢?皈依三宝后,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为什么受持五戒这么重要?

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是在家佛教徒对自己生活、修行最起码的要求,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是一致的,能帮助我们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益于家庭的人。

憨师说(58)

锦呈|绘

不杀生,就是珍惜生命,爱护一切生命。

不偷盗,就是不沾取别人的便宜,不把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占为己有,就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爱护集体财物、国家财产。

不邪淫,就是过正常的、和睦的家庭生活,过清净的生活,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家庭。

不妄语,就是不说欺骗人的话,不说假话,不说低级趣味的话。是说诚实的语言,清净的语言,和谐的语言,净化自己的语业,践行诚信为本。

不饮酒,就是过理智、清静的生活,避免饮酒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

这五方面是成佛的基础,也是清净庄严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五方面做不好,有很大过失,果报也很严重——杀生多的人,多病短命;偷盗多的人,贫穷,共财不遇,两个人合作股份,最后人家把钱都带走了。邪淫的人,家眷不正,眷属不如意;妄语的人,语言表达不清楚,即便说实话,别人也不信;饮酒的人,恶知识亲近,善知识远离,不受别人尊重,说话办事无份量,好心不得好报等。

皈依了三宝,得到佛弟子的称呼,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受持五戒就是佛弟子修行的起点。大家要通过持戒来调整转化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转化自己生活的方向。

(2020年10月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