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修道,是需要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它不是我们人生很多事情中的一件事,而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从心态上来说是覆盖全部生命的大事。

要做这样的大事,需要一些条件、一些资粮。可能有的人会问:禅不是顿悟吗?你说有基础、有资粮,那不成“渐”了吗?

禅宗说的“顿”,是一种用功方法,就这个意义上说“顿”,似乎跟“渐”是对立的,但实际上,一个人修行的成长,也会表现出一个过程。或许每个过程的心态都是当下的、顿的,但是全局会呈现出一个过程。至于你见到了本来面目,真正认识了自心,那时候呈现出来的“顿”超越“顿”和“渐”的对待,本身是绝待的,不落在时间上。因此我想跟大家再重复:

我们要坐禅、要参禅,先要成就条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佛教里有一个词来说这个条件,叫“堪能”,成就堪能。这个“堪”说的是身体,“能”说的是心。

为什么用“堪能”这个词呢?这个词很形象,相当于说修道是在做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做这个工作需要一个工具。什么工具呢?就是用我们的身心,用身心这个工具去做这样一件复杂的工作。身心既是做这个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这个工作的对象,也是这个工作成功以后发生改变的结果。

我们要用这个工具来做这个工作,这个工具可不可用、能否胜任,它的状态与它所要担当的责任是否匹配?所以“堪能”这个词很形象。打个比方,我们挑担子,要挑一百二十斤重的东西,用一根很细的扁担挑不了。如果那样挑,这个扁担可能要折断。那么修行这样一个工作,实际上也需要身心具备一些条件,并且这个条件是最低的基础条件。

第一点要有清净的戒行,这是最重要的。首先讲我们的身。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一个器皿,有了清净的戒行,我们这个身器就是爽利的;如果我们在戒行上有严重问题,那么这个身器也会出现障碍,因为它是染污的。要让这种染污的身器从事像坐禅这样精密度很高的工作,有时候它难以就范。

戒行,我们普通的理解,首先就是我们在已受的戒律规范上能够做到基本清净。在戒行上能够做到基本清净,心里就有一种坦荡、松弛、无畏的感觉,这种坦荡、松弛和无畏正是我们在禅修中需要的。

反过来说,如果在戒行上有问题的话,心里就没有这种坦荡、自信,心里会不安,就是不松,有结;另外心里有一种压力,不自信,这与无所畏惧的心态相反。俗话说“心安理得”,理得就心安。如果我们在戒律上严谨的话,得之于理,问心无愧,那么心就安。其实心安本身就接近禅定,禅定就是由于心清净而呈现出一种定的状态,一种如如不动的状态。所以说戒律对修行很重要。

戒律依我们的身份而定,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在家人有受三皈依但没有受戒的,但他也有世俗道德的伦理规范、法律的规范。在家人如果受了五戒,你能把五戒持好,在你的角色上就是坦荡的、无畏的,那个心是松弛的。

出家人不然,出家人有自己受的戒,出家人有他特定的责任以及在这个角色上特定的要求,如果仅以在家人的水准来要求自己,或者只比在家人做得好一点,那从出家人的本分上来说还有问题。出家人要以出家人的发心、出家人的戒律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为禅修积累清净的资粮。有这种清净的资粮,你再坐禅才容易进步。

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如果我们或者知道、或者不知道,或者是今生今世、或者是上辈子,在戒行上有过失,怎么办呢?应该修忏悔法门。忏悔很重要!通过忏悔法门能够体验到身心的清凉,体验到把心里的重负、包袱放下,把心里的结解开那种感觉,然后再来禅修。

戒行清净的人,通俗地说就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身心和谐的一个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在做人方面有欠缺,或者是我们内心有一个结没有解开,这应该是我们在禅修中首先要面对、要解决的。你不要跨过这些问题,不要企图绕过它。

除了忏悔,我们也可以在禅修中运用禅观的力量在内心做自我调整和净化。你不要想通过打坐培养一种神秘的力量来对抗心中的问题,这样想是错的;或者想通过静坐找到一种舒服的感觉,来回避生活中和心灵上的一些问题,这样想也是错的。我们身心的问题,我们在座所有人的问题,按佛法的精神来说,都要面对它,绝不可以回避、绕开。回避和绕开会给心理造成压力,就没办法深入禅修了。如果深入禅修,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问题或新的问题。所以说持戒要清净,这是成就堪能的第一点。

第二点要有圆满的发心。佛教所说的“发心”,用世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你的出发点、动机、愿望和目的。我们禅修究竟是为了什么?有的人希望通过坐禅使身体健康,这种效果会有,但是这种发心是不够的;有的人希望坐禅能使他获得超自然的能力,这种效果或许也会有,但是这种发心不够;

有的人希望坐禅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心智锐利,过目不忘,这种效果可能通过禅修会有,但是这种发心也不对;有的人希望通过禅修开发智慧,使自己能出离六道轮回,断除流转,这种效果绝对会有,发心比前面要进步,但是仍然不够。我们称这种发心叫出离心,自己了脱的出离心。

自己了脱的出离心是需要的,是我们每个禅修的人应该有的基础,但是光有这个不够,还要有一种承担的精神。这种承担的精神面向的不仅是自己,还包括所有的众生,不仅要解决自己生命的疑惑,还要帮助其他众生解开生命的疑惑,这种担当是一种广大的担当,有这种广大的发心,你才能获得广大的智慧,你禅修所得的果才有可能同样广大,这都是相应的。

所以我们的发心是因,通过禅修在心地上的究竟收获是果,因有多大,果就有多大。或者相当于我们用一个器皿从大海里舀水,你的器皿越大,你舀的水越多。你说我要把像大海那么多的水全部掌握在手利益众生,那整个大海都是你的。如果你用一个碗去舀,你可能就只得到一碗那么多的水。它是相应的。

因此我们坐禅,有时候也要扪心自问一下:我配开悟吗?配不配?这个所谓的“配”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发心是什么?你是为了什么?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你是为自己的今生今世、还是为自己尽未来际的这个人生问题?所有这些都是不含糊的,这些因果之间的关联是丝毫不会错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也不要有偷心,想着会突发灵感,恍然大悟,或者佛菩萨恩赐给你一个很深的体悟,那是不可能的。

那个高深的体悟来自于你广大的发心、担当的精神,你自己认同的、给自己定位的广大的使命、价值观。你在因地搞对了,也许眼前那个广大的果还没有出现,但它早晚会出现;也许你眼前还在走一些弯路,经受一些挫折,但你一直坚持,最后一定会走向光明大道;也许你眼前进步得很慢,但你不要怕,终于有一天你会越走越快。所以说发心是因地的种子,相当重要。要有正确的发心,这是我们从事禅修、成就堪能的第二个条件。

本文选自明海大和尚《无门关夜话》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