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文|明憨法师

回首49年非

人到50岁,回头看,很多人说,回首49年非。

50岁以前,为生计奔波,被世间八法、贪嗔痴烦恼驱使,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年过半百,猛然发现,很多苦白吃了,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安全感不知在哪里。而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圈子越来越窄,病痛越来越多,精神越来越孤独,将有更多的痛苦、无助、无奈。很多人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终此一生。

有的人觉得这样的人生不值得,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确实,这样的人生是迷失的,虚度的,很可惜。

憨师说(40)

锦呈|绘

人生有多难得

要知道,我们得此人生,很不容易。

佛陀曾经用一个比喻说明人身有多么难得。佛陀抓起一把土,问迦叶尊者,爪甲之上土多,还是大地上土多?迦叶尊者说,爪上之土不比十方所有土也。佛陀说,得到人身的机会就如同我爪甲之上的土这么少,而失去人身的机会就如同大地上的土这么多。

观察我们身边也可以看到,与蚂蚁、蝇虫、飞禽、走兽等比起来,人的数目就非常的少,何况还有更多我们见不到的众生呢?

佛跟我们讲人生难得的道理,是让我们珍惜这个珍宝一样的人生,让这一期的生命具有价值。

如何离苦得乐?

离苦得乐,是人的本能,也是每个众生的本能。众生忙忙碌碌,无非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但很多时候,我们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方向完全错了。所以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

学佛则不同。佛法教给我们的是真正能够离苦得乐的方法。

具体怎么离苦得乐呢?

就是要增长自己的福德与智慧。我们也常用“福慧双全”“福慧增长”祝福他人。

如何增长呢?

概括地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也是佛法的根本教义。这句话看起来很平常,落实起来却不易。

唐朝大文豪白居易问鸟窠道林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两句话三岁儿童都能说得出,还要你来讲吗?”

鸟窠禅师回答说:“三岁儿童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我们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起心动念,也真是觉得很惭愧。

我们可以通过净慧长老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事的八字方针等方法一步一步在生活中来落实。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经历了前半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体悟,能够遇到佛法,后半生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缘。

闻道有早晚,悟道无先后。只要我们对佛法有坚定的信心,有紧迫感,勇猛精进,就一定能够改变我们生命的轨迹,我们的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安乐,更多的温暖。

(2020年4月明憨大和尚随缘开示)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