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致 谢

从硝烟中走出来的每一位将军和士兵都有着他们自己传奇的故事。《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就是通过战争亲历者聂济峰将军娓娓道来的恳谈,为读者重新展示上甘岭战役的英雄群体,讲述“一条大河”的故事,以及那年那月“在上甘岭上,我们以死相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史诗。

本书编辑,作为整理者,我重温聂济峰将军亲历上甘岭战役口述实录,参阅与《上甘岭大战》写作组有关人员的谈话录音原件,以及将军生前遗存的大量笔记、文稿和书稿,以此对书中各章节进行了调整、编排、归纳,增加了段落标题,增添了地形图和作战态势图。为了全面反映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作战过程,重现当年敌我双方交战的场景,编者在书中补充了外军对上甘岭战役的相关评论和参考资料,其初衷是希望能通过努力,将那些久远的战争记忆客观地还原给历史。

本书前七章着重叙述了芝浦里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三个阶段的概况;第八章至第十四章是聂济峰将军对上甘岭战役的分述小结;其中第十章和第十二章重点叙述了上甘岭战役兵团、军、师前线指挥以及步炮协同作战的情况。

为了清晰了解书中的图片故事,编者采访曾参与上甘岭大战的老前辈李明天,他讲述上甘岭战役时,第45师的战地摄影记者是高亚雄同志,那时被称为摄影员,另外还有不少受命于执行特殊任务而兼职的临时战地摄影员,其中有来自机关和前线的干部和战士。在当时惨烈的战场上,他们为了能拍摄到真实的战斗场面,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越炮火硝烟,用镜头记下了瞬间的战争记忆。由于那场战役残酷激烈,也有许多反映真实战斗场景的图片未能够保留下来……本书刊用的大多图片源于上述亲历者的原创战地摄影作品,其中也包括牺牲在战场上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烈士。为了追寻图片的原创者,我几经周折,多方查询,终于打听到老前辈高亚雄的联系方式,但令人惊悉并遗憾的是,老人家已于2014年去世。为此,编者在整理每一幅图片时,倍感对前辈战友的无限思念和敬仰,由衷地感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凝集在镜头中的珍贵资料仍能在60多年后的今天,让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重新感受当年的视觉影像,清晰地还原发生在朝鲜两个小山头上那场举世闻名的大战,读懂并回眸上甘岭战役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

文稿整理中,原志愿军第15军44师师长向守志为本书作了题词;原第15军炮兵主任靳钟为本书写了序言;原第45师宣传科长李明天给予本书极大支持和帮助;原解放军画报社资深军旅摄影记者,孟昭瑞《亲临上甘岭》等回忆文章也一并收入本书;2012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沈芳导演在朝鲜拍摄历史文献影视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她和剧组成员专程前往朝鲜划定的非军事区上甘岭烈士陵园,瞻仰和祭奠掩埋在那里的志愿军英烈,代表祖国人民敬献花圈,表达对异国他乡志愿军英烈的思念和敬意,本书引用了剧组拍摄的部分上甘岭战役图片资料;2012年、2015年,我曾先后两次重返父辈征战的空降兵部队,军师首长得知我正在整理上甘岭战役文稿时,他们格外关心,并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第15军军史馆刘圣德馆长以及45师军史馆还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卢中南同志为书名作了题字。

在书籍编辑的漫长时段,我的家人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妹夫鲍斌在繁忙之中为本书绘制了全部的作战态势图,并参与书籍文字修改和编辑,他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给予我弥足的指导和帮助;本书第11章和第13章由我的儿子李麑编辑整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作为80后,参与编辑是为了能传承这部历史!”;书中引用的大部分历史图片、录音资料由我的弟弟聂建军提供并参与整理,他在病中始终关注着这部书籍的出版;我的母亲吕连瑞,虽然年高,但仍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文中不少历史细节,她都曾给予细心解答和具体指导,以此缅怀和纪念风雨同舟的老战友和伴侣。

今年是上甘岭战役65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敬请书中众多四川籍志愿军英雄回归故里,2017年8月,在李韧同志生前十一学校老同学肖晓青极力推荐和支持下,这部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文稿史料,终于交付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社领导十分重视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主编、责任编辑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编整集结。在我与出版社通力合作的日子里,我们的思绪始终沉浸在那场久远而难忘的战争岁月,“弘扬上甘岭精神,为志愿军而歌”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四川人民出版社竭诚而富有成效地努力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令人赞叹的“四川精神”和“四川速度”。90后责任编辑蒋伦智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中,曾给我留下这段发自肺腑的话:“我一直想为志愿军和解放军的书做责编,以此能完成我小时候的军人梦。”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林小云、吴焕姣、蒋伦智、张洁、杨雨霏、蒋科兰等编辑,感谢出版社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完成本书的出版。对上述各位以及尚未提及,但曾以不同方式支持过本书编辑的老前辈、战友和朋友一并深深地道声:谢谢!

借《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出版之际,我愿将这部血凝的文稿推荐给热爱军事的青少年朋友,推荐给那些为报效祖国已加入或即将走向军旅征程的年轻士兵。追忆烽火岁月,怀念“最可爱的人”,期盼这部口述和记录的历史能在出版多年之后依然被认可为一本值得阅读和珍存的军事历史史料。

“这里记录着历史,这里记录着英雄!”

聂昭华

2017年10月1日修改并完稿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