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繁体

1992年8月22日,对于老一辈的河南林县盘阳村村民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凌晨三点,盘阳村境内的红旗渠遭到人为炸毁。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一声巨大的炮响把村民从睡梦中惊醒,紧跟而来的是洪水从山顶奔泻的声音。渠水以每秒74立方米的水量、90米的落差横扫田野、屋舍,造成损失近千万元。

这一事件惊动了国务院,震动了全国人民。

而围绕红旗渠“92年大爆炸事件”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一切,令人深思。

为水而战

1959年,林县遭受严重旱灾,河渠断流、井塘干涸。

县委书记杨贵决定“引漳入林”,劈开太行山,建造人工天河,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

从1960年至1969年,林县人民耗费了整整10年苦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太行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凿成了一条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造天河”——红旗渠。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这是中国仅次于京杭大运河的伟大水利工程。

在那个物质匮乏、资源短缺的年代,穿越太行,跨省引水,是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壮举。

然而,就是这条后世的人造河,在上世纪末却多次惨遭人为炸堤决口,支渠和干渠都曾被破坏,带来了1500公里断流、40万人生活断水的严重后果。

巍巍太行,水贵如油

红旗渠屡次被炸的原因只有一个——争夺水源。

60年代初,河南林县刚刚开始修红旗渠那阵子,漳河水流量还很丰富。所以尽管红旗渠引走了大量的漳河水,河北、山西两省也没太在意这事。

但是到了80年代,漳河水流量大大下降,水资源变得异常珍贵。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在农业社会,水是一切生产的根本。于是,围绕漳河水的争夺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

当初,林县人民自发修建红旗渠的英雄事迹,曾经激励和鼓舞了全国人民。

可是,还有一帮人,非但没有为这伟大工程感到激动,甚至还抱有一丝的嫉恨甚至仇视。

这些人,就是生活在对岸的河北涉县人民。

水资源的匮乏决定了两岸群众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河南林县人来说,红旗渠是“保命渠”,可是对河北涉县人来说,红旗渠就是“夺命渠”!

这边水引多了,就意味着那边水少了;那边的拦水坝建起来了,这边的耕地就淹了。因此两岸人民纠纷不断,甚至发展到相互炮击,炸毁水利工程。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红旗渠曾在1989年、1990年分别两次被人安放上炸药包,但是因为技术原因未能引爆。

由于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所以也没人追究。

可是一直积压的矛盾到了1992年,终于彻底爆发了。

炸渠

1992年夏,漳河两岸遇上了40年来最大的旱灾,原本就匮乏的水资源变得异常珍贵,两岸关于水的争夺也愈发激烈。

天灾终于走向了人祸。

当年7月6日凌晨,红旗渠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爆炸案,但是幸好没炸中要害,没有影响通水,县公安局也未能破案。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正是由于各方都没有重视,才引爆了更大的灾难。

由于旱情严重,到了8月份,河北涉县白芟村的几百亩稻田眼看浇不上水了,村民们心急如焚。

所以在8月5日,白芟村的一些村民就下河修坝,向跃峰渠内引水。

林县盘阳村人听到消息后,赶忙前来阻拦。

之后,双方村民在漳河两岸堆起草袋,筑成掩体,架起土炮,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其实在这之前,盘阳村与白芟村一直友好相处,两村结亲的也有几十户。

但是一旦涉及到生存利益,原本互为姻亲的两个村一下子就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

8月下旬,两个村的数百村民再一次为争水,“激烈战斗”了一场。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的一个深夜,围绕争夺漳河水最大规模的一次爆炸发生了。

1992年8月22日,是一个让盘阳村4000村民永生难忘的日子。

当晚,几十个白芟村村民乘着夜色渡过漳河,将数百公斤烈性炸药悄悄拉往盘阳村的凤凰山脚下。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凌晨1点左右,他们避开了红旗渠的守卫民兵 ,爬上凤凰山干渠脚下,找到合适爆破点后。

凌晨3时,随着领导者一声令下,三个爆破点同时引爆。

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盘阳村的宁静,洪水从山顶奔泻而来的咆哮声响彻天际,4000多村民从睡梦中惊醒后,惊惶失措,四散逃生。

长31米的渠墙被彻底摧毁,60多米的渠墙发生位移和松动。每秒流量达79个立方的渠水“飞流直下”,几人合抱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

这次爆炸给盘阳村带来了灭顶之灾。

全村1000多亩庄稼被淹,700多亩颗粒无收,房屋倒塌600多间,8家企业受灾,直接损失近千万元。洪水过后,村里到处漂浮着牲畜的尸体……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红旗渠被炸第二天,愤怒的盘阳村600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拿着土铳、斧头和铁锹要过河找白芟村“报仇雪恨”。

林县县长毛万春连夜组织了100多名县干部拦阻,才将愤怒的群众劝退。

和平

两个村子的斗争,直接轰动了国务院。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对此做了专门批示, 公安部成立专案组赴案发当地调查。

国家水利部漳河上游管理局的处长王银海曾说:“1992年这次炸红旗渠事件,是山西、河北与河南三省争夺漳河水源最激烈极端的表现形式。”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爆炸发生后,林县县政府一方面组织灾民恢复生产和生活;一方面修复红旗渠,经过日夜奋战,红旗渠被炸第10天后恢复了通水。

考虑到红旗渠爆炸事件涉及到两个省份的利益斗争,经过慎重考虑,这起特大炸毁水利工程事件最后不了了之,无一人受责。

可是涉县和林县的冲突并未就此停止。

1997年3月9日,白芟村与前峪村因水利施工发生大规模械斗,同年6月,白芟渠连续四次被炸;1998年,两省沿河村庄又多次发生激烈炮战,许多水利工程设施被毁。

几十年来,为实现这方土地的安宁,化解两岸人民的矛盾和仇恨,从中央到地方都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召开过无数次协调会议,达成过无数和平共处的协议,花费了大量资金。

一个基层干部曾经感叹道:“真是一件很费心的事啊!我也是在那地方附近出生、长大,两个村子都有我的亲戚,你说我该偏袒谁?”

后来中央还专门设立了由水利部直辖的漳河上游管理局,统一解决三省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夺水纠纷”。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省政府吸取血的教训,采取了各项果断措施,例如严厉查处刑事犯罪、拆除沿河违章工程、科学合理地调水分水。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逐渐崛起,漳河两岸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走出土地,靠经商、务工为生。

种地的人少了,围绕水资源产生的争夺自然就少了。

1969年红旗渠建成后,为何多次被人为炸毁,直到40年后才解决冲突?

2009年,在庆祝红旗渠通水40周年之际,漳河上游管理局颁布了《漳河上游水资源规划大纲》,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永久安宁的希望。

如今漳河岸边,可以看到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当年那种“为水而战”的尘霾和血腥似乎已经完全消退了。

但是对于死者的怀念,对于伤痛的记忆,依然深深地刻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1
0
165

名著精选