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沉迷迷信的中国人:若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

繁体

声明一点:迷信的人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需求可能很荒谬,胖胖只是无意说道说道!

曾经在某客上有这样一张神帖《如来打杀了喂狗!》:

乾坤干戈不过蚁蛭游戏,人之愚钝,不在善恶之辩争,皆心量小而眼界窄。以孔窥天都不知其境界而妄言天,淫蛙都不如。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在人们狭隘的心胸与有限的眼界之中,无法领悟世界与生命的真谛。就像是用针孔窥视天空,却无法洞悉其辽阔。而那些沉湎于善恶之争的人,则更是被心境所囿,无法超越表象。只有当我们不再受善恶观念的束缚,不再苟求所谓的真理,才能看清自己真实的本相。

任何信仰,都值得被审视与质疑。若一个信仰不能经得起理性的质疑,那它也就不值得被信仰。而一个信仰被盲目崇拜,却缺乏思辨与反思,也只是虚有其表。信仰不是崇拜,而是对于觉性的理解与体悟。

我不知道世界的本相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一点,那一定不是现在的你我认为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反驳,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迷信?

如果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因为在认知上的断层,有时候人需要一种超越理性的寄托。

但胖胖要纠正一点,佛教和佛经是两个概念,佛教是一种宗教,而佛经却是一门哲学。我不信佛,却不妨碍我读金刚经佛经。

觉性是超越个体的存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只有通过深入领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每一门宗教的深意,超越善恶之辩,追求心灵的涅槃。

致沉迷迷信的中国人:若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

胖胖生活在一个较为传统的文化背景下,今天以蝼蚁之眼说道说道我们几千年文化算命中的四字宝典:“套、造、靠、变”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不仅是算命者运用心理学技巧的精髓,更是他们操纵人心、让人信服的秘密武器。如有不同见解,欢迎下方留言区讨论讨论:

1、套:诱饵抛出,心防渐失

从你登门说你要算命开始,他们就准备套你的话了,他们巧妙地运用话语,引导你吐露心事,许多人在这过程中毫无察觉,因为他们怀着一颗求解疑惑的心,带着对未知的敬畏,放松了警惕。那句“你这个人命苦”的开场,就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你的心扉,让你不自觉地倾诉起自己的苦楚。人生在世,谁没有点苦处呢?这其实是他们设下的圈套,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落入陷阱。

2、造:氛围渲染,心灵沉浸

密室逃脱最恐怖的是什么?未知与恐惧交织的时刻。同样地,算命也擅长运用这种手法来营造氛围。他们精心布置的房间、神秘的摆设以及低沉的语调,都让你瞬间进入一种虔诚而紧张的状态。在庙宇中,那庄严的佛像和木鱼声更是让你心生敬畏。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他们为了让你更容易接受他们的说辞而营造的假象。

3、靠:话术巧妙,迎合人心

无论是大师还是活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话语总是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但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仔细回想会发现他们的言辞其实充满了模糊性和多义性。这是因为他们的话术设计得极其巧妙,既能符合你的期望,又能为你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这就像星座解析一样,初看之下似乎很准确,我发现天蝎座的特点跟我很符合,后来发现把这些十二星座的内容全部打乱,竟然大部分也都符合,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人性的复杂性也让他们的话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你是理性还是感性,他们总能找到与你契合的点。

4、变:灵活应变,化险为夷

俗话说得好:“言多必失”。然而对于算命者来说,他们却能将这种风险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他们总是能够敏锐地观察你的反应并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辞。一旦你对他们的说法产生质疑或不满他们就能立刻转变话题或解释方式让你重新相信他们。这种变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败之地。而他们的言辞本身也充满了模糊性和多义性因此即使你抓住了他们的漏洞他们也能轻易地将其圆回来。

致沉迷迷信的中国人:若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

很多人会问,难以科学解释的现象是否都属于迷信?

科学是根据已知推断出来的结论,推不出来的我们承认不知道。而且,科学的结论随时可能被推翻,但我们乐意接受,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更接近真理。

迷信则是那些无法证明对的东西,但你也无法证明错的。所以才有了“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等荒谬言论。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的认知能力相对渺小而有限,这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想知道,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是否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世界、个体和生存方式?于是,我们发展出了各种理论体系,有上帝派、仙佛派、真主派等等。但每个派别的信徒都只信奉自己的体系,并视其他人的信仰为垃圾。

我们的这些臆想就是迷信。很多人会说,你也无法证明这不是真的,你怎么能说它不存在呢?这其实是逻辑漏洞。臆想首先需要自证,也就是说你得证明它存在,而不是让别人去证明它不存在。

因此,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很可能就是迷信。古至今,越来越多难以解释的现象都慢慢被科学所解释,发现迷信的错误之处需要一个认知过程。未来是否会有某些曾被认为是迷信的现象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也就是那时候,它才能摆脱迷信的帽子。但目前,我们只能认知我们所能认知的部分,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抛弃无法自证的臆想。

致沉迷迷信的中国人:若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

为什么迷信会有如此广泛的信众?它肯定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否则就无法在现实的土壤中生存。

一.迷信通常是在现有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想象一下过去,当医疗条件极为落后时,神婆在寺庙里给你烧几道符,然后在水里弹点香灰让你喝。你会为什么会喝呢?因为当时的医术十分贫乏,你求助于当地的赤脚医生也无果,而你又迫切希望病情好转,于是不得不尝试这种方法。

虽然很多疾病都是自限性的,即使不吃药也会自愈,虽然香灰的效果究竟如何我不敢说,但是在喝了香灰水后,你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这时,你会不会认为这与喝了香灰有关呢?下次你是否还会继续喝呢?

这种“死马当活马医”的需求在医疗条件贫乏的年代特别普遍。即使这种方法没有效果,你也不会责怪它,但一旦病情稍有好转,你就会夸大它的功效。但如今,医院随处可见,你还会选择喝香灰水吗?

二.控制感的缺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失去控制。

生活充满变数和焦虑,我们渴望在自己的掌控中找到一些安全感。比如说,彩票这种明明是独立随机事件的事情,却有许多人热衷于研究走势,认为自己的方法能够中奖,一旦中奖了,就更加坚信自己的方法有效,结果却往往是不会再中第二次。

控制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常说的吉祥话或者吉祥寓意,比如车牌带4就不吉利,渔民吃鱼不翻面就不会翻船,这些都是在追求一种控制感。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美国人的车牌里带四不就不吉利了吗?他们叫“four”,和“死”不谐音啊,难道就不会出事吗?所以车牌带4到底吉不吉利,不是看车子,也不是看驾驶习惯,而更多地取决于司机的文化背景是不是在中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需要迷信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渴望通过迷信找到一些自我控制的感觉。

三.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现在几乎一无所知,更何况古人呢?

太阳每天都会准时升起,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让万物生长。这种规律性让人不禁感叹:如果不是某种超自然的慈悲,太阳怎么会如此准时地恩赐于我们呢?白天温暖,夜晚凉爽,这种自然规律让我们更加深信阴阳学说的道理。但是,为什么男人属于阳,女人属于阴呢?也许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性别地位对比,如果是母系社会,也许会完全颠倒过来。

许多毫无根据的观念现在看来已经显而易见。古人的智慧固然值得尊重,但将一切神化却失去了意义。尽管如此,有些传统医学概念却仍然流传至今,比如“上火”。这种概念源于阴阳学说,虽然基础根本错误,但它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符合大众的认知需求。而要让人了解内分泌、细胞、呼吸道、细菌等概念,恐怕大多数人都提不起兴趣。人类的认知往往倾向于接受看上去最符合常识、最易于理解的解释。

四.人们常常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情绪,但往往现实的限制让他们束手无策,因为行动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举个例子,你可能很讨厌某个人,但又不敢直接对他出手,于是你想出了一种方法:弄到他的生辰八字,贴在一个布偶上,然后用针扎他。虽然你明知这个布偶并不是真正的他,但这种行为能让你暂时宣泄一下情绪,心里就感觉舒服了。类似的情况在香港还有打小人的活动,尽管形式不同,但背后的目的却是相似的。

又比如,闹洞房、闹伴娘这种习俗现在已经不太受人欢迎,但在一些地方却仍然盛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活动也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宣泄的对象是性需求。在平时,如果你想对姑娘动手动脚,可能会被指责为耍流氓,甚至会有牢狱之灾。但在习俗的掩盖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所有的行为都被合理化了。这就给了一些人趁机揩油的机会。为什么这种习俗在一些落后地区盛行呢?因为那里的单身人士多,你不是结婚了吗?那就可以趁机揩油一下了。

致沉迷迷信的中国人:若求神拜佛有用,你连庙门都挤不进去

迷信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尽管这些需求可能看起来很荒谬,但你千万不能去戳破它们,否则小心被人用小纸人扎!

来源:胖胖说他不胖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